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问题导向,提升德育成效

2020-02-25 07:31:30徐彩球朱慕熔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德性道德教育精英

徐彩球,朱慕熔

(上饶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上饶334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举起了 “立德树人”的教育改革大旗;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提出,既基于中国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亦符合当代世界主流教育理论走向,其终极关涉是个人梦、国家梦的根本实现。然而言易行难,我们一直重视德育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离 “立德树人”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怎样缩短距离达到立德树人的理想之岸,如何将 “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面对和思考的大问题。

一、德性:使人幸福的内在要求

教育能否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健康? 答案是肯定的。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们从教育经历中积累了诸如知识水平、生产技能、健康素质等人力资本,从而具备了更高的生产能力,这些人力资本将会在未来的劳动市场上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经济回报[1]。可见,教育投资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益的生产性投资。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经济条件都是人们健康和体面生活的基本保证,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我国即将步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仍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努力去追求优质教育的原因。然而当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要使人活得更健康,还要帮助人活得更幸福,那么如何使人们活得更幸福? 通过道德教育获得的德性是关键一环。

德性常常与道德同义。亚里士多德将那些令人称赞的个人品质定义为德性,并认为伦理学就是研究德性的学问;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认为德性就是一种道德力量;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将德性理解为高于直接生活的善的品质;现代新儒家也持相同的观点,在一些著作中他们把德性界定为道德品质[2]1-2。德性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具有独特的价值特征。正如我们的内在心理活动一样,道德品性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活动,所表现的是人们的内在道德品质;德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没有德性根基的人性会逐渐沦为兽性。德性是人之为人的坚实根基,是人的本质存在,也是人最为宝贵的特质之一;德性是人的精神内核,正因为有了德性,我们的精神力量才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才会生机勃勃,德性是我们生命活动的永动机;德性同样具有显著的外在价值,正是因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展现出了宝贵的德性,我们的社会才会进入文明,才会走向和谐,走向发展。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德性的价值显得日益珍贵。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在世的终极目标就是获得幸福,而幸福的前提必须基于德性的内容本身。在德性的众多特征中,最不能忽视德性的德福一致性。道德与幸福的关系问题自古便成为伦理学探讨的话题。在传统德性理论家看来,幸福的获得不需要过多奢华物质的享用,而依据道德行为的内在特征就能使人幸福,“换言之,依德性理论,一个没有德性的人根本就无法获得幸福。与此同时,一个幸福的人根本就不能没有德性”[2]3。在当代,德性的获得既需要个人的意志自律,又需要日常的道德教育加以培养。

德性知识论的流派中,扎格泽波斯基在继承前人的理论基础上,继续发展和创新了新的德性知识理论。扎格泽波斯基曾经强调知识获得的重要意义,但她的最终着眼点并没有放在 “知识”本身,而是强调作为一个行动主体的个人如何获得一个 “美好”(或幸福)的人生[3]。教育的本质并不单单是教人获得知识,而是教人能够美好(幸福)地生活。知识和能力只不过是美好(幸福)生活的手段,最终的目的则是为了美好(幸福)地生活。

帮助人们从活得更加健康走向活得更加美好(幸福)是教育的最大愿景,而美好(幸福)生活的关键就在于人们自身所拥有的道德品性(德性),所以德性是使人幸福的内在要求。一个人将自己的行为严格建基于道德品性上,他将常常体验到内心愉悦的感受,这是一种与物质享用不同的心境,是一种宁静满足的美好感,是一种德福一致的幸福感。培育和倡导个体高尚德性,人类社会将形成团结美好的道德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走向融洽,人与环境以及整个自然的关系将不再是对立。人们将会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交互中,体验一种真善美相统一的幸福美好情感。

二、困境:当前影响思想道德教育成效的几个问题

人类由传统社会发展到了当代社会,其德育内容和方法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当社会处于激变转型过程中时,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也可能发生断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的青少年往往处于 “混乱”和 “盲然”的探寻之中,此时青少年的 “三观”可能会发生正向或负向变化。促进青少年思想的正向发展,培育一种纯粹的善良意志,抵制道德的负向转变,是我们道德教育任务的重要方面。

笔者认为,当前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取得成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思想道德教育在实施中失却“靶向”和“准星”

尽管我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思想品德等德育课程,但思想道德教育仍存在着诸如衔接性差、大多停留在说教上、难以深入青少年的内心等问题。素质教育提出了几十年,但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始终存有偏颇,人们往往把素质教育当成文体素质,忽视品格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我们也有传统文化教育,但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未深入其高贵的精神内核、洁净的道德精髓。

市场经济本是以规则为导向、以竞争为手段的经济形式,但由于网络媒体长时期的宣传造势,利益、金钱往往成为大多人追寻的目标。一些媒体,甚至一些官媒都以 “发财致富”为宣传导向,使得许多人重利轻义、爱钱如命、个人至上,误导着一代代青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

家长常常忽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娇生惯宠、养尊处优,使得青少年树立起错误的价值观。我们的教育普遍以智育为中心,把智育放在突出位置,其他都是 “配角”。这种智育至上主义容易导致青少年走向 “精致的利己主义”或成为自私自利的 “经济人”。

一些青少年的价值观从小就发生了不良 “移位”甚至是变异的现象,他们的志趣、理想、追求不再是老师、医生、科学家、解放军等一些极具奉献精神的崇高职业,而是寻求当官、做老板、赚大钱;他们崇尚的不是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伟大的英雄模范,而是那些 “成功的”有钱人士。传统的重义精神、奉献品质、家国情怀难以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校园霸凌等危害事件屡见不鲜,残杀双亲等极端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人不仅漠视起码的道德规范,更是漠视他人和自己宝贵的生命。

学校道德教育的 “失重”、社会负面的舆论影响、家庭培养的弱化以及青少年自身拥有偏颇观念,使得我们日常的正面道德教育很容易失却 “靶向”和“准星”,严重阻碍着立德树人的应然成效。

2.过于宣扬都市精英主义

都市精英主义目前尚无准确而统一的界定。有人曾对城市精英给予描述性的解释:“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换言之,城市精英也就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这些杰出的人才,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为城市不断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城市的代言人。”[4]

从我国来讲,城市精英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借助市场经济的机遇,通过教育的 “再造”和个人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为城市各行各业的佼佼者的一批优秀人物。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但他们谈骄傲、谈享受、谈任性,逐渐成为当代青少年追求的偶像。但如果城市精英主义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成为青少年愈演愈烈的 “向往”,则会成为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当前大众媒体对城市精英的宣扬更多侧重于 “光鲜享受”的生活方式,宣扬过少的是城市精英的奋斗过程以及奉献精神,这种过于 “光鲜享受”的生活状态很容易使一批批青少年盲目地、无理性地加以模仿。但这些没有内在精神品质、没有人文关怀、没有价值追求,仅仅是一些 “娱乐风光”以及 “灯红酒绿”的 “低层次”模仿,很容易让青年一代陷入道德迷失。

现实境遇中,精英阶层又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在市场转型时期,中国的非精英群体的子代很难进入精英群体,或者说非精英群体的子代与精英群体的子代成为精英的几率存在显著差别,前者的几率明显小于后者。”[5]精英群体的父代往往是由非精英群体转化而来的,一旦成为精英群体,他们的后辈也就自然上升到社会精英阶层。在社会阶层流动性较差的情况下,那些父辈不属于精英阶层的青年人又将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那些令人羡慕的殿堂?一边是潮流,一边又面临层层阻隔,众多青少年常处于奋斗的徘徊当中。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青少年一代若想进入精英阶层,就必须努力往上 “走”。但过于宣扬都市精英主义,使得部分青少年往往会为了自己的些许利益常常处于一种自私、冷漠、刻薄、不当竞争、甚至是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心境中,忘却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与合作,忘却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伦理常识。这种宣扬深深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价值倾向,影响着我们学校道德教育的正向开展。

3.平民主义思想遭遇边缘化

所谓平民主义思想是指把普通人的世俗生活当作人生意义,并以自身的有限力量来为人类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一种看法。从这个解释来看,平民主义思想本应是一个社会的主流观念,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属于普通人。普通人只要肯努力,敢当敢为,用自己绵薄的力量努力为社会进步、国家繁盛、民族复兴、人类社会永续发展奉献一份力,也能创造出世俗生活中的意义。然而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广大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城市里的青少年学生)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并接受平民主义思想? 学校和教师,社会和家长一门心思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社会精英,而选择做普通人成为一种无奈。平民主义思想逐渐成为一种 “有场无市”的非主流思想。

不可否认,在任何社会里,多数人都属于平民阶层,政治精英、体育精英、文艺精英、商业精英等精英阶层所占社会总人口的数量有限。但在现代媒体的强势传播中,各种精英成为人们追奉的 “榜样”,甚至出现恶搞英雄、反对传统等一幕幕不当行为。这是与社会发展规律相违背的不良景象,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民所创造的,精英也决不能替代广大人民的伟大作用。即使在发达的现代化社会里,精英和穷人也仅仅是 “橄榄形”的两头,中间大多数是所谓的 “中产阶级”——他们仍属于社会的平民。

平民主义的被边缘化,意味着我们会逐步忘却我们所拥有的勤劳、勇敢、互助、团结等优秀个人品质,取而代之的是孤傲、自我、冷漠、功利等,非常不利于青年人思想品德的健全培养。此外,笔者认为平民思想的边缘化也会造成社会 “底座失衡”,不利于社会健康的长远发展。

4.娱乐主义的无奈和无所适从

所谓娱乐主义,是指做有意思但无意义的事,以获得内心 “愉悦”为目的。从理论上讲,这是消费主义的一个副产物,是以丰富自身感官体验和 “文化”体验为目的的一种消费主义。

在当今电子媒介占据强势地位的 “读图时代”,青少年可以通过电子媒介自如地进入成人世界,成人世界的文化秘密和文化禁忌被大量暴露在青少年面前。电视节目和娱乐休闲项目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立足,它们改头换面努力追求 “最大化的娱乐”,它们信奉和遵循的黄金法则和逻辑就是 “凡是娱乐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必定是娱乐的”。电子媒介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的形式,娱乐已经成为电子媒介的 “超意识形态”。青少年精力旺盛,好奇心强,适应新事物较快,他们接触电子媒介的时间也比较多,这使得他们成为首当其冲的被影响者。看电视、刷电影、泡酒吧、K 歌、跳舞、玩游戏、上网等娱乐活动占据着青少年日常的中心。长此以往,过多 “无营养”的娱乐活动将导致青少年行为的异常,亦会出现明显的 “去道德化”倾向,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将受到强有力挑战。

在娱乐思想横行的时代,青少年沉浸其中难以自拔。一些青少年固守着那方小小的屏幕,有时他们即使感受到了孤独和寂寥,却依然不会到人群中去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他们或无所适从继续在电子世界里搜寻更加刺激眼球的视觉感官来重新唤醒早已麻木的大脑,或继续选择用手机短信、微信、网络聊天等间接交往手段来弥补日常交往的不足。但短暂的娱乐和忘却之后,留下的却是加倍的孤独[6]。一些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经常被小小的手机屏幕 “锁定”,百无聊赖地沉浸在手机网络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他们 “畅游”于虚拟的、梦幻的网络世界里。但是,一些看似痴迷于 “精彩”的游戏中的青少年实际并不快乐,甚至越玩越痛苦。

娱乐至上的理念,冲击着青少年健康的道德肌体,扭曲着青少年纯洁的价值理念,影响着青少年高贵道德行为的践行。常年沉浸在喧杂的网络世界中的青少年,很容易将虚拟世界中一些不良的行为模式、道德规范带入到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善教者进行 “破解”——善于在精英旨趣、平民情怀、娱乐教化与主导价值理念间寻找协调和平衡。

三、突围:立德树人 “三定律”

教育过程说到底是一个社会化过程。针对上述德育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我们要不断探究和用好德育的 “时空场”和 “情景场”,并着重在 “回归教育本真”“祛杂纯净提效”“加强灌注育苗”上下功夫,笔者将之概述为 “立德树人三定律”。

1.回归教育本真

回归就是将德育的 “高、大、全”式的理论灌输回归到本真性的生活教育轨道上来,将主流道德意识形态寓教于生活的全过程中。德育有别于智育、体育,它更需要长期的 “浸染”,在这个 “浸染”过程中,将德育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使其不断产生长久的正效应[7]。道德教育不能刻意去 “型塑”一种高高在上的道德形象,而是应该牢牢扎根于感性生活的现实土壤。

美国的徐贲教授有一篇关于美国说理教育的文章,其主要内容关注的是超主体匿名评价的积极作用。徐贲教授在这篇文章中首先强调说理是平等双方对话,而不是自说自话,必须以逻辑为交流基础[8]。这种说理教育对我们道德教育的开展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主要方法是要求受教育者努力运用自己的理性,真实、客观、全面地评价、讲述某件事,以此来培养高素质的理性公民、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社会公共理念。

反观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多半是 “高、大、全”式的 “自说自话”性质的灌输教育,虽然教育者也费了心尽了力,但学生的道德品性始终令人担心。说理道德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种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寓道德教育于生活流的整个过程当中,利用多种道德 “时空场”,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评判能力。我们也应注重学生的生活践行——如将义工等社会服务活动作为学生的 “必修课”,以此来卓有成效地锻炼青少年的道德品质。

将教育活动寓于生活实践是古代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将课堂教学与田野教育紧密结合,以便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认知、在生活中更好地体验。在现代,毛泽东关于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要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综合来看,从“高、大、全”式的灌输教育回归到本真的生活流教育,是当代每一位德育工作者要着力研习的。德育内容要具体,要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出发,要形象、直观、看得见、感受得到,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增强艺术性、趣味性,还可以用讲故事、实地参观、案例分析以及优秀道德模范座谈会来代替枯燥的背条文、背内容等传统教学方式。实践证明,举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就有兴趣,记忆就深刻,效果就越明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多种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相互碰撞激荡的时代,我们要勇于抛弃 “高、大、全”的灌输性的教育理念,在德育的全过程中导入真实的贴近现实生活的教育内容。为了更好地迎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我们还要着重培养青少年新的道德观念,诸如自主、自立、自强、自信的观念,竞争的观念,时间和效益的观念,诚信、公平、权利与义务观念,文明消费的观念,互惠互利的观念等[9]。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合格公民和优秀接班人的梯度式培养将有助于增强人们在新时代的幸福感,有助于推动 “平民主义”思想重新走向正轨,也有助于淡化城市精英主义的偏颇思想。

2.祛杂存净

道德教育要拉近与本真生活的距离,唤回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认同与理解,以便提升学校德育效果。“祛杂存净”则是要祛除那些在人生价值上显得过于臃肿、过于说教或显得轻浮的东西,恢复德育的 “纯净”。“祛杂存净”首先是要强调德育任务的纯净性: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要使人们懂得善恶、是非、荣辱,更重要的是要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深入人们的内心,并转化为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9];其次是要强调德育内容的纯净性:德育的内容无论如何 “编排”,德育的方法无论如何创新,都必须紧扣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标,而不能任性地游戏它、改变它。

“祛杂存净”的真正目的是努力对青少年的整个德育过程做到去芜存精、去伪存真。首先是去芜存精。芜就是芜杂,即把包罗万象的 “内容”都放在德育的过程中,好像 “灌”得越多越好! 然则非也。孩子的德性成长是有规律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知道有爱,即懂得爱生命、爱父母、爱长辈、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在他们的生命中植根爱的元素、善的种子;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则是要在尊重社会规则、树立人生理想等方面着力;高中和大学阶段,则是要在人生追求、成长成才,走向社会后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特别是社会责任、国家担当和人类情怀教育上下功夫。我们要严格按照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特点进行道德教育,把青少年不能理解的、繁杂的、抽象的道德内容抽离开来,不应 “跨级”教育,否则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其次是去伪存真。要在社会环境上营造纯净的 “德育天空”,尤其要整顿网络、媒体等公众环境,把一些 “不良信息”尽快清理出去,把一些伪善德育内容、伪善德育形式抽离出去,还德育一个好环境、好氛围,努力将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培养建立在纯净的生活环境中,并努力将道德实践建立在青少年个体意志自律的基础上。

学校德育还要努力将优秀的德育内容内化于青少年的心灵之中。首先,国家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统一编制从小学到大学的德育教材,并有计划性地科学贯彻使用。虽然教育部多次出台各年级的德育大纲,但总体来看衔接性不够,内容过多过杂。新时代环境下我们要坚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统编衔接畅通的教材,充分利用适合青少年梯度性成长的教材开展有意义的道德教育。其次,要从思想上重视我们的德育课,切忌 “走过场”,不能走因上级领导重视就认真对待、上级督促就严抓、上级未指导就松懈的 “形式化”过程,否则德育到头来终是一场空。再次,要努力培养一批德育专家。从小学开始就要配备专任的德育专家进行德育教育专项指导,再辅之以班主任、课程教师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养育,德育的种子终会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最后,要将德育和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构建 “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体系,真正做到青少年的德育成长是实实在在的成长,而不仅仅是只有枯燥的概念、理论和说教。

我们要不断在各级各类学校里打造好 “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治教方略,使德育真正成为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坚决祛除那些假内容、伪形式,把立德树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守正创新,行之有效。

3.加强灌注育苗

科学的道德教育既要使德育回归到生活的本真,剔除 “高、大、全”的沉重和机械,也要消除那些为了效果而效果的轻飘或浮夸,回归德育的 “本源”。此外,我们还要努力加强灌注德育的关键元素,比如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道”和 “义”等。在讲授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要讲得生动、讲出味道、讲得好。但必须要明确,“好”只是希望营造动人的文化引力场,其根本目的是要掌握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熠熠生辉的 “道”和 “义”。我们要通过教育最大限度地 “解构”出贴近时代主流价值的精神品质,以利于我们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利于对伟大 “中国梦”的寻真求索。这个 “道”与 “义”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代又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改革、建设、发展相结合成就的思想大道。如何把这个 “道”和 “义”更好地孕育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使其能够不断地发芽、成长,考量着我们当代每一位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工作者。

为了使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更有成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日常的、多形式的、全方位的道德教育中,要把上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和“义”有序地贯穿始终,增加德育的科学性,更好地培养学生向善的道德情感、崇高的道德人格、自律的真诚之心,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德育的必然内涵。

其次,对于青少年的德育既要下决心又要有恒心。道德教育的本质是把纯粹的道德动因带入到青少年内心,重在对内心的培养、陶冶,要着力培养一种道德心,让青少年应用自己的理性加以反思、比较、评判,使自己的道德评判能力得以训练、成长。任何国家、民族、时代以及政党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堂德育课,认真对每一位青少年进行教育启迪,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如何增加卓有成效的道德内容、如何进行有效传授等方面进一步寻求真知,以取得道德教育的高效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应该同成年人不一样,要适应儿童的年龄和特点。我看,主要是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10]。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一代代人的辛勤奋斗及敢当敢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终有一天会担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用心、用情、用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在每一位青年的内心深处。

猜你喜欢
德性道德教育精英
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
西部学刊(2024年1期)2024-02-19 10:58:58
柳亚子书法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新教师(2023年12期)2023-03-14 10:11:29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34
它们都是“精英”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14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1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世界汽车(2016年8期)2016-09-28 12:11:11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伦理学研究(2016年5期)2016-02-01 12: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