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2-24 07:24:52梁小棠
师道(人文)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半圆长方形面积

梁小棠

微课具有 “短小精悍” 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资源, 它的作用是比较强大的: 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进行串联, 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整体联系; 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 形象地呈现出来; 可以重复、 多次播放,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是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的好助手。 微课不仅丰富了学习资源的类型, 还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手段, 为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实施路径。

微课使用的关键在于要把握好时机, 在学生学习陷入瓶颈时引入微课, 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一、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案例研究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下面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运用平移和旋转知识解决面积问题》 的教学为例, 研究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本节课, 教师设计了创设情境—学习新知—练习巩固—总结评价4 个教学环节, 利用3 段微课逐层推进教学, 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

(一) 创设情境、 激发思考

精彩的导入环节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一开始, 教师通过电视屏幕播放一段 《游乐场》 微课, 展示游乐场里与 “平移” 概念相关的缆车、 小火车, 与 “旋转” 概念相关的旋转木马、 摩天轮等场景, 呈现问题情境: 全班40 名同学要一起观看4D 电影, 游乐场有两个影院, 平面图分别为长方形 (A 厅)和正方形 (B 厅), 每个方格代表一个位置。 教师问应该如何选择,有的学生选A 厅, 有的学生选B厅。 教师继续提问: “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怎么比较? 如何计算?”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把数量问题转化为面积问题, 通过比较A 厅与B厅面积, 根据人数情况进行选择。

在课程导入环节, 教师使用微课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真实问题情境, 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通过问题的呈现和教师的提问、 追问, 起到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作用。

(二) 设置挑战, 探究新知

师: 刚才我们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对一些不规则平面图形要怎样计算面积呢?请看以下视频。 (教师播放微课)这两个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围成的不规则平面图形, 哪个面积大一些, 怎么比较? 先独立思考, 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如何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 请拿出你的学案来试一试。

师: 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生: 可以数方格来比较它们的面积。

生: 可以把图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

师: 有同学已经想到了一些方法。 现在4 人小组合作, 认真观察图形的特点, 想一想是否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拿出学具,动手试一试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是否可行。

4 人小组进行探究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 现在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这两个图形面积的? 先说左边的图形。

小组1: 我们组是把上面的半圆切下来移到下面半圆的位置, 补成一个长方形, 然后再算长方形的面积, 是48 平方厘米。

师: 在半圆切割与平移的过程中, 图形的面积有没有增加? 有没有减少? 为什么?

生: 没有。 把半圆往下移动,它的大小没有变化, 所以面积也不变。

师: 你们小组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 我们是把上面的小格移到下面, 算有多少个小方格, 再算图形面积的。

师: 这种方法也可以, 但比第一种方法复杂。 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怎样算右边图形的面积?

小组2: 我们借助圆规和尺子, 把下面两个半圆切割下来分别旋转到上面两个半圆的位置, 拼成一个长方形, 再算长方形的面积。

师: 通过刚才的操作, 你能知道哪个图形面积更大了吗?

生: 一样大。

师: 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尝试, 有些同学还没有完全明白, 下面我们看看图形是怎样平移与旋转的, 移动和旋转后面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播放微课, 呈现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过程。 师生共同小结:“图形平移后形状变了, 面积不变,转化后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所以原来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在这一环节, 教师使用微课引出具体的学习活动, 呈现要解决的问题, 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活动。 在探究活动后, 教师利用微课直观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 将知识发生变化的过程形象地呈现出来,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平移与旋转的知识, 体验分析问题的过程。

(三) 练习提高, 知识迁移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结合微课的学习, 基本掌握了不规则面积的求解方法。 接着教师布置巩固练习, 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有关图形的问题, 通过练习进一步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 总结评价, 形成能力

教师呈现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播放微课, 进行方法的归纳总结, 指出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是多样的, 一般可以使用 “平移” 和 “旋转” 的方法。 为了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在微课的结尾教师还提出了新的问题: “一块草坪被4 条1 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 小块。 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如果不使用 ‘平移’ 和 ‘旋转’ 的方法, 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吗? 回家试一试。”

在这一环节, 教师利用微课讲解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的解决方法, 帮助学生梳理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整理知识、 掌握方法、 提升技能。 最后引出新的问题,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二、 教学案例分析评价

本节课教学内容涉及到空间概念,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节课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 利用3 个 “短而精” 的微课视频辅助教与学, 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第1 个微课视频主要呈现问题; 第2 个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 把静态的图画变为动态的演示,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第3 个进行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讲解,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播放微课,未能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实施分层教学; 二是微课局限于教师的播放, 未能引入多设备终端 (如每人一台平板) 支持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 教师不可能让所有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课后, 教师可利用微课 “可重复多次观看” 的特点,把微课发到家长群, 支持部分学生进行二次学习; 还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 录制相应的微课进行解答。

三、 结语

微课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好助手, 恰当利用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教师需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创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适时、 适度使用微课, 才能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半圆长方形面积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我爱长方形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会变形的神奇半圆
孩子(2021年1期)2021-01-27 02:24:03
分类数 不出错
半圆周长和圆周长的一半
有关半圆的几个结论及应用
中等数学(2018年6期)2018-08-02 02:07:22
巧替换 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