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书文
(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政治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政治文化底蕴,历经传承形成了今天独特的政治文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1月26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政治智慧,为新时代执政党治国理政实践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鉴。
新中国历经70多年的建设进程,从曾经是“一大二弱”的传统农业国家,成长为日益强大的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这些发展都与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中华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政治理论学说具有强烈的政治实践精神,所蕴涵的政治主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的发展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2)《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 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10月14日。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其政治智慧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政以德”一直是我国传统的治国理念,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德治理念不仅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而且对中国几千年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政治实践精神。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只有实行仁政德治,君主才会像北斗受到群星拱卫一样,受到天下臣民的拥护和爱戴。这句话集中表明了儒家治国理政的观点,强调了为君者德行的重要性。宋代大儒范祖禹注释:“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3页。儒家追求圣王的政治理想,圣王乃是“内圣外王”,“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基础,即注重为政者的内在修为,注重其道德涵养,如此才可以达到“外王”的境界。对于如何做到“内圣”,范祖禹给出了答案:“所守者至简”“所处者至静”以及“所务者至寡”。“所守者至简”指为政者毋需费心用技去笼络人心,只要有内在涵养,就自然能处理繁琐的政事。如同朱熹所说:“民心归向处,只在德上,却不在事上。”(4)黎靖德:《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37页。“所处者至静”是指为政者处于王位,要认真地修为自己的德行,做到定心静虑,以静制动,安定国家的局势。而“所务者至寡”指的是为政者不需要做多余的事情,应将重点放在自身修养上,若德行高尚,就自然能服众。孔子十分重视为政者的德行,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君主的德行涵养对民众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孔子还进一步明确了为政者应有的德行操守,他在《论语·尧曰》中指出,一个优秀的为政者应具备五种美德,即“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君主应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损失,知人善任而使其无所抱怨,追求仁义却无所贪婪,身居舒适高位却不骄傲,有威仪却不凶猛。当然,在“为政以德”的观念上,除了为政者要有深厚的德行积累外,其中的“德”还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按照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解释,“为政以德”不仅限于伦理道德价值,它还要求当政者无为之治,即要求君主清静无为,引导、激发百官的能动性,让臣子积极有为。如同孔子大赞尧帝和舜帝,认为舜帝能够稳居其位,受臣民爱戴,就是因为舜帝通过自己的德行感化民众,且任用贤德之臣。凡事不用亲力亲为,却也政治清明,其“无为”乃是其德行之“大为”。
除为政者的“内圣”德行外,“为政之德”还体现在具体的治国实践方略上。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只有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制规范其言行,人们才会有羞耻之心,进而明白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国家政令刑法固然能够约束不法行为,惩治手段会使得犯罪分子暂时性地收敛不法行为,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不能使民众心服。只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让民众有向善之心,有羞耻之心,才能使其从内心深处真正地趋善去恶,达到治国效果。朱熹在解释政、刑、德、礼的关系时也说:“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5)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62页。所以,政、刑是辅助之法,治国方略之根本在于德与礼的施行。所谓“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只有用礼制规范人们的言行,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地发展。东汉王符曾说:“是以圣帝明王,皆敦德化而薄威刑。”(6)魏征:《群书治要》,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594页。贤明的君主都重视道德教化而尽量减少使用刑罚,即便是强调礼法的荀子也认为如果教化有效,就可以减少刑罚。董仲舒也曾描绘过道德教化和劝人为善的社会美好景象:“古者修教训之官,务以德善化民,民已大化之后,天下常无一人之狱矣。”(7)董仲舒:《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6页。董仲舒认为,通过道德教化,民风质朴淳厚,也就能实现天下无犯罪之人的美好理想。道德教化大众的思想行为以是非善恶为依据,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制约着民众的言行。
“为政以德”中的“德”与孔子政治理念中的核心思想“仁”有着密切联系。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在何谓“仁”的问题上,孔子回答:仁乃爱人。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相互尊重。不论君臣父子还是长幼尊卑都应如此。关于“仁”,孔子这样阐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孔子把仁与礼相联系,他认为,人因有仁爱之心才能够遵从礼义道德,才能够不断克制自己的欲念而恢复仁和善,如此,社会才能建立并实现有序的政治秩序。礼是我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礼记·礼运》认为“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礼”是“义”的制度化、实体化形象,其中还特别强调了“礼”“义”“仁”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只有三者相互结合,为君者才能更为有效地治理国家,才能真正实现“为政以德”。“为政以德”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不仅强调为政者自身的德行修养,同时也提出了对民众实施道德礼制规范的要求,“德”是“仁”与“礼”“义”的有效结合,是对为政者无为而治的更高层次的规范。
“以民为本”作为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重要思想,几千年来在中国治国安邦的政治理念中占据主导地位,“重民本”的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广泛认可。从《尚书》中的“民惟邦本”,到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指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江泽民提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强调“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再到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足见民本思想始终贯穿于古今中国的政治文化。
关于“以民为本”的政治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以民为本就要重视、尊重民众的基本地位。受孔子影响,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思想,着重强调民众的重要地位。之后荀子也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政治理论,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老子《道德经》也曾经讲到:“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8)[汉]河上公、[唐]杜光庭等注:《道德经集释》(上册),北京:中国书店,2015年,第267页。为政者若要治民,就要谦和于民而甘居民众之下;想要领导民众,就必须把自身利益放在民众之后,这样为政者居于高位,人民却丝毫不感到沉重的负担,其利益无所损害,也就乐意拥戴为政者而不会感到疲倦。民众在社会政治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春秋时期兴盛的民本思想更是高度地概括出“得民得天下,失民失天下”的思想。
其次,以民为本就要求为政者爱民、仁民。“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工问政》),孔子把爱民作为为政首要,认为为政者应该爱民敬民,爱民如子,体察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解决百姓矛盾,减轻百姓重负。在孔子看来,民富则安,民安则国安;民贫则乱,民乱则国危。(9)任军:《现代化漩涡里的中国——他者化与中华性的扞格》,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07页。人民是国家的基石,为政者要时刻关注民众的意愿,民心向背决定着政权的强弱与存亡。孔子反复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对爱民作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要广泛地亲近众人。此外,孟子提出为政者需实行仁政:“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故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在孟子看来,如果为政者施行仁政,减少民众的刑罚和税收,才能让其利用闲暇时间修身养性,学习孝顺父母、敬奉兄长、忠于君主、诚实守信的道理,并于生活中践行,即使是小国,也能安定富强,称霸于天下。对于为政爱民之道,管仲曾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明确了“仓廪实、衣食足”与“知礼节、知荣辱”间的必然联系,礼、义、廉、耻作为国家四维,若不宣扬,那国家也会因此灭亡。他还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第四十八》),只有人民生活富足,国家库存充盈,那么礼仪才能不断得到发扬,政令才能畅通无阻,国家才能兴盛不衰。《春秋左氏传》也提出君子推行政事,要“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10)魏徵等编撰、张超译注:《群书治要选注》,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年,第59页。,这样才有利于民众生产生活,进而推进国家政事。孔子对管仲取得的政绩大加赞赏,认为他所推行的强国政策,使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百姓也从中获得了实惠。
最后,以民为本讲求政在养民,要安民养民。《尚书》有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大禹谟》更明确指出了养民之道:“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尚书》指出,一个好的政治决策在于养育民众,但养育民众并不只是一味地为其提供生存资源,而是要求民众对自我生存的资源进行深入研究,金、木、水、火、土是自然赋予的资源,谷是人类通过劳动开发获得的生存资源,这些资源相互联系,不管人类如何发展,其生存都离不开这些资源元素。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懂得如何获取、使用这些资源,懂得厚待生命、善待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若想有效保证人类的长期生存,那就必须“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将九功这种符合客观规律的知识理解并记录下来,形成人们世代推举传颂的信仰,这样就能有效地限定人们破坏自然规律的行为,人们也就可以顺从自然规律,长久安定地生活下去而不致灭亡。从古至今,养育民众就不能制造流民,中国历朝历代也因此制定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如授田制度、赈灾制度、盐铁国家专营制度等。安民养民还要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孟子在劝导齐宣王时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在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正己”与“正人”是集中关注的问题,也是治国理政的首要前提。关于为政,有一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论语·颜渊》)孔子指出“政”即为“正”,为政就是要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不论是“正己”还是“正人”,首要任务是要“正名”。《论语·子路》中记载的“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孔子所处的礼坏乐崩的社会环境下,他认为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正名”。对于“正名”的重要性,孔子这样说道:“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只有确立名分,为政者才有权威,行事政务才能得以有效进行,国家的法制和社会秩序才能安稳有序。所以对于当政者来说,凡事务必确立其名分,且能解释得通透明白,更重要的是说出来的必须能够做得到、行得通。古代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注重君臣父子之间的名分与秩序。“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正名”就是要合理有效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各司其职。对于如何正名,孔子强调“仁”与“礼”二者都要兼顾,做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要以“礼”为标准,以“仁”为原则。治国理政需处理好君臣之间的关系,各级官员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活动,不越权,而为政者也不应侵犯下级的权力,如同孔子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所谓“君子思不出其位”。
除“正名”外,孔子认为为政还需“正己”,只有正己才能“正人”,进而平天下。儒家强调为政者在理政过程中一定要以身作则,这已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共识。孔子指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为政的前提是正己修身,自己做到正,天下人就没有敢不正的了。孔子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自己能做到身正,那么治理国家就没有什么困难了;但若自己都不能做到身正,又如何号令天下人行正呢?孔子继而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若为政者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发号施令,也自然能得到民众的响应和拥护;若自己德行不端,即使三令五申,民众也不会听从。因此,为政者应从自身做起,使自己具备仁爱之礼,进而推己及人。推己,首先须“正己”,使自身言行修养符合道德规范、符合“仁爱”,只有“成仁”之后才可以“行仁”“爱人”。孔子多次强调为政者加强自我政治道德修养对百姓的道德示范作用,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作为为政者,其德行关乎社会风气的好坏、国家的治乱。有涵养德行的君主,其治理的国家社会风气也会积极向上,无闲民作乱;但若君主德行有亏,品德好的人也会受其影响变坏,社会风气也会随之败坏,更不用谈治国理政了。君主的个人道德修养及其人格力量决定了国家的政治前途,《论语·子路》篇云:“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修身乃治国安邦的基础,为政者只有严于正己,具有贤良的道德品质,才有正人的资格条件。孔子认为只有先立德,才能“正其身”,进而正他人。个体的道德高尚,相应的伦理关系也就有序,社会秩序也就稳定和谐了。反之,社会秩序将面临颓毁的危险。在孔子看来,“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修己以敬”即修养自己的品德、完备自己的品性,“安人”即让别人得到安宁,“修己以安百姓”是让黎民百姓都能安心幸福地生活。至此,正己的目的达到,由修己到安人,一步步推己及人。孔子还坚持“忠恕”之道来“正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想要让他人奉行政策,首先就要自己垂身示范。孔子一生都在追求“仁”与“礼”,而这些都是从“正己”开始的。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只有人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才能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大环境,实现真正的正己正人。
选贤任能,受到中国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被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保障。自古以来,不少思想家都将能否用贤看作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赦小过,举贤才”;孟子认为统治者“不用贤则亡”,“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墨家代表人物墨子在《尚贤》中指出“贤者为政则国治,愚者为政则国乱”,“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唐太宗也提出“政治之术,在于得贤”,也正是如此,唐朝才保证了国家的政治清明,才有了贞观时期的人才济济,各显其能;荀子认为“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至今,未尝闻也”(《荀子·王制》),同时认为:“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君子》)不论是孔子、孟子,还是墨子、荀子,都将贤能之人与国家的统治安危联系在一起,认为人才是国家的根本,若想国泰民安,就应广纳贤才,选贤任能。
选贤任能,顾名思义,就是既要选拔有贤德之人,又要注重其才干,即任用德才兼备之人。在举荐标准上,孔子主张以德取人,使有德之人居于高位。关于何谓贤人,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贤德之人应是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依附于仁之中,活动于礼、乐等六艺范围内的人。司马光也曾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一》)强调了德与才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一个政治品德不良的人,即便有许多特长,也不能委以重任;同样,有德之人固然可靠,但若没有才气,也难以担当重任。因此,为政者选拨任用人才,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荀子曰:“王者之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不幸生,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 (《荀子·王制》)这就明确指出,没有德行的人不能处在高级职位上,没有才能的人不能担任官职,意在说明德与才二者缺一不可。孔子讲求“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朱熹在解释孔子这段话时说,“贤,有德者;才,有能者,举而用之”(1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1页。,就是主张有德有才者才有资格管理国家,举荐贤才对维持国家政治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关系着国家政权能否稳定,政策指令能否顺利施行等治略。如其所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1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8页。。孔子主张知人善任,强调在知人的前提下,大力举荐贤才,主张为政者要爱护、尊重贤才,以师友相对待,这样才能使贤才忠心为国效力,才能达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13)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页。的理想政治功效。
在选贤任能上,李世民主张“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他在《帝范·审官第四》中提出:“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进一步阐释了他的用人之道,学会用人之所长,使人才能各得其所,为政者若能按照人才之所长将其任用于恰当的位置,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我优势,便能准确推行国政,保持国家秩序的良性运作。针对人才选拔,《文王官人》篇还提出了“六征”鉴别法,即根据官员的六种表现考察其品行。首先是“观诚”,考察为官者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第二是“考言”,通过考察为官者的言论谈吐来识别他们的志向;第三是“视声”,通过为官者说话的声调观察他的内在气质;第四是“观色”,根据为官者的表情观察其内在气质;第五是“观隐”,通过一定的外在信息来明察为官者有意掩盖的本质;第六是“撰德”,在前五点的基础上,对为官者的德行作出总结评价。古代选拔人才方法繁多,如孟子主张:“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孟子·梁惠王下》)荀子还提出了识别贤才的原则:“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大略》)将明礼奉礼之人作为选才的原则。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最为核心的精神力量,它是整个民族价值取向及最高层次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新时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国家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项社会治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就对治国理政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治国理政要善于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因此,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借鉴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充分发掘其政治智慧的当代价值。
“为政以德”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历代统治者对此多有推崇,且在其执政过程中予以实施。实施的结果大都稳定了社会,巩固了政权,达到了统治阶级的主要目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今天,重新解读历史上的“德治”,借鉴其经验,汲取有益营养、剔除消极成分,现实意义重大。
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14年5月5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指国家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指社会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个人层面的。“德”贯穿到每个人、每个组织、每级政府,直至全社会。“德”无处不在,无事不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求个人有品德,家庭有美德,职业有道德,社会有公德。
国家富强,为政以德是关键。思想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支配着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结果的好坏与它有着直接的关系。思想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产生作用。道德风尚是一种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的好坏对国家繁荣富强影响很大。在一个讲德、修德、执德的国度,特别是对执政者来讲,国民勤学上进,修身励志,克己自律,自然就会促进民主文明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社会和谐,步调一致,行动一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同心同德,辅之以实际行动,国家走向富强也就为期不远了。反之,在一个道德失准、世风浇漓的地区和国度,要想达到富强的目标,势必成为空谈。历史上,晚清统治者的失德,诸如“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载述的大小官员贪贿成风,社会风气急转直下,人们心中没了信念,上下离心离德,国力日益衰落,最后丧权失地辱国,直至土崩瓦解。北洋军阀时代,各路军阀混战割据,民不聊生,更妄谈民主道德了。这个时期日寇趁虚而入,残酷践踏中华民族达14年之久,无尽的宝藏被掠夺,无数的生命被残害,其血腥与耻辱难以言表,究其根源,统治阶级的失德是主因。前车之鉴,令人猛醒。
建设法治社会,要辩证地看待“德”。道德是人们关于善恶、是非、荣辱、美丑、公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不直接参与治国,但是通过转化可为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和有力支撑。道德给立法提供了依据,法律的制定具有道德性,即古代所说“奉法循理”的“理”字,法治离不开道德。道德保证了执法者心底的公正,道德给守法者提供了朴素的依据,特别在法律概念模糊的情况下,孰可为孰不可为,道德可以为判断、选择提供有益的向导和支持。
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习近平同志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16)《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这就给当代“德”的重要性、必要性、预期目标和重大影响作了最有力的诠释。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间节点,要实现这个目标,“德”的力量不可小视。
“以民为本”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需要。首先,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人民不仅是历史和实践的主体,也是价值的主体。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都是由人民创造的。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现代化所需“以人为本”理念,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传统“以民为本”思想的借鉴。“以人为本”历来是人民群众自身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也在增强,“人本”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呼声与期盼也就相对强烈。因此,该问题解决得好,经济则会持续发展,社会将会不断进步。反之,势必阻滞社会的发展。再者,在现阶段,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群众路线,是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确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民为本”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文化渊源。习近平同志指出:“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17)《习近平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人民日报》2013年7月25日。在政治方面,重视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确保人民平等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在经济上,始终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注重发挥财政杠杆和保障的作用,助残养老扶贫扶弱,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以期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法治方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惩恶扬善,雷厉风行;反贪肃贪,铲除腐败,苍蝇老虎一起打,从不心慈手软;同时制定一系列预防腐败犯罪制度与措施,注重实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举措,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合民意,顺民心,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以民为本”对当前执政党的自身完善提供了价值导向。我们党的建设体现出的人民性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民众最基本的利益,这不仅是我国执政兴国的基本目标,同样也是我党继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重要手段;不仅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更是其顺应时代潮流的具体体现。只有认识到人民的重要地位,深刻明白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的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力量的来源;只有正确处理好党和人民的关系,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其自身的完善,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正己正人”是执政党巩固其执政地位的迫切要求。一方面,现代化建设各项改革举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之相伴的消费方式也发生巨变,各种利益诱惑也相伴而生,某些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念也在悄然中发生扭曲。中国共产党也面临着“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因而,复杂的形势对治国理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现阶段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也考验着党的执政水平。改革开放的成果使社会日趋稳定、人们生活相对安逸,这也使得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进而脱离群众、追求享受直至腐化堕落等一系列问题。党员干部缺乏党性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这是典型的“不正”。习近平同志强调:“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18)《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 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 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人民日报》2013年6月30日。这段讲话道出了执政党“正己”的真谛,对正人正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己正人”是改善社会风气的必要条件。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就腐败问题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杀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我建议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19)《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10页。又如习近平同志所言:“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20)《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人民日报》2014年1月15日。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改善社会风气的坚强决心与坚定信念。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政治上对党忠诚,组织上服从大局,行动中严守纪律,生活中不弃规矩,工作中积极努力,时时处处起到标杆作用,才能促进党内风气的根本好转。邓小平曾指出:“领导不是自封的,要看群众承认不承认,批准不批准。领导作风恶劣,群众就不会服从;领导犯了错误,群众就不批准。或者有人说,我革命时间长,本领大。但群众不跟你走,你就一事无成。”(21)《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这给正人先正己做了最直观最有力的注脚。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发挥了重大作用。
当下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也对作为具体施行者和操作者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什么样的干部才能真正推动和引导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历朝历代在甄选官吏时都秉承着“贤”“能”兼顾的基本原则,这些无疑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为我们当今的干部选拔标准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历史经验。
“选贤任能”是中国共产党选拔干部的一贯思路。中国共产党向来高度重视干部的选拔,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一系列选人、用人的新理念。习近平同志给好干部划定了明确的界线,对党的干部提出了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22)李佳编著:《习近平重要论述学习笔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22页。习近平同志对造就好干部给予了精辟的分析和明确的指导,指出:“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416页。“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45页。进一步强调了“选贤任能”对现阶段党员干部选拔的重要意义。从党的历次组织工作会议决议和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中,不难看出我党对选贤任能的高度重视,在现实社会中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
“选贤任能”有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一个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均有所体现,因此也一定体现在各级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应从继承一直以来为传统文化所推崇的“选贤任能”入手,遴选高素质人才,建设一支工作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选贤任能”,体现了党的用人标准,在选准贤能之人的前提下,更能够有力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水平。
在马克思主义引导下,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在新时代取得了新发展。通过采取强化为政以德、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等切实有效的途径,对于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的丰富的政治智慧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王道”,贬斥“霸道”。王道主张以理想的政治之道建立理想的人间秩序。从现代政治学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顶层制度设计,有一整套理论体系,如《礼记·乡饮酒义》载孔子所说:“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在新时代,强化为政以德, 要强化道德宣传教育,落实廉政建设,推进德法并治,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水平。
1.强化道德宣传教育,引导公民的道德自觉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要把社会秩序的稳定建立在人们的道德自觉之上,恃德不恃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政以德,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中的重要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学理上厘清基础性问题,结合社会发展探究其当代价值,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区别于西方价值观;数字时代,传媒方式多样化,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如何与教育密切融合,等等。要以其中重要理论问题为核心组织专题研究,通过设立科研项目、成果奖励等方式,推进形成有分量、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要密切与社会思潮相结合,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题研究。在积极引导的同时,尊重不同人群的不同观点,讲求和而不同,努力增强社会共识。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提升政治站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着力建设一支有人生信仰、有职业理想、有社会担当的专业队伍。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规范和约束行业行为,提升职业理想,强化职业道德。不断增强“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面向实际,书写植根大地、反映民情民意、充满积极能量,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充分认识网络时代的时代定位,深入分析数字化时代人际关系的新特点,认真研究新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新变化,祛除 “唯我独尊”的心态,改变“围追堵截”的工作模式,顺应数字化发展的时代特点,研究、运用网络传播规律,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形成强大的引导力量。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互动性特点,积极主动地回应网民关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2.落实廉政建设,强化党员干部政德修养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鉴于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反腐形势,中央形成了让党员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反腐思路,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坚定不移地推进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这需要在思想、制度、法律等方面作出努力。
在反腐倡廉教育中,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对方针政策、纪律法规的学习掌握和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对热点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的想法和看法,准确把握其心理特点,对准脉搏,抓准要害,及时开展探讨型或教育型谈话,加强正确引导,力求合情合理、适时适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引领党员干部思想方向,凝聚党员干部廉洁共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全党;要汲取传统文化精华,从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挖掘适合新时代需求、体现新时代特色的文化基因来教育党员干部,培养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怀;要鼓励文艺工作者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和现实反腐倡廉题材,创作廉政文化作品,繁荣廉政文艺创作,积极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
建立健全各种体制机制,加大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规范纪检监察队伍纪律条例,完善纪检监察队伍监督机制及廉政风险内控机制,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形成“不能腐”的体制约束。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廉政法律法规,健全法律法规,提高执行力;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依法惩处腐败行为;加大“一案双查”的追究力度,深入推行责任终身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确保领导干部“不敢腐”。
3.推进德法共治,建立平衡动态的治国战略
习近平同志指出:“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思想道德的问题。我国历来就有德刑相辅、儒法并用的思想。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如果人人都能自觉进行道德约束,违法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遵守法律也就会有更深厚的基础。”(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722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法制建设日趋完善,法律对人的制约作用也在不断增强。法律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而道德对人的思想、行为都具有规范作用。如何做到德法并举,还需要把一部分基本道德规范转变为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等,使道德规范制度化、政策化、法律化,弥补单纯道德教育的弱点,给道德社会发展提供空间。
深入研究、推进传统道德的传承创新,清理传统道德信仰中不利于现代法治建设的内容,典型的如“无讼”观念,即将人们不争讼作为治理的目标。要通过多种方式推进现代法律信仰的形成,同时引导、构建以权利为核心的法治社会关系,增强权利意识、深化巩固法律权威的社会观念。
加强道德制度规范建设,建立道德仲裁机构。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把重要的、基本的各种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依法实行,制定一部适应我国社会转型期国民素质水平的、可操作性的道德法律规范,其范围与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环境道德等基本性道德。
依靠法律手段,加大违德惩处力度,明确对各种违德行为进行惩处的范围和程度,对合法行为予以保护和奖励,对公民违反道德行为进行受理、审理和仲裁。比如,人民法院可通过公开开庭审理案件、公开宣判案件等措施,惩罚犯罪,教育人民。要允许和支持各地各部门在不与现行法律、条例相违背的前提下,根据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群众普遍认可又切实可行的县规民约、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厂规民约、校规民约及各种文明公约等,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和推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行为准则。
4.立足市场经济发展现实,建立与道德规范相适应的经济利益调控体系
目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强调实现效率的最高化,使得物质和利益的权威无限放大而传统道德观念越来越不被重视,甚至出现道德危机。失去道德约束的经济利益恶性膨胀,就会带来经济危机。所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建立与道德相适应的经济利益调控体系,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地发展。
通过市场手段,加强社会的平等性。增加财政方面的费用支出,将社会医保进行健全和改善,增加保障住房的建设投入。强化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将调控主体由政府调控逐渐转移到市场调控,降低不同的企业类别之间的外部条件差距,给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通过税收调节杠杆,对高收入人群进行降低,对低收入人群进行提升,对中间收入人群适当增加,利用国家干预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将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进而加快共同致富的步伐。
健全信用制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信用制度建设的需要,对有些已有的法律进行修改和补充,诸如《公司法》《合同法》《破产法》等;健全信用制度,在产权制度方面进行持续改革,明确产权的归属,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情系民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当作头等大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方面推进民生发展。增进民生福祉,需要多个层面系统发力。
1.汲取“以民为本”的传统文化智慧,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研究
中国共产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以民为本”观念,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它与西方民主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民观,阐发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产生与发展,明识这一理念是中共历届领导集体治国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飞跃和升华;深入研究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科学内涵,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思想;深入研究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理解坚持人民主体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具体方式、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必要举措;等等,为切实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提供理论借鉴。
2.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对于当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创新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应紧紧围绕和谐发展理念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设创新体制构架,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培育发展新动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培育创业服务业,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
增强发展协调性,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体系,建立国家和各省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行联防联控共治。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
3.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基层治理制度,健全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必然要求。
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完善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增加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让选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选出有能力、素质高、乐奉献的人民代表。规范选举的具体制度,进一步完善差额选举等制度,保证选举的公平、公开、公正。
要完善民主参与制度。优化政治参与的社会生态环境,在制度中明确公众的政治参与权利,让政治参与过程有据可依;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优化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社会物质基础。
拓宽有序政治参与渠道,深化参与内容。促进政治参与的纵向深化,将扶贫、教育、收入、健康、住房、养老、环境、安全等问题纳入政治参与的范畴中。拓展政治参与的渠道,通过听证会、调查、旁听、咨询会,以及电视问政、网络参与等有效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民生政策的制定中。
拓宽民主党派的参与渠道。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开展对口活动,参与公共决策、研究综合工作、制定重要政策与规划等。支持民主党派人士以“特约四员”即特约监察员、特约检察员、特约审计员、特约教育督导员的身份参与公共决策,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政风行风评议,参与重点工作、重要项目、重大活动。各类媒体要做好相关活动的宣传工作。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新环境,深入研究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背景下出现的突出问题,促进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贯彻落实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各级政府和自治机关要适时制定和完善有关配套法律法规和具体措施,及时制定或修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充分调研,摸清规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积极运用各种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基层的组织意识,提升基层群众自治教育培训水平。
强化民主监督机制。加强人大监督制度,建立人大监督的激励机制、运行机制、制约机制。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定期述职汇报工作制度。加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提升人民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动力,拓宽委员们了解相关信息的渠道,抓好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4.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安民养民思想,解决好民生基本问题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着力解决校际、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重视基础教育,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弘扬尊师重教的美德,创造温馨的教育环境。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调动教师长期从教的积极性。
开拓思路,多措并举,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地方各级政府主动作为、切实承担起促进本地区就业的主体责任,推动就业政策的落实,因地制宜,做好统筹协调工作。积极从数字经济、康养产业等新行业、新业态中挖掘就业潜力,通过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灵活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各类各级院校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就业培训质量,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适当提升实践课程比重,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
改革完善医疗卫生制度,实现病有所医。探索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尤其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26)《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人民日报》2020年2月15日。。
着力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有所居。建立租购并举的多渠道住房制度,建立广泛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着力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老有所养。持续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积极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言,人才资源是党和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
1.借鉴传统文化中重视人才的理念,提高人才工作的思想认识水平
人才是兴国之本。要充分研究、宣传加快人才强国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证;加快人才强国建设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推动“人力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以“人才红利”促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增强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人才强国建设是增强国际人才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已成为大国角逐的决定性力量;加快人才强国建设是集聚各方人才、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
创新人才强国观念。要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开发人才、推进人才事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力旺盛,既能满足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大军。要用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
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其他宣传方式,加大对人才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先进事迹、先进个人的宣传力度,营造强有力的舆论宣传氛围,把社会力量广泛纳入进来,各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对宣传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锻炼。以各级党校为阵地,每年多次进行对领导干部和后备人才的思想政治培训教育,使其不至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立场问题,强化对上级指示的理解和遵从。
2.借鉴传统文化中用人、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完备的人才建设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中华传统文化主张,要用人之长,人尽其才。要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建立后备人才资源库,构建信息网,把选拔上来的优秀人才登记入库,通过民主的方式推选当地出类拔萃的人才。
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实行专人培训制度、定期听取汇报制度、考核考察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实行一带一活动,思想政治上帮、工作能力上带、工作经验上传,培养其岗位工作能力;党支部及时听取后备人才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汇报,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加强帮助和指导;落实对后备人才的半年考察、年终考核制度,全面考察他们的政治态度、政策水平、能力水平、工作实绩,对于优秀者应及时批准入库。
创新人才考核监督机制。《文王官人》提出观诚、考言、视声、观色、观隐、撰德的“六征”鉴别法。对政治岗位上的领导及其他政治工作者实行监督制度。对领导实行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对其他工作者实施监督管理,对基层政治人才的纪律作风实行整治。审查结果要作为评定人才提拔考察的主要依据之一。主要评定项目可以分为政治言行、生活作风、家庭生活、个人生活、邻里关系、社会交往、廉洁自律等。
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适当增加经济待遇,给予奖励津贴,结合地方实际,按照绩效评价高低分别确定,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建立津贴正常增长机制;政治待遇方面,对特别优秀和有特殊贡献的老党员或领导,推荐其担任各项大会代表,拓展政治人才晋职晋升的机会与空间;保险和离职待遇方面,根据工作质量评定结果和任职年限,为基层政治人才办理养老保险,退休离职人员,财政统一发放退休金,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
制定密切结合地方实际、灵活务实的政策,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的思想束缚和制度藩篱。制订有利于人才向基层、向中西部流动的政策体系,在待遇、税收、保险等方面形成富有激励性、更易于操作、更有温度的相关政策。促进人才良性流动,有针对性地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提高人才流动的综合效益。
3.着力推进重大人才工程
充分认识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意义,制定贯彻落实推进的有效措施,健全完善工程实施监测评估机制,重视人性化、绩效化管理,打造凝聚和培养“高精尖缺”人才的大平台,助力人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
各地要因地制宜,实施各具特色、与地方发展密切结合、针对性强的人才工程,创新协同推进机制,切实统筹落实人才支持政策和财政专项资金,出台有创新性的制度政策。
提升人才的国际化水平,与国际组织对接,推送政治过硬、专业水平高、精通国际事务的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提升国家形象认知度,并在此过程中强化人才培养力度。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历史跨度大,社会形态丰富复杂,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智慧。中国共产党礼敬传统文化,自觉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融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