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类整本书阅读:言语形式探究不可缺失
——以《乡土中国》为例

2020-02-25 12:22肖月蓉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差序乡土中国整本书

肖月蓉

(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一、问题与原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多读书,读整本书,多媒介获取信息,提高文化品位,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1],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在18 个学习任务群之首,并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阶段。对学习目标与内容也作了具体阐述,要求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将《乡土中国》编入教材,部分省市已开始使用。但是,无论是教材中的任务设计,还是实际教学中,都存在着言语形式探究缺失的问题。所谓的言语形式,是与言语内容相对应的概念,是语言在具体文本中的表现形式。通俗地说就是“怎么写的”。

首先,编者以知识和内容为导向设计学习任务,客观上忽视了对言语形式的关注。编者认为,“读学术著作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因而,“教材中的前两个学习任务主要围绕《乡土中国》的学术观点和知识体系进行设计”。而第三个任务,是侧重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一步理解学术著作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2]。第四个任务是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作者的学术思想和成就”。[2]显然,这四个任务侧重以知识和内容为导向设计的,意在让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掌握知识。这样的任务设计客观上忽视了对文本言语形式的关注。

其次,教师以知识和内容为导向选择教学内容,导致教学中言语形式探究内容缺失。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内容理解轻形式探究、以知识和内容为导向选择教学内容的问题。在单篇教学中,此类问题比比皆是。这种积弊,反映在学术类整本书阅读教学上,便是将《乡土中国》的阅读课上成“社会学”课。理解概念,但不探究概念是如何提出的;理解观点,但对论证观点的方法关注不够;虽有论证框架和内在逻辑梳理,却意在把握知识框架;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特征,却不探究语言特点。由此,造成阅读中言语形式探究内容缺失。

二、忽视言语形式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无法充分发挥学术类整本书的教学价值

学术类整本书进入语文教材,保留了原本所有的传播信息的价值;“同时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3]。而“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言语表达形式。较之单篇短章的“局促在小规模的氛围之中,魄力也就不大了”[4],整本书在言语形式上更为丰富、大气、系统。不仅有丰富多样的炼字遣词造句手法、说理论证方式、谋篇布局艺术,更有恢宏的整体结构艺术、缜密的内在逻辑,且往往能系统显示作者及某类作品特有的语言风格。因此,探究之无疑更有价值。而学术类整本书阅读言语形式探究缺失,就无法体现教材的教学价值,使语文课的“语文性”大打折扣。

(二)不利于全面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如叶圣陶所言:“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5]言语形式探究缺失,面对鲜活的语言材料,只求“得意”,不求“得言”,学生在言语形式方面的收获甚少,影响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升。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外壳,学生不去用心揣摩、探究、迁移言语形式,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无从发展,思维品质也难以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也“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1]可见,言语形式探究缺失,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三、改进对策

下面以《乡土中国》为例,从教材任务设计和实际教学两方面谈谈如何落实言语形式的探究和学习。

(一)以言语形式为纲,设计学习任务

虽然教材注明“以下任务供参考”,但作为统编教材,学习任务对教学将起到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毋庸置疑。大多数学校师生都是围绕着教材中的学习任务来开展学习活动的。因此,笔者认为,要以言语形式为纲设计学习任务,探究带着内容的言语形式,让学生“言意兼得”。例如:任务1 可要求学生理出提出概念的方法、阐释概念的方法。任务2可要求学生分析整本书及各篇的内在逻辑关系,理清论证思路和结构。任务3可要求学生关注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迁移到对当今中国乡村问题的调查报告中。任务4可要求学生在拓展阅读、比较阅读中探究语言特点和风格。

(二)抓住“语文”的缰绳,开展阅读实践

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意识是语文的缰绳。所谓语文意识,“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地、有意识地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6]学术类整本书进入语文教材,也要抓住“语文”的缰绳,引导学生探究言语形式,开展阅读实践,“品析独特的语言,感受学术语言的魅力”[7],学习作者阐发观点的言语智慧,丰富语言材料库,提升我们的语用能力。

1.抓住核心概念,掌握方法技巧

教材中任务1: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其设计意图是理解核心概念,梳理全书概念,理解作者的观点。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核心概念及作者观点的理解,更要掌握作者解析概念的方法和技巧。

(1)课前阅读,圈出概念,批注方法

课前要求:学生初读,每天读一篇,用两周时间读完全书;圈画出书中重要概念,并批注出解析概念时所用方法;结合生活举出一些事例来佐证书中“差序格局”等核心概念,每人至少能为四个概念提供例证。以此引导学生不仅关注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不仅理解概念,更要关注解析概念的方法。

(2)示范阅读,梳理概念,解析方法

①小组合作,梳理概念。完成课本任务一的表格。②示范阅读,分析探讨。教师以《差序格局》一文为例,具体分析“差序格局”这一核心概念。教师围绕“差序格局”这一核心概念,提出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三个小问题:

A.“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指什么?B.作者是用什么方法阐释说明这一概念的?C.请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加以印证。

首先,抓住以下文段,理解核心概念,完成问题A。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团体格局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差序格局

教师归纳差序格局概念要点:以每个人自己为中心;格局大小取决于自己的社会影响;随着时间地点而变化。学生借此基本理解此概念。

其次,立足重点语段,联系全文,解析方法,完成问题B。通过重点品读以上两个语段,并联系全文,可以发现,作者使用了举例、比喻、对比等方法,阐释说明“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再次,联系生活,列举跟“差序格局”有关的事例,完成任务C。教师先示范:如浙江桐庐的快递业,最初都是家族企业,成员是亲戚、同乡,属典型的“差序格局”。然后要求学生举例,引导学生关照思考社会现实,进一步理解核心概念。

(3)自主阅读,梳理总结,掌握方法

学生再读全书,运用教师分析“差序格局”的方法,分析其他概念阐释的方法,并归纳全书在阐释概念时运用的方法与技巧。然后学生展示,全班总结归纳出阅读成果,明确本书在概念阐释时运用的主要方法和技巧。一是深入浅出:语言质朴、自然,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讲清深奥的道理,仍有“讲稿”的特点。引用儒家文化经典及中西研究成果,使语言雅致精深,增强了学术性。二是方法多样:作者在阐释概念时较少运用下定义的方法,常使用举例、对比、类比、比喻、引用等多种方法。

2.理清结构框架,品析论述逻辑

单篇文章乃至整本书的结构框架,是其内部逻辑的外化。为了让学生品析其论证逻辑,并在作文实践中迁移运用,教师应从引导学生理清外在结构框架入手。

(1)赏析名句,归纳主旨,撰写摘要。在前期完成《乡土中国》二次阅读的基础上,第三次阅读全书,摘录点评经典名句,归纳各篇主旨,撰写各篇内容摘要。主要步骤:在小组内部交流经典名句,讨论各篇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各小组选派代表朗读本组挑选的经典名句,并用精当的语句来评点;归纳各篇主旨,展示所撰写的内容摘要;教师总结,评价各组的发言。此环节学生重点赏析经典名句,进一步感受了学术语言的魅力,并从整体上把握了各篇主要内容。

(2)把握框架,找出联系,绘制思维导图。在前期讨论、展示、总结各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各篇之间的内在联系,尝试理清结构框架。可设置问题:全书14 个章节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各抒己见,大致形成以下观点:

1 章为总论;2-3 章,主要论述乡土社会文字的使用;4-5 章,主要论述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6-7 章,主要论述中国传统感情;8-11 章,主要论述宗法制度;12-14 章,主要论述乡土社会的发展变迁。大体理清结构框架的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绘制全书结构的思维导图,以展示全书各篇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布置展板,在班级张贴优秀作品。此环节让学生感受到,本书表面看虽稍显零散,但作者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全书各章节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3)细读各篇,理清思路,感受逻辑力量。在基本把握全书逻辑结构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细读各篇,绘制思维导图,展示各篇内在逻辑关系。可适当进行小组的分工、合作,然后在全班交流。

以《差序格局》为例。许多学生认为文章写得很“散”,通过细读研讨,逐渐明确作者的论证思路:作者从“私”谈起,进而深入到社会结构的格局问题。接着描述西方的社会结构“团体格局”,举“家庭”的例子,引出“差序格局”概念。论述“差序格局”时,以“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这样形象化比喻,以认亲戚、街坊关系这样生活化的例子进行论证,通俗易懂。读者基本理解概念含义后,作者又追溯这种社会结构的形成原因,并引用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及《中庸》《礼记》等文献,使论证更加深刻。此后指出“自我主义不限于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差序是推浪形式,群己的界限是有相对性的”,说明“自我主义”也是“为了小团体的公”,论证严谨。

可见,作者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由现象看到本质。层层铺垫,循序渐进,论证严谨。善于运用举例、比喻、对比、引用等方法说理,使论证深入浅出,文章通俗易懂。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来展示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便水到渠成了。

除此之外,完成课后任务3时,还可以要求学生迁移运用作者的方法;在拓展阅读环节,引导学生对拓展阅读作品与《乡土中国》进行比较阅读,从写作内容、语言风格上进行对比,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其思想内容,更全面地把握其语言风格。

综上所述,要解决学术类整本书阅读中言语形式探究缺失的问题,必须从改变教材中的学习任务设计开始,以学习任务引领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挖掘教学价值,引导学生探究言语形式,领略学术类整本书言语形式的独特魅力,通过言语形式的把握得意得言,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差序乡土中国整本书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高职院校“技术差序”育人体系研究
《论语》整本书阅读
从“差序格局”到“差序治理”
——概念跨学科移用现象的分析与反思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村慈善的“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