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灾难片的“真实”与“虚构”
——比较《中国机长》与《萨利机长》

2020-02-24 07:31莫欢丹
视听 2020年4期
关键词:萨利灾难片险情

□ 莫欢丹

《中国机长》自上映以来就一直被与《萨利机长》相提并论。笔者试就“真实”与“虚构”两个维度对这两部优秀影片进行分析。

一、真实:现实灾难片的依托

现实灾难片以“真实”为第一原则,“真实”的要求始终是它存在和发展的支持力。作为现实灾难片的先在前提,“事实核心”是电影构建事件的素材来源,是客观层面的生活真实。离开了“事实核心”,现实灾难片就失去了艺术魅力,流于剧情片或故事片。2016年上映的《萨利机长》根据被称为“哈德逊河奇迹”的事件改编: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 次航班起飞后不久就遭到飞鸟攻击,造成双发停车,机长萨伦伯格驾驶着这架完全丧失了飞行能力的飞机迫降在纽约哈德逊河。2019年上映的《中国机长》则来源于中国“5·14 事件”: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 航班飞机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上空飞行时,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破裂脱落,飞机瞬间失压,仪表损坏,通讯中断。生死关头,机长刘传健临危不乱、正确处理,机组成员协作配合。最终,飞机安全迫降成都,机上人员全部生还。“事实核心”让观众深信银幕上的内容与事实之间存在着一种逻辑关系,从而获得一种心理基础上的认同感。

另一方面,“细节真实”使现实灾难片更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两部影片中的这种“细节真实”表现在对事件发生前后的行业展示。《萨利机长》给我们呈现的是灾难发生后国家安全调查工作的细致与严肃。在影片中,尽管机长创造了“哈德逊河奇迹”,但仍要接受美国安全运输委员会的调查,回答诸如工作前一晚休息情况、有无酗酒、最近的家庭状况、心理状态等细微到近似苛刻的问题。他是英雄,但在调查人员面前,他更像一个接受质疑和盘问的“嫌疑人”,这让观众感受到国家安全调查工作的中立及客观。事实上,各国都有类似的调查小组,目的是力求从中吸取教训,避免悲剧重演。

与《萨利机长》不同,《中国机长》精准还原了民航行业的运营细节。影片的前20 分钟用“流水账”式的手法,不厌其烦地展示飞行员、乘务员和机场其他工作人员的生活细节和工作细节,包括起飞前的机组用餐、乘务员的碰头会、机长们对飞行天气的探讨、乘客登机时的各种检查与提醒等,向观众展现“空姐”“空少”这种看似光鲜浪漫的职业背后异于常人的艰辛。险情发生后,影片用大篇幅展现飞机大营救:气象、调度、消防、医疗、机务、后勤、地勤甚至是军方,镜头频频切换,彼此沟通,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一次看似简单的飞行,背后都有各岗位的大力团结协作和互相配合。

二、虚构:现实灾难片的拓展

对于现实灾难片而言,“真实”只是比较重要的依据之一。“真实只是用来为艺术服务的过程及一种方法,是指人们在艺术中试图去表现真实达到的程度,但是真实绝对不能作为电影的评判标准。”①电影是艺术,是艺术就离不开虚构的创作手法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映。而实际上,《中国机长》与《萨利机长》也必须“虚构”。从险情发生到安全降落,萨利机长用了208 秒,4 分钟都不到;刘机长用了34 分钟。但两部影片都有115 分钟的时长,因此,如何展现险情、拓展险情,涉及“虚构”的运用。

虚构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可然律或必然律进行的虚构,即遵从生活本身的逻辑,对现实生活所提供的素材进行选择、分解、提炼、重组,从而创造出酷肖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②。《萨利机长》是以灾难结束后的故事为开篇的:机长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频繁做噩梦,反复出现幻觉。他随后通过与妻子的通话回忆起飞机落水后的场景,通过看新闻报道时的回忆重构险情,最后通过听证会再次把迫降情景重现。同时,这种片段式的情节复述贯穿于电影的主线中——机长们接受国家安全调查会委员们调查:选择最危险的“水上迫降”策略,机长的做法是英雄决策还是莽夫行为。为了放大冲突,影片“虚构”了作为反派咄咄逼人的调查人员,也“虚构”了听证会上的操作演示。通过这些“虚构”手段,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拥有精准经验、果断判决、高超的水上降落技巧的机长,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一个劫后余生飞行员的心路历程:萨利机长也会后怕,也会怀疑自己,也会忧虑退休金。但在各种负面情绪后,萨利更加坚定自己的判断和做法:“我飞了42年,一辈子都在飞!”③这种肯定—怀疑—再肯定的回环手法更能塑造一个立体主人公形象,避免脸谱化。

另一种是按主观情感逻辑进行的虚构,即创作者不囿于现实生活可然律或必然律的限制,而根据自己的感受、情绪和理想,进行大胆的变形、夸张,从而创造出生活中不可能实有的艺术形象④。《中国机长》中段,机长在万米高空操控飞机穿越雷暴,和后段飞机迫降后乘客不离开、机长不就医的情节,在真实事件中不存在。据后续报道,当天的飞行天气是非常理想的,万里无云;而飞机一降落,乘客和机组人员第一时间就被紧急送去医院,双方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见面。所以,这一切都是导演、编剧根据主观的理想而进行的想象夸张,为的是突出险情之险、机长之勇、众人之欢。

三、真实融合虚构:现实灾难片的升华

与纪录片不同,现实灾难片的魅力在于虚构性的渗入,从而制造了真实与虚构互渗的意义世界。从真实故事到虚构故事,从一种虚构到另一种虚构,这种相互之间不断交融与借鉴是普遍意义之魂⑤。很明显,《中国机长》并不是以《萨利机长》为模板的,从他们对真实事件的艺术处理,选择其“虚构”的部分就可判别。艺术表现形式是为中心主题服务的,不同的虚构方式结合真实,就会产生不同的主题。《中国机长》之所以用“流水账”式的手法来重现飞机起飞前的准备、飞机出现险情时的各方支援,原因就在于它的重点是对灾难过程进行完整“复原”,近乎百分百地真实还原川航3U8633 航班的紧急备降事件。在此过程中,我们既看到机长的英勇无畏,也看到机组人员过硬的专业素质,更看到以空中管控人员为代表的民航保障体系。这种“复原”改变了以往把目光聚焦在英雄孤单作战的单一描述上,而把更多笔墨放在行业幕后英雄身上,形成机长—机组—空管的集体英雄主义,从而达到向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献礼的目的。

而《萨利机长》不过多地制造视觉冲突,而是通过细致入微地追踪人物的心境变化,通过展示萨利机长自我检讨与反思的心理活动,力求把英雄还原为普通人,从而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另一方面,看似严苛的国家运输安全调查委员会的听证流程,展现了美国的制度规范。正是因为有不断追究真相的委员会的存在,在“空难作业本”上一次次地填补情况、资料共享,才能保证无国界乘客有更安全的飞行保障。

综上所述,《中国机长》与《萨利机长》这两部优秀的现实灾难片,既有纪录片式的对事件和行业的真实重现,也有不同的“虚构”艺术处理,带给观众不同的观影体验,引发不同层次的思考。

注释:

①王志敏,陈捷.关于艺术真实、电影真实和现实主义的漫谈[J].社会科学,2007(11):174-181.

②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751.

③王晓.人文关怀视野下《萨利机长》的人物形象[J].电影文学,2018(10):150-152.

④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751.

⑤[法]热拉尔·热奈特.转喻:从修辞格到虚构[M].吴康茹 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萨利灾难片险情
我将赤脚走向荒野
东京街头的出租车司机
没人想在二月死去
没人想在二月死去
披萨的味道怎么样
“忠犬”萨利默默守护老布什灵柩,温情一幕感动美国民众
可爱的想象力
可爱的想象力
从《萨利机长》看民航客机的应急措施
从电影《1942》中看灾难片展现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