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雨
(渤海大学 艺术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河洛大鼓流传于民间,在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河洛大鼓经过不断发展,在唱腔板式、语言发音、题材内容等方面呈现出豫西独有的艺术特色。在信息时代大潮的冲击下,河洛大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抓住机遇,做好传承与创新,不断丰富河洛大鼓艺术内涵,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挑战,是恢复河洛大鼓往昔的生机与活力的起点。
河洛大鼓源于清末,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凭借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了河南地区的曲艺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国曲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早期的河洛大鼓是流传于河南民间的曲艺文化,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传入城市。如今所见的河洛大鼓,初期是以“琴音”为源,然后逐渐发展而来的。而“琴音”是流传于官宦、商绅、文人之间的一种曲艺形式,因其词曲较为典雅、形式考究、唱腔低沉、节奏缓慢拖沓、内容以男女爱情故事为主等原因,当时在平民群众之中并不普及,后经“琴音”艺人的不断创新,才逐渐被平民群众所欢迎。相传南阳鼓儿词艺人李四(李狗儿)卖艺行至洛阳,与“琴音”艺人同台演出,“琴音”艺人吸取了鼓儿词这一曲艺形式的优点,并在“琴音”的演绎的过程当中对其不断翻新。在演唱中,艺人们加入大腔大口表演动作,同时以打击乐、书鼓、钢板等元素烘托气氛,“借用了单大鼓的书鼓和钢板来助演,一改琴书呆坐的形式和缓慢的音乐节奏,融合出一种新的演唱方式即鼓碰弦”[1]。“琴音”的这些改进受到了平民群众的欢迎。“琴音”经过长期的磨合与改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琴音”在表演形式上的缺陷,丰富了“琴音”的曲艺形式,褪去了相对典雅的色彩,逐渐平民化、通俗化,形成了一种富有豫西地域特色的曲艺形式。
“琴音”经过艺人们的改进,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并拥有了一定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其中。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闲暇之余,常通过这种曲艺形式来放松身心,缓解自身压力。“琴音”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成为人们繁重工作后的重要消遣手段之一。“琴音”艺人走街串巷,借助“琴音”这一艺术形式,向人们诉说着人世间的百态。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同时也起到了陶冶情操、丰富知识的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关系逐渐密切,在城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琴音”逐渐演变成“大鼓书”,而“大鼓书”正是河洛大鼓的前身。
近年来,“大鼓书”在洛阳的偃师、宜阳等地都具有较大发展,并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曲艺体系。至20世纪30年代中晚期,“大鼓书”已经具有相对稳定的曲艺市场,在艺人们的相互竞争下,“大鼓书”的发展达到了高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曲艺人员逐渐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与资助,“大鼓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1950年,周恩来总理率领慰问团到朝鲜慰问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偃师县二代鼓书艺人张天培随团演出。周总理观看演出后问张天培:‘你演的叫什么曲种?’张回答:‘这是我们河洛地区流行的地方曲艺——大鼓书。’周总理说:‘那就叫河洛大鼓吧!’”[2]在1951年召开的洛阳地区曲艺工作会议上,根据周总理的建议,人们将“大鼓书”这种曲艺形式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并沿用至今。
河洛大鼓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娱乐方式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这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分不开的。河洛大鼓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其唱腔板式、语言发音、题材内容等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备受大众青睐。
河洛大鼓因“只用大鼓和简板(鸳鸯板或钢镰)击节伴奏,它的唱腔音调可高可低,由艺人根据需要自行决定”[3],所以河洛大鼓的唱腔板式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河洛大鼓的唱腔热情洒脱,不仅具有歌唱性与抒情性,又极具故事性。因为河洛大鼓的说唱各类曲目较多,艺人们为了适应繁多的曲目种类,所以将河洛大鼓的板式进行丰富与创新,使得河洛大鼓的板式特征较为多样。河洛大鼓的基础板式是“平板”,其余板式都是在“平板”的基础上发展改变而来,例如散板、头板、快板等。艺人们会根据曲目中不同的故事情节,运用不同的板式,也会根据曲目中不同的句式结构,采用不同的板式变化,如“三字蹦”与“五字垛”等。
河洛大鼓艺人常以“说着唱”的形式来抒发情感,以“垛起来唱”的形式来叙述故事情节,以“叹着唱”与“压低唱”的形式来倾诉苦衷,而“叹着唱”到一定程度,便需要以“哭着唱”的形式来表现悲哀伤痛的情绪,情绪转换为愤怒之时,便以“怒着唱”的方式表现。河洛大鼓的唱腔板式与戏曲艺术中的唱、念、哭、笑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河洛大鼓艺人根据故事情节用击鼓来掌握节奏,设定说唱的形式与占比,时而唱,时而说,具有说中有唱、唱中有说的特点。河洛大鼓艺人唱完一段,便常借桌子上的醒木镇场。伴奏者在说唱故事时,也可帮腔接腔,相互呼应,以增添演出效果,活跃现场气氛。可见河洛大鼓的唱腔板式之多,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河洛大鼓的语言发音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具体表现为其语言发音掺杂着方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快速流通促使诸多民间艺术门类都处于相互借鉴、融合、进步的状态,河洛大鼓自然也不例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河洛大鼓艺术的语言发音,不仅具备曲艺艺术固有的共性,也有鲜明的河南地域色彩,不仅雅俗共赏,而且老少皆宜。
起初,河洛大鼓以“琴音”的形式传播,因受众水平相对偏高,所以河洛大鼓在语言发音上具有了一定的“雅”的特点,而经艺人改进并流传于民间后,又具有了民间的“俗”气。之后河洛大鼓便长期活跃于民间,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河洛大鼓将河南地区淳朴的民风民俗容纳其中,其曲目唱词之中还有部分百姓所熟知的日常用语,充满了民间的世俗性气息。
河洛大鼓的语言与发音方式都具有浓厚的韵律之感,突显了河南地方特色。因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容易造成河洛大鼓的曲词结构失韵,甚至可能出现跑调的情况,所以河洛大鼓中一些语言发音是普通话所无法代替的。河洛大鼓艺人为了防止失韵、跑调等情况的出现,在语言发音方面将地方方言运用其中,比如“万岁皇爷有道龙”的“龙”字,“到南庄去会客”的“客”字等唱词发音,都取地方方言。因此,河洛大鼓与其他地方性曲艺有所不同,其在语言发音方面具有掺杂方言的独特之处。
河洛大鼓之所以在题材内容方面具有选取广泛的特点,是因为其大部分题材取于方言俚语、小调、民歌等。河洛大鼓与当地“民歌、小调、方言俚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借鉴了许多当地民歌、小调以及戏曲声腔的音乐语汇”[4],河洛大鼓艺人将这些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融入河洛大鼓的题材内容中,使河洛大鼓的题材内容不断创新与丰富,确保了其题材内容的生命力。
河洛大鼓是说、唱相结合的艺术,它以口语化的韵文内容,说唱化的音乐表现,与观众交流互动。河洛大鼓艺人为了适应大众的审美水平,不断丰富着河洛大鼓的题材内容,以满足大众对艺术的欣赏与需求。河洛大鼓艺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说唱技巧与表演动作,积极吸取其他曲艺门类的优点,将民间歌舞的题材内容、表演程式、唱腔调门等融入河洛大鼓中来,丰富了河洛大鼓的题材内容。例如,改坐唱为站立表演,在表演中加入大量方言等,从不同层面向观众展示着河洛大鼓的独特魅力。
题材内容选取广泛不仅体现了河洛大鼓蓬勃的生命力,更体现了河洛大鼓艺人们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河洛大鼓题材上的丰富多样,与从事河洛大鼓艺人们的不断探索是密不可分的。
2006年5月,河洛大鼓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当中,这标志着河洛大鼓的保护工作也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地方特色的河洛大鼓在保护的过程当中,势必也会衍生出一些问题,给河洛大鼓的发展造成挑战。那么如何应对挑战,处理出现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艺术形式具有一定局限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电影、电视等新兴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河洛大鼓植根于河南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与浓厚的地方特色,但因新兴娱乐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给河洛大鼓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而河洛大鼓的艺术形式又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导致其市场变小,许多从事河洛大鼓的艺人纷纷转行,发展前景远不如以前。
河洛大鼓在艺术形式上存在着题材老旧、唱词相对晦涩的局限性,因此,不易被大众所接受。河洛大鼓保留了“琴音”的部分的唱词,其内容较为文雅,具有一定的韵律感,这虽然是河洛大鼓所具备的优势,但在一些作品中,难免会存在着一些晦涩难懂的唱句以及与新时代主流文化相背离的唱词。从题材角度来说,河洛大鼓的题材内容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丰富,老旧的题材内容逐渐脱离了主流的审美取向,导致河洛大鼓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势必会对河洛大鼓的发展产生一定冲击。因为河洛大鼓在唱词、题材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无法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取向,所以导致其发展较为不易。
2.传承人相对较少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当中,传承人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是非物资文化遗产不断传承发展的重要环节。河洛大鼓作为河南省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愈发需要人们的重视。要想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保护好它的传承人。就河洛大鼓而言,传承人不足是现在其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窘境,有能力培养河洛大鼓曲艺的艺人更是寥寥无几。在年轻一代的河洛大鼓演员中,能够成为河洛大鼓的传承人的更是凤毛麟角。从事河洛大鼓的老一辈艺人,虽然其造诣很深,且在业界享有盛誉,但其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知识层面并不宽广,乐理知识也掌握不多,因此,无法将传统的河洛大鼓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导致了河洛大鼓在培养曲艺人才方面,依然以专业团体自行吸纳与个人爱好培养为主要方式。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专业教育相比,河洛大鼓较为不足。从事河洛大鼓技艺的专业人才,其专业的起点与文化的素质的不足,必然会给河洛大鼓的传承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3.地方保护不够充分
河洛大鼓是河南省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河南地域色彩。社会各界对于河洛大鼓这一艺术形式产生了高度的重视,民间艺人、专家、学者等发挥各自所长,不断整理、收集有关于河洛大鼓的历史文献资料、影像资料等,对于河洛大鼓的保护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河洛大鼓的保护的过程当中依然存在问题,例如,部分地区的保护力度不足、政策的落实程度不够、行动缺乏一定的规划、政府主导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等。虽然河洛大鼓的传承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旧任重而道远,政府需要不断地完善对河洛大鼓的保护政策,以丰富地方曲艺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1.丰富艺术内涵
河洛大鼓想要被大众青睐,不断丰富其艺术内涵便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河洛大鼓在发展中,逐渐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相联系,不断改善其艺术形式的局限性,从而应对新兴娱乐产业对其带来的挑战。
唱词方面,河洛大鼓艺人应将一些晦涩难懂的唱句以及与新时代主流文化相背离的唱词进行改良,使唱词符合大众的审美需要。从题材角度来说,河洛大鼓艺人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潮流,让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河洛大鼓产生兴趣。河洛大鼓的表现内容可以结合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情节,以增加吸引力。目前,河洛大鼓的受众人群多是中老年,青少年对于这种曲艺形式的兴趣并不浓厚,这便需要河洛大鼓艺人将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融入河洛大鼓的曲目当中,增加河洛大鼓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拓宽观众的覆盖面。
2.保持传承人新鲜血液
传承人在河洛大鼓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核心与关键,河洛大鼓想要继续传承发展下去,保持新鲜血液便是重中之重。对河洛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传承人作为其生存和发展主体,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他们是河洛大鼓这一艺术形式发展的希望。所以河洛大鼓想要长远的发展,就要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的力度,传承人拥有的传统艺术才不会消亡。相关单位应该做好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传承人的收入水平。社会需要给予传承人一定的尊重,充分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河洛大鼓的技艺中来,并提出相应的奖励政策,不断激发传承人的创作热情,使传承人主动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河洛大鼓的传承人不仅仅指从事演唱河洛大鼓的专业演员,其涵盖的范围也包括社会上的从事其他行业者,例如各级专业的音乐教师,他们属于特殊的文化传播者,其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肩负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在河洛大鼓的传播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吸引年轻一代群体加入河洛大鼓的领域中来,鼓励与引导群众提高对河洛大鼓的认知,并在教学工作中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人的角色,培育一批良好的受众群体。只有这样才能为河洛大鼓的传承不断地增添新鲜血液,才能使河洛大鼓不断地向前发展。
3.完善相关文献资料
河洛大鼓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相关文献资料的完善,只有不断完善河洛大鼓的相关资料,才能使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上继续发光发亮。因此,为了使群众对河洛大鼓有更全面的了解,对河洛大鼓的表演、唱词、音乐等进行梳理并不断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之上,学者需要进一步对河洛大鼓加强科学研究,在影像、录音、文字、曲谱与曲调等方面,形成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并将其存入到档案馆、图书馆,以便更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完善河洛大鼓的相关资料不仅需要诸多学者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政府或相关部门可在政策上给予学者一定的支持,增加财政补贴,有计划有组织地恢复一些城镇中的相关娱乐场所,使河洛大鼓的身影在茶馆、酒肆等娱乐场所重新出现,不断丰富河洛大鼓的物质资料,鼓励演员与群众有近距离的接触,从而获得稳定的观众群体。河洛大鼓的从艺者与学者应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文化修养与管理水平。河洛大鼓艺人在传承河洛大鼓的同时,还应将河洛大鼓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与时代特点相结合,与当代观众的审美取向相吻合,不断丰富河洛大鼓的艺术内涵,使其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河洛大鼓作为河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曲艺文化之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结了数百年来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汗水,具有广泛的群众根基与文化认同感。河洛大鼓在唱腔板式、语言发音、表现题材等方面呈现出了河南地区独有的艺术特色,丰富了河南地区的曲艺文化构成。在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河洛大鼓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这便需要河洛大鼓艺人不断丰富自身艺术特色,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以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挑战,这样才能使河洛大鼓不断向前发展,恢复往昔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