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区西门小学,福建 南平 354200)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道德教育不求“高、大、全”,但求“实、新、活”。因为小学生仍处在道德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为公民素质形成奠定基础的阶段,所以学习内容要顺应学生需求,并能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品德教学缺少研究,理念滞后,教育目标不明,常常使品德教学流于说教、灌输,抑或演绎成语文课,导致教学目标及核心任务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主动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增加交流和互动。教师要通过语言交流、眼神关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关怀,从而激发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达到激活课堂的效果。
“亲其师,信其道。”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率先垂范,沟通要以理服人,真诚以待学生。学会适时放下身段,走到学生中去,“蹲下来”与学生真诚对话,聆听学生的声音,给予学生人文关怀。教师还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适合交流的话题,有序、有目的、有效地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做到有主题、有要求、有结论,不能流于形式。例如,教学《我们的学校》一课时,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再呈现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推荐代表汇报。汇报时,给观察仔细、叙述有理的学生颁发“善察能言”奖章。学生说错了不责备,施以正面引导;说对了及时表扬,鼓励积极发言。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敢想、敢说,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教师要把学生从传统的“做听话不逾矩的好学生”的理念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善学、乐学、爱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可变传统的举手点名式发言为不举手的抢答发言,变说教式的规范要求为角色表演后的评价导行,让学生不受约束,放开说心里话。例如,在教学《我知道的民族》一课时,设计聊民族食品、赏民族服饰、听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了解祖国绚烂的民族文化。在跳民族舞蹈这一环节,学生们各显特长,表演了孔雀舞、骑马舞、新疆舞等多种舞蹈形式,切身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展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投入学习,内化道德认识,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实效。
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双方共同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应给予学生正面评价,丰富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有效的评价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育人的策略之一,也是引导学生正确审视自我、提升品德修养的指向标。评价应体现在平时的每堂课上,体现在每个主题教学结束时,体现在每个学期总结时。课堂上教师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真诚的赞许,都是对学生的正面评价。对于课堂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设置分值为1 分、2 分、3 分、5 分不等的加分卡,规定累积到10 分时,可以换取书、本子、橡皮等小礼物。在此基础上,定期评选“班级之星”,并颁发小奖状。
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这一性质决定其教学模式不应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的局限,教学方法也应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选择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并将其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道德与法治课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有效的体验活动情境应源自“真实”,让儿童亲历体验过程,说真言真语、生真知灼见、有真情实感、获真正德行,才能培育和提升儿童面对具体问题、具体情况进行道德分析与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1]从而实现道德成长。例如,教学一年级《我喜欢我们班》一课时,组织学生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找朋友”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感悟到同学是自己的好朋友,应该和睦相处,友好互助;学会主动跟教师、同学打招呼,遵守游戏规则,这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最基本的特征。同时,借助“找朋友”游戏,促进生生、师生间的感情,使一年级学生尽快融入新集体。
陶行知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2]课程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后,还要落实在具体的行为上,这是品德教育的归宿。通过参与课堂及课后活动,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课堂与生活连接起来,成为真正的生活大课堂。[3]道德与法治课作业不同于语、数学科作业,它不仅仅具有知识性,更有实践性、体验性和社会性,是能够引导学生由“知”走向“行”,由“内化”走向“外化”的实践作业,是能够叩动学生心灵的一次次亲历体验。
例如,教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一课,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想一想,你们家是不是也缺少什么?开动脑筋,给家里出一些‘好点子’。”学生的创意点子有:“下雨了,我在家门口放一个垫子,不让泥水带到家里面。”“空罐子用来种花,家里的阳台变得生机勃勃。”课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作贡献。这些创意行为美化家庭环境,和谐家庭关系,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让生活更美好。德育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教材提供了许多校外实践素材。教师要领会教材意图,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进行实践、探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创造性,这也是核心素养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要求。[4]《生活德育论》的作者高德胜提出:“重建与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的联系。”强调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主渠道,确立一条主线,学校各类课程和活动中的德育元素都能在这个框架内发挥作用,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感悟、享受生活。
例如,学习四下《家乡的发展》一课后,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建阳,了解建阳”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游览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家乡特产和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查找资料、实地查看、调查访问中了解家乡。一周后,开展“知家乡,爱家乡”的主题班队活动,让学生介绍家乡人物,吃家乡特产,演家乡故事,跳家乡舞蹈,还穿插进行一次建阳名胜的知识竞赛。课后布置学生写下关于家乡的主题作文,在班级宣传栏中交流展示。通过动手、动脑,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突破了《家乡的发展》这一教学内容的局限,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家乡,激发热爱家乡、保护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