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群体分类引导思想的价值追求和路径

2020-02-25 09:37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灌输群体政治

贾 龙

(齐鲁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三个规律,即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遵循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何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概括地讲,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因材施教,瞄准服务方向,找准工作方法,精准实施引导。

一、思想“精准”引导:因材施教的时代要求

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仍存在较多分歧,但是,他们都承认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者是一定的社会、国家、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其过程也是“由上而下”展开的,其传播的或者说是引领的,也必然是国家或者政党或者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的思想文化。比如,当前我国持续深入开展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隶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范畴,是国家治理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高校是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子要素,其主要面对大学生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如此重要是不必赘述的,但是,还要面对一个客观现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存在的一个瓶颈问题,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乏的问题。导致其原因产生的因素很多,这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和受教者的问题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其中带有根本性的一条。

张澍军在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论略》中曾这样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之间思想、政治、道德等精神元素交互传导过程,本质上是社会、国家或某种社会集团通过教育实施者、各类各种传媒介体以及人文和自然环境惠及人的精神世界健康进步发展的行为实践活动。”[1]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是简单的二者关系即施教者和受教者,而是存在着三者关系即教育源发者、教育实施者、教育受益者。就当前我国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党和国家即教育源发者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及方针政策等,通过教育实施者即高校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向具有一定组织化的所属受众即大学生群体进行传播和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问题,不是某一个“主体”的问题,而是三者及其关系的问题。

就教育源发者——党和国家而言,邓小平同志在八九政治风波后不久谈到的“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2],对教育源发者即党和国家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进入新世纪新时期以来,无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制定方面,还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发挥引导的作用方面,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教育成效是明显的。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源发者,同样也是党和国家,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传播、引导中发挥着积极进步的决定力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成为今后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这必将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奠定基础、指引方向、推动发展的巨大作用。

那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与教育源发者到底有没有关系?答案是肯定的。这就要从一直以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概念的认知来谈。教育者应该包含教育源发者和教育实施者。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来讲,教育实施者主要包括诸如学校党委、组织宣传部门、党务工作者、学团干部、一线辅导员等成员。这支教育实施者的队伍充当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他们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源发者可以同时作为教育者,因为,他们既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或方针政策的制定,又会在此基础上根据高校的具体实践将教育源发者的思想“再创造”产生新的思想、观念。同时,他们与教育受益者即大学生群体亦可以同时作为受教育者,因为,他们本身首先要受教育,是将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再学习、再转化”的传播者和引导者。所以,连接教育源发者和教育受益者的“中介”特殊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成为了决定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关键的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承上启下”者或者说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主要运用者,他们的传播和引导能力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是关键的。

我国清代人郑观应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即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层次以及综合素质,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一种教育的方法,也是一种宏观的教育思维,更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要求。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更为迫切地需要“因材施教”方法论在高校落地、生根。因为,我们高校的教育实施者不得不更为深入地关注教育受益者即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包括思想的、心理的、文化等的需求。大学生群体由于不断的内部冲突和分化,促使大学生思想日益多样化发展,并不断分化出不同的子群体,这已然成为一种趋势,甚至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由于不同子群体成员的思想困惑和关注的问题参差不齐,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和“引导”的功能,长期不能及时有效的发挥作用,继而引发了大学生相关的思想、心理、交往、就业等各种矛盾和问题。大学生这个“材”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实施者“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必然是事倍功半,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这种组织正规化的庞大的大学生群体,由于教育实施者未能足够重视其内部冲突和分化的现实,以及这种趋势愈加明显,使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逐渐变得松散。“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强人意,不能不说,原因之一是各种层面受众的组织化程度形式上很高,事实上却很涣散。”[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如何变革创新呢?从教育受益者——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出发,立足其“材”的多样性特点,“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实施思想引导。如果说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分类引导思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改革方向,那么,思想“精准”引导,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出的时代要求。群体分类和“精准”引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因材施教”的两个方面,既是目标,又是手段;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

何谓“精准”?精准就是非常准确、精确,时间概念中精准,空间位置上准确、主体意义上恰到好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谈到“精准”:“精准发力抓好就业工作”[4],“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4]等等。以此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贵在精准,也重在精准,事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这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工作态度。《道德经》中有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强调的也是这个道理。“精准”不仅有力且有效,而且还会事半功倍。有好方向更需好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大学生群体分类引导思想的方法。只有将大学生群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避免“一刀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类引导,才能做到思想“精准”引导,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思想多样化发展,最终落脚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

二、以学生为本与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和最终使命就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根本特征做了这样的描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申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统一的,这一思想理念将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全方位”和“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亦是如此。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3]换言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做大学生的工作,而且是做大学生的思想工作。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也是载体,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人的“思想”是核心要素,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理性和基本精神。因此,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命题,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

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与群体分类引导的关系是怎样的?这需要首先弄清楚两对相关关系。一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或者说整体、系统,其自由全面发展与每一个大学生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怎样的关系。二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与当下大学生思想多样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的现实基地,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其具有典型的样本的意义。这是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目前组织最得力的领域,而且还在于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的特殊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何,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大学生群体既有社会群体的一般性或者称共性,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独特的个性。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提到的使无产阶级成为 “有个性的个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使大学生成为有个性的个人。大学生群体自由全面发展与每一个大学生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实现大学生群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内在地包含着以尊重每一个个人的差异为前提的,内在地包含着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对个体的重视和尊重,以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的价值追求,“不让一个大学生掉队”。大学生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大学生群体自由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意味着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但如此一个庞大的特殊的社会群体,要想实现每个群体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又谈何容易,现实是,很多高校把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或为其保驾护航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追求目标,这是有其现实性的,而且,这二者并不冲突,如果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那么,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则是阶段目标,是一个有力的可操作的抓手。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群体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懈努力的终极追求,在现阶段必然以促进每个个体自由全面发展为重点,尽管自由全面发展对于个体而言也是一个终极追求的目标。换言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去破解自身的核心命题?就是用个体的“人”,去化解宏大的命题。从关注个体到研究群体,再回到个体中来,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工作思路。大学生群体分类引导思想就是这样一个“桥梁式”的方法论。具体地讲,在宏观思维和价值追求层面上,着重于群体性;在方法论和操作层面上,着重于个体性。根据大学生思想及其行为特征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划分,以不同的子群体为研究单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实效性的切入点。

正如人类文明发展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那样,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必然伴随着大学生思想多样化发展,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6]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观念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的反映。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既包括大学生的才能全面发展,还包括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即“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7]这是由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决定的,当然,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朝着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前进。大学生思想多样性,即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包括思想文化交流的丰富性、开放性,意识形态的复杂性,价值观念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价值追求分化、价值评判多样,等等。全面、自由内在地包含着多样,也就是说,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全面客观地对待当前大学生思想日益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和现实,其思想的多样性是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应有之义,只不过,这种多样性发展的趋势和根本指向是自由全面发展,绝不是一味的冲突和对立,也不是放任的、松散的“自由主义”。当然,这种转化是需要对大学生思想进行科学、有效、及时的引导。在大学校园,承认、尊重、鼓励文化多样性,与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处于校园文化的主导和引领地位,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统一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多样性与自由全面是过程与目标的关系。群体分类引导思想就是以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追求,立足并着眼于大学生思想多样化发展的时代特点,寻找结合点,发挥连接和转化的功能。

大学生群体分类引导思想坚持的理念或理论的前提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不是简单地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后的“替代”,而是有特殊内涵的转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性,二是目标性。所谓主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是从外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处于被动状态的学生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的主体,因为,人本身是外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人。一定意义上讲,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就是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无论是大学生个体还是群体,如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并没有开启其主体性,那么,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源发者还是实施者,不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怎样,都无法达到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就是为什么表面上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正规化、规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但事实上会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无动于衷”。从这个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即大学生群体本身。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贯彻下去。调动和提高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与前面我们谈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能否做到“因材施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以群体分类引导思想提高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所以,以学生为本,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是包含发挥学生主体性在内的理念和工作方法。所谓目标性,是指以学生的什么作为根本,就是以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人的全面发展观,在人的历史局限性与人性的无限发展可能性两者既矛盾又统一的基础上,集中表征了追求人本身完美的观念状态。”[8]可以这样理解: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其身心、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还包括大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尽管现实问题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只能是一个“受限”的自由和“有限”的全面,“永远在路上”的发展,但是,这恰恰是以学生为本要坚持的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根本价值追求。因为,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指向未来,还代表着希望、方向和追求,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这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群体分类引导大学生思想,其立意必须高远,始终向往着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立足于思想多样化的现实,成为不懈的努力的现实过程。

以学生为本,理应是教育的天然规定。但是,在教育发展现实道路上却不是“理应如此”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是尊重教育,是弘扬教育本真的内涵。它要尊重人的个性人格,尊重于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而且是尊重所有受教育者,既有强者,也有弱者,尽管这是相对的。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努力做到既要尊重每一个大学生的个性人格,以促进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的理想目标,又要关注每一个大学生的特点,尤其是问题学生群体、困难学生群体。这才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应如此”。

三、“滴灌式”引导路径的创新

列宁曾高度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在无产阶级思想解放方面做出的理论贡献,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有必要从外部“灌输”的思想。“灌输”这个词语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党务宣传等工作是分不开的,有注入、输送之意。前面谈到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一个基本内容,是传播或者引领国家、政党、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的思想文化,无论是传播还是引领,都存在或包含着人们之间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精神元素交互传导的过程,这与“灌输”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更何况,在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具有了“官方”色彩和“灌输”的烙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灌输理论最早是由俄国革命家普列汉诺夫提出,列宁结合俄国实际,把蕴含在马克思、恩格斯文献中的相关思想进行阐发,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了完整的“灌输论”理论体系。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期望值或理想的效果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之间并不成比例,甚至在方法论上讲还有“适得其反”的怪相。问题出在哪呢?分析这个问题,首先要区分一对概念,即教育学中灌输式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灌输论”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灌输式教育曾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方式之一。教育学中的灌输式教育,也称为注入式教育,是教育实施者对教育对象主要是指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种方式的教育或者说应该是片面化的教育,因为它简单地把灌输即学生的被动接受作为教育的本质和方法。显然,这与今天倡导教育的本质和理念相去甚远。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早就曾指出,真正的教育不应该是灌输式的教育,而是启发式的或引出式的教育。但是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由于“关于学科划分的观点确定了理性知识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讲授式教育的发展。”[9]教师就像知识的源泉,学生好比水槽,教师只负责注入,学生只管接住,不使知识漏掉就可以了。这种机械论的教育理念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西方自进入20世纪后,教育最大的变化就是对这种灌输式教育的批判和彻底否定。灌输式教育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影响仍然是很大的,在高校,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仍然以讲授式教育为主,尽管灌输式教育与讲授式教育不尽相同。灌输式的教育在本质上存在一种片面的认识,即知识来自于高级的源泉而不是实践活动,这是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背道而驰的。

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灌输式教育呢?很明显,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部分,而且是特殊的部分,这也就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所谓联系也就是相似的地方,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教育源发者即党和国家,通过教育实施者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向大学生群体传播和引导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及方针政策。这种灌输式教育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漫灌式”。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与专任教师的区别,只不过是在教育的内容上,是知识灌输还是思想灌输而已。当然,二者最大的区别,主要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与知识灌输不同,思想的灌输教育有了“官方”的特殊性,灌输的方法也就显得必要和合理了。但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思想、观念不可能以观念的形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当一个人把观念告诉别人时,对于听到的人来说,不再是观念,而是另一个已知的事实。”[10]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的问题,正是长期以来“漫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什么?尽管目前学界众说纷纭,有几点是可以明确而且是普遍认可的。比如,思想教育的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11];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的规律,简称为适应超越律[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无论怎样概括,都必须首先要符合大学生思想成长的规律,比如思想发展过程的阶段性、过程的不平衡性等等。换言之,是否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其评价标准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以及是否考虑到大学生思想成长本身的规律性。很显然,“漫灌式”灌输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仅仅看成了一个群体,没有关注个体成员的差异性,当然也不会关注其不同阶段思想发展的不平衡性。另外,“漫灌式”教育在方法论上讲,也是不成功的。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漫灌式”的灌输,不但丧失了“故事”的趣味性,而且,还会使大学生对这种方法及其灌输的内容产生反感和逆反。这与专任教师对知识灌输比较而言更为突出。既然如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还需要坚持“灌输论”呢?

首先是要坚持“灌输论”,这是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特点决定的,这一点前面已论证过了。问题是,我们要反思的是“漫灌式”的灌输教育,因为这种方式,并不能起到“灌输”的作用,更谈不上发挥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功能。如何“灌输”呢?就是要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成长规律,进行“滴灌式”分类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扶贫工作时,曾形象地说,不能“手榴弹炸跳蚤”“遍撒胡椒面”,这解决不了大问题,必须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到人、管用、有效,就是因人施教,分类推进,突出大学生群体中的困难学生群体、问题学生群体、民族学生群体等特殊的、需要关爱的群体,用草根化、接地气的思想引导路径,既要“总体灌输”改善土壤,又要“细水滴灌”滋润心田,这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理想境界了。

如何从“漫灌式”到“滴灌式”的转变呢?滴灌式教育,是“滴”与“灌”的结合。水“滴”石穿,形象地说明,水虽柔弱,但是力量刚强,如果我们能着眼小处,注重细节,时间一长,即能以柔克刚,取得实效,也就水到渠成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关键在于“滴”的精准,也就是方法路径得当,其次还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所谓“灌”,则更多的强调内容的灌输,是以“滴”为载体和依托。漫灌式与滴灌式,都是以灌输思想为目的的,区别在于方式和路径,是不加区分、强制的灌输,还是分门别类、润物无声的引导。也就是说,滴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强调并坚持对思想的“灌输”,不同的是,方法上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思想成长规律,使灌输的内容更具有吸引力,从而也更有实效性。为此,大学生群体分类引导路径,要体现“滴灌式”的理念要求,坚持内容上的整体性原则即意识形态教育与专题教育的结合;方法上的重点论原则即灌输教育与需求教育的结合;理念上的系统性原则即环境育人与思想引导的结合,还要明确引导思想或灌输的普遍性任务,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国梦的认同与践行等,而且,除了运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等主体路径外,还要发挥新媒体传播路径、社会实践路径、生活渗透路径、组织影响路径、文化熏陶路径、情感感召路径等更接地气的传播和引领功能。

猜你喜欢
灌输群体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灌输”体系的构建
——列宁《怎么办?》“灌输论”的当代阐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