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动游戏情境 提升儿童运动能力
——以大班体育活动《探险小勇士》游戏化教学为例

2020-02-25 12:09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鳄鱼情境运动

(建阳区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福建 建阳 3542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1]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提高运动能力、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学游戏化,是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在轻松愉悦中习得新技能,提高运动的效率,促进幼儿热爱运动、乐于锻炼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但在集体教学中,教师受体育素养薄弱,儿童本位思想淡薄,忽视幼儿年龄特点与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导致将体育活动与幼儿生活割裂,游戏内容设计忽略幼儿的兴趣需求;游戏情境创设单一平淡,不能持续激发幼儿运动的内在驱动力;忽视运动强度与密度的科学把握,不能灵活创设游戏情境,以满足幼儿科学锻炼的需求;过分生硬地强调动作练习与技能提升,忽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和学习品质的培养,直接影响幼儿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与效果。笔者以大班体育活动《探险小勇士》为例,谈谈实施体育教学游戏化的做法。

一、贴近儿童兴趣需求,开场引人入胜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教学要游戏化,只有让儿童主动的、积极的参与游戏,才能使教学活动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进步。”游戏设计应基于教师对幼儿的了解,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出发,能引发幼儿共鸣,而好的游戏引题可以迅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体育活动《探险小勇士》是根据省编健康领域教材“学习肩上挥臂投掷动作”设计的,创设了教师(队长)带领幼儿(小勇士)去冒险岛探险的游戏,通过学习投掷的基本动作,达到上肢力量锻炼的目的。这个游戏设计来源于在幼儿中特别热门的话题“冒险”。在阅读区自由活动时,常常能看到幼儿谈论冒险话题的情景。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到,幼儿的经验来自父母经常在家收看的一档电视节目“荒岛求生”。阅读区投放有许多益智类的探险闯关绘本,这些内容符合大班幼儿“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喜欢探索周围事物和现象”“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年龄特点,笔者根据幼儿对探险活动的好奇与兴趣,设计了这个体育游戏。教师以“探险是一项特别好玩的事,小朋友们喜欢吗?Let us go!”引题,游戏性的语言立刻点燃幼儿的热情。他们跟随教师,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热身,合着音乐节奏回应教师有目的的问话:“我们一起去探险,需要准备些什么?”“太阳帽、望远镜、水壶……”一问一答的互动设计产生联想,加上幼儿自由探索“走、跑、钻、爬”等多种方式的动作形态,引导幼儿进入愈加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

二、注重情境层层递进,趣味贯穿始终

教学过程讲究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游戏情节的设计应该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朱家雄提出,游戏与教学具有渐进转化关系,这种渐进转化是根据游戏与教学结构化程度的高低而变化的。[2]本次活动一共设计了“椰果乐翻天”“可怕的鳄鱼”“勇士对抗赛”三个递进的游戏,对应投掷动作的“远”“中”“活”三个动作水平梯度。第一个游戏“椰果乐翻天”,创设荒岛情境,满地的椰果引发幼儿自然的投掷行为。在鼓励幼儿自由探索椰果玩法的基础上,教师抛出问题:“怎样才能将椰果扔得远呢?”引发幼儿在运动中观察与思考,主动认真学习投掷的正确姿势,调整自己不良的动作。然后组织幼儿分红蓝两队,进行椰果投掷比赛,逐步掌握基本投掷方法,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教师又创设情境:“在场地上出现了一条饥饿的鳄鱼,有什么赶走鳄鱼的好办法?”幼儿纷纷出谋划策。教师告诉幼儿,鳄鱼只要吃到20 个椰果,就不会伤害我们,引导幼儿的投掷焦点从投远走向投中。凶恶的鳄鱼顶着硕大的肚子,神气活现地游动,时而缓慢,时而加速,幼儿在既害怕又兴奋的气氛中练习瞄准。当鳄鱼在幼儿的齐心协力下顺利被赶跑时,自然进入游戏高潮“勇士对抗赛”:红蓝两队各增加移动的靶,每队选八人,站在自己区域的前方,可以移动但不能投掷,投掷手在“靶”的后方向对方投掷。这个游戏是“椰果乐翻天”的升级版,除了继续练习投远,还考验瞄准与目测。分组对抗游戏使幼儿产生团队意识,积极沟通商量对策。三个游戏情境生动刺激,层次递进的游戏情节巧妙地对应幼儿投掷动作发展的需求,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三、遵循运动锻炼规律,确保科学适宜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运动强度的多样性,即学龄期儿童的运动不仅要有低强度活动,更要有中等及以上强度的活动。[3]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运动量过强或过弱,都不能达到动作发展体能锻炼的目的。因此,笔者遵循《指南》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的“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要求,按照体育活动组织“曲线上升,波形进展和曲线下降”的规律,[1,2]设计了开场身体活力上扬,中间活动机能加速,最后机体缓慢放松的整个游戏过程。在整体大框架结构的把握下,重视中间三个游戏“波形进展”的巧妙设计,给予幼儿在“高、密”“较高、较密”“最高、密”运动强度相对大的基本过程中,具有调节身体机能的适度空间。幼儿的心率基本保持在120-160 之间,运动强度适宜,符合有效锻炼标准。根据动作练习侧重点不同、难度不同、强度不同,对应“椰果乐翻天”“可怕的鳄鱼”“勇士对抗赛”三个游戏情境,幼儿随着情境转换产生情绪变化:从第一个频率较快、密度较大的椰果游戏,到适当缓慢、密度较低的投掷鳄鱼练习,再到第三个动作强度最大、幅度最大的对抗赛,幼儿情绪从“轻松愉悦”到惊险刺激再到欢呼雀跃,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幼儿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活泼灵动的游戏韵律与运动强度、密度完美融合,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关注学习品质培养,涵养运动精神

学习品质在幼儿期开始出现与发展,并对幼儿现在与将来的学习都产生重要影响,主要是指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方法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体育活动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中起到重要作用,还肩负着幼儿体育精神的塑造,如不怕辛苦、不怕失败、坚忍不拔等精神。《探险小勇士》活动本身是勇敢者的游戏,创设了积极思考、不怕困难、勇敢挑战的情境。在三个层层递进的游戏情境中,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他们主动学习正确的新动作,积极思考投远、投中的办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内化行为品质,如投掷起点线的设置,赶跑鳄鱼必须在岛上投掷等。幼儿克服害怕心理,齐心协力赶跑“鳄鱼的来袭”。在对抗赛中积极商量对策,发挥团队意识等。这些学习品质不是教师教授,而是幼儿在“队长”的榜样作用中受到积极影响,在长期游戏化的学习过程中自然浸润。

教学游戏化是践行《指南》精神,贯彻游戏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体育活动的本质,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注重游戏的完整设计,讲究教学内容与游戏的匹配,掌握游戏节奏与运动强度,避免忽视体育活动的运动功能。教师要多从幼儿的“学”入手,细心体会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的精妙,斟酌游戏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契合,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思考,在体验中实现自身经验的重组与生成,促进教师“教”与幼儿“学”的浑然一体,达到提高效率、寓教于乐的效果。体育活动教学游戏化,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发展体能,在增强体能中感受快乐,从小萌发热爱运动、喜欢锻炼的兴趣,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最终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鳄鱼情境运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不正经运动范
鳄鱼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鳄鱼
鳄鱼为什么哭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