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磊涵,马 黎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有了很大地进步。2016年12月2日,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做出重要批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应给予充分地肯定。“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应围绕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应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努力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深度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中国制造2025”的实践之中。
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为国家、社会培养符合社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实质就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专业、守正创新等方面的一种职业精神,它不仅体现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更是体现了一个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1]。近年来,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高职生社会能力不强;动手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学生的社会意识、责任意识不容乐观;学生缺少基本的职业素养;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等,造成了学生“工匠精神”的缺失。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高职生的“工匠精神”得到培育,高职院校必须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旨在办出自己的特色,顺应生产和经济建设需要。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如何补齐学生“工匠精神”的缺失,最有效的途径是将“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高职课程体系中,与课程体系改革相结合。
结合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及行业中岗位的需求,笔者认为,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不仅要优化和改善现有课程体系模式,更重要的是对课程内容做出调整,以加强深层次的课程体系的内涵建设。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更多的职业型和专业型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高职生群体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单独招生考试被录取的学生;二是通过参加普通高招考试被录取的学生。从入学成绩而言,前者在高中摸底考试中一般为总成绩200分左右,后者高考总成绩也基本都在180分至300分之间。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来自高考成绩的最末端。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期间,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不带课本、不带笔记、不带笔的现象。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课程设置改革的重点。高职院校需要紧贴社会实际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更新。如果在教学中仅重理论,而轻实践的话,就无法培育出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主要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比例、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着设施陈旧滞后、忽视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部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都需要实践教学的参与,可以说实践是培养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最重要手段。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基于工作过程而设计的,因此要构建出以企业、行业职业岗位为需要,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高职院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最终培育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
真正的办学特色要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来建立。办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符合行业要求和适合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其余各项内容如政府投入、办学条件改善、特色专业的设立等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来进行。 换言之,不能为了特色而特色,特色本身不是目的,其关键是通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来体现办学特色。
第一,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应随着阶段性的变化而变化。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初期,高职院校的关注点更多的是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规模的扩大上。但随着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自身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办学理念、教学师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科研能力、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内涵建设方面,相较于基建和规模,一个高职院校的内涵更能深远地影响其人才培养的质量[2]。而上述内涵建设方面的优势与特点则构成了院校或专业的特色。
第二,当今的高考录取率虽远高于过去,但优秀生源却相对不足。彼时高职院校不在意内涵建设,特色不突出并不影响院校的招生。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新的高职院校不断创立,录取模式的不断翻新,高职院校将招生工作作为高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推进,加之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了解,学生对学校的选择更加理性。以河南省为例,2017年全省高考报名考生86.58万人,共录取新生72.85万人,录取率高达84.14%,部分非省会城市的高职院校在录取时可以说几乎没有了录取的门槛。即便如此,部分高职院校仍未完成当年的计划招生人数。在此背景下,如果办学没有特色,没有亮点,那么整个学校的发展甚至生存都会面临极大地考验。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仍延续了本科院校的一些教学方法。专任教师的授课模式主要以多媒体教室课堂讲授为主,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脱节,加之实训课程开设较少,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了很大地限制。在期终考核时,教师更加注重卷面成绩,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可行的评级机制,这造成了实训内容很难真正渗透的现象,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
即便是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教学模式多以演示试验或验证试验为主,学生只是机械地对固有的实验程序进行简单的复制,并没有真正掌握实际操作技术。常规的实践教学中,实训课程缺乏实际生产案例,无法将真实工作场景完全展示给学生。另外,课程结构设置不能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没有认真思索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没有反映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更多的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理论教学,对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养重视不足,使得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有所欠缺,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实训课的开展方面,高职院校的各院系都有自己的实训室,且在管理上归属各系院管理,资源不能共享,同时,因仪器设备陈旧,部分试验材料和耗材不能匹配到位,加之试验经费的不足,在种种原因作用下,导致许多院系的实训课程不能顺利开展。再加之由于管理问题,很多实训室在课余时间不能对学生开放,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此外,许多校内实训基地投入不足,工位有限,加之设施陈旧,起不到现代技术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而校外实训基地多为校企合作,需要和企业生产周期相结合,受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提供的工位有限,多为学生顶岗实习预留岗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优秀的导师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同样要想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就要有优秀的“工匠导师”。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的配备不均衡。当前的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上存在着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第一,高职院校大多数是由中专独立或多家合并升格而来,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部分教师很难适应和把控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第二,刚就业的年轻教师,不能很快适应身份的转化,同时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导致了理论和实践不能无缝结合。“双师型”教师,也就是“工匠导师”是衡量高职院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专任教师的重要标准。而现实中,由于管理不便等原因,真正的工匠大师不愿到校内任教,而校内专职教师又缺乏实践锻炼,这些教师均无法满足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人才培养要求。
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其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要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从业人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在强调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强调将生产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中。企业,处在产业发展的前列,加强校企合作,把企业的理念要求融入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行业的归属感。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企业丰富的资源来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可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的历史[3]。
高等职业教育要进行人才培养,仅凭高职院校的校内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其教学要求,就必须进行生产实践,必须与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必须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高职院校可主动创造与企业交流合作的机会,真正了解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把专业设在需求链上。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尝试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在校园的醒目位置通过宣传画等方式宣传“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同时,把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作为重点内容,使学生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和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真正做到教学与产业、学校与企业、实际生产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和提供更多的职业人才。
教学的内容要紧密结合实际和职业岗位的发展需求,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努力做到贴近岗位,贴近企业。高职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职院校要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完善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达到应有的水平。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和企业紧密联系,在明确教学目标后,逐步完善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定位,符合行业中岗位技术能力的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根据专业岗位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岗位标准,最终确定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逐步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完成校内理论与市场实践的无缝对接,课程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教学与工作的无缝对接,使课程设置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能力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同时,高职院校应和企业合作创立校中厂、厂中校,把课堂设在车间,使学生和教师都置身于既是大学,又是企业;既是教师,又是师傅;既是教室,又是车间;既是作品,又是产品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做到“双重身份强技能,双重文化强素质”,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人才。
普通高校教师以学术型为主,除担任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科研工作;而高职院校主要要求教师做到“双师型教师”。教育部的硬性指标中规定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除了要数量达标外,还要达到一定的质量,“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应与时俱进。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突飞猛进,其内涵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市场的发展需求,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将高职院校自身优势与企业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突出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师资力量建设上,高职院校要对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教师必须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不能只是照本宣科。高职院校应提高教师待遇,以此吸引高水平教师来校任教。此外,高职院校还要保证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顺利进行,实训基地的存在,可以促进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相关岗位的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需要建设一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团队,这是一项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在现行条件下,高职院校担任课程的教学团队可以分别由学校教师和企业的师傅共同参与,前者负责理论课教学,后者负责实训环节教学,两者相互配合,各发挥其所长。理论课教师要求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创新意识,同时还要紧密联系企业,并对行业发展的动态有深入了解,要对企业的工作要求及时掌握,要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独到见解,要深刻理解教学规律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能科学地进行课程规划,制定合理的教学制度和考核模式。而企业的师傅作为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只有很好地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艺要求,只有适应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才能担任课程的实训教师。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中聘用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必须是一定具有行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或一线技能人才,和校内的专任教师组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同时,课程团队要对教师的学历、年龄及职称结构做到兼顾,形成一个合理的梯度,注重给教师个人发展提供平台。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的要素,对课程体系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课程体系改革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双高”人才,补缺高职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以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具体标准,优化课程体系,把“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课程的全过程,让学生具备更多的专业技能,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