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艳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感染管理部 江苏 南京 211102)
院内感染主要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与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感染的一种现象,也被称之为医院获得性感染。院内感染不仅会伤害到患者身心健康,还易增加疾病治疗难度,降低医疗质量与就医效果,同时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对医院的社会形象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积极控制院内感染对于降低患者感染率、保障医疗安全及减少医疗成本而言具有重大意义[1]。质量控制管理模式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从医护人员入手,在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上有良好效果。鉴于此,本次研究对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用于防范院内感染及提高医护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展开相应分析,报道如下。
对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0 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160 例与对照组160 例。观察组中男95 例,女65 例;年龄20~58 岁,平均年龄(41.06±2.79)岁;基础疾病:神经系统疾病40 例、心血管系统疾病52 例、呼吸系统疾病68 例。对照组中男年龄21 ~59 岁,平均年龄(41.18±2.55)岁;基础疾病:神经系统疾病42 例、心血管系统疾病51 例、呼吸系统疾病6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性成立。
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模式,按照医院常规感染制度及规范,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与做好病房卫生管理,同时学习感染防控相关知识等。观察组行质量控制管理模式:(1)创建院内感染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由医院感染管理部、感染管理委员会人员共同组成。完善并制定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新制度、职责与流程:小组需选出经验丰富且专业强的感控医生、护士作为感染信息员。(2)落实、培训与整改:感染管理部每个月举办1 次感染控制会议,对上个月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价,将当月院内感控措施与重点进行规划与安排,由各科室信息员传达会议内容至全体医护人员;采用根因分析法与品管圈等管理手段,不断分析与改进医院感染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持续反馈与循环中螺旋式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治疗;同时安排院内感染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培训与知识讲座,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能力;不定期对观察组各临床科室的院感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抽查与监督,纠正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奖惩制度。(3)环境管理:对于普通病房采用每天2 次开窗通风至少半小时,并消毒清洁病房内物品,采用湿式扫床及擦地,选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控制病房湿度控制,除隔离病房外,普通病房相对湿度保持在55%左右,规范化探视制度与陪住情况,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4)设备管理:每天使用乙醇纱布擦拭仪器设备表面,对于污染严重的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除了特殊仪器外,同时做好诊疗器械每个环节的把控,如清洗、消毒、灭菌及包装等;加强一次性物品监控及管理,正确清除医用与生活垃圾,并做到定期设备细菌检查与专人专项管理,做好信息反馈,将检查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后,及时制定改正措施,避免再次发生。(5)安全健康教育:将院内各病区治疗室等特定区域更换成感应式水龙头,并在洗手池旁张贴“七步洗手法”示意图,组织全体医护人员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并不定期抽查临床工作人员手卫生情况;做好病房患者健康指导工作,并在病房内配上免洗手消毒剂;相关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防护工作,在操作时佩戴好口罩、手套及帽子等,在有可能出现喷溅诊疗操作时穿戴防护工作服与面罩。两组均实施6 个月后进行评价。
(1)统计两组患者在实施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例数。(2)医护人员自我保护能力:抽查实施管理措施后两组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措施完全按照标准实施占比,两组均抽查了50 次。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医护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各项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护人员抽查自我保护能力比较[n(%)]
院内感染包括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种,内源性感染也就是自身感染,外源性感染大多来自医护人员携带、院外设施及医院环境污染等。相关研究发现[2],院内感染主要受到医院感染控制落实不到位、监督力度不足、医院环境、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医院感染控制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若发生院内感染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临床工作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3]。因此,积极有效防控院内感染,能够优化医疗质量。
质量控制管理模式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具有可持续性、全面性等特点。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需要时刻注重以患者为中心,在制定及开展相关制度时,需要考虑执行者、参与者的基本权利及要求,而质量控制管理模式要求在管理期间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要求相关管理人员注重与关注人格尊严、权利需求及身心健康等,让医院工作人员积极发展自我管理意识,自觉提升专业素养,加强预防感染意识,以便更好的实现医院防控感染工作目标。孟庆华[4]等研究发现,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可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手术期间危险因素;梁淑娟[5]等提到,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质量管理控制阀能够有效控制院内感染,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与陈波[6]等研究结果相符合,由此表明质量控制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院内感染发生,提高临床医疗水平。通过创建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并进行培训、制定与整改措施,能够全方位控制院内感染情况,并加强与各临床科室的合作,使全体医护人员加强对感染因素的认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7]。同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与落实制度,发挥监督机制、奖惩机制等,能够减少医护人员不良工作行为,进而有效改进感染防控质量,对病房环境、洗手池及医疗设备等加强清洁与消毒,可有效避免接触性感染源头[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医护人员自我保护能力比对照组高,主要是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后,通过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加强手卫生管理与安全健康安全教育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自我保护能力,进而最大化减少院内感染现象,确保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应用在医院防范院内感染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