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娇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221000)
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重视为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未知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让学生成为初中数学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和实际效果.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这一内容教学时,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中,笔者创设了这样的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化的情境:一个商场,有一个品牌的小电器平均每天销售10台,每台的利润为20元,在国庆节时,为了搞促销活动,这个品牌的小电器降了1元钱,这样每天可以多销售3台.那么,这一商场每天要盈利800元,这个品牌的小电器应该定价为多少钱?这样通过创设非常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的情境,更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和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各学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对改变传统的单一、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把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直观生动地呈现给学生,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例如教学“图形的旋转”这一内容,在课前,教师先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生动地展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图形的形成过程,然后,教师再次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不同的图形进行旋转、拆分等操作,这样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图形,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空间思维,更好地培养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不同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传统观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 “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样往往容易导致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实际效果不理想的结果.这就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法来开展数学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有所获,让所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都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时,教师在对全班学生进行基础教学后,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让数学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并且把每一步骤的理由说出来;对于数学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处于这一层次的学生参考典型例题来完成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过程;对于数学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指导处于这一层次的学生根据例题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并且指导学生总结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这样,恰当运用分层次教学法,促进数学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实现不断自我拓展,让数学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实现对有关数学知识的巩固,对数学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实现基础掌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平等对话者,而学生则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者和主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是教师“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有关数学知识,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两个只有一条边是相等的三角形,并且问学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学生则一起回答:“不全等!”接着,教师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探究三角形的角和边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够全等.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这样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调动了各学习小组的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评价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重要方式.评价要改变传统的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来说,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自身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也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教师来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数学课堂的意见或看法,这样可以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帮助教师比较客观地了解自己在的教学效果,让教师认识和总结自己在数学教学方法、课堂进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教学策略的改进,从而更好地总结出经验,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学效能的不断提高,促进师生共同的进步和成长,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