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物理解题能力的途径与技巧

2020-02-24 02:38:51陈和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题干物体初中生

陈和明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 225321)

一、深入阅读,强化审题能力培养

1.准确选择和确定研究对象

任何一道物理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中,第一步是要针对实际情况有效的明确问题求解的具体研究对象,具体可以是一个物体或通过多个物体且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所构成的物理过程.

通过物理题目的分析与探究,结合教师对学生的科学性引导,对于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其一,强化广大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转变学生传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其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有效加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其三,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促使广大学习者积极自主的学习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强化自身的审题技能.

2.合理的把握物理题干中的主要信息和考查点

初中生在进行物理问题的分析与解答时,必须要针对具体的物理现象深层次的理解题意,并明确出题人所要考查的物理内涵,在此基础上需要以题干为切入点来明确重要的解题信息,排除题干中的干扰因素来有效的解答具体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初中物理解题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策略与可行性的方式有效引导学习者分析与思考物理问题解答时涉及到的关键词.例如,题干信息中所涉及到的“形状相等”、“处于静止状态”等信息都是解题的重要信息.

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倡的是题海战术,无法有效的提升学生物理问题的综合性解题技能.因此,需要针对新课改理念和新课标全面进行物理解题能力的变革,这实质上也是进一步强化初中生物理解题能力与技巧的重要策略.具体例题分析,有一辆汽车停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此时有一位健美选手用水平推力来推动这辆汽车,在此过程中他发现未能推动车辆,则可知健美选手所施加的推力 (此处选填“>”、“<”或 “=”)汽车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

题目的解析:很多初中生对这道物理题目的分析与解答过程中,可能受到一些干扰信息的影响会将该空错填为“<”,这实际上是因为学生们在解题中存在思维定势,未能够有效的把握住题干中“没能推动”这一重要信息,此关键词充分的表明了公路上的汽车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即汽车在此过程中所受的推力与平衡力是一致的,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填写的是“=”.

3.深入剖析物理题干信息中的隐含条件及内涵

在大多数复杂繁琐的初中物理问题中,很多题目没有直接地阐述出解题的关键信息,通常是将重要信息隐藏于题干信息中,这实质上就是解题的隐含条件及内涵,这些方面也是初中生在问题分析与解答过程中比较容易忽略的重要知识,这种情况下会对学生们的解题造成一定的制约性.为了能够科学有效地解决初中物理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新课改理念引导学生深层剖析题干中的信息,有效的分析与挖掘题干中的隐含条件与内涵.具体例题分析,若题干中明确的给出“两节干电池”这样的信息,则这道题目中所对应的隐含条件就是电池电压的最大值是3V.

分析一水平面上静止的放置一个物体且该物体的重量为500N,此时需要在该物体中竖直向上施加一个大小为300N的拉力,求物体在这种情况下所承受多大的合力?针对这种情况下很多初中生在解题过程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会算出物体合力大小为 200N,这是因为学生在解题时忽视了题干中的隐含信息,即地面竖直向上对物体施加支持力为200N.此时需要综合性的分析与思考物体在地面中处于静止状态,因此该物体承受的合力大小为0.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引导学生深层剖析解题中的隐含条件与内涵,进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在解题中缺少解题条件对解题效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与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能够针对实际情况有效增强初中生物理问题的解题能力,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的全面培养,也就是需要从同一个信息源为切入点,科学的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与解答过程中,科学灵活的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并结合联想深层剖析问题,有助于学生们在解题时采用多样化的思维科学高效的解决物理问题.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构建起新的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明确强调,学习者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能够需要高度重视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能够有效的形成科学的认知结构.

在实际的物理解题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为着手点深层分析与思考具体的问题,这样能够有效的强化广大学习者在解题过程中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从根本上进一步增强学生物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在同中求异的专业性解题训练中,可结合诸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初中物理一题多变的习题训练过程中,可以将题干中的未知条件与已知条件相互交换,也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将选择题与填空题进行适当的互换等.

为了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学习中,有效的提高初中生物理问题的解题能力与技巧,需要教师针对新课改理念和新课标有效的引导学生对各类物理习题深入分析与思考,以习题为切入点综合性的研究,使学生们在习题解答的过程中有效形成良好的审题能力和科学的解题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有效的指引学生们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多种专业性的解题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们在物理问题解题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解题技能.

猜你喜欢
题干物体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数字算式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考试周刊(2017年16期)2017-12-12 08:31:22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学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 01:53:04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在阅读题干中寻求解题锁钥
文学教育(2016年26期)2016-04-03 20:03:11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