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城关小学,福建 福清 350300)
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用语习惯与现代文有较大的区别,学习文言文不能落入翻译式的就文分析的俗套。要拓宽学习渠道,消除小学生对文白隔膜的惧怕,让文言文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学习文言的兴趣。施茂枝教授指出:“文言文的学习包括‘言’与‘文’两个方面。”[1]据此,可以从“言”(文言知识)和“文”(文章知识、人文内涵)两个方面,探寻文言文拓展教学的路径:基于语用,习“言”悟语;基于情感,习“文”育人。
“语用”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2]不管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文言文的语用训练,要根据其独有的语言现象,活选教学点和语用点,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以实现“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3]的目的。
1.高频词,类比拓展。一词多义是文言文常见的现象。例如,“为”是文言文的高频词,《学弈》中“惟弈秋之为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为是其智弗若与?”的三个“为”均有“以为、认为”的意思,念作“wéi”。而《两小儿辩日》中的“孰为汝多知乎?”的“为”表示“说”的意思,念作“wèi”。教学时,抓住高频词进行比较、归类,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用词的特点和规律。
2.重点词,以旧拓新。成语是保留古义较多的现代汉语词汇,且经常出现在日常口语及书面语言的学习中,借助熟悉的成语,可以准确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例如《学弈》一文中“诲二人弈”“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惟弈秋之为听”的“诲、俱、若、惟”的词义比较难懂,教学时,联系“诲人不倦”“与时俱进”“了若指掌”“唯利是图”等成语。
3.古今异义词,溯源延伸。古今异义包含词义扩大、缩小、转移、缩小等现象。例如《守株待兔》中,“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的“走”,是“跑”的意思。析出这一义项,可以从字形入手:“走”的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甩开臂膀奔跑。后来,它演变为金文,再后来演变为篆书,仍保留着“跑”的意思,到了隶书,为了书写方便,上面奔跑的小人就简化成“土”,下面的部件简化成“止”,因此“走”的本义就是“奔跑”的意思。运用汉字溯源法析出“走”的本义,再顺势拓学延伸“龟兔竞走、奔走相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等俗语,通过知识归类,促进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理解。
文言文较之于现代文,语言更加凝练。现代文版本的《守株待兔》,具体描写了“农夫捡到兔子后欣喜若狂的情景”,而文言文版本只用了8 个字“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种田人捡到兔子后的心情却只字未提。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空白点,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师:种田人捡到撞死的野兔,他的心情如何?他是怎么想的?
生1:他想,不用劳动就能有兔肉吃,我还种什么田呀?
生2:他想,从此以后,每天守着树桩等待野兔再次撞死,就能吃到美味的兔肉了。
师:这种想法对吗?我们深入读课文,看看种田人捡到兔子后是怎么做的?
指名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农夫为什么会被人笑话呢?抓住“笑”字,引导学生用文言文进行对话。
师(扮演宋国人):宋人,兔不可复得,汝为何释其耒而守株?
生(扮演宋人):吾冀复得兔,故释其耒而守株。
师: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此为偶然也,岂可不劳而获?
生:唉,此乃吾之错也!
以上拓展练习,不仅触发学生对人物行为的深度思考,还训练了学生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对话的能力。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文言文不乏精彩的语用训练点,例如《精卫填海》的第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学生大都能借助注释知晓其意,但教学如果止步于此,就失去了一次运用文言文进行人物简介的机会。可抓住这个语用点展开对话。
师:人类的母亲,名字叫女娲。用文言文可以怎么说?
生:人类之母,名曰女娲。
这样的“拓展”学习,改变了传统的翻译式教学,使学生能在文白对话中运用文言文,积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又如,《司马光》一文的首句“群儿戏于庭”,其中“于”字结构是文言文常见的表达方式,可抓住这个语用点进行有效拓展。
师:一群孩子在屋里游戏,文言文怎么说?
生:群儿戏于屋。
师:一群孩子在庭院里朗诵,文言文怎么说?
生:群儿诵于庭。
对于文言文中的虚词理解,教师无须做过度分析,只要抓住“语用点”,设计有效的对话练习,就能让学生从中意会虚词的用法,轻松习得文言表达。
教学时,可以通过拓展时代背景、阅读链接和日积月累,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和人文教育。
文言文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差甚远,难免产生情感隔阂。因此,教学时有必要进行适度的背景资料拓展。例如,教学《司马光》一课,为了让学生了解一千多年前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对当时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可这样拓展:
师:《司马光传》曾这样记载:“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课件),“京”就是北宋的首都开封府,称为东京;“洛”指的是洛阳,又称西京。两地相距几百里,可见,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家喻户晓。你能想象当时人们是怎么议论这件事的吗?(学生描述当时的情景。)
师: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流传至今,有近千年的历史,人们用各种艺术形式传承这个故事。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司马光的剪纸、雕塑、玉雕等作品)。今天,我们要把这个中国好故事传承下去,讲给下一代人听,讲给外国人听。请你结合这些艺术作品,讲一讲这个故事。
以上背景资料的补充,用文化的形式,拉近时空距离,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司马光的敬佩之情。
“阅读链接”是教材的有效补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获得情感的熏陶。例如,《伯牙鼓琴》讲述知音难求的故事,课后资料袋整合了多个文本,有《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以及孟浩然、李白、王安石的著名诗句,是知音文化最好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适机拓展这些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知音文化代代相传的时代脉搏,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
教材单元中的“日积月累”,有意安排与文言文有关系的名言警句。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日积月累”,编排的是诸子的观点:爱人若爱其身。(《墨子》);不迁怒,不贰过。(《论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在教学《司马光》时,可有机渗透诸子思想的教育,将司马光的智慧形而上化,使教学的价值大于文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