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淑怡
在整个疫情期间,“饭圈”因各种事件出现在大众视野,从“227事件”(肖战粉丝因不满肖战名字用于同人文创作而举报了AO3等网站,因网站正式被封是在2月27日,因此称其为“227事件”)到近期拥有极高热度的《青春有你》开播,“饭圈”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讨论群体之一。而在其关注度猛增的同时,相关质疑与批评也不绝于耳。疫情期间,主流媒体为与大众文化接轨,在相关灾难议题的报道中采取直播打榜的方式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到底是积极的创新还是模糊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边界,我们不能用非黑即白的二元思考模式去判断它,而是要结合饭圈的具体特点做出思考。
饭圈文化的雏形即“粉丝文化”,从最早香港“四大天王”到2005年《超级女声》的爆红,粉丝这一群体逐渐从小众关注转变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饭圈与粉丝都有着相对稳定的领导体系,但粉丝更侧重个人的活动,只通过购买专辑、看综艺等“文本”方式①。而饭圈在其基础上更强调组织性、规范性,内部拥有规定的一套符号语言体系。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曾提出“印刷意味着民主”,这强调了媒介的产生与进步在舆论形成方面的重要性。对于饭圈群体来说,互联网这一媒介催生了饭圈的组织体系并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内部的认同感。复旦大学的崔迪老师将粉丝文化称为“Fandom1.0”,其核心特点是“文本中心化”,而饭圈文化是“Fandom2.0”,它的特点是数据实践+碎片化文化+横向连接。
我们当下处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媒介形态转变使得明星与粉丝的距离拉近、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交流拓展、粉丝为偶像应援的方式多样化,饭圈已不仅仅局限在其内部圈层的交流中,他们利用自身庞大的基数和强大的执行力在互联网阵地上赢得了相当一部分的话语权,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如微博超话打榜就是借用了粉丝群体的共驱性从而建立起的一种名人人气营销机制。对于饭圈来说,为自己喜欢的偶像打榜成为这一群体的共同目标。专辑销量、MV播放量、主演的电视剧收视率等都包含在数据的范畴内。除了看重数据,饭圈涉及领域还拓展到慈善、文学创作等方面。
疫情爆发初期,武汉市城建局为缓解病房资源压力,以我国2003年非典期间的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为参照建立了雷神山与火神山医院。同时,为与大众接轨,“央视频”推出了特别直播频道让网友可24小时观看医院的施工过程。被疫情困住的网友们自此开始了一系列“自娱自乐”的取名大赛,他们自称“闲疯帝”,更是将镜头中出现的器械、房屋等叫做“呕泥酱”“大白兔”“蓝忘机”等。这一做法得到了主流媒体的认可,随后更是推出“打榜”功能,进一步将饭圈的话语系统与消费逻辑运用到直播中。人民日报于2020年1月30日发表关于“挖掘机天团”的微博,得到的点赞超过27万次。截至2020年2月13日,话题#千万云监工的聪明才智#在微博上的阅读数达到了2196.7万②,可见此话题的热度。
这已不是官方媒体第一次运用饭圈话语体系。2019年2月,共青团中央推出了“江山娇”与“红旗漫”两个虚拟人物作为官方形象的代表,与此次取名事件相同的是,这都是将一定虚拟的意识形态人格化,但不同的是,此次涉及的议题是国家灾难。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将灾难性议题饭圈化的处理模式是否符合传统主流新闻传播价值观且是否发挥了媒体最基本的功能导向成为了争议的重点,而网友的态度不一则源自圈层差异。
1.正确引导大众关心公共事务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媒介的高度化发展瓦解了以往的闭合空间,而是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去中心化集合体,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消弭、互动感加强,“Z时代”的年轻人本身就是网络的原住民,身处这种网络互动空间中,他们的身份认同感很强,会将饭圈中崇拜主义自然地运用到民族主义的构建中,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饭圈爱国主义。粉丝最关心的是自家偶像动态,但在互联网时代下,饭圈爱国主义者在面对将这类议题饭圈化传播的情况时,因公共议题具有了其感兴趣的特质,关心就会向其迁移。同时在这场公共领域的“狂欢”中,他们通过交流使身份认同感进一步加强。
2.提升议题的公开度与透明度
互联网时代,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以央视为代表的官方主流媒体一直在充分利用融媒体做着新的尝试。此次事件的出发点,一是为了吸引用户,二是帮助市民打发困在家中的无聊时光。但最关键的是,新闻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公共性与公益性,其必须考虑大众们的公共利益。因此对于疫情事件来说,通过网络将防疫措施公开化、透明化是缓解大众恐慌、不安情绪的最好办法,展现无隐瞒的态度、提高公信力才能顺应民心、较好地引导舆论。
3.将平台作为联结大众的情感载体
官方媒体在大众眼中一直象征着可靠、权威,但同时也是死板、难以靠近的。近年来,央视为了与时代、与年轻人接轨一直在进行新的尝试,如两会vlog、主播说联播以及进驻B站等。而这次的直播打榜,网友们就可通过这一平台进行情感交流,而且官方对网友们饭圈化表达的行为表示了赞同,使主流媒体之于大众来说不再是高高在上、具有距离感的对象,而更接近共同抗击疫情的“战友”,饭圈爱国主义发挥作用。郭庆光老师曾强调过国家掌握传播话语权的重要性,然而掌握传播话语权首先要靠其自身业务水平、新闻质量,但其根本还是源于大众在心理、情感上的趋同性与认可度。
这一事件引起众多争议在于媒体将灾难议题饭圈化,使之有了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这虽然提高了大众对公共事务的关心,但凡事过犹不及,大众的关心加上娱乐化成分后就会淡化,重点也发生了偏移。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中,作者认为电视的出现会导致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各行各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人类会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在饭圈中,粉丝的立场先于个人的思考,这样的偶像式崇拜一旦用于灾难议题,极易使大众不论对错只看立场,沉溺于表层娱乐信息的满足,而难以深度思考和实际行动③。灾难性议题的主旋律应是严肃、严谨,大众只有保证了理性的思考,才能客观地看待事情的发展,做出合理的判断。作为官方媒体,这一主旋律若把握得有偏差,一是会发挥大众传媒的“麻醉”功能,导致大众囿于情绪的戏谑围墙;二是淡化灾难本身在人们心中的关注程度。同时在直播中更值得称赞的是夜以继日施工的工人,面对灾难,我们不能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将赞颂的对象完全转移到非人化的事物上,对人需要抱有一定的尊重。
众声喧嚣时代,新闻行业的门槛降低,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虽有改变,但其本质却没变。首先,新闻从业者要明确媒体的首要任务是给大众提供真实且新鲜的信息,公众大部分情况下是“盲目”的,出于日常生活的信息需要,媒体提供的信息成为他们日常判断、做出决策的依据。其次,新闻专业主义要求媒体明确自身的功能导向,用专业的态度去面对不同的话题,全球性的灾难是人类的不幸,对抗灾难的严肃性十分重要。最后,大众媒体始终要为公共利益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服务,报道新闻要从揭示真相以及大众到底想知道什么出发。除了新闻专业主义,媒介伦理是关于职业传播者在他们的行为可能对他人产生消极影响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的指导方针或道德准则。而当下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监管力度不足,灾难性议题报道中媒体伦理失范如弄虚作假、丧失新闻的人文关怀等现象频繁出现,这都是媒体把新闻专业与媒介伦理的要求抛之脑后的结果。
传播学者克罗斯曾提出一个谣言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灾难发生后,大众出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导致判断能力下降,被动地成为“乌合之众”,谣言易得到大量滋生与传播。面对这种情况,官方媒体在掌握着可靠信源的前提下,报道正确的事实、安抚大众情绪、做好舆论引导格外重要。在重大事件中,媒体若有一点报道错误,其公信力就会大大下降。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灾难中的英雄,我们要赞扬,但作为媒体,不能忘记这是一场灾难,灾难就是灾难,一味地歌颂而忘却了其根本,把灾难演绎成民族史上光辉的一笔,就是灾难上的灾难。
社会学者S.Fritz曾指出“灾难是一个发生于特定时空的社会事件,对社会或该社会的某一自足区域造成严重损坏,招致人员及物质损失,以致社会结构瓦解,无法完成重要功能或工作”④。面对灾难报道,出于不安感,大众对信息的需求格外突出。对于媒体来说,除了新闻的时效性以外,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全媒体资源做出直观且丰富的报道,就需要媒体自身的新闻敏感与业务水平。在这次疫情中,“央视频”利用直播为大众打开了“舆论监督”的大门,这就达到了直观呈现、快速反应、即时互动、信息整合、观点汇聚、舆论引导、陪伴的众多作用⑤。随着5G、VR技术的逐渐成熟,在未来,媒体更是能实现直播无卡顿,使观众获得亲临现场的真实感。在不失新闻伦理与发挥新闻专业主义的前提下,面对灾难议题,如何正确使用新技术以完成新闻报道,成为众多专业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胡岑岑.从“追星族”到“饭圈”——我国粉丝组织的“变”与“不变”[J].中国青年研究,2020(02):112-118+57.
②张鑫淼.奇观制造与展演:主流媒体饭圈化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03):83+85.
③周韧,李鑫斓.“饭圈化”反思——灾难中需要太多自我感动和集体狂欢吗?[EB/OL].探索与争鸣,2020-02-09.https://mp.weixin.qq.com/s/TeXoQ8Worc5kzoC cK3KBOA.
④臧国仁,钟蔚文.灾难事件与媒体报道:相关研究简述[J].新闻学研究,2000(01).
⑤栾轶玫,张雅琦.视频直播在灾难报道中的运用及传播边控问题——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J].传媒观察,2020(03):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