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传播环境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研究

2020-02-25 10:37翟中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凝聚力网络空间受众

翟中杰

(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碎片化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一般是指“在经由网络、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介传播的过程中,原本完整的信息被瓦解或分割,呈现片段、零散的形式和特征,导致媒介、信息与受众细分和分化的现象”[1]。有学者则指出,它主要“体现为事实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两个层面。前者指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以及信息要素的不完整性;后者不仅指意见的零散性,更指意见的异质性、分裂性”[2]。碎片化传播虽然诞生于“前网络时代”,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之日趋普及,并已成为网络空间信息传播的基本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但在碎片化传播环境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面临严峻挑战。正如有学者所言:“理论碎片化问题是新媒体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遇到的首要问题。”[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凝聚力事实上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但在当前工作模式下,“碎片化”恰恰是对“凝聚力”的显著消解。因此,必须全面分析这一消解作用并找准其根本原因,进而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基本逻辑进行重构,以期变挑战为机遇,适应并利用碎片化传播环境为“增强凝聚力”服务。

一、碎片化传播环境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战略价值

由于互联网已成为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而网络空间中的碎片化传播环境已经形成。因此,要在新时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必须遵循碎片化传播规律,从而跨越“碎片化”这一“拦路虎”,更好地守护网络“共同精神家园”,更进一步推动网络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理念与模式创新。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遵循网络传播规律的必然选择

意识形态工作是在思想上引导和引领人的工作,而这一过程必然涉及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与受。因此,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必须严格遵循信息传播规律,特别是要及时掌握并顺应网络传播新趋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唯有如此,才能在新时代牢牢占领互联网这一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

碎片化传播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急需顺应的网络传播趋势之一。一方面,以碎片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应用发展势头有增无减。微博、微信、微课、微电影、短视频等碎片化传播平台与内容先后涌现并相继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流产品。以近年尤为流行的短视频为例,自2016年前后兴起以来获得飞速发展,截至2019年6月,其用户规模已在短短三年多时间增至六亿五千万,使用率达到75.8%,反超长视频(如电影、电视剧等)用户使用率(74.7%)[4]。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碎片化程度日趋深化。单条信息的简短化倾向进一步凸显。同样以短视频为例,普通用户在主流应用“抖音”中发布的单条视频信息时长至多有60秒,而平台上多数视频甚至在15秒以下。与此同时,网络信源的碎片化进程持续推进。网络空间的信息生产和传播主体早已不再局限于网络化的传统媒体、信息门户网站、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等“少数派”,在智能手机与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如4G、5G)推动下,现实意义上“全民皆媒体”的时代已经来临。

由此可见,信息的碎片化传播趋势不仅自互联网诞生至今一直存在,而且面向未来仍在持续强化。它满足了快节奏、多元化社会中人们对碎片化信息的普遍性需求偏好,并进一步推动网民形成碎片化的信息接受习惯。由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就是要让更多民众从内心深处接受并信仰其思想体系,因此,其建设过程不能也不可能绕过这一公众普遍存在的信息需求以及信息接受习惯。

(二)新时代守护网络空间“共同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进入新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多数民众不可或缺的精神空间。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互联网普及率增至61.2%,人均每天上网时长接近4小时[4],民众对网络的普遍性精神依赖初步形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守护。然而,网络信息生态当前仍面临严峻挑战。虽然代表正能量的网络“红色地带”处于主导地位,但诸如暴力、色情、反动等“黑色地带”信息仍不同程度存在于网络空间,而诸如“佛系”人生、“爽文”小说、“审丑”文化等“灰色地带”信息也充斥于网络世界。其中,碎片化传播方式在网络灰色与黑色地带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推波助澜作用。特别是自媒体条件下信源的碎片化使灰色与黑色信息的出现风险大大增加,而相应的监管措施在短时间内呈现相对滞后状态。

在此条件下,要守护好网民的共同精神家园,首先必须掌握碎片化传播的内在机理,并对其负面影响提出针对性治理与监管措施,从而更好地压缩网络黑色地带并转化灰色地带。更为重要的是,守护网络精神家园不仅要以“破”为先,即消除黑色与灰色地带,而且应以“立”为本,即坚守并扩大网络红色地带。其核心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只有不断凝聚网民共识,形成共同思想基础,才能打好网络精神家园的红色“地基”与“骨架”,从而从根本上推动其健康发展。然而,要在网络空间凝聚网民共识,同样必须正确应对碎片化这一网络传播的客观趋势。换言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是守护好网民共同精神家园的根本举措,而碎片化传播则是在凝聚力提升过程中必须攻克的难关。

(三)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理念创新的突破口

意识形态的系统性或整体性传播是增强其凝聚力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如果意识形态各组成部分之间缺乏应有的内在关联甚至自相矛盾,其解释力和说服力必然大打折扣,而其凝聚力的增强也只能是镜花水月。因此,意识形态工作历来重视内容的整体性传播。在传统工作模式下,其整体性传播主要依靠两种方式实现。一是依靠单次传播内容的大篇幅或高时长。例如,出版书籍(数万至数十万字)、举办宣讲(单场2小时左右)等,以期单次向受众传递相对完整的观念、故事、理论。二是依靠多次传播的连续性与逻辑性。例如,在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期在特定时间段内定期且相对连续地按照历史顺序、逻辑顺序多次进行系统化理论阐释。应当说,这两种传播方式及其背后的工作理念适应了“线下”意识形态的整体性传播需求,但在网络空间日益碎片化的今天,它已无法完全满足“线上”需求。这就在客观上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者思考两大重要问题:一是能否(及如何)依靠小篇幅内容实现意识形态的整体性传播?二是能否(及如何)依靠未按历史顺序与逻辑顺序呈现的系列内容实现意识形态的整体性传播?如能形成肯定性探索,必然是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理念的创新与突破。

二、碎片化传播环境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消解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在碎片化传播环境中遭遇多维度与多层次消解。这一消解力既可以直接作用于意识形态本身,也可以作用于意识形态受众;既可以直接作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部,也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发挥作用。在此条件下,碎片化传播环境能够分别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注度、认同度、虔信度,从而由浅入深地消解其凝聚力。

(一)通过离散受众注意力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注度

大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关注度是其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前提,而碎片化传播环境能够通过离散受众注意力显著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注度。信息的充分多样性作为碎片化传播的核心表征,在这一过程发挥基础性作用。

所谓信息的充分多样,即网络时代信息内容、来源、媒介、设备相对于“前互联网时代”而言呈现“爆炸式”增长。其中,信息内容的充分多样不仅意味着信息总量的极大丰富,更意味着信息内容类型的极大丰富。在此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类信息在信息总量及类别中的占比自然相对缩减,获得受众注意的概率也相应降低。

与此同时,信息来源的充分多样则在客观上加剧这一发展趋势。自媒体崛起所塑造的“人人皆可为媒体”的传播现状使信息来源和渠道大为拓展,而建立在自媒体传播基础上的网络公众号、流媒体社交平台、移动直播平台等各类新媒体在短时间内爆发式涌现。这均给现有媒体监管体系带来严峻挑战,大量处于监管规则之外的“灰色”信息以及处于监管能力之外的“黑色”信息通过上述新媒体传播于网络空间,从而迎合并吸引部分受众,在客观上进一步稀释受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类信息的注意力和关注度。

在此基础上,信息终端设备的多样性及其内在的多任务属性则成为离散受众注意力的诱导性因素。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认知能力以及思想结构。”[5]受众可以自由穿梭于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多种信息终端之间,而每一种设备均可以实现多任务同时运行或任务间便捷切换。这在客观上诱导受众形成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习惯,如在电脑上阅读文章的同时利用手机聊天、听音乐,或在手机各个APP之间快速切换。这样,受众注意力自然受到极大干扰,无法在较长时间内集中精力接收特定信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没有了受众的充分关注,更谈不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二)通过解构整体意义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

大众对意识形态的高认同度是其凝聚力提升的基础所在,而碎片化传播环境中信息的过度零散化特征能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体意义形成解构,在不同程度上阻碍受众系统、完整且准确地理解其基本思想,使之无法对其形成高度认同。具体而言,信息的过度零散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体意义的解构体现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

首先,使相对完整的思想或理论过度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信息被拆解为零碎的信息片段,如一般仅有几十字的微博、最多发九张图片的微信“朋友圈”、十几秒的小视频、五分钟左右的微课等。一个完整的思想观念或理论观点通常被分散在多个信息片段当中(如多条微博、多个短视频),且信息片段往往并不集中呈现,而是由单个信源按照自身意志分时异步推送,或由多个信源分别进行推送。这一传播方式为受众在短时间内“集齐”某一完整思想的全部信息片段制造障碍,极易使受众因耐心受到挑战而停止对特定信息的完整接收。

其次,使受众对特定思想与理论形成片面认知。由于特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息被拆解为零碎片段,受众只能根据已经接收的部分片段来理解这一信息的整体内涵及意义,因而难免形成以偏概全的认知。在片面认知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难以充分展现,不易获得受众的高度认同。

再次,使特定思想与理论被歪曲化解读。对完整信息的过度分解不仅让受众处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而且由于受众“不见森林”,也就无法对处于其中的“树木”进行准确定位,即无法对信息片段的含义进行有效判断。这就给部分信息传播主体以可乘之机,他们可以有意或无意地对信息片段进行引申性甚至歪曲性解读,而受众如果不花费精力深入探讨其整体意义,则很容易被这些错误解读所误导。在此条件下,受众不仅无法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高度认同,反而会产生排斥心理甚至是持久性偏见。

(三)通过传播多元价值观碎片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虔信度

一般而言,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一定理论观念为基础的信仰体系”[6]。因此,只有大众在关注并认同特定意识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产生共同信仰,才真正标志着该意识形态具备强大凝聚力。然而,碎片化传播环境中信息的显著异质性与分裂性特征,使得多元价值观碎片充斥于网络空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仰的形成和巩固产生反向干扰。细言之,所谓信息的显著异质性与分裂性,是相对于传统大众传播环境中信息的相对同质化与统一性而言,主要指碎片化传播环境中,与主导意识形态相区别甚至相背离的信息内容大量存在。这一特征可以看作是信息充分多样性与过度零散化所产生的后果,直接表现为多元价值观信息利用高度开放的互联网进行“病毒式”传播与渗透。它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仰的消解作用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方面,通过扮演“竞争者”角色吸引部分社会成员,以阻碍其信仰的形成。社会成员在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其产生各种疑问(如暂时无法理解某些思想、尚不完全认同特定观点、未发现主导意识形态对某些新问题新现象进行明确阐释等)。这原本是意识形态信仰形成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和必经阶段,相关疑问可以通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获得解决。但在碎片化传播环境中,“竞争者”的无处不在使部分受众在遇到疑问时,不必从主导意识形态内部寻找答案,而是可以在第一时间从多元化观点中选择与自身认知相符合的观点。这一现象的持续存在必然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形成“混合式”价值观,进而无法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升华为自身信仰。

另一方面,通过扮演“干扰者”角色,降低部分社会成员的信仰坚定性。人的信仰并非一成不变,它既可以从无到有,也可以不断丧失。由于碎片化的异质类信息像病毒似的充斥于网络空间,已经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仰的社会成员也将在不同程度上遭受其袭扰。只要特定个体或群体的信仰防御屏障出现一丝一毫弱点或漏洞,这些碎片化的异质类信息就可以乘虚而入,不断降低其信仰的坚定程度直至最终丧失。

三、碎片化传播环境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的实践策略

面对碎片化传播环境的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首先应当承认这一环境的客观性并适应之;其次,应当充分认识碎片化传播方式的可改造性,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聚合化传播弥补碎片化传播劣势;再次,还应充分把握碎片化传播劣势消解非主导意识形态。

(一)形碎神聚:加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息的碎片化改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要适应碎片化传播趋势,必须首先推动自身的碎片化,从而更好地满足网民普遍拥有的碎片化信息需求与接受习惯,以提升网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注度与认同度,进而实现“形碎神聚”的效果。具体应着力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息传播主体的碎片化。当前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仍处于“非对称”局面。在竞争者(即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主体)已经处于碎片化状态的前提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主体仍未完全实现碎片化改造,这就意味着意识形态斗争的网络防线存在无人值守的一段缺口。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不能仅仅依靠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党政机关等少数中心化的信息传播主体,而应进一步发挥自媒体条件下“人人都有麦克风”这一传播优势,大批量培育和引导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成为网络意见领袖,推动传播主体的进一步碎片化。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上述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在网络空间的各个细分领域传播正能量,从而形成立体化的主动防御体系,以正面迎战竞争者。

二是要推动主导意识形态信息内容的碎片化。总体思路,即按照碎片化传播需求,将原有的书籍、课程等“大部头”内容转化为短小精悍的段子、微课、小视频等。与此同时,鼓励相关主体直接创作各类更具碎片化基因的网络原生内容。

三是要提升碎片化改造的科学化水平。事实上,碎片化改造绝非随意而为,经过改造的主导意识形态信息必须能够体现鲜明立场与准确观点,以减少歧义并降低错误解读的可能性,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保持单条信息应有的相对独立性。同时,改造后的碎片化内容还应具备较强亲和力,能够在极短时间吸引网民注意并将观点传播出去。这就要求相关内容在创作过程中突出问题导向,按照网民需求对内容进行组织和呈现,将内容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置于网民需求之后。

(二)形聚神聚: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聚合化传播

如上所述,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体性传播是增强其凝聚力的重要前提。碎片化传播环境虽然对其整体性传播具有某种破坏作用,但同时也在另一层面蕴含着整体性维持因素。细言之,碎片化传播趋势中蕴含着聚合化力量。所谓聚合化,主要指网络空间的信息聚合,它是“根据用户的复杂信息需求,对来源分散的多类型信息资源进行采集、筛选、组织、整合和呈现的信息组织与检索方式。聚合搜索( Aggregated Search) 的概念在信息科学国际会议 ACM SIGIR 2008 中被提出时,就被认为是信息检索的新范式与新趋势”[7]。信息聚合理念及相关技术在网络空间的应用,使得经过碎片化改造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息不仅可以“单打独斗”,以短小精悍的呈现方式快速吸引网民注意,而且可以根据网民需求实现迅速聚合,将相关信息碎片以“拼图逻辑”完整呈现给受众。

当前,网络空间的信息聚合已经发展到利用大数据进行智能化聚合的新阶段。以信息聚合平台“今日头条”为例,一旦监测到特定用户对某类信息产生兴趣,它便可以自动聚合平台内的相关信息并适时推送给该用户,使得碎片化信息以新的方式重新拼接为一个整体,帮助网民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特定信息的完整面貌,从而以“形聚”推动“神聚”。因此,应当充分利用信息聚合趋势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其核心就是要树立聚合化传播理念。这就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者进一步认识网络传播特殊性,即在信息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信息的传播不能完全依照历史逻辑或理论逻辑进行。为了使特定信息快速吸引受众注意,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兴趣导向、情境导向,首先传播最能吸引受众的信息“爆点”,然后按照“拼图逻辑”,以信息“爆点”为中心实现相关内容的完整聚合。与此同时,聚合化传播理念事实上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者敢于并善于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息的碎片化,唯有如此,才能以更高概率适配网民的兴趣点并形成上述信息“爆点”,进而才有可能引发更多聚合行为,使更多正能量思想观念以完整面貌呈现给网民并获得其高度认同。

(三)以碎制碎:利用碎片化传播解构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碎片化传播作为一种客观趋势,既能被竞争对手用来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同样也能为我所用,使之转变为解构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力武器。

一方面,充分把握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碎片化劣势。对于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言,碎片化传播既是其短期优势,又是其长期劣势。其优势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它们先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完成碎片化改造,从而在一段时间内缺少竞争对手,处于“非对称”竞争状态,但这一优势将伴随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碎片化改造而快速消失。从长期来看,碎片化必然成为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劣势。碎片化信息相对于系统化信息而言,虽然容易获得网民关注,但由于其缺乏深厚的理论或现实根基,它们所内含的思想观念更容易被成功驳斥或彻底消解。意识形态工作者应深入把握并紧紧抓住这一竞争对手的长期劣势,采取科学策略或批量解构,或逐个击破。

另一方面,全面阻止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息的聚合化进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信息碎片化的过程是特定理论或观念的自我分化、自我解构的过程,因此,要从根本上增强某一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必须对相关信息碎片进行聚合。从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视角来看,既要遵循这一传播规律实现自身碎片化基础上的高度聚合,又要利用这一传播规律,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全面阻止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信息的聚合,使之始终处于碎片化状态,无法形成整体合力。

猜你喜欢
凝聚力网络空间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