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新媒体 打通人社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0-02-24 23:17蒲芸茜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服务性最后一公里政务

文/蒲芸茜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面对传播方式变革带来的新变化,人社系统应积极拥抱移动互联时代,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打通人社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迎来了5G 时代,政务新媒体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不再只是一个门户网站,或只是简单发发信息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而是在运维方面更加注重服务性。尤其是人社系统的政务新媒体,在探索政务新媒体服务性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用好新媒体,增强服务性

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网民超9 亿。可以说,如今已几乎形成了“全民上网、全民皆媒”的新格局。面对这样的新格局,人社部门主动行动,积极作为,用好新媒体平台。

在找准定位的同时,人社部门积极建立、入驻各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各平台优势,进行政策发布、宣传,并注重提升服务性,打通人社服务“最后一公里”。例如,进入“成都人社局”微信公众号,菜单栏的“三微”引人注目,它们分别是微咨询、微服务、微家庭。微咨询栏目设有智能咨询、近期热点、政策文件、微视频集,即使半夜用语音发送问题,也有智能客服进行回复,提升了服务性。宜宾市屏山县建立了“屏山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基层就业服务工作QQ 群、客户端等,每周还会在屏山县扶贫驻村工作组QQ群发布就业扶贫招工信息……让各乡(镇)、村扶贫驻村干部将招聘信息传递到每一个劳动力。

目前,四川21 市(州)的人社部门均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并在微信公众号内的菜单栏设便民服务、人社服务、人社大厅、政策法规、政策文件等子菜单,点开子菜单就能进入相关服务的页面,十分方便。

用好新媒体,做到又快又准

人社部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展示着人社部门的形象,人社部门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发声,让群众知道人社部门开展的工作,了解相关政策、信息。新媒体具有快的特点,人社部门在用好新媒体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这一点。应建立健全信息宣传快速反应机制,重视时效性,要及时将开展的工作以文图、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尤其是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政策,要进行及时发布。

在快速发布的同时,要注意做到“准”。即建立审核机制,落实审核工作,对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从而确保发布的信息严谨、准确。只有做到了又快又准,才能全面提升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信息发布和解读回应平台更权威。

新媒体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人社部门要用好新媒体,除了做到又快又准,还应不断强化互动、引导、办事等功能,与用户积极互动,及时回复用户提出的问题,聚焦为民服务、办好实事,提供更加便捷实用的移动服务。此外,还要注意及时更新,切忌成为“僵尸网站”“僵尸号”。同时做到不盲目追求粉丝数量和阅读量,不“卖萌”,不发鸡汤、段子,不成为标题党。

用好新媒体,让人社服务持续“在线”

如今,人们使用移动网络的时间越来越长。群众在哪里,服务就要到哪里。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阻断了人们的“面对面”,也让招聘求职难、企业复工难、出门返岗难、社保办理无法有效开展……面对这些难题,四川人社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推行“不见面”“网上办”等公共服务“线上模式”。如四川各地的社保部门推出了社保经办“不见面”服务,将大部分社保业务“搬”到线上,积极引导参保单位和个人通过社保网厅、“四川e 社保”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线上办理参保单位人员增减变动、缴费工资申报、基本信息修改、参保缴费医明细打印、工伤认定和鉴定结论登记、退休新增、个人(单位)发放信息变更、参保关系终止(死亡、退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社保业务,保障了疫情期间社保经办不“打烊”。

从在线办理社保业务到在线进行劳动仲裁,再到开展在线人社政策咨询……四川人社充分利用新媒体,快速汇聚多方资源,突破空间地域限制,让数据跑路,把部分线下业务服务“搬至”线上,让人社服务持续“在线”。这种“屏对屏”的新模式既降低了疫情对人社公共服务的影响,又方便了办事群众,还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得到群众的认可。

猜你喜欢
服务性最后一公里政务
高职体育教学中贯彻服务性管理的探究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服务性的若干思考分析
电视法治栏目服务性问题的探讨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青海省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实施意见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政务微信,你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