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政策研究

2020-02-25 07:36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对口少数民族政策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藏 拉萨 850000)

我国共有五个自治区,在其他地区还有规模不同的各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自治县以及少数民族自治旗等,但是因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交通、网络等设施的落后,导致比起我国发达地区而言,还是相对落后,民族地区生产总值还不到全国生产总量的10%,人均生产总值只相当于东部发达地区人均水平的35%左右。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是迅速的,有目共睹的,但与发达地区比较起来,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说明政府在统筹制定制度政策时还不够全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与加强,通过政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①

一、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以来,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了公共管理方面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也逐渐融入到改革中,智慧型政府逐步建立起来。

(一)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有自己本身的特殊性,如果仅仅是按照一般的地方公共管理制度来进行管理,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一个科学合理的政策的实施,应该建立在与该地区发展情况相吻合的基础上,在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担任的最为重要的职能是政治职能,既要构建民族团结又要维护地区的稳定,如果就只是按照一般地方的公共管理模式会让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无法更好地制定出适应本地区发展的政策制度,所以从哪些方面建立适合本民族地区发展的制度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共同组成的,在我国,又很大一部分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中,都形成或者是信奉不同的宗教,这就为我国生出了一个难题,因为我国跟马来西亚等国不一样的是,不允许宗教和政治沾上边,但是允许少数民族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信仰是自由的,但是某些宗教信仰的力量过于巨大,逐步成为了地方信众的精神支柱,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我国来讲,是一个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能够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

(三)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改革落后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面临和其他地区同样的问题,地方政府是以GDP的增长为中心的政绩观使得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公共服务建设作为创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进程中,发展经济如果和提公共服务发生冲突,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会选择发展经济为首要任务,而把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放在不太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现象,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会把政府的业绩考核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②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对于地区建设的投入较为单一,还未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建设服务型政府中来,这点应该向东部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和借鉴。

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规章制度制度

公共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一套完备全面的相关制度,完备的制度保障了公共管理的高效进行。第一,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在不违反我国最高法—宪法中的核心观点的前提下,对既有少数民族地区制度进行适当地、适应本民族、本地区发展的完善,做到制定的制度是真正适应本民族、本地区发展的科学的制度。第二,少数民族地区的立法机关要根据适合本民族发展的宗旨对自治条例进行修改,完善法律条文,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法治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对于既有的政策措施在执行过程中要按照既有政策的规定执行,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地区发展进度和所处阶段总结出当前所面临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和完善已有的政策,并对原有政策未覆盖的方面进行建立新的政策,从而进一步推进公共政策的逐步细致;大力完善相应对于制度的改革与新制度的建立,把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放在优先进行发展的位置,在十九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都提出了跟少数民族地区资源有关的制度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制度,因为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都非常丰富,生态资源也非常丰盛。在人才支持方面,中央政府制定的高层次人才计划应该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与照顾,让少数民族地区多一些如长江学者等的高级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学位的授予点也应受到照顾。在中央的财政中要加大两个方面的投入: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支持企业创新这两个方面,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把产业转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密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水平。

(二)转变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职能

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难度与东部地区比较而言,范围更大,更复杂,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除了管理普通的政府事务,还需要协调少数民族内部矛盾,以及管理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和谐。为此,转变政府职能显得尤为重要,精简政府机构,缩减冗员与超编的人员,适量的将上级政府的权力下放,基层的、基础的政策制定就交给基层政府制定,因为在实际的政府运行过程中,上级政府制定的政策多是宏观性的,具体的政策需要基层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细则,从而满足广大入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使地方地方政府体制更灵活,并提高地方地方政府的工作效率。我国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对社会治理方面的内容范围虽然有减少,但随之而来的新兴技术带来的复杂程度在增加,对于政府的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怎样在政府与多元社会治理主体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有力的监管及反馈机制,电子行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电子行政主要体现在对于政府自身内部业务而言业务流程的优化,还有就是政府机关对于外部提供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其突出特征是互动性。③加大在医疗卫生、交通道路、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大扶贫的力度,把扶贫工作也加入到公共服务的范畴中来,将农牧区的特色农产品利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对外销售,促进农牧区居民的收入,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乘上互联网这辆快车,尽快脱贫致富。

(三)完善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的政策

在1978年我国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制定并开始实施民族省区由经济相对发达省市对口支援的对口支援政策,该政策包括在物资、资金、人才方面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发展的这个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接受发达地区的对口援助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④通过从1978年实行的对口援建政策后,对口援建的效果用实践证明了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发挥经济发达地区先发优势的重要体现。在继续实施实地对口援建基础上,乘上“互联网+”这辆快车,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建立一种新的通过远程的方式来进行援助,而不是一定要深入实地进行援助,有助于拓宽对口支援的主体,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多数的地理环境都比发达地区的地理位置更加偏僻,就导致许多优秀人才不愿意去到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有助于在降低援助成本的同时,又实际上从根本提高了对口援建的实际效率。远程支援模式的运行结构上来看,向在实地援助的支援人员进行培训,鼓励他们使用这种模式与工作单位沟通和处理事务,同时提倡内地援建人员在收到受援建地区的求助时能够通过这种模式进行实时的支援与指导,受援建地区大部分交通不便,这样一来,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援建的效率,降低了援建的成本,还要促使本地干部群众通过平台获取在线培训,甚至可以通过该平台面向非援建单位的广大群众征集援建志愿者并进行审核筛选。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全面的帮扶,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异。

三、结语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公共管理所涉及的范围更大,公共管理的对象也更加多样和复杂,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依旧面临着与发达地区公共管理更多的困境,这些困境要通过两方面去解决,第一,少数民族地区自己完善制度政策来解决,第二,还是要依赖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制定更大力度的制度政策与优惠政策以促进地区的发展与进步,早日追上发达地区的步伐。在研究与制定政策的过程要注意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要在政策过程中照顾到这一点,不能与一般地方的公共管理一概而论。在1949年我国提出要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该制度赋予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实行特殊的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但这项制度它的目的和宗旨并不是要扩大一般地方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差异,而是在现实差异的前提下,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采取相比较一般地方而言特殊的管理体制,从而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进而减弱这种差异,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追赶,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政治目标打下了基础,实现社会与国家的高度融合。

【注释】

①周贵琴、庄晓惠、杨胜平.生态主义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公共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

②刘雪莲、孙凯民.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7).

③刘洋.互联网+”时代多民族地区发展的挑战及应对[J],克拉玛依学刊,2016(07)

④刘雪莲、孙凯民.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7)

猜你喜欢
对口少数民族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