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老人迁移特征及迁移问题实证分析

2020-02-25 07:05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老伴子女程度

孙 丽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1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迁移至城市定居或在城市之间迁徙流动,而他们的父母为了照顾子女和孙子女以及自身养老等原因,也自愿或非自愿地迁移至子女所在城市,成为随迁老人中的一员。未来,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随迁老人的人口规模也会越来越大。但是,随迁老人迁移后,场域的变化使其多少会有些不适应,有些老人不适应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罹患心理疾病或因适应不良返回家乡,不利于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因此,随迁老人的迁移及城市适应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当前,学者对随迁老人展开了研究,但是对随迁老人迁移特征及迁移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李升等[1]通过对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北上广深超大城市流动老人的流动与生活特征;孟向京等[2]通过对北京市流动老人的调查,分析了我国大城市老年流动人口的特征、流动原因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周皓[3]利用199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描述了省际迁入或流入北京市的老人的人口学特征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段良霞等[4]对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的特征、原因进行了探究,认为投亲靠友是老年人迁移的最重要的原因;张伊娜等[5]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描述了老年人口跨地市级迁移的结构特征;李芬[6]通过对157位异地养老者的问卷调查,从年龄构成、区域构成、城乡构成等分析了其迁移特征,认为异地养老既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

然而,目前对随迁老人迁移特征及迁移问题的研究偏少,研究成果不够丰富。本文拟在调查基础上,对随迁老人迁移特征进行描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对充实相关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

2016年3—12月,课题组运用结构式访谈法对204位随迁老人进行了调查,以深入了解其迁移特征及迁移中存在的问题。

2.1 调查对象

调查研究对象为户籍在安徽省芜湖市区以外的60周岁以上、在芜湖居住一个月以上的跟随子女迁移的老年人。60周岁是国际通用的对老年人起始年龄的界定。在芜湖居住一个月以上,是为排除一些短期走亲访友的老年人,本研究所指的随迁老人是在城市有长期居留意愿的老年人。跟随子女迁移,则是为排除随迁老人因务工、工作调动等原因导致的迁移。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段抽样法进行抽样。课题组先从芜湖市四区(镜湖、鸠江、弋江、三山)的每个区随机抽取2~3个社区,然后在每个社区随机抽取约20位随迁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采取结构式访谈法收集问卷资料。问卷共发放209份,回收有效问卷20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对204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3 随迁老人迁移特征

对随迁老人及其子女、伴侣、家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迁老人迁移呈现以下特征:

3.1 随迁老人个体特征

性别上,204位随迁老人中,男性约占36%,女性约占64%,随迁老人以女性老人为主。

年龄上,60~65岁的约占64%,66~70岁占17%,70岁以上占19%。随迁老人以低龄老人为主。

户籍上,农业户口随迁老人占67%,非农业户口老人占33%,随迁老人以农业户口老人为主。

文化程度上,文盲比例最高,约占34%,其次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所占比例分别为26%、24%、10%、6%。总体而言,随迁老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户口随迁老人的文化程度明显低于非农业户口老人,女性随迁老人文化程度明显低于男性老人,且均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检验P值均为0.000。

户口迁移状况上,未将户口迁移至其现居住地的随迁老人占84%,已经迁移户口的占16%。大多数随迁老人处于“人户分离”状态。

健康状况上,37%的随迁老人身体很健康,40%比较健康,16%一般,7%不健康,有较严重的疾病。大多数随迁老人身体比较健康,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痛,小部分老人患有比较严重的疾病。

迁移原因上,75%为照顾孙辈,45%与子女团聚,42%帮子女料理家务,15%为养老,6%为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大多数随迁老人迁移是为了照顾孙辈。

在迁入地的主要生活来源上,42%为养老金、退休金,39%为子女供给,12%为自己的劳动收入。农业户口随迁老人主要依靠子女供给,非农业户口老人主要依靠养老金。

3.2 随迁老人子女特征

统计分析发现,随迁老人所投靠的子女大多具有如下特征:

性别上, 64%的随迁老人跟随儿子迁移,27%跟随女儿迁移,大多数老人跟随儿子迁移。在居住方式上也是如此,63%住在儿子家,24%住在女儿家,12%单独居住。大多数随迁老人与儿子居住在一起。

子女文化程度上,57%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20%为初中,18%为高中,5%为小学,文盲比例为0。大多数随迁老人子女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子女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其父母。

子女经济状况上,在当地处于上等的占3%,中等偏上的占17%,中等的占65%,中等偏下的14%,下等的约占1%。随迁老人子女的经济状况总体较好,基本上能够承担老人的日常生活费用。

3.3 随迁老人伴侣及家乡情况

204位随迁老人中,54%与老伴一起生活,46%未与老伴一起生活。未与老伴一起生活的原因,一为老伴去世,占比20%;二为老伴由于各种原因留在了老家,占比26%。进一步分析发现,非农业户口随迁老人更多与老伴一起迁移,且在0.05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检验P值为0.002。

另外,老伴已去世的随迁老人中,78%为女性,22%为男性。丧偶随迁老人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且在0.05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检验P值为0.000。

就家乡情况而言,204位随迁老人中,39%的家乡有其他子女,22%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健在,56%的家乡还有土地。随迁老人对家乡还存在诸多牵挂,农业户口随迁老人对家乡的牵挂更多。

4 存在的问题

4.1 随迁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调查发现,随迁老人与其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差距较大。当今60岁以上的随迁老人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及之前,受时代所限,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甚至相当一部分老人是文盲。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义务教育的迅速普及,随迁老人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一半以上的随迁老人子女为大学及以上学历,文盲比例则降为0。随迁老人与其子女间的受教育程度悬殊很大,尤其是农业户口随迁老人和女性随迁老人。

受教育程度是衡量个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随迁老人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其与子女和当今的年轻人相比现代化程度较弱,再加上年龄、健康、经济、地域、职业等的劣势,随迁老人在子女家庭场域和城市场域中均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不利于其城市适应与融入。

4.2 随迁老人“照顾者”角色与被照顾需求之间的矛盾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随迁老人迁移的目的是照顾子女和孙子女,扮演的是“照顾者”的角色。但现实的情况是,随迁老人已步入晚年,身体健康状况不比从前,很多老人患有或大或小的疾病,个别老人患有比较严重的疾病。他们迁移后,也需要得到来自子女的照顾,需要从子女那里获得养老资源。但由于部分子女工作繁忙、孝道观念不强和异地医疗报销手续繁琐等原因,部分老人得不到来自子女的陪伴和照顾,有的老人甚至被当作“免费保姆”,所患疾病也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影响随迁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4.3 “养儿防老”的传统与婆媳矛盾之间的尴尬

受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大多数随迁老人跟随儿子迁移;又由于相互照料的需要和住房状况的限制,随迁老人大多与儿子居住在一起,此时便很容易出现中国的老大难问题——婆媳问题。调查发现,有些家庭的婆媳矛盾相当突出,有些老人对子女尤其是媳妇有颇多怨言。面对“养儿防老”的传统和婆媳矛盾突出的尴尬,在随迁老人自身感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之间,随迁老人究竟该如何选择似乎并不容易。

4.4 “人户分离”导致的福利受损

当前,在中国个体所应享受的福利是与其户籍紧密挂钩的。由于大多数随迁老人并未将户籍迁移至其所居住城市,这就导致其在福利享受上受到影响,如随迁老人需回其户籍所在地报销医疗费,报销手续繁琐,且报销比例低。再如,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的使用等,随迁老人作为外地人,不能享受免费或半价的优惠。另外,由于随迁老人已经迁移至外地,其在老家的福利享受如合作医疗、社会救助等也会受到影响。“人户分离”使得随迁老人在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福利享受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加大了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难度,也不利于其城市归属感的形成和未来长期居留于城市的可能性。

4.5 随迁老人丧偶与夫妻分居问题

对于老年人而言,老伴的重要性是子女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对于随迁老人,在陌生的城市,随迁老人与其老伴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上都可以互相照料、互相支持、彼此安慰、彼此鼓励,与老伴一起生活的随迁老人生活质量更高,心理上也更有安全感。然而调查发现,将近50%的随迁老人由于丧偶或分居等原因并未与老伴生活在一起,农业户口老人和女性老人单独迁移的情况更为多见,这严重影响了随迁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4.6 农村随迁老人的适应困境

调查发现,大多数随迁老人来自农村。来自农村的随迁老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经济上更多依赖子女,单独迁移的情况更为多见,老家让他们牵挂的事情也更多。除此之外,城乡文化也存在较大差异。沃斯曾指出,“城市与乡村在当代文明中代表着对立的两极,城与乡各有其特有的利益、兴趣,特有的社会组织和特有的人性,它们形成一个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世界”[7]。受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来自农村的随迁老人存在更多的城市适应问题,家庭、社会及政府需要对来自农村的随迁老人给予更多关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5 应对随迁老人问题的相关建议

5.1 子女应尊重、关心随迁老人,为其提供生活照料

随迁老人迁移后,在异地他乡,子女是其城市生活最重要的依靠。因此,子女在应对随迁老人的迁移问题上负有重大责任,子女应理解、尊重、关心随迁老人,为其提供适当的生活照料,使随迁老人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首先,子女应该认识到,随迁老人虽然曾经是子女的强大依靠,但是现在,他们毕竟已是年过六旬的老年人,他们的健康状况已不如从前,身体大多患有或轻或重的病痛。因此,子女在享受迁移父母带给他们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应该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陪他们医治各种疾病。子女也应该抽出时间承担各种家务劳动,以减轻老年人的家务负担,让他们也能享受生活。尤其是对那些丧偶或分居的老年父母,子女更要对他们多些关怀和照料,以解除他们因老伴的缺失而产生的孤独失落心理。

其次,跟随儿子迁移的随迁老人家庭,家庭成员应该密切关注并及时化解婆媳之间或大或小的矛盾,使婆媳之间能够和平、和睦共处,这既有助于维护家庭的和谐,又有助于随迁老人的城市生活和城市适应,对老人自身及其子女家庭都有利。

另外,与老伴一起生活的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更高,对于迁移于异地的随迁老人更是如此。因此,应该鼓励随迁老人尽量与老伴一起迁移,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对于那些丧偶的随迁老人,子女也应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老人再婚。我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有规定,老年人享有婚姻自由,任何人不得干涉老年人再婚自由及婚后生活,否则就构成侵权[8]。因此,子女及全社会成员都应该尊重和维护老年人,包括随迁老人的再婚意愿和再婚选择,维护老年人的各项权益切实得以实现,尽可能地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5.2 城市提供均等化服务

公共政策的完善对促进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也有积极意义。当前,城市应适度放开随迁老人的户口迁移政策,实现“户随人走”,结束“人户分离”导致的随迁老人福利受损。在不能完全实现“户随人走”的情况下,政府应尽量完善城市公共福利均等化享受政策,不论是本地老人还是外地老人,不论其来自城市还是来自农村,都能享受到迁入地的福利政策,如医疗费用的报销、免费体检、半价公交、免费使用公共设施等,以此增强随迁老人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其对所居住城市的归属感。

5.3 盘活农村土地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的土地是随迁老人迁移过程中的一大牵绊,影响着来自农村的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和长期居留意愿。对此,政府应尽量盘活农村土地经营权,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使随迁老人能够从流转的土地中获益,这样可以减轻随迁老人的城市生活负担,使其在城市生活地更安心、更放心,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社会。

6 结 语

总之,本文运用结构式访谈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结合204位随迁老人的调查资料,从随迁老人的个体特征、子女特征、伴侣及家乡情况等方面考察了随迁老人的迁移特征,在此基础上发现随迁老人存在诸多迁移问题,比如: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子女,“照顾者”角色与被照顾需求之间的矛盾、“养儿防老”传统与婆媳矛盾突出的尴尬,“人户分离”导致老人福利受损,丧偶与夫妻分居问题等。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随迁老人的子女及其家庭应该关心、关爱随迁老人,为老人提供适当的生活照料;社会及政府应放宽随迁老人的户口迁移限制,为其提供均等化的城市福利服务;政府还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等政策,解除随迁老人迁移的后顾之忧。这些举措可以促使随迁老人更好地适应迁入地的生活,使其晚年生活老有所依,也有助于随迁老人子女的职业发展和孙子女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及城市化、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老伴子女程度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老伴,幸福相伴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张景芳十几年如一日 七楼背瘫痪老伴上下(外四首)
“同居”养老伴夕阳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