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北民间吹打乐种类繁多,笔者以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的什样锦班社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其班社的人员组成、乐器使用、演奏形式、曲目与应用等现状进行调查。
关键词:襄阳市;石花镇;什样锦;吹打乐;调查报告;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
什样锦又名十样锦、十翻、十不闲,《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1](以下简称“集成”)将其划分在鄂北打调、襄河吹打、牌子锣三大乐种中。目前,国内关于什样锦的研究涉猎不多,《集成》中对什样锦的流源与分布、曲目与应用、音乐特征进行了略述;屠明[2]的《湖北民间器乐曲<什样锦>研究》选取省内不同地区的6首《什样锦》,对其乐器、演奏形式、音乐本体、应用场合及功能等进行比较研究;程道法[3]的《湖北民间器乐曲中的序列结构》主要是对湖北省境内流传的什样锦序列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笔者作为襄阳人,就地利之便,首先对襄阳地区的什样锦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到,襄阳地区较为成熟的什样锦乐班有两个,分别位于襄阳市襄州区东津镇(2006年选入襄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2007年选入襄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笔者从2019年开始,先后五次对东津镇什样锦班社进行实地调查,在《襄阳东津什样锦调查报告》[4]中,对该乐班的人员组成、乐器使用、演奏形式、乐谱等进行分析与总结。笔者基于对东津镇什样锦班社的田野采风,以谷城县石花镇什样锦班社为研究对象,对其班社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
笔者于2020年3月起对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什样锦班社进行了三次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共有录音102分钟、照片20张、访谈记录3000字、曲牌12首。
一、行话与常用称谓
在什样锦中,乐人对演奏技艺、表演形式、乐器称谓等有一套自己的叫法,笔者姑且称其为“行话”,现将所搜集的行话与常用称谓总结如下:(1)点子:勾锣、马锣;(2)哈巴狗:掌锣;(3)柿饼鼓:扁鼓;(4)走打:室外行走演奏;(5)坐打:室内定位演奏;(6)两节号:大号,无哨,筒身分上下两节,上细下粗,上端吹口呈杯状,下端呈喇叭状。
二、乐人与乐班
襄阳市石花镇什样锦班社班主王绍钦,男,1945年出生于谷城石花镇,从小热爱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擅长演奏各类打击乐器(俗称打铜器)。据王绍钦所述,什样锦最初以祭祀天地、敬奉祖先为主要功能。自古以来,村民们将老河口至白河的公路称为“神路”,在这条通往武当山的“神路”上,人们需徒步行走,以示虔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祭拜祖师爷朱元璋的日子,全国各地的香客聚集在石花镇,从这里出发前往武当山朝圣拜佛。由于石花镇是朝圣的必经之路,这里也就成了驿站和集散地。香客们至少提前一至两天来到这里,稍作休整,缓解舟车劳顿。在朝圣的前一天沐浴净身、备足香裱,锁口忌身,做好朝圣的准备工作。每逢晚上,来自豫、湘、皖、浙的锣鼓乐队,在各自住宿的驿站、旅馆内操演鼓乐,不同地区的锣鼓点子风格迥异、各具特色,老艺人形容当年的盛况可谓是“日有锣鼓震天响,夜有笙箫笛管声”。石花镇的什样锦通过与其他锣鼓乐相互交流、切磋,取众家之长,经过几代艺人们的传承,不断地完善、打磨,形成了石花镇独特的什样锦演奏风格。王绍钦老人回忆道:“朝圣祭祀的队伍十分浩大,仅演奏什样锦的乐队成员就有50多人,但这一传统随着祭祖形式的消亡逐渐消失。”
现在,由于政府和各级文化单位的支持,什样锦班社在石花镇建立了三处传承基地,分别是:小坦山村、石溪社区、骆蓄公司。传承基地先后培养了近150名传承人,建立了40多人的传承骨干队伍。从演奏时间上看,在年节庙会或是重要的民俗节日时,乐班较为活跃,平时除了接一些红白喜事①、商业演出外,还能够承接一定数量的惠民演出、非遗展演等活动,基本保持在每年30~40场。由于演出多、收入高,大家的积极性也高,再加上乐班成员多为退休职工、农民、自由职业者,时间比较充裕,因此排练的时间、地点都较为固定。每周排练2~3次,且成员均是石花镇村民,平均年龄在72岁,职业以农民和退休人员为主,具体人员详见表1。
三、乐器
据艺人姚天艺谈到:“石花镇什样锦的形成源于朝圣拜佛的过程,本地的锣鼓乐與其他地区的锣鼓乐相互交流、切磋,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因此取名什样锦,是乐器种类丰富、曲牌多而杂的意思。”
传统什样锦表演中使用的乐器可分为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两大类,其中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鼓、堂鼓、扁鼓、大镲、小镲、大钹、小钹、抄锣、勾锣、掌锣、木鱼、碰铃、马锣、梆子等,吹管乐器主要有笛、中音笙、中音唢呐、两节号、管子、箫等。近年来,又加入了二胡、中阮、柳琴、琵琶、扬琴等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甚至还加入了西洋乐器大提琴,丰富了什样锦的乐队编制,目前除了两节号这种乐器已经不再使用外,其他乐器几乎都能派上用场。
四、演奏形式
谷城石花镇什样锦乐班的演奏形式分为“走打”与“坐打”两种。“走打”是指在室外行进过程中演奏,主要在朝圣、年节庙会、红白喜事中使用,其中朝圣最有代表性,极具祭祀文化色彩。
朝圣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大型祭祀活动,队伍十分浩大,仅演奏什样锦的乐队成员就有50多人,还有金殿模型、供桌、羽扇、旌旗等道教文化元素。在“走打”队伍中,两节号打头阵,走在最前端,锣鼓架子置于中间,各类钹和锣分别站在左右两侧,笛、箫、笙、管子、唢呐等吹管乐器紧随其后,两人一组,通常为双数,数量不定,香客们跟随在“金顶”后,走在朝圣队伍的最末端。图4中圆形代表乐器,方框代表旌旗、羽扇等道具,金龙旗和太极旗的数量不定,通常在6~8面,演奏形式如图4所示。
“坐打”现主要用于展演、商业演出等活动,相较于朝圣的浩大气势,“坐打”的规模较小,演出人数通常在10~20人,班主依据演出场地大小临时组建人员。在“坐打”中,锣鼓架子置于中间,镲和鑼分置于左右两侧,吹管乐站在打击乐后面,共两排。由于场地限制,只选取金龙旗、太极旗等道具,站在吹管乐两侧,其演奏形式如图7所示。
五、曲牌与应用
传统什样锦演奏的曲牌通常由笛引调,其他乐器随即跟上,曲牌演奏顺序、数量均无定数,由于此种方式难度较大,要求艺人们对曲牌演奏十分娴熟,相互间配合默契,后逐渐被废弃。现在什样锦的演奏更加程式化,曲牌的顺序由艺人们事先商定好,曲牌与曲牌的转换由鼓衔接。经常演奏的传统曲牌有13首,依据曲牌来源和使用场合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曲牌用于“朝山拜祖”的祭祀活动,有《大武当》《小武当》《十八盘》《三通鼓》《金罗汉》《金串子》等;第二类曲牌来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主要用于民俗节日、年节庙会等欢乐的场合,有《银纽丝》《仙花调》《夜深沉》《八宝》《八片》等;第三类是现代创作的曲牌,有《江南春》等。
六、结语
通过对襄阳市石花镇和东津镇两个乐班的实地调查,笔者对襄阳地区什样锦乐班的人员组成、乐器使用、演奏形式、所用曲牌等相关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后续笔者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音乐本体入手,对襄阳地区什样锦音乐的文化内涵、传播变迁、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挖掘与整理,希望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参考。该课题在调查撰写过程中,笔者多次得到湖北文理学院、谷城县文化馆与石花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相关领导、老师们的协助与支持,文中照片由石花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提供,在此一并感谢。
刘文静
1992年10月9日生,单位为湖北文理学院,助教。
注释
①白事用在德高望重的年长者身上,年轻人不能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上)[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4.
[2]屠明.湖北民间器乐曲《十样锦》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9(3):131-144.
[3]程道法.湖北民间器乐曲中的序列结构[J].黄钟,1997(2):26-32.
[4]刘文静.襄阳东津十样锦调查报告[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0(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