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思北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0)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课堂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因此,针对如何让教学走向开放,如何让音乐学习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如何让音乐学习更具趣味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问题,结合假期主题式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以寒假作业《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例,展开教学实践。
音乐假期作业往往被忽视,多数家长认为,主科作业负担已很重,音乐学科不要再布置作业。部分教师也认为,音乐是“小三门”学科,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知识技能即可,无须作业。因此,教师常常不布置音乐作业,或随意布置背歌词、抄旋律等单一、乏味作业,学生缺乏兴趣,更谈不上落实音乐学习。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喜欢音乐,愿意用音乐表达情绪。例如,学生跳橡皮筋、编花篮时,能有节奏的边跳边念歌谣;听到流行歌曲,模仿得有模有样;介绍喜欢的流行歌,能如数家珍地报上好几首……学生不喜欢的只是枯燥的音乐作业。反思现在音乐教学,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交流仅靠每周一至两节音乐课,在有限时间内,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音乐,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提升音乐能力,必须从学生立场出发,挖掘课外资源,使单一、封闭的学习模式变得综合、开放,让音乐学习生活化。
针对以上问题,布置小学音乐假期主题式作业,利用每个假期,设计1—2 个大主题,以活动体验为主,分年级、分层次开展。
课标对低年级音乐感受与鉴赏领域有明确要求: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类声音,能用自己的声音或者打击乐器进行模仿。感受乐器的声音,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1]例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在《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式假期作业中,设计以游戏体验为主的作业。作业一:在春节,你听到那些声音?你能用长、短、强、弱四种方式模仿你听到的声音吗?将音乐知识融入模仿性游戏,让学生在趣味模仿中,掌握音的特性,展示个性化学习。作业二:和爸爸、妈妈一起为班级“春晚”准备节目。亲子活动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家长参与的作业,对小学生而言,有更强的参与积极性。准备节目的过程中,增进亲子间的了解和沟通,也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作业的完成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让学生在音乐活动过程中获得主动性,在趣味体验中培养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
低段学生爱好表现,乐于参加各类音乐活动,但是到了中高段,愿意上台表演的凤毛麟角。有些学生齐唱时放声歌唱,一旦独唱表演,就缩手缩脚,声音也放不开。主要原因是没有自信心,缺乏表演经验。所以,对于高段学生,更要多提供个人展示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例如,在《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作业中,布置高段学生以活动为主的体验作业:用唱、画、讲、演的方式,展示你心中的春节。让学生自主选择,爱唱歌的用歌声展示,擅长绘画的用画笔展示……作业形式需开放并采用加分激励。针对有特长的学生,鼓励多参加社区表演或培训机构比赛、汇演活动,用视频、照片、获奖证书等证明;其他学生则鼓励多欣赏音乐会、演唱会、音乐类影视作品,用门票、邀请函、现场照片等证明,提交的所有证明材料均酌情为作业加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在一次次练习和观摩中,他们的知识和见识不断进步,不仅体验音乐的快乐,还获得自信,促进艺术表现力。[2]
探究性学习,是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收集、聆听、模仿、记录、重组音乐相关素材,在探究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说、唱、奏、演等多种方式表达,促进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体验。以《欢欢喜喜过大年》假期主题作业为例,低年段布置收集跟“春节”有关的音乐作品,和同伴交流。学生可求助父母或上网查找,操作简单,便于积累。在整理收集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感悟体验,知识得到拓展。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布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或《新年音乐会》,选择一个喜欢的节目尝试评价,以小短文或手抄报方式提交。通过明确的主题和方向,以音乐为主线,用听、记、画、论的方式,综合多学科知识有步骤完成,在系列探索与实践中,增长知识,展现才能,提升创造力。
中高年级还可布置作业:寻找生活中能发声的物体,为班级春晚自制伴奏乐器。乐器既可以是“杯子琴”“瓶子沙锤”之类的打击乐器,也可以是击打身体、弹舌、响指等特效乐器。寻找生活中能发声的物体,首先要了解发声原理,探究音的高低与物品材质、长短、粗细的关系;而乐器的制作要从美术学科的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入手进行外观设计,再运用数学、劳技等综合技术进行实体操作;最后的演奏环节,要对乐器音高进行调试,达到音色和谐。看似简单的打击乐器制作作业,实际包含多学科的知识技能,让学生在感受美、表现美的基础上创造美,提升综合能力,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特效乐器制作作业,则依据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律动原理,结合近几年流行的阿卡贝拉,用身体作为乐器为歌曲伴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巩固所学知识,还自主参与节奏编创,丰富表演方式,亲身体验音乐之美。
评价采用师评、自评、互评、家长或专家评的多元评价方式。[3]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可让学生在作业中感悟与体验音乐,表现与创造音乐。但无论哪一类作业,都要采用激励性评价。
评价初始,学生还不清楚从哪个方面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给予正面评价,并且适时加以表扬,如“她演唱时始终保持微笑,对表现歌曲情绪很有帮助”“她唱歌声音响亮,让我听清了每一句歌词”“他表演结束后向观众鞠躬,表现得很有礼貌”等评价语,使表演者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更愿意参与音乐表演,展示音乐知识技能。对学生观众而言,在教师示范性的评价语中发现表演优点,用肯定的话语对表演者给予鼓舞,学会以独到的见解展开评价,为下一阶段的学生评价夯实基础。
首先,自评可激发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如在《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式假期作业中,给自己的亲子表演或手抄报打分,并说出最得意和需改进的地方。通过自评,对自己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为后续学习积累经验。其次,互评是在相互倾听间,发现并学习他人长处的有效方式。如在展示自制打击乐器时,同样是自制沙锤,有的学生用干净的瓶子,装上适量的大米或豆类,声音清脆响亮;有的因瓶子有水分,装入的材料受潮结块或黏在瓶壁上,声音喑哑沉闷;还有的给瓶身配上漂亮图画和可爱装饰,在对比演奏中,优胜者一目了然。教师因势利导,让佼佼者介绍制作秘诀,学生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家长评价可促进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假期作业多数需在课后完成,引导家长更多指向过程展开评价,而非对结果的评价。对过程的关注,让家长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全面了解,通过评价交流,获得家长的支持,实现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