施凤鹤
(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泉州 362200)
中考试题多以教材为原型进行改造,故教师在复习教学时,首先要理解问题本质,深入挖掘应用教材“内涵”,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本文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入手,运用分类思想、迁移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在“教、学、评”中促进学生深度复习。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1]从这个界定看,化学研究物质及其转化,这就涉及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本质问题。而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即反应物中旧键断裂和生成物中新键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放出能量。对初中学生来讲,化学反应的本质可以从反应物的消耗、新物质的生成以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来理解。
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状态,包括学习的投入程度、思维层次和认知体验等诸多层面,是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是对学科思想与方法的迁移应用,是以问题探究为核心,提高思维品质的有效学习。[2]由于在复习阶段,故也称为深度复习。化学浅层复习停留在对化学事实性的记忆、基本知识的再现等表面上,往往不能融会贯通、迁移应用。基于此,复习教学不应仅是简单知识再现,而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本质,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运用化学思想观念、化学思维方法去分析、解决真实问题。
复习教学时,要根据教材内容,提炼相应的化学学科本质问题与学科思维方法,来指导组织整个教与学过程。比如,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这就涉及如何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回归到讨论化学反应本质的问题。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只是简单提了“NaOH 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给出化学方程式)”[3]这句话,并未进行实验探究。笔者通过知网查阅有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文献,大多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探究[4-5],涉及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如何进行的教学很少,运用理论或学科思想方法指导教学的极少。为此,笔者以“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反应”为例,阐述如何基于化学反应本质理解,促进学生深度复习。
问题:如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反应?
复习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所以抛出研究的主题,让学生自己回顾知识,头脑风暴式地进行实验设计。问题的难点在于对化学反应过程无明显现象的,需借助一定手段将“看不到”的现象变为“看得到”。通过学生的实验方案了解学生研究的视角及将反应变为“可视”的依据,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及思维层次。
学生活动:依据提供的药品及器材,8 人一组设计一至两个方案,并实验验证。通过实验,学生可直观感受实验设计的效果,转变学生复习学习时只“动脑、动口”的习惯,让实验方案的评价显得有理有据。
1.从反应物消耗的视角看待化学反应的本质
学生看到矿泉水瓶,很多人想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往装有CO2的瓶中加入水,振荡,瓶子变瘪的实验”,然后依样画葫芦地把水换成NaOH 溶液进行实验。这是典型的知识遗忘或考虑问题不全,知识碎片化,以为瓶子变瘪了就是发生了反应,属于认知水平较低。笔者把这种思维界定为第1 层次。学生小组评析后,认为CO2溶于水也能使矿泉水瓶变瘪,缺乏科学严谨性,于是增加了“往装有CO2的瓶中加入水”的对比实验。学生懂得做对比实验,排除干扰因素,学生认知水平达到第2 层次。由此确定,从反应物CO2是否被消耗,能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为了让学生学会“气体消耗产生压强差”这一思维方法的迁移,可鼓励学生从CO2消耗的对比实验角度再设计。复习教学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理解教材、应用教材。如教材“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而变质”[3],可启发学生利用这个知识点设计实验,证明CO2被消耗,与前面为排除水干扰而做对比实验产生认知冲突。这样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认识的广度,实现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到培养创新精神层面的进阶,达到思维能力第3 层次。
2.从新物质生成的视角看待化学反应的本质
图1 探究是否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选择从生成Na2CO3角度设计的小组展示,如图1。让学生从新物质生成的视角来看待化学反应的本质。教师继续追问,与上面仪器药品一样,还有其他变式吗?虽然原理相同,只是把气球从瓶外变为瓶内,但可以让学生学会变通,拓宽思维广度。
前面的实验方案,学生往往只想到一种物质就进行设计,没有严谨的程序性思维。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入手,让学生从反应物消耗和新物质生成两个视角来判断,逐渐提升思维能力,这样学生的认知就达到第4 层次。
教学进行到此时,虽然已能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入手,但只是小碎片连成了大碎片,应继续深入。继续引导学生认识,反应物除了CO2还有NaOH,生成物除了Na2CO3还有H2O。多角度研究问题,提高认识的深刻性,逐步建构整体观。在“教、学、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应用隐藏的观念与方法,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与思维体系。如生成Na2CO3的判断,不是用它能与盐酸这种具体单一的物质反应的方法,而是要用多种物质共同类属的方法,即从分类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在此环节中,帮助学生建构分类观,渗透分类思想,使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从而达到第5 层次。
从能量变化的视角,学生往往容易忽略。教师可运用学生对燃烧放热这个已有的认知,启发学生从能量变化的视角进行实验探究设计。至此,从反应物消耗、新物质生成、能量变化三个视角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建构整体观,为最高层次,即第6 层次。
最后,教师可运用手持技术展示探究CO2与NaOH反应的新方法,如温度传感器等,拓宽学生视野。
1.辅以试题,检验深度复习效果
基于深度复习,课堂上更应有思维层次较高的试题,以检验学生课堂深度复习的效果。
例:(2019 年厦门5 月质检)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反应。
[查阅资料]
①乙醇不与NaOH、Na2CO3、CO2反应;
②25℃时,NaOH 和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实验装置]如图2。
图2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反应
[实验步骤]
①打开K1,关闭K2,从导管口a 通入CO2气体,直至观察到A 试管中产生大量沉淀,停止通CO2;
②从导管口a 通入足量氮气;
③关闭K1,打开K2,向A 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
师: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师:该实验方案根据什么视角进行探究?装置中A、B 实验依据的原理是什么?分析气体的流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实验探究的思维习惯,巩固研究化学反应本质的方法,寻找解题的关键点。
本题第一个关键点:对信息的分析、应用;第二关键点:实验过程中K1、K2的开与关,这影响到试管A 中气体流向以及相关性质判断。分析气体流向时使思维可视化,能帮助相对薄弱的学生突破思维障碍。题目设计较新颖,是新情境下的实验探究,它通过改变溶剂,便可直接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说明有新物质生成。这是对前面实验设计的补充,也是检验学生对化学反应本质理解的程度。第三个关键点:分析从导管口a 通入足量氮气的目的。在试管A 中出现两次的CO2——作为反应物和作为产物的检验,其实验目的不同。厘清这个关键,就能解决通入足量氮气的目的。
2.归纳总结,评价优劣反思提升
在复习教学的最后,让学生对本节知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见表1),重构知识与思维体系,深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让学生反思评价各个实验方法的优劣,达到提升思维能力的目的。
表1 总结归纳
深度复习需要立足问题本质,重构知识脉络,衍生关键能力,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通过本案例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深度复习不是唯一的复习教学方式,如果复习内容没有合适的探究点,如一些化学事实性知识——元素与人体健康等,那就没必要进行深度复习。深度复习要通过挖掘教材价值,创设情景,开展问题探究,及时反思总结来理解复习内容的内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如本案例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某些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挖掘化学反应的本质、分类思想、实验方法等,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思维层次。
深度复习需要理解问题本质,运用化学思想与方法,运用批判性思维,建构知识体系,促进深度理解,才能在中考新情景中融会贯通,应对自如。本案例不是简单地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这个具体的反应,而是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方法的迁移、视角的迁移、思想应用的迁移、一类反应的迁移,在深度理解化学反应本质、探究实验方法、渗透化学学科思想上,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进而顺利解决新问题。如,探究酸与碱是否发生反应,可以利用本案例学到的思维方法进行迁移应用,从化学反应本质的三个视角入手,将同样是“看不到”的现象变为“看得到”。这样的复习才能事半功倍。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即使在复习阶段,也可让学生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对话及实验直观感受中提高认识的层次性、深刻性和创新性。转变灌输式的复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的提问进行引导,重过程、重方法,让学生处于积极思维兴奋的状态,在深度对话中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不断提升思维层次,提高复习有效性。
复习阶段,当堂做题检测,是评价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的手段之一。对深度复习教学的课堂,应当精选具有一定思维层次的典型试题,才能更好地检验学习效果。归纳总结是课堂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知识与方法的内化,是思维能力的升华。在“教-学-评”过程中,通过学生不断反思总结,促进本质问题的理解、观念的渗透、方法的迁移、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