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洪池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5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科教电影理论争鸣首次提出了“新形态科教电影”这一概念,被视为对传统科教电影的创新和突破。回顾历史,我国科教电影走过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短暂辉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故事片和纪录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科教电影整体上艰难前进。“新形态科教电影”的提出和初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我国科教电影发展提供了一条探索的路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国科教电影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一阶段,国家的各项事业稳步前进,新文艺和社会思潮不断地涌现。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科教电影的发展特别是创作理论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范宗钗、赵立魁以及韦菁于1990 年在《电影艺术》第2 期发表了一篇名为《科教电影分析:<钛><回声><人口与经济>及其他》的文章,该文针对我国科教电影的发展状况建设性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新形态科教电影”,这篇文章在我国当时的科教电影理论界引起了较大的影响,也深刻的影响和启发了日后我国科教电影的走向。
“新形态科教电影”这一概念的提出距今已经有近30 年的历史,在这过程中我国科教电影整体上并没有太多突破,但是也应该看到“新形态科教电影”自提出以来,一直是作为“探路者”探寻着我国科教电影发展之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宇宙与人》《黑脸琵鹭》《深渊——邪教的本质》《圆明园》《月球探秘》《变暖的地球》以及《大气变化与粮食安全》等一系列优质科教电影的诞生和成功丰富了二十世纪“新形态科教电影”的创作手法、观念。用现在的眼光去比较《崛起的第三金属——钛》《回声》《人口与经济》等早期“新形态科教电影”和《圆明园》《变暖的地球》《大气变化与粮食安全》等当下“新形态科教电影”,前者不论在哪一个方面都显得稚嫩,没有后者成熟。但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正是有了前者的积淀和开拓才有了后者的发展,换句话说,从早期“新形态科教电影”的提出与初步发展到当下的“新形态科教电影”,是我国科教电影逐步现代化的过程,其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形态科教电影”已经突破了我国传统科教电影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形成的以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为主的传统题材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全面的拓展,形成了多样的题材范围,并且反映在具体的影片上,从科学知识的物质层面介绍向精神领域和文化领域拓展,即从“物”的科学向“人”的科学转变。
第二,“新形态科教电影”在观念、手法及结构运用上已经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科教电影的创作规律,不同片种之间的融合、不同创作手法的相互借鉴、现代电影观念的形成和普及、故事化、情绪化以及纪实性等创作手法的运用直接影响了“新形态科教电影”的现实创作。二十一世纪以来,一些高投入、大制作的科教电影陆续问世,呈现出的是一种宏达命题以及“史诗般”的制作,促进了“新形态科教电影”的“大片化”进程。
第三,“新形态科教电影”中科学性、艺术性以及思想性的相互协调,即人文精神的回归。“新形态科教电影”回归到了电影的本来面目,科教电影是电影,电影在当下重要的目的就是吸引观众,充分考虑观众在影片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四,“新形态科教电影”彰显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文化,《崛起的第三金属——钛》《回声》《人口与经济》由于受传统科教电影创作规律和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间接表达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文化,而《宇宙与人》《圆明园》以及《月球探秘》等则更为直接的表达了科教电影承载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
“新形态科教电影”是有别于传统科教电影的特征所出现的新的创作观念、手法以及结构下形成的具体的科教电影(科教片)形态,当然它来源于传统科教电影。本文采用的“新形态科教电影”概念是赵立魁等提出的“新形态科教电影”概念的延续和发展,正如《科教电影分析:〈钛〉〈回声〉〈人口与经济〉及其他》所阐述的,“新形态科教电影”是就传统科教电影而言,是对科教电影的拓展。
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我国社会与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国科教电影的整体发展并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这一阶段我国科教电影的产量由年平均产量的100、200部到40、50 部,且优质科教电影少有(大多数影片是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片)。此外我国科教电影的理论研究或停滞不前或出现的相关研究多是总结性的、缺少创新。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形态科教电影”的出现和发展给这一领域带来希望,从1986 年《崛起的第三金属——钛》开始,至二十一世纪初的《宇宙与人》到如今的《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新形态科教电影”像一颗含苞待放的种子,已经深深的扎根在我国科教电影创作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本文将通过叙事“话语”、科学知识的故事化、多元叙事因素这三个方面分析“新形态科教电影”在当今的社会心理和时代特征的大背景下所采用的叙事策略。
“新形态科教电影”在社会传播环境下采取的是何种叙事“话语”,这个问题是这一类科教电影采取何种叙事策略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同样也是针对传统科教电影的最直接区别。笔者通过总结学界对于传统科教电影的研究以及比较传统科教电影和“新形态科教电影”具体的文本案例,提出了“新形态科教电影”叙事“话语”的人文精神回归。结合当下大众文化兴起的社会现象,比较传统科教电影中关于“人”的问题,进而提出平民化创作视角的介入。
1. 人文精神的回归
“科教电影是指运用电影这一艺术表现手段,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现象和事件进行探索的类型电影,旨在解惑释疑,启迪思想,传播知识。”[1]科教电影是通过电影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内容,当下,科教电影的科学性往往被置高于艺术性与思想性,同时科教电影的创作题材也往往限于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从目前科教电影每年的产量可以看出,农业类的推广片占绝大多数,且大多数科教电影形成一种富于说教、内容枯燥、形式呆板、缺乏创新的模式。
二十一世纪以来,《骗术的真相》《深渊——邪教的本质》《圆明园》《月球探秘》《变暖的地球》等优质“新形态科教电影”的问世,让人文精神在科教电影中得到彰显。“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予以关注,表现出一种责任感、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科学精神不仅表现为传播最新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认识世界的理念和方法,包括对于未来的科学想象力。”[2]
2. 平民化创作视角的介入
我国传统科教电影中,科学知识和技术常被理解为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加上传统科教电影由于创作观念、手法和结构的落后,并没有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通过电影艺术转换为生动、形象、有趣的电影画面,使得科学知识晦涩难懂,加之我国传统的科教电影一般在影片中采取的叙事方式多是以严肃、客观、冷静的叙述,给观众造成说教性强、晦涩难懂的心理感觉,使得我国科教电影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平民化意识”深刻的影响文学和艺术的创作,在大量的“新形态科教电影”中可以看到叙事话语已经由传统的精英话语向平民话语转变。在尊重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其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使得影片形成了雅与俗的相互结合,同时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和故事来展现科学文化的魅力。
故事化在当下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创作中被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在纪录片创作和电视新闻创作中,故事化成为了提高影片观赏性和娱乐性有效的手段,也是影视适应传播环境最好的创作手段之一。对于我国科教电影而言,故事化的创作手法并不陌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不平静的夜》这部科教电影就开始了我国科教电影的故事化创作手法的探索,该片把科学知识通过电影艺术的形式表现,没有枯燥乏味、流于说教。随后几年陆续有几部运用故事化创作手法的科教电影,如《车床的喜悦》《保养耕牛》《石头织布》等。此外,1978 年的《收购员日记》与《红绿灯下》等,也运用故事化的创作手法。
1. 科学内容的故事化探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科教电影的生产模式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市场检验逐渐成为了我国科教电影生存的原则。我国科教电影有来自故事片、纪录片等电影类型片种的竞争,更有来自科教电视领域的竞争,例如美国的探索频道、中央科教频道以及各个地方电视台的科教频道,这些频道的科教节目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运用故事化的创作手法,大幅度的提升了收视率,同时压缩了科教电影的市场生存空间。而传统科教电影对故事化创作存在运用不够熟练和根本就不用的问题。
《山海经》《一千零一夜》《荷马史诗》《格林童话》等古今中外故事充斥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爱听故事犹如人类天性一样,深深的嵌入到我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当中。目前,如何吸引受众、满足受众的需求成为传媒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科教电影更是如此,我国传统的科教电影长期过分的强调科教内容的科学性,忽视其艺术性和思想性,而造成科教电影内容叙述晦涩、观赏性差的问题,故事化创作满足了人们爱听故事的习惯,在讲故事中把科学知识传播出去,可以作为一种创作方式进行运用。
2. 科学故事讲述技巧
“新形态科教电影”的故事化可以通过不同结构的运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和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等基本技能把科学内容转化到具体电影的故事情节中,包括两类影片——科教故事电影(《徐老三建新房》《咱也学学打官司》等)与非科教故事电影(《宇宙与人》《圆明园》《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等)。正如上文阐述,我国科教电影对于故事化创作手法的运用并不陌生,而“新形态科教电影”对于“故事化”创作手法的运用是值得其他科教电影,特别是传统模式下的科教电影学习和借鉴的。在电影中讲述故事是叙事开展的重要手法,讲述故事的技巧也有很多:悬念、节奏、细节、特写、象征、隐喻、隐现和重复等[3]。
一是凸显人物。人物往往是故事电影叙事内容最为重要的元素,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人物开展的,人物关系、矛盾与冲突贯穿故事情节是推动叙事的重要前提。人物在科教电影中的作用亦然,科教电影中的故事化创作离不开人物,在“新形态科教电影”中,往往是通过“人”的参与将科教知识传递给受众,这种形式突破了传统科教电影所使用的“见物不见人”,只有画外音与旁白解说而没有“人”参与的创作模式。“新形态科教电影”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使影片的叙事更加贴近与人们的生活经历相关的内容及习惯性的思维逻辑,吸引观众眼球,传递的科学知识。在影片《骗术的真相》中,影片采用真人扮演的形式,通过不同的场景展现骗子如何行骗。“骗子”成为影片的核心因素,通过深入刻画骗子的形象,结合真人的表演,把“如何防骗”与“如何识破骗子的把戏”等科学知识传递给观众,观众可以直观的看到许多骗术,进而了解到骗术的真相。
二是凸显情节。情节是现代电影叙事重要的构成要素,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具体事件中的变化与发展过程,在过程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心理以及思想等。“新形态科教电影”采用的故事化创作中有一类是科教故事电影,采用的故事片的形态,以影片人物发生的故事情节讲述科学知识,切入点由科学知识转向以普通大众为中心,从人们日常生活中耳闻目见的事件出发,紧密的联系现实生活。《徐老三的新房》讲述的就是和现实中每个农村家庭都相关的故事——建新房。影片主人公陕西农民徐老三(徐多田)为盖新房花光所有积蓄,向亲朋好友借了许多钱,新房建好后,徐老三并没有舒适的住在新房里,而是成天躲避前来追债的人。徐老三的儿子带着洋媳妇回到了老家,儿媳妇就上厕所和晚上做噩梦提出了“房子大,居住人少”以及“厕所”等问题,要和儿子回城里。影片传达的科学知识就是农民建房要有合理科学的规划,不要攀比要量力而行。影片围绕徐老三新房建成后出现的问题,通过“徐老三”这个核心人物叙述了一连串相关的小故事,“躲债”、“儿子、媳妇回家”、“堂弟回家宣传合理建房”等,充分利用故事的情节,展现徐老三以及农民最为朴素平凡和最为常见的日常生活细节,聚焦于现实生活中最为贴切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细节,从当下的农村现实生活中挖掘“农村建房”等最贴近人们生活细节从而引起共鸣。这些情节让观众意识到这是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本片所承载的合理科学规划农村建房的科学知识也随之被接受,大大增强了影片的可观赏性和通俗性。
三是设置悬念。悬念作为讲故事的技巧,在文学作品和电影中被大量运用。悬念是一种叙事手段,在处理情节、设置冲突时,利用观众对未来情节的关切和期待心情所做的悬而未决的处理方式[4]。一部好的影片对于悬念的运用总是一环扣着一环,层层深入,影片的节奏张弛有度、情绪渐渐深入,牢牢的抓住观众的眼球,让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感同身受。“新形态科教电影”在悬念运用上已非常成熟,科教电影创作中悬念的运用和故事片创作中戏剧化的情节悬念不同。故事电影中往往可以看到悬念营造的是节奏紧张的情节,而科教电影中则是运用悬念营造一种拖延的或者节奏感不是很强烈的情绪,用这种方法牢牢的拴住观众的眼球,从而在这过程中阐述和解释科学知识。
“新形态科教电影”叙事策略是多元的,不仅有以上的内容,还有其他相关的内容。
1. 情绪因素参与
说到“情绪因素”,赵立魁在《科教电影分析:〈钛〉〈回声〉〈人口与经济〉及其他》一文中阐述关于“新形态科教电影”的特征,提到“情绪因素的强化”是“新形态科教电影”四个主要特征之一。电影的情绪因素可以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观影心理,观众的情绪可被电影中的情绪、情节感化。好的电影中的情绪和情感展现对观众来说是一场审美体验。
科教电影的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是科教电影的内在结构因素。作为“新形态科教电影”,首先要满足“科学性”的要求,其次是艺术性和思想性,即在影片进行科学知识阐述和介绍时夹带情绪和情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科教电影理论关于“科学性、艺术性以及思想性”与“传统与创新”的争鸣涉及到科教电影中情绪因素的问题,当时“新形态科教电影”处于诞生初期,对于情绪和情感的运用不是非常成熟,手法上略显稚嫩。
在“新形态科教电影”中,情绪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科学家、专家为代表的科学话语持有者和电影本身的创作者。相较于传统的科教电影,“新形态科教电影”把影片的创作者和影片主体的情绪直接展现在影片内容上而不是幕后。在电影中通过电影的声画关系抒发主体情绪,所以情绪也成为“新形态科教电影”中除科学结论、思想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构成。
2. 寓教于乐的方式
早期“新形态科教电影”相较于传统科教电影的转变之一就是“启发——思考的教育方式”。传统科教电影在传播中一直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即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教育的多元化和多形式,其次是传统科教电影中创作者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观众只是被动接受,加之传统科教电影在结构上是一种完整的封闭模式,进而限制了影片和观众、观众和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以及观众的思维空间,影响到科学知识的传播效果。
“新形态科教电影”采用的寓教于乐方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受众的参与度,通过科教电影艺术性、思想性的表达手段在受众身上下功夫,进而改变传统科教电影中观众的被动地位,调动观众的心理和情绪活动,进而完成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递,提升相应科学知识传播效果的有效性。用审美主体和客体的理解就是,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不再是传统科教电影中的被动者,而是让自己成为参与的主体。
2007 年由广东省电影公司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联合发行的科教电影《青春的颤音》,被称为“建国以来第一部寓教于乐的情景科教片”,影片以高中一节普通的生理卫生课作为叙事背景,穿插许多人成长中生理变化的小故事,同时结合大量的动画效果,使得本来单调的课堂教学被展现得形象、生动和有趣。影片中的“学生们”不同于一般科教电影中的演员扮演,这些学生都是本色出演,讲述社会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自己。“寓教于乐”对于这部科教电影应该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影片以课堂作为背景,“老师”并不是在课堂中灌输知识,而是采取和“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开展这一堂课程,“学生”在问题与讨论中了解相关科学知识,课堂轻松活跃且收获颇丰。二是“学生”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影片的这种形式使观众能够有效的融入到影片情景中,其不再是作为观赏的客体,而是参与的主体。在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参与是通过观众想象实现的,观众不再是一个处于被动地位的旁观者,而是作为科学探索的参与者,这时的科教电影不再是一个完整封闭的传播空间,而是开放性的,观众亦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