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1)
口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必须掌握的基本计算技能之一。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现教育部国家督学傅国亮说:“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相关口算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口算知识的能力,不能单纯依靠学生背熟有关口诀表,或通过口算训练练习本每天训练5-10 分钟,或搞题海战术来强化口算训练。根据要求,一二年级课外不留书面作业,仅40 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节节有新授任务要完成,也不允许占用太多课中时间进行口算训练,这是困扰许多数学教师不知用何时何法训练提升学生口算能力的棘手问题。本文论述教师如何激发内外驱力的积极合力作用,充分利用课内外合理的时间节点空隙,采取多方策略角色分层合力,有效促进口算知识和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依据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实际计算能力的发展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口算训练,而不是简单依赖于机械式的强化训练。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要打好数学基础,有两个必经过程:先学习、接受,由薄到厚;再消化、提炼,由厚到薄。[2]利用时间节点空隙,根据数形合一、薄厚相循的原则,在省时高效的互动互练中,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与发展。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口算教学中,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解决教的主导性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训练学生口算要注重统领而不是统治,既要管教又要管导。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口算技能技巧,而且要在巩固练习中强化教师主导带练口算的示范引领作用,教会学生学会如何自主训练和互帮互练,把握时间效率和提高口算正确率,驱动外力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利用课前的口算旧知复习或新授环节后的口算巩固运用练习等简短的时间空隙节点,通过操作口算卡片动作、手指操及对口令等借物实地演练,进行示范引领带练。然后教会学生通过轮流担任小教师与全班其他同学对练、小组竞练、同桌互练等多样训练形式,培养人人都能担任口算训练的小教师或小裁判,充分利用时间,在轻松有趣、团结互助的环境中,提升口算能力,学会自主训练。
(1)口算卡片训练。通过自制20 以内数的加减法、乘法口诀、连加连减、百以内加减乘除法简算、单位进率换算等口算卡片,教会学生当口算小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操作练习。例如,8 的乘法口诀口算练习,小教师双手举起抓住卡片4x2=的两边,男生看卡片口述4 乘2 等于8,女生当裁判评判,说出口算结果“对或错”,小教师再拉开折叠着的卡片答案部分,呈现答案8。
(2)手指操配对口令训练。例如,教学10 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借助十根手指,先通过竞对手指操配对口令游戏的方式进行引导示范,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手指操配对口令进行10 以内的加减法巩固练习。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是轮流当小教师,与班级其他同学竞对、同桌竞对、小组竞对等;可以是随机出对或指定得数竞对;可以是无序竞对或有序竞对,让学生学会当小教师或小伙伴,在竞对手指操配对口令中边动、边看、边想、边说、边算。
利用新授课涉及的相关计算内容,带练编制口算题型,教会学生如何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点,书面编制简单的口算题型,口编数学问题、数学小故事等。例如,教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时,利用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自编千克和克的换算习题:7 千克=( )克、9000 克=( )千克、1800 克=( )千克( )克、5 千克200 克=( )克…教师要在新授课巩固练习时,有意设计渗透并引导学生观察归类单名数或复名数中大单位换算小单位或小单位换算大单位等类型,要求学生自编的练习题要涵盖这样几种类型,促进其全面、深入、牢固掌握各种类型的换算,并将此自编自练的类型引导迁移至时间、长度等单位的编题练习中。又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口头编有关千克或克的数学问题。学生甲口头编题“一瓶花生油重6 千克,妈妈买了3 瓶,一共重多少千克?”,学生乙口答:3×6=18(千克)或6×3=18(千克)。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巩固拓展学习内容和加强口算训练。
利用示范引领口算结果的对错评改,采用其他算法、逆运算法、算理法、验算法、估算法等方式,教会学生如何自评自改或互评互改口算结果,在评与改的互帮互助中,巩固口算知识。例如,教学《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新授课不是停留在引导学生探究20×3 的多种口算方法,而是进一步示范引导学生自评自改得数60 是否正确,可以选用其他算法再算是否一致,并作评判:把20×3 看成3 个20 相加20+20+20=60,或把20 看成2 个十,2 个十乘3 是6 个十,6 个十是60,所以正确。这不仅让学生吃透算理,提升口算自评能力,还培养发散思维的灵活性。又如,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83-27=56,同学间互评互改,可采用逆运算56+27=83 的方法帮助对方批改。评改方法要依据知识特点而导,还要引导自评发现错误,及时寻因纠错;互改发现错误,向对方谈错因,做到互纠互导互正。
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引领带练和学生自主演练有机结合,是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每节课时间有限,且传授数学的知识内容饱满,不宜占用太多课内时间训练口算。教师需要灵活把握时间节点空隙,在带练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巩固运用训练,使学生在仿中学练,体会中掌握,使大多数学生在自助互助中学习运用,提升获取口算知识的关键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促进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群体性等非智力因素发展。[3]
例如,利用每天上下午入校时间或每节数学课上课预备铃声与上课铃声间隙,在等待正式上数学课的几分钟时间里,训练陆续到达班级的学生。结合评选评价创设机制,使每个学生都能轮流当小教师及小管理员展示才能。通过教师自制的口算卡片,或手指操演练,或对口令游戏,或口编数学问题等训练形式,由小教师和小管理员自行组织、自行管理,巩固运用口算训练。在此过程中,因为评选评价机制,激发了人人争当口算训练的小教师或小管理员,学生努力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自觉遵守各项学习纪律,积极提升口算能力,自觉充分利用课前准备时间,进入学习状态更加迅速,各种非智力因素得以充分发展。
又如,利用每个学生完成课中巩固练习的时间差距,让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快速完成作业的学生。在空余时间可以自出口算题,自练自改,也可以与完成作业的同学互出口算题,交换训练后互评互改。在此过程中,采取书面的自练互练形式,防止口答干扰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自练口算的学生,结合评价机制予以激励,不仅避免完成作业后学生讲话影响其他同学,还利用时间空隙,天天、节节自练,提升口算水平和运用口算知识能力。在评价激励制度的促进下,增强学生的自豪感、约束力等情愫,激发更多学生朝着此目标努力,同时触动完成作业拖拉的学生努力进步,让全班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教学中,实操性一对一的“量身定练”方式的训练效果极佳,但面对全班几十个学生,教师既要照顾个体又要面向全体,40 分钟时间里不允许分别一对一的训练方式。然而,一些口算教学难点的突破性训练,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确实存在很大需求。口算是在人的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它需要从感知、动作到表象,再到思维。如果学生不熟练地掌握口算的方法,就不能很快地完成这一认知活动。[4]突破口算知识的这一系列认知活动,一对一的实操环境指导是良策,需要教师把握家长会时机加以引导,充分调动家长资源协同配合。在符合规定、不加负担、增进感情的效应下,利用家庭共同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事务,自然渗透口算知识问题,在生活中深刻感知口算,在实操互动中实际观察,在观察中建立表象,在表象中促进口算思维,打牢口算基础,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例如,教学长度单位时,让学生口算家长接送孩子的往返路程,利用亲子散步或出行实际产生的行段行程,直观引导学生口算各种路程。不仅加强长度单位的口算运算能力,还有效突破长度单位运用能力的重难点。教学质量单位的换算时,布置学生课后实际感悟质量单位的动手操作作业,要求家长大力支持,尽量配合协助孩子实操感知各种物品质量。引导家长通过多种途径,创设各种形式的动手实践,为学生提供后勤保障,允许学生利用家里各种物品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算一算,或带孩子深入到超市、菜市场等场所,实践感知各种物品的质量和价格。并创设问题,通过角色扮演,进行互动、互问、互答的口算训练。课后适当利用家长和学生的休闲时间,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训练口算,起到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效果。
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核心是思维素养,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5]通过激发内外驱力合力强化作用,教会学生自主训练口算,获取口算知识的能力,提升思维素养,是口算训练的核心部分。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的节点空隙训练口算,省时高效。通过多方合力,群策群练,让学生在自出题、自练习,互出题、互帮练中,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间的“对口令”“玩手指操”“做买卖”“口算问题实操演练相互转化”“自编自解数学小故事、生活数学问题”等多样化游戏化的口算训练中,熟练掌握口算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反思力及表达能力,锻炼逻辑、推理、发散思维能力,增进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自主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丰富的经验、和谐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核心素养视域下,口算训练策略所要追求实现的核心价值观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