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在微课制作和应用中的误区及对策探讨

2020-02-25 08:08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重难点高校教师微课

唐 华

(江苏开放大学资源建设中心 江苏·南京 210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翻转课堂与慕课等融合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受到高等教育的重视。 新型教学方式中的微课教学基于自身短小精悍、有效辅助课堂教学、突出教学重难点知识的优势,开始被教育领域广泛应用。 但是微课应用需要高校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教学能力与素质,在我国高校教师接触与实践微课教学时间并不长,微课制作与应用容易出现误区,需要高校教师针对误区进行对策的探讨,以此保证微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质量,促进学科教学与高等教育发展。

一、高校教师制作与应用微课的意义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作与应用微课,具有提升教师能力素质、 革新学生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为实现微课高质量制作,高校教师会主动涉猎信息化教学需要的多方面知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效筛选与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并使用相关软件录制微课视频,为学生提供短小精悍的微课件,强化学生重难点知识理解, 提升微课在课堂的应用质量。 微课的制作与应用能够显著加强高校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综合教学素质。 在高校教师制作与应用微课的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模式也会发生变化,使学生的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在时间与空间层面加强学生学习的自由性。 学生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的反复观看,弥补课堂上漏听的部分,并通过视频的暂停与回放,针对性学习某一知识点,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可以借助教师制作的微课课件,以学期为单位实施重难点知识的系统性复习,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革新学生学习模式,增强高校教师教学成效。

在应用意义层面上,微课能够有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及学习需求,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标,因为微课视频的直接受众是学生群体,如果教学视频内容繁杂、冗余、枯燥,将导致微课教学质量低下,难以发挥出既定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重新审视并分析微课教学的目标与内涵,进而构建出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学生所喜爱的、乐于接受的微课视频。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够从传统的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模式,真正地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而在课程发展层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刻板单一,缺乏互动性、创新性,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抵触心理。 而微课视频的出现,俨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格局,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最后在课程体系上,微课视频短小精悍,可以与各类教学模式、教学体系相融合(譬如翻转课堂、远程教学等),发挥出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使高校教师充分地应用并深化现代教学理论,推动专业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 因此微课模式是推动高校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媒介,是我国高校信息化改革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教师在微课制作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照搬课堂教学

大多高校教师在制作与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存在微课内容选取照搬课堂教学内容的误区。 部分高校教师制作微课仅限于截取课堂教学实录视频中的一部分,将其作为微课视频,这种微课视频中的内容虽然可能是学科重难点内容,但是微课视频大多时间较短,与课堂上的教学进度不符,难以保证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完整化呈现,并且与课堂教学无差别的微课视频难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师制作微课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质量。 即使部分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能够避免课堂实录的截取应用,其微课视频内容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教师融合课堂教学全部知识点将其制作成微课视频,使时间较短的微课视频难以有效承载这些知识点,使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大多出现认识笼统、重难点不清晰等问题,影响微课应用成效。

(二)过于重技术轻设计

部分高校教师在制作与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存在过于重视技术忽视教学设计的误区。 有些高校教师在制作微课时, 不能正确认识微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作用与模式, 只清楚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以视频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发挥其教育作用。 显然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部分教师并未意识到微课连接课堂、辅助传统课堂教学的作用,使教师设计与制作的微课课件与视频过于花哨, 过多地应用现代信息手段,视频中包括过多地网络教学素材,这样的微课内容虽然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但是与传统教学内容出现一定偏离,削弱微课辅助线下学科教学的功效, 使微课“喧宾夺主”,影响教师实际教学效果。 教师过多关注微课技术的同时,必然会对教学设计进行一定程度地忽视,不能在微课视频中设计互动性教学内容, 降低学生在应用微课课堂上的参与度,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弱化学生学习效果,使课堂教学仍然由教师主导,影响微课促进学科教学革新发展的有效性。

(三)课堂互动设置过多

有些高校教师在忽视教学设计的情况下, 忽视课堂互动教学设计,影响微课应用效果,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在制作与应用微课的过程中, 存在课堂互动设置过多的误区。 部分高校教师制作与应用的微课视频中课堂互动环节过多,占用课堂较多时间,影响学科教学进度,弱化微课教学作用。 有些教师出于对微课中教学设计的重视, 在微课中同时设置多种互动教学环节,以小组汇报、问答、情景演出等互动方式填充微课核心内容, 虽然能够借助课堂互动使微课教学与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 起到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但是,过多的互动降低了微课教学的效率, 使原本可以借助话语直接表述的教学内容被隐藏在互动活动中,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微课教学时间与教师教学精力,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影响高校教师应用微课革新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四)微课对立传统课堂

部分高校教师在制作与应用微课的过程中,存在微课可以完全替代传统课堂、微课与传统课堂之间是对立关系的误区。虽然大多高校教师对微课的认识是辅助传统课堂或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对这种微课的普遍性认知持质疑态度,在微课理解上存在严重误区。这些教师认为微课可以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完全性地替代,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例,主要应用微课加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以师生、生生交流讨论为主,并为学生布置课后训练作业。这种微课完全替代传统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赋予学科教学一定的新颖性,使学科教学革新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较高,并不适用于全体学生。 而传统课堂教学具有自身的积极教育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习自主性较弱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微课与传统课堂不应是对立关系,应该彼此融合。

三、高校教师有效实施微课制作和应用的对策

(一)科学选取微课内容

高校教师制作与应用微课,需要对微课内容进行科学的选取。 教师选择微课内容需要将学科教学中的知识谱系图作为重要线索,对适宜用微课表现的学科教学难点与重点进行选择,以该知识点为微课主题,使整个微课的制作与设计都能够以该主题为核心进行有效确定。 微课内容选取不能完全脱离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完全依赖传统课堂中的教学内容,高校教师需要结合学科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特点,为学生设计融合传统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知识内容与网络资源辅助性教学内容的微课,将其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以网络辅助性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微课学习效果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同时,以针对性较强的重难点知识内容,强化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与实效性,使学生清楚认知本节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部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图片、音频等网络辅助性资源吸引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微课趣味性的同时保证重难点知识的完整化呈现,加强学生微课内容的充分理解,提升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成效。

(二)加强教学设计

高校教师制作与应用微课, 需要重视教学设计。 高校教师应清楚微课在学科教学中辅助传统课堂教学的作用与突出重难点知识的作用,基于该微课应用宗旨,合理选择微课技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适当选择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保证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又不会被技术性内容过多地剥夺,使学生借助微课技术有效学习微课中的重难点知识,强化微课教学效果。 加强微课中的教学设计,需要高校教师在微课中互动性教学内容,赋予学生课堂话语权, 使学生借助微课中的互动环节与教师、同学进行有效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质量。 在此基础上,高校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微课中的学习自主性,在课堂教学范围之外,学生进行微课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与自主意识,如果教师的微课仍然是与课堂教学无差别的满堂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 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在微课的教学设计部分,结合知识点建构教学过程,按照一定流程设计提问、讨论与探究等互动教学环节,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加强学生知识理解,提升微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成效。

(三)强化互动技巧应用

制作与应用微课,需要高校教师合理设计微课中的互动环节与内容,保证互动性教学内容在微课全部教学内容中占据合理比例,发挥互动教学辅助微课教学、微课教学辅助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高校教师合理设计互动, 需要教师强化自身对互动技巧的应用。教师应用互动技巧制作与运用微课视频,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 将层层递进式的问题穿插在微课中,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为学生学习提供线索思路。同时, 这种问题式互动设计通过一问一答的互动方式,并不会占用课堂教学太多时间,却能够起到加强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作用,有助于微课教学发挥自身对学科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作用。高校教师应用互动技巧完善微课设计,强化微课应用效果,还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将互动性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堂之外。 同时,教师也可以微课的形式为学生安排课后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课后针对学习困惑问题与探究性问题与教师、同学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互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四)有机融合传统课堂

高校教师有效制作与应用微课,需要正视微课与传统课堂是否能互相取代或者需要独立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属于生成性过程,而课堂教学属于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课堂属于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 因此,虽然微课教学有许多益处,但是高校教师不可混淆传统课堂与微课的概念,需要对其进行差别化统一化的理解,统一化理解指两种教学方式具有相同教育培养目标,差别化理解指两种教学方式各自有对方难以取代的教育益处,因此,高校教师需要融合传统课堂与微课教学,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加强学生课前知识预习、课上知识总结与课后知识巩固或复习,借助两种教学方式的相互补充与有机融合,构建课前微课、 课上授课与课后微课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过程,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科教学基于微课应用实现革新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制作与应用微课,具有促进学科教学发展的积极意义,但是有些高校教师在制作与应用微课中存在内容照搬课堂教学、过于重技术轻设计、课堂互动设置过多、微课对立传统课堂等误区, 需要高校教师采取科学选取微课内容、重视教学设计、应用互动技巧、融合传统课堂等对策,突破误区限制,有效制作与应用微课。

猜你喜欢
重难点高校教师微课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