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艺松
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而对2020年的高校毕业生来说,这个毕业季也注定终生难忘。在这个充斥着告别与祝福的6月,大多数毕业生不能欢聚一堂,与同学话别离,听校长临别赠言,期待已久的毕业合照也成了奢望。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百所高校举办首次“云毕业”典礼。新浪微博上,人民日报、微言教育、微博联合发起#未来你好毕业典礼#话题,现场直播各大高校的“云毕业”典礼,填补了毕业学子的遗憾。截至2020年7月13日,该话题阅读量达到11.4亿,讨论数55.8万,在网络上掀起了“云毕业”的浪潮。毕业生不能亲临毕业典礼现场,但仍然能够参与庄重的典礼,收到诚挚的祝福。值此非常时刻,“云端”之下的其他观众也会感受到国家之于个人的意义,以及个人之于国家的责任。
场景是指人与周围客观事物的关系的总和,最早用来指电影拍摄的场所和布景,是通过角色行动来表现故事情节的特定过程。早期的媒介场景研究是由戈夫曼提出的拟剧理论延伸而来的。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戈夫曼探讨了人们在不同场景下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社会表现。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梅洛维茨开始借鉴拟剧理论研究媒介场景对人们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场景理论的内涵进一步丰富,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所著的《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指出了与场景时代相关的五个要素: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他们把这五种要素称为“场景五力”①。新的信息形态和传播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思考方式,通过由多种媒介打造的场景,人们可以在“云端”上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交流。
在这个全媒体时代,利用大数据可以摸清每个人的喜好;传感器和定位系统可以及时地捕捉信息;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让受众可以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进行个性化内容的获取和交流;场景中的“五力”激活了受众的场景需求。从传统媒体的单向给予到新媒体的社交互通,受众的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升级,当大数据、AI智能、机器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受众开始追求接收内容与相互沟通的实时性和情景化,场景的要素逐渐凸显出来。
“云毕业”由此应运而生。突如其来的疫情阻隔了相聚,而科技开花却让天涯变咫尺,各个高校通过“新科技”链接祝福和嘱托,乘着全媒体的东风,将毕业典礼打造成一个开放性、包容性、多空间的立体式传播格局。
场景技术的进步,是提升全方位沉浸式场景体验的重要路径,也是打造场景矩阵的重要依托。场景矩阵的打造需要依靠“场景五力”所包含的五种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通互融得以实现。2020年的“云毕业”季期间,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权威主流媒体的全方位直播,到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终端以及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主题活动,一场“云毕业”热潮被掀起。7月10日,抖音APP发布的《2020年毕业季抖音数据报告》显示,有17.5万人通过抖音特效穿上“学士服”参加“云毕业”典礼,超过291万人在抖音发布毕业视频,累计获赞超6.7亿次②。各个高校的“云毕业”形式各具特色:南京邮电大学2020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借助机器人云连线部分毕业生,由导师为机器人拨穗并颁发学位证书,另一端的毕业生通过机器人搭载的平板向导师问好;哈尔滨工程大学为毕业生准备了丰富的“云端”毕业礼包,毕业生可通过学校在微信、抖音平台上设置的小程序参与云拨穗、云合影、云祝福等;中国传媒大学通过演播室加慢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多场地、多平台联动,呈现出一场立体式、全方位的毕业“盛宴”。从直播到AI特效,从机器人连线到VR游戏,多重场景技术赋予每一场“云毕业”典礼花样般的仪式感和惊喜。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人们对服务层次的要求逐渐从生理需求上升为心理需求,比起结果,人们越来越注重过程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疫情未散的情况下,各大高校充分满足毕业学子对典礼仪式的参与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并通过多家媒体及平台同步进行直播,带领受众多角度、全方位地参与典礼全过程,塑造了一种在身至典礼现场观赏的情景只要打开直播,大家便可相聚“云端”,同步观礼。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例,在“云毕业”典礼直播期间,人人都是“云校友”,观众们也纷纷互动评论“今天也是北大云学子”“何其有幸,竟能参加清华的毕业典礼”……为了吸引更多网友线上关注毕业典礼,一些高校邀请明星线上“做客”:歌手周深在中国传媒大学“云毕业”典礼上为毕业生深情献唱;前火箭少女101成员、2020届毕业生张紫宁也参与到现场连线中;同时,许多高校在典礼中加入了精美且极具意义的短视频。无论是毕业生、校友、家长还是围观的网友,都能够在这一氛围中感受到典礼带来的仪式感。在这个毕业季,数字化媒体将各大高校的毕业典礼投射到每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当中,一端是毕业典礼,一端是庞大的媒体用户,联结形成一场全民“云毕业”的狂欢盛宴。
在这个移动时代,场景的社交化传播成为人们新的社交方式。不同地域的人们通过移动设备这种介质被联系在一起,人们相聚在“云端”,进行话语与思想的交流,当受众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沟通越来越顺畅、频率越来越强时,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也越强,创造出来的场景价值就越多。社群由具有共同情感需求、利益需求的社会个体,借助互联网社交平台聚集起来③。当受众观看直播或视频时,分享的不仅是信息,更是一种意义和体验。因此,在“云毕业”直播期间,观众通过评论、弹幕甚至是“云校友”合唱校歌的方式参与场景的内容创造,共同营造出一个属于“大家”的毕业体验场景。对于毕业生而言,“云毕业”让大家多了一份使命感与责任;对于校友们来说,在这个特殊时期能再一次参加母校的毕业典礼收获的则是一份浓浓的归属感;而即使是普通观众,也能在这一场场别开生面又充满仪式感的毕业典礼中,再一次回顾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和曾经追求的信仰。如今历经风雨洗礼,每一名中国人都越发意识到国家与个人关系的不能分割。由此可见,“云毕业”通过传递感同身受的情感,让受众作为价值创造中的重要角色,以此构建多元化的场景体验。
从上课在“云课堂”、开会在“云会议”到毕业用“云答辩”、就业用“云应聘”,再到陆续开展的“云毕业”……2020年,疫情的阻挡让“云科技”遍地开花。虽不能当面告别、彼此拥抱,不能现场拨穗抛帽,但在“云毕业”典礼上,各高校各显神通,为青春送上一次别样离情。相信以“云毕业”为开端,未来将会有更多“云端”场景被构建,更多思想将会在“云端”穿梭与碰撞。
注释:
①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03):20-27.
②2020年毕业季抖音数据报告出炉,清华、北大、武大等十所高校成最火高校 [J].凤凰网,2020-07-10.https://tech.ifeng.com/c/7xzI7wt3W0v.
③刘茜,欧阳宏生.场景力:移动时代传媒核心竞争力[J].新闻战线,2018(0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