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用典”教学探究

2020-02-25 09:45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用典古诗词习作

(漳平市实验小学,福建 龙岩 364400)

“用典”,顾名思义是指运用典故,通常表现为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来丰富内容,表达自身所想要阐述的思想感情;或从经典著作中得到启发、感悟,达到对自身精神品质的良好熏陶。[1]习作“用典”教学是指在习作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典故,学习借鉴经典习作手法及技巧,以激发习作兴趣、提升习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从赏析经典,积累习作素材;借鉴经典,提炼描写技法;应用经典,赋予人文内涵三方面,阐述如何实施习作“用典”教学,引导学生巧用经典,为习作增色。

一、赏析经典,积累习作素材

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伟大力量。然而,当前人们更多的习惯于通过碎片式阅读获取信息,难以静下心来学习、感受、鉴赏传统文化经典。《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2]诵读经典,赏析经典中的典型情节,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名家名作融会贯通后为我所用,逐渐形成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得心应手地运用经典中的名句、名篇。

第一,演绎经典,感知形象。古诗词是我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经典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古诗词以深远的意境、凝练优美的语言、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丰富的表现手法等,带给读者艺术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在教学中,教师可关注人物形象解析,指导学生揣摩经典形象,从而进行有效阅读。例如,“走进中国古诗词中的母亲”教学活动中,先以动态视频、图片的方式,展现孟郊的《游子吟》、蒋士铨的《岁暮到家》所描绘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母亲”这一经典形象。再通过形式多变的诵读和音诗画表演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器官参与,使学生切身体会母爱的伟大。学生理解古诗的相关内容及其蕴涵后,产生在自己的习作中演绎、运用典故的欲望,如引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等诗句,让自己笔下的母亲形象更加容易被读者所感知。

第二,厚实积累,学典树人。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承担着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重任。学习经典,体会先贤圣人智慧的光辉,从中领悟道理,把经典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在书香校园建设中,学生阅读名著,诵读《弟子规》《音律启蒙》《唐诗三百首》等国学经典已蔚然成风。学校为学生制定诵读计划,选择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内容并保证诵读时间,使学生诵读经典逐步形成习惯。如学习《弟子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观点来理解身边发生的事。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过年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刚坐在桌子旁,我一眼就看见了我最爱吃的红烧猪蹄,迫不及待地伸出筷子去夹时,我脑海中浮现出‘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的句子。我赶紧抽回筷子,端端正正坐好,听爷爷说完祝酒词,邀请大家开始吃时,我才去夹菜。这双筷子传递着中国的礼仪文化,经典教我学会做人。”

二、借鉴经典,提炼描写技法

文化经典往往蕴含丰富的写作技巧,如描写人物形象时,细致精确地刻画其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如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品质、地位、处境等;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内心活动、精神面貌等进行描写,让读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这些描写方法,可以从模仿经典开始,在分析、思考、借鉴中学习技法,从而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第一,动作描写,精确用词。经典作品用词准确,读后使人身临其境。如动作描写,可引导找准动作部位,配上准确的动词。例如,在习作课《动作描写出神韵》中,先赏析《水浒传》“武松打虎”片段。故事中,通过“按、揪、腾、提、砸”等动词,把武松打虎的过程描写得栩栩如生。学生学习借鉴遣词造句,并应用在习作《迟到》中:“小可迟到了,他贴着墙壁,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从后门飘了进去。”“贴”字写出小可小心隐藏自己,“飘”字则表现小可害怕弄出声音,这两个动词都准确地刻画出小可担心被老师发现的心理。

第二,神态描写,细致刻画。学生习作中的人物外貌、神态描写常常平淡,可学习借鉴经典中的描写技巧,理解神态描写就是对人物面部的细节特征进行细致刻画,要找准部位,精雕细刻。例如,习作课《神态描写 活现人物》中,先学习《红楼梦》中“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的神态描写:“她眼睛流露出几许怜悯、几许哀戚。她微微摇头,渗出几点眼泪,脸色也黯淡了下来。她鼻翼翕动,轻启朱唇,缓缓地说……”这段话分别对“凤辣子”的眼睛、头、脸色、鼻子和嘴唇进行简洁勾勒,突出悲哀之情。一学生将学到的写作技巧运用到习作《购物狂》中:“小锋的目光定格在那辆赛车上,好像有一块巨大的磁石把她吸引过去一样。她的眼睛闪闪发光,兴奋的小火苗在她眼晴里闪耀,放大的瞳孔里映射着她在赛车比赛获得冠军的样子。”这段描写将小锋的目光作工笔细描,反映了小锋对购物的狂热。

三、运用经典,赋予人文内涵

教育中的人文内涵,是指在学科教学中,通过适当的传递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人性认知、人性境界、人格自我塑造等方面有一定的提升。[3]在我国古代诗文中采撷名句,能使文章流光溢彩,充满诗意。在作文中恰当地引用诗词名句,能够增加文章的人文性,凸显语言表达技巧,增强表达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灵活用典,并从中汲取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和人文修养。

第一,巧拟题目,增添文章亮点。拟题时,引用诗词名句,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面对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要表现这种精神,可以用“青山一道同云雨”作为标题。再如,写课外活动登山题材的作文,可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作为标题;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作为“积累”“积淀”等主题作文的标题;储光羲《江南曲》中的“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可用作“熟能生巧”“勤学苦练”等主题作文的标题。

第二,局部妙引,打造“凤头豹尾”。引用古诗文的佳词丽句作为全文的总领,不仅能使文章透出厚重的文化气息,还能先声夺人,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如写《梅花》的作文,可以这样开头:“梅兰竹菊,岁寒四友,而我独爱梅花。宋代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让梅花的样子深入我心。”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富有哲理性的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旳表达效果。如“我爱梅花,爱它‘一树寒梅白玉条’的纯洁,爱它‘凌寒独自开’的坚韧,爱它‘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谦逊……”作文结尾活用了古诗词中咏梅的名句,表达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的赞颂。

第三,提亮语言,注重以读促写。教师应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以读促写,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词句、典故,提亮文章语言。例如,习作课《我和我的父亲》中的习作片段:“我考了个全班前六,正想在经常训斥自己的父亲面前得意一番,却见父亲眼睛一瞪:‘你这臭小子,翘尾巴啦?你是有曹植七步成诗之才,还是有曹冲称象之智?看你这蓬间小雀,别说击水三千,能不能在篙蓬间腾扑还两说。’爸爸的话让我羞愧极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如此的语言描写,彰显学生语言的独特魅力。运用经典,使表达文从字顺,语言富有新意,彰显作者的文学素养。

猜你喜欢
用典古诗词习作
踏青古诗词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习近平用典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漫谈诗词“用典”
古诗词中的新年
习作展示
用典与格律诗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