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培尧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传媒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其诗作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被誉为“诗史”。
杜甫诗歌的突出特征是深刻的现实主义。他很少陷入浪漫的幻想,而是实实在在地关心现实,揭露现实的弊端[1]。他的诗作“善陈时事”,被誉为“诗史”。在他的诗中,他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的表达与时代和社会现实的表达交织在一起,将个人的命运遭遇与国家人民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因此,他的诗歌通过个人思想感情的抒发展现了广阔的现实社会生活画面,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揭示了十分深刻、丰富的现实社会内容。而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欣赏,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征,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论述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杜甫有许多诗歌深刻地揭示了盛唐后期隐藏着的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当社会还笼罩在繁荣昌盛的面纱下的时候,杜甫就透过这些表面现象看到了日趋腐败的社会实质,并从多方面揭露了它的矛盾。
盛唐时期,统治阶级好大喜功,依恃国富民强,穷兵黩武,经常随意地破坏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挑起边衅,以邀功请赏。杜甫在《前出塞》中写到“君以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意思是说我们大唐天子的疆土已经非常宽广,可是仍然这样开边拓地,不是太多了吗?《兵车行》则是反映这一主题的代表作品。原诗如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树万树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2]98
杜甫的《兵车行》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生活的一个侧面,他通过对耳闻目睹的出征送别的悲惨场景的描写,有力地揭露了唐政府对外侵略战争的罪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所存在的民族矛盾。同时,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也表露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政治和战争的不满。原诗从送别的场面写起,征战士卒生离死别的惨状通过一个个画面鲜明地展现了出来。然后通过行人的询话引出征夫的诉答,通过问答表现了丰富的内容,增强了现实感。最后通过作者的感慨“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深化了主题,把当时的民族社会政治状况深刻地反映了出来。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杜甫时常关注现实社会政治状况,同时,借助诗歌广泛地反映了这场使唐王朝一蹶不振的大动乱。我们可从他的诗作中清晰地看到这场动乱的真实画面,以及动乱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破坏、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杜甫反映安史之乱最突出的诗歌是 “三吏”“三别”。这6首诗通过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反映了人民大众沉重的苦难。尤其是在《石壕吏》这首诗中,其所反映的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矛盾也更加尖锐,现实主义的描写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原诗如下: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2]124
这首诗展示了安史之乱时一个家庭的遭遇。两个儿子战死了,一个儿子还随时都可能牺牲在战场上。家里已经没有男丁了。虽然到了这种凄惨的境地,还要有人出去服役,连老太太也被逼上了前线。“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个“怒”字,一个“苦”字 ,更加深化了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从“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性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这些都是通过老妇人的话语表达出来的,因此,更加真实,更催人泪下。在诗作中,作者只是客观地描写了实际发生的景象,没有一句评论的话语,但是,字里行间却反映出了作者的是非爱憎,揭露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杜甫的诗歌体现了他忧国与忧民的伟大情怀。忧国与忧民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这在他的诗里体现得十分深刻,特别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他的这种伟大情怀达到了顶峰。他深切的悲悼国家所遭受的摧残和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对人民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当他陷身于沦陷的长安时,因徘徊于故国旧物间,而伤心啜泣。“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哀江头》)”[2]111杜甫时常关注着战事的进展。当他听到官军收复两河地区时,他欣喜若狂的写下了《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这首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2]130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忧国的同时更表达了忧民之情。“三吏”“三别 ”中就充分地显示了杜甫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和不幸遭遇的同情。杜甫总是将人民装在自己的胸怀里,忧国与忧民之情无时不在。在《赴奉先县咏怀》中,当他回家得知小儿子已经饿死,在这种沉重的打击下,他没有仅仅只沉溺于自己的不幸之中,而是想到自己是“生长免租税,名不隶征伐”,尚使幼子无食至夭折,那么那些在沉重的租税、徭役重压下的人民情况又该如何。
杜甫一生的经历是十分曲折的。在政治上十分不如意,在生活中更是潦倒一生。他的许多诗作都抒发了个人的感慨。在他的诗歌当中,他不忘将个人命运遭遇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交织在一起。在抒发个人情怀的同时,仍不忘国家与人民的命运。通过个人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人民现实的命运遭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现实生活画面。
当屋顶被风掀掉,处于风雨袭击中时,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物,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129作者首先想到的是战乱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想到了对所有人带来的沉重灾难。继而作者从心底呼喊,什么时候才能得一座宽大得有千万间的房子,好庇护那些受冻的穷人,使他们都能快快乐乐地生活。如果真能这样,就是让自己的茅草房被风吹破,自己受冻甚至冻死,诗人也心满意足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关心天下人胜过关心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人格!
在安史叛军占领下的长安,杜甫触目伤怀,写下了《春望》这首诗。诗中,诗人将国破之感与家离之恨、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深沉的思想感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110作者将感时恨别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里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有对家人的思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更深刻地表达了这一点。
杜甫在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的同时,也注意到了统治阶级的腐朽,特别是盛唐后期,唐玄宗沉迷于酒色,远贤臣,亲小人,先后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二人为相。他们荒淫无度,腐败透顶。杜甫在诗歌里对他们的丑恶行径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在《丽人行》 一诗当中,作者描写了杨家兄妹骄奢淫逸的生活状态:“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2]101“紫驼之峰”“素鳞”以翡翠釜、水晶盘来盛装,但如此珍贵的食品,如此高妙的烹调竟“犀箸厌育久未下”——竟全都吃腻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他们的挥霍无度。又如“炙手可热势绝伦,甚莫近前丞相嗔”,这两句写出了杨国忠煊赫逼人的权势与嚣张的气焰,形容权势之大。“炙手可热”且“甚莫近前”说明骄横气焰之盛。在《丽人行》这首诗中,诗人将感情深藏在背后,让客观事实自身出来说话,将杨氏兄妹的淫逸生活及显赫的声势刻画得淋漓尽致。暴露出了统治阶级的腐朽、荒淫无度和恣情享乐。而与之相反的是,广大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杜甫就是在这种现实情况下,进一步观察到了社会上的贫富悬殊与对立。因此,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2]103这一名篇中,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唐玄宗晚年沉迷酒色、宠信奸佞的社会现实直接被揭露了出来,尖锐地指出朝廷的一切恩赏奢华的耗费,都是从平民百姓那里搜刮而来。“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虽然在当时杜甫不可能有阶级观念,但是,从他高度概括的诗句里,却表现了封建社会阶级对立不平等的客观现实。
杜甫诗歌最主要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就是现实主义。他既有高尚的思想、密切关注现实的精神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又有高超的艺术技巧。他文化修养深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文》)。对诗歌艺术精益求精,“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海势聊短述》)。同时又能广泛吸收前人的成就,“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为汝师”(《六绝句》)。因此,他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将现实主义推向了高峰,具有十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第一,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无论是记叙重大历史事件还是反映社会生活,或是抒发个人的思想感情,都画面鲜明、逼真。如在《石壕吏》中,诗人仅仅用136个字,就把那一夜投宿的情景及一家三代七口人的命运遭遇都历历在目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第二,真实地表现了错综复杂的感情而不简单化。《新安吏》[2]122是一个突出的例证。诗中,诗人把悲悯人民的遭遇与抗敌爱国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从同情人民疾苦一面,他对选中男充役是不以为然的,“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他伤叹“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但从定乱复国一面,又必须鼓励人民承受沉重的负担,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大责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他把这种矛盾复杂的感情,如实地反映在诗里。不因为英雄主义而抹杀痛苦的负担,也不因为痛苦的负担而抛弃爱国主义。人们无可逃脱地要为因统治集团的腐朽所招致的恶果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应,人民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艺术效果使人们更深切地了解和憎恶那罪恶的根源。
第三,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3]290。例如他的作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从自述抱负到路途见闻,直至归家的感慨。读之使人如入密林,只觉郁郁苍苍。这种沉郁风格,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有极深邃的认识,这种认识浓厚而诚挚。作者对见闻和感情的表述不是叫嚣喧哗,而是沉着冷静。《新安吏》中的“莫自使眼枯,收汝洞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石壕吏》中的“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2]124;《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入门闻号啡,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2]104,都是把激越沉重的思想感情以深沉的形态表现出来,使读者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
第四,语言的高度凝练。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语言既不奇僻怪异,也不随意而出,而是锤炼普通的字句达到一种字重千钧的境界。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一个“垂”字,极见原野平阔之象;一个“涌”字极见明月腾掷而起之形,都是字重千钧。
第一,盛唐社会蕴藏着的社会危机为现实主义诗歌潮流的兴起准备了社会条件。在唐玄宗后期,最高统治者沉溺于声色并挥霍无度,且又沉迷于道教,在密宗佛教的信奉中不可自拔,很少过问朝政。这就导致了朝廷大权先后落入了权相李林甫和杨国忠的手中。自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张九龄罢相以后,李林甫和杨国忠先后独揽大权。李、杨累起大狱,朝政在倾轧与清洗中一塌糊涂[3]278-279。正直的忠贞之臣无法在朝廷上立足,而朝臣之间钩心斗角互相排挤,权相与拥有重兵的节度使之间矛盾也非常激烈。政权的内部,已经呈分崩离析之势。当权者挥霍无度,必然加重对人民的盘剥,王公百官大量地兼并土地,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农民成为失去土地的流民。国家人民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这些严酷的现实都刺激了现实主义诗歌潮流向纵深方向发展。在这一潮流中,杜甫以他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创作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特色诗歌,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三吏 ”“三别”等。而这些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分不开的。可以说,这些诗歌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而杜甫却正是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中进行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
第二,从杜甫自身来讲,他本是没落的官僚子弟,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奉儒守官”“立功立言”的家庭文化传统对他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的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他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希望通过科举登上卿相的高位,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在天宝六年,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此时,奸相李林甫执政,竟以“野无遗贤”为理由,没有录取一个人。杜甫一度沦落到了追随权贵以求口食的地步。悲惨的遭遇使他的眼光从以往的希冀之中转到了现实中来。他开始思考现实,关心国家的兴衰成败。杜甫看透了统治集团的日趋腐败、国君的荒淫享乐、奸相的贪婪专横以及社会上人们贫富对立的不平等社会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杜甫创作了一篇又一篇现实主义诗歌杰作。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对当时及以后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稹、白居易等人吸取他诗歌中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人民性;韩愈、李商隐等人则吸取了杜甫诗歌中高度的艺术性;更多诗人继承了他诗中所体现出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使后人在诗歌的创作质量上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4]。同时,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给我们展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历史生活画面 ,使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唐代的社会现实;给史学家提供了丰富、真实、生动的史学资料。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