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学生对ESP课程需求的调查研究

2020-02-25 11:42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语课程设置

郑 义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110034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英语进行了多次教学改革,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还不足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于拥有专业英语知识的同时,还具有丰富英语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蔡基刚提出我国高校开设英语专业和公共英语课程的最大目标,应该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既懂专业英语,交际能力又较强的大学毕业生,以满足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国际交往的需求,不能本末倒置。高校英语教育必须改变大中小学同质化教学,必须明确宣布高校英语的教学定位,就是培养大学生能用英语从事各自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能力。[1]目前,我国ESP(即专门用途英语)的课程设置上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严重阻碍了相关课程的发展。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分析大学生对ESP 课程的需求,对改进当前的ESP 英语课程设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需求分析理论出发,根据需求分析理论所介绍的几个不同层次,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发现ESP 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促进ESP课程的完善与发展。

二、理论基础及概念简介

(一)需求分析理论概述

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需求分析理论一直作为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和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早在1987 年,Hutchinson & Water 等就已经开展相关工作,将需求理论分析与外语课程设计进行结合。这是国外外语课程设计创新的一大突破,同时对我国的外语课程创新改革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我国在1998年,夏纪梅以及孔宪辉两位学者开始将需求分析理论应用于外语课程设计。进入21世纪,随着外语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结合需求分析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的学习现状以及学习需求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也日益丰富。

(二)ESP课程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换言之,就是与某一学科或者某一职业相关的具有专门性质的英语。专业用途英语始于20 世纪60 年代,由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 在其著作中第一次提出。国际学术英语界一致的看法是,如不深入专门学术英语的学习,不掌握和特定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英语研究能力,学生还是无法开展有效的专业学习和研究。[2]国内有关的研究从综合来看依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目前的文献除了针对ESP 进行对比教学法等实践以外,还剖析高校ESP 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对策。ESP研究时间较短,理论与实践的不足,无法支撑起我国英语教育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3]综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大环境,应结合近年来教育部所颁布的相关文件,如《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等文件,对我国大学英语改革作出明确规定,指出所要进行的英语改革,应当直接对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具有提高作用,且大学英语所教的内容应当契合当今社会对于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大学生从进校第一天,就培养他们以汲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有文献和证据支撑的英语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综述信息收集数据的科研能力。这对于纠正中学英语的应试学习,培养适应大学学习、注重应用的英语学习新习惯,以及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进行科研创新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ESP 课程模式的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结合当前已有的相关研究理论,结合实际特点,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就学生而言,大部分的学生并没有正确地认识到ESP 课程模式与传统的英语课程学习之间的差别,对待ESP 课程的学习方式也与对待传统英语课程的学习方式没有太大差别。认识上的不足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老师,更要认识到ESP 教学模式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不同。ESP 教学并非实施传统的英语教学加上一定的专业知识。就目前我国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而言,很多教师将ESP 课程当作翻译课来进行讲授,只是机械地讲一些专业性的词汇、短语以及句子,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无法有效理解和掌握系统的英语知识,更无法达到新大纲对于ESP 课程所提出的要求。

三、非英语专业学生ESP课程需求的现状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在辽宁省几所开设ESP 课程的本科院校随机选取30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充分考虑男女生的比例以及年级、专业等问题,共发放问卷300 份,其中有效问卷285 份,有效率达95%,同时抽取30 名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在ESP 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需求。

(二)问卷设计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学生基本情况调查,主要包括学生的性别、专业以及年级等。第二部分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对ESP 课程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第一,调查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ESP 课程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当前ESP 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的专业需求相契合;第二,学生对ESP 课程的期望以及学习动机进行考察;第三,学生对学校的ESP 课时安排的反馈;第四,学生对ESP 课程老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通过以上几个角度,找出目前ESP 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

四、非英语专业学生对ESP 课程需求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ESP 课程的满意度以及与本专业契合度的调查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学校开设的ESP 课程很满意,但是不满意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32%,这说明在ESP 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定问题。在访谈中,一些学生提到课上教师讲授方法单一,多数以翻译为主的讲课方法,学生更加希望采用情景教学方法,模拟真实的场景进行学习。25%的学生认为ESP 教学内容偏难,理论性较强,没有兴趣学习,学生希望能够根据本校、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教材,因材施教,增加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在关于ESP 课程与本专业的契合程度上来看,当前ESP 课程与专业的契合度不是十分理想,有12%以上的学生认为ESP 课程设置与本专业不相关,这与ESP 课上所用教材、教学资料的选择有很大关系。ESP 教师要多钻研学生专业需求,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选择难度适中、实用性强的教学资料,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机械的教学。

(二)学生对ESP 课程的期望以及学习动机方面的调查

综合结果可以看出,24%的学生对英语的读和翻译比较有自信,得益于平时课上教师大多采用的翻译教学方法,大多学生可以读懂相关专业英语文章。但是在听、说、写的方面学生希望有所加强。教师应该多采用真实的语言环境,不仅拘泥于英文阅读资料,应该增加一些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鼓励学生语言输出、口头表述或者不同文体的写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采访中发现几位同学认为ESP 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是学习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认为多阅读,能看懂专业英语文章就达到要求了。其实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学习相关的语篇模式、修辞手法、语言特征,ESP 教师应该在课上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仅有13%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是出于自身的兴趣;有34%的学生表示,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四、六级考试;还有27%的学生是为了将来的工作才进行英语学科的学习。可以看出,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并非是出于自身的需求,更多的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和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这两种目的。所以ESP课程设置应该考虑学生自身的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英语课程,同时课程内容应该和专业紧密相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ESP 课程对工作、学习和科研都非常有帮助,学生学习ESP 课程的兴趣自然就会提升。

(三)学生对ESP课程安排的反馈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ESP 课时需求不同,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周课时4 学时,40%的学生认为课时不够,需要再增加课时。但是有一些专业,例如,管理类专业的ESP 课程周学时仅为2 学时,30%的学生认为课时比较多,还有10%的学生认为开设ESP课程没有必要。所以ESP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英语水平进行设置,不能搞一刀切。通过访谈,一些学生认为以后遇到专业英语方面的问题,可以找专门的翻译人员翻译相关材料,大学期间没有必要开设ESP 课程。事实上,我国的高校翻译专业学生大多可以从事英美文学翻译、政治文献翻译,或者外事翻译,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资料翻译很难胜任。例如,农业、科技、法律、软件、环境等专业都有其特定的词汇、语言特征、语篇模式,如果不深入学习,很难准确地翻译好相关材料。而且很多国际上最新的英文资料,如果等到翻译人员翻译,就缺少了信息的实效性。所以ESP教师课上让学生充分认识到ESP课程的重要性,使其学会用英语学习国际最前沿的资料,并进行研究和工作,成长为未来国家、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四)关于师资力量方面的调查

结合上表可以看出,教师的自身素质存在改进的余地。虽然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比较满意,但是仍存在22%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能力存在不足,有较大的改进余地,如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授课内容扩展不够深入、与专业知识联系不够紧密等。在访谈中,一些学生希望由外教授课,无论从英语的发音、听力,还是口语表达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ESP 教师应当多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学习国际最前沿的关于ESP 课程方面的文献、资料,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努力满足ESP 课程教学的要求。

五、ESP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课程设置,明确ESP课程的教学目标

专门用途英语并不是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师不是去教授专业内容甚至是专业词汇,而是用专业内容作为媒介分析这些内容是通过怎样的语言结构、修辞手段和元话语运用来建构和表达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他们领域的语言交流能力。而且这种文本分析主要是让懂得内容的学生去完成,教师主要是指导,当然教师需要学习这些领域的语言表达规律。蔡基刚认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ESP 教师要十分明确教学目标,同时应充分考虑每个学校、不同专业实际状况,因材施教,然后再具体制定相应的ESP课程教学目标。[5]

(二)了解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

英语教学不仅以教授为主,更要符合大学生的发展要求。增加视听以及口语类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可以采用分级、分类进行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多样性,让学生能够自觉地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

(三)结合需求,创新教学方式

对于ESP 教学而言,其目的并非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为了让学生们系统地掌握ESP 知识,从而为相应的专业领域服务。因此,我们必须敢于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老师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在ESP教学当中,我们应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而教师只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ESP教师在设计课堂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需求,任务应突出真实性,模拟真实的场景,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6]此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门用途英语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互联网、智能手机APP、Unipus等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辅助教学。

目前虽有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ESP 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进行ESP 教学的过程中却缺乏权威的专业英语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只能依靠自我总结,通过总结出来的材料进行授课,而这样得来的授课资料质量往往参差不齐,授课内容也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在ESP 亟需发展的情况之下,各大权威语言专家以及行业精英,应联手编纂出一部符合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现状,且能够被教师和学生欣然接受的ESP 权威教材。[7]若是条件允许,应当设计出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等附加内容。

(四)围绕需求,不断提升师资力量

无论在何种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都是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一批人,教师教学素质的好坏,将会直接在学生身上以教学效果的方式予以体现。一部分ESP 英语教师无法满足当前高校以及社会对于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ESP教师的师资培养,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保障ESP 教学的顺利进行,保证其教学质量。这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也应予以高度重视,如可以由高校英语教师与企业的精英人士相互学习和提升,这样就能弥补彼此的不足。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到国内外名校进修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多参加国际研讨会,增加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最前沿的ESP 文献和资料。

六、结语

本研究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对ESP 课程需求,包括从学生对ESP 英语课程的态度和看法、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成果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分析目前ESP 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性的ESP 课程体系设置建议。学校应当根据学生不同需求、不同英语水平,通过分级、分类进行ESP 课程设置;ESP 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发展等方面,来满足当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英语课程设置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