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结构思想的三维体系解读

2020-02-25 01:20陈雪娇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阶级马克思要素

陈雪娇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安徽宿州,234000

1 提出问题与相关研究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思想是社会基本结构、社会活动结构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动态过程,它揭示了社会运行、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这一角度进行阐述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转型问题的解决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学界对马克思的社会结构思想多从两个方向开展研究:一个方向是从纵向构成要素关系角度;另一个方向是从横向形成的平面组合角度。

从纵向构成要素关系角度,庞元正将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基本要素归纳为生产方式、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人口因素和自然环境五个基本方面[1]。杜玉华则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以社会结构的构成——社会要素为起点,依据不同的社会要素将其社会结构理论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一种关系性结构。微观结构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各种具体关系;中观结构是介于人与自然的原生关系和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具体社会关系之间的一种派生关系;宏观结构则是人、社会、自然界间的普遍关系[2]。近年来,杜玉华更进一步提出“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社会内部诸要素禀赋结构矛盾运动的过程”[3]的观点。

从横向形成的平面组合角度,张子礼和邓晓臻围绕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将社会结构划分为四个组合方面,分别是社会的资源构成及其配置、分层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观念结构[4]。蔡青竹则认为,马克思从社会基本结构着眼,坚信社会的整体框架由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功能结构及社会关系结构组合而成[5]。

在研究把握经典文本基础上,笔者认为,马克思所指的社会结构不是简单、静止、横纵交错的平面结构,而是一个庞大的立体结构体系,是复合的、流动的层层环绕的立体结构。它以满足人类需要为出发点,从社会结构形成最基本的要素着手,在社会分工和协作过程中,在发展过程中结成了阶级阶层关系。这一关系的确立,进一步促进各种协作活动,强化本阶级内部的特征,追求满足本阶级或阶层群体的需要,即以“满足需要—要素—协作—阶级阶层—协作—要素—满足需要”为线索,形成社会基本结构、社会活动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动态体系,为认知社会提供新的视角。

2 从三维角度对马克思社会结构思想的解读

2.1 社会基本结构

马克思指出,社会结构是指在一个社会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由各种社会关系组合而成的社会框架,是人们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与他们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在社会结构中,存在许多要素及其相互联结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它们位于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的核心层,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它们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内容构成及其性质特征,也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和根本。

2.1.1 社会基本结构的要素及其关系

社会基本结构是对社会结构的深层本质的概述,是由人、自然、生产力、生产关系等上层建筑构成。作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的矛盾变化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从动态上看,社会结构内部的运动和发展同时也是其中各种关系矛盾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在这些矛盾中,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作为最根本的矛盾,并对其他矛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是由其决定的,同时又对前一基本矛盾起到一定的反作用,这样的矛盾互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矛盾关系和发展运动。

2.1.2 社会基本结构的动态发展,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过程和规律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思想揭示了社会的基本结构通过内部要素的互动作用,尤其是生产力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将推动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继而推动整个社会面貌的改变。正如马克思明确指出的那样,“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随着社会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6]

在马克思看来,在社会结构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作为社会的一般生产因素,它们的结合方式是社会结构性质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社会结构类型的区分标准。社会结构正是在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在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就是这些关系组成的矛盾关系体,也正是各种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简言之,社会结构的变迁是建立在这一既定规律基础上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要适应当时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一种形态发展到另一种形态,实现了社会形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过渡。

2.2 社会活动结构

社会活动结构是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和发展的,它位于基本结构的外层,是社会结构的主体构成部分,也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主场所。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正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上把人们与社会生活条件结合起来的现实存在的社会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网络系统。从活动结构内部结构层次的自身规定性来看,可将活动结构分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意识活动三大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分布于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领域,为人类提供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社会生活秩序和社会生活意义。

2.2.1 经济活动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7],由此而衍生的经济活动就成为了人类要进行的第一个基本社会活动。马克思提出,由于人们需要物质生活资料的不断供给,因此决定了人们必须要从事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即经济活动。人们在其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所结成的“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8]。马克思指出,社会是由于经济的相互关系而连结在一起的,经济活动不仅是人们社会生产的前提和条件,也是人们社会生产的结果,并且他们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出这种前提和结果。

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即社会生产,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社会中最主要的实践形式,它也是马克思考察社会结构的客观依据。马克思十分注重物质生产和经济因素的作用,他认为,社会生产的方式将对人们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的过程产生关键性影响和制约。人们的生活本来就是建立在社会生产的基础之上,人们只有通过参与到社会生产的过程中才会了解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才会有机会结合社会结构中的各个基本要素,进而实现在矛盾运动中的向前发展。从社会的角度,共存与发展的各种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关系的社会结构。

2.2.2 政治活动

政治活动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结构之上的,并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与设施的总和,它是专门生产社会秩序的人类活动。马克思深入考察了以国家形式存在的社会结构的内部机制,他指出,社会的政治活动是指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之关联的各种活动方式。在阶级社会中,以现存的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法律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作用。一方面,生产方式的持续运作必然会在整个社会生产范围内产生一种有规则、有秩序的规范形式。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占有阶级,为了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必然会制定出一系列对应于现存生产关系的制度化的法律条文以及体系化的意识形态,从而保证现存社会生产关系的持续存在和稳定运行。

社会的政治活动是社会政治领域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社会管理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构。社会政治活动是通过意识形式的某种思想或理论而形成的关系,是某种思想和观念的外化,因而具有意识形式与物质形式相统一的特征。精神和观念是这种结构的灵魂,昭示了社会政治活动的意识性;而精神和观念的外化则使物质成为其存在的物的外壳,即社会政治活动的中介——政治机构,即是掌握和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政治机关,这里呈现出社会政治活动的物质性。另外,政治机构作为权力的表现形式,能够表达、执行和保障国家意志,又呈现出社会政治活动的意识性。因此政治活动的两重性——意识性和物质性是它区别于其他两种活动的根本特征,也是它和经济、文化意识活动相统一的根据。

2.2.3 文化意识活动

文化意识活动是人们在社会意识的生产、交流、传播和应用中的关系。它是由各种社会主体积淀下来的文化元素和意识形态在社会运行过程中自成的架构关系,它是用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要的人类活动,也可以简称为文化活动或意识活动。马克思认为,文化按其本性来说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也随着社会的演进而变化。而它的发展变化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变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将社会变革区分为两方面:一种是与生产相关的经济条件上的变革,即在经济条件下发生的能够用自然科学去准确指明的、物质性的变革;另一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变革,即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和哲学方面的变革,并认为前一种变革是后一种变革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变革的基础和根据[9]。

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文化意识活动反映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内容,并对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具有能动作用,是社会系统中的意识形态和精神生产及其产品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按照马克思的广义上的理解,社会意识的基础是物质的,社会的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活动所决定,但社会意识活动一旦产生就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它在功能上具有其他活动形式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具有自身继承性和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2.3 社会阶层结构

马克思是从经济过程出发来看阶级问题的。作为社会分层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在阶级分析基础上研究社会不平等的现象,来揭示社会不平等的起因。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由劳动者之间的资源分配形成的,人们使用各自拥有的社会资源进行各种社会交往、利益交换,并以此谋求自身利益,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社会关系结构。在这一结构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活动的方式和由它所决定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经济机构中所处的地位。当拥有资源的人占据优势地位、对社会方面进行控制时,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就会形成。

2.3.1 阶级与社会分工

马克思指出,社会分层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阶级分层,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阶级划分的标准是由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控制决定的。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被视为需要和满足需要所必须的劳动活动体系,从这种社会劳动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交叉或相互关系(生产关系),在社会的整个活动中,相互处于同样关系的个体和团体,亦即属于同一经济活动的范畴,都构成了一个阶级。”[10]恩格斯进一步指出,阶级划分的基础是由于生产力的不足,而现代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发展的生产力将使这种划分被取代。这里,恩格斯指出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关于阶级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还特别强调了分工与阶级之间的紧密关系,指出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前提。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分工的范围内,私人关系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发展成阶级关系,并作为这样的关系固定下来。”[11]恩格斯也指出:“阶级的存在是由分工引起的”。[12]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强调,分工的结果形成了社会劳动活动的一些特定的领域。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就是以“分工”为线索,揭示了分工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演变,由分工促生了所有制的建构。

2.3.2 社会阶层结构及其走向

所谓阶级结构,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将处于不同政治经济地位的社会主体分为不同的阶级。在这一认识基础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有两大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3]。这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过,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决不仅仅是由工人阶级和产业资本家阶级组成的,还存在一些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阶级。这些中间阶级,就是某种类型的阶层。同时,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他的最高希望是,中等阶级的人数将增加,无产阶级(有工作的无产阶级)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将相对地越来越小(虽然它的人数会绝对地增加)”。这里表明马克思在当时就已经预见到中间阶层会进一步扩大。论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层结构,已不是简单地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所构成的阶层结构,而是形成了一个橄榄型的“两边小,中间大”的社会阶层结构。“两边小”是指传统定义中的资产阶级(极少数的富有群体)和无产阶级(极少数的穷人群体)的总占比较小,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中间大”是指在传统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出现了一个总占比较大的“中产阶级”。

3 马克思三维社会结构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

在社会结构这一三维结构体系中,社会基本结构是最根本、最核心的结构。社会活动结构作为一种主体建构型的结构,一方面,它是由基本结构产生并由其决定的;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客体的社会阶层结构所显现出来,表现为各个阶层在不同活动领域的行为方式。整个社会结构最外层的是由社会分工而形成的社会阶层结构,这里称之为表象层,它是主体层活动的反射,主体性活动在这一层得到体现和贯穿。因为作为表象层的阶层结构是可以被直接认知到的层面,具体来说,它是基于基本结构、活动结构外化为的一系列社会现象。不论核心层还是主体层,最终都会在这一层得到体现,并在这里发挥作用。社会结构的合理与否也是通过这一层次来加以直观判断,即通过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性来分辨社会的现代化程度。由此,可以说表象层既基于其他层面,同时又是表现其他层面的形式和外壳。作为表象层的社会阶层结构,由于其外显性的特征,社会结构的各种特征在这里得到现实体现,由此它往往成为人们研究社会结构的基点和依据。

基本结构、活动结构和阶层结构这三个社会结构之间是存在着紧密联系的。从结构要素看,活动结构是基本结构直接演绎的结果;基本结构的四个要素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在活动结构中体现为经济活动,而“上层建筑”在活动结构中则体现为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在这一由基本结构渗透到活动结构的过程中,就获得了由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等组成的活动结构。再向社会主体层看,社会结构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可以看出,人才是社会结构的活动主体。阶层结构的划分,不仅基于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而且还要根据不同经济地位的人所表达的政治诉求和人们维护自身利益的社会意识的路径和方式。另外,基本结构、活动结构、阶层结构这三结构之间的紧密关系,除了在内容上具有相关性外,在社会变革上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说,基本结构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活动的更替,进而,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也会发生新的变化,而活动结构的变化最终也要回归到基本结构变化的轨道上来。

4 马克思社会结构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通过深入观察、深刻分析整体社会及其各结构构成,凸显了社会结构的系统性、整体性特征,在主体建构型的活动结构中各要素得以渗透,促进活动主体间的有机互动和动态调整,最终表现为社会各阶层群体关系的平衡、协调、有序发展。这为解决中国面临现实问题提供了思路。当今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和加速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化随之不断加剧。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发生变革,由此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导致结构性矛盾冲突。同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都出现许多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增加,国家与社会发展面临严重挑战,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动荡不安等问题将会愈演愈烈。如何破解当下的难题,将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事实上,马克思的社会结构思想能够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第一,从社会基本结构来看,社会的基本结构通过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在各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框架内构建动力机制,实现全要素布局,为增强社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提供内生动力。社会结构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迁和转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规律,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社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趋势加强。社会的结构性转型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自我调节过程。在转型过程中,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前提的二元结构理论面临新的挑战,社会结构在动态转换下不断地进行整合。如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国上下一盘棋,联防联控,高效率地调配社会资源,加快要素合理流动,都是社会结构整体性和系统性加强后所迸发出的内生动力的体现。

第二,从社会活动结构来看,社会结构内部是由各种人类活动组成的网络系统,在活动结构内部,结构层次间构建协调机制,从社会整体结构出发,将基本结构渗透到活动结构的子系统,促进各领域间的有机互动,动态调整。马克思认为,社会活动结构是在网络系统中由人类活动所组成的社会活动形式。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不同社会阶层的需求发生变化,而社会结构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生活中产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要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就要考虑统筹各方关系,平衡各阶层利益,根本上要处理好社会活动主体之间的关系,社会活动主体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的合理性要考虑不同的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都需平衡发展。疫情中我国制度资源的优势得以体现,公有制的社会体制下的资源得到了有效调配。针对疫情初期的救援物资不足问题,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和解决。可见,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效分配,正是社会基本结构中各种要素之间产生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活动结构的构建要求人们应该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针对当前中国发展建设需要,全面评估、整体布局,平衡各要素、各领域之间的关系,使要素之间合理配置、有效结合。而要使各要素之间达到平衡发展,就要深入到各要素中去,认识不同要素内部是怎样运行和发展的,从而了解整个社会活动结构的内在运行机制,这也正是马克思所讲的个体和整体互相依存关系。我国“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是与这一理论相一致的。注重经济、社会等各领域之间的关系,通盘考虑、综合布局,重视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心民生发展,缩小城乡二元差距,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这些不同领域的结构要素都在按照自身所特有的规律运行,他们之间也都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第三,从社会阶层结构来看,社会结构是由劳动者之间的资源分配形成的,人们使用各自拥有的资源进行各种社会交往,并以此获取利益,并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社会关系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构建平衡机制,以人为中心,扩大中产阶层群体,打造各阶层利益协调与整合平台。在马克思看来,人、社会、自然都是内在于社会结构的不可或缺的基本主体要素,三个基本主体要素中人是首要的。马克思把现实的人作为社会结构主体的观点,为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政府始终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全民抗击疫情。中国政府对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援助,各地政府、企业、个人也竭尽所能进行捐助、援助。这正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渐进完善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是相同实质的不同表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和社会结构要共同促进、共同发展。这既是马克思社会结构思想给人们的现实启示,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本身的终极关怀。

社会学家认为,现代社会要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转型还未完成,在这次疫情中也凸显出打造“内需型社会”的必要性,即扩大中等收入人群规模。然而也要看到,西方国家拥有最发达的经济体制、公共卫生体系和庞大的中产阶级,但目前来看,疫情控制效果并不得力。相较于发达国家,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动员上,中国在疫情防控上的组织更加有序高效,使得国内疫情得到稳定控制。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是分不开的,体制动员力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高,产业链的合理布局,资源的有效调配等都是西方国家所不能企及的。可见,社会结构的合理布局与其内部要素结构的建构和动态协调有着重要关联。

5 结 语

对马克思社会结构进行分析,认识社会结构的发展趋势,并在社会结构的背景下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及社会的基本特征。对马克思的社会结构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吸收其理论精髓作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推进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努力构建现代化的社会整体结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理论支撑。今天,重新审视马克思的社会结构思想,是因为我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需要寻找理论的新的阐释点,以更好地指导现实。

猜你喜欢
阶级马克思要素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当代理解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