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2020-02-23 12:45:14包金帅
广船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班组长管理体系管理人员

包金帅

(广船国际搭载部)

0 引言

古往今来,“安全”在生产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安全是企业发展的保证,是家庭幸福的基石,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源泉。安全与生产,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安全生产管理落不到实处,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害案例就会大大增加,给施工人员带去病痛和伤害,为家庭带来灾难,让企业和国家蒙受损失。因而,加强安全管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制度,不仅是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国家、社会、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家庭的幸福、和谐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1 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现状

造船行业属于传统行业,生产过程涉及人、机、料、法、环等多重因素,受订单数量、生产周期、劳动力等影响较大,危险因素集中,安全风险大,安全事故频发。以某船厂为例。过去两年(2016、2017),某船厂一共发生了156 起事故,其中重伤7起、死亡1 起。详见图1 和图2 所示。

其中,因违章作业造成的事故占80.3%,因设备工装缺陷造成的事故占10.5%,因环境不良和其他因素造成的事故分别占4.6%。

2 船舶建造中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

2.1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船舶制造业一线施工人员大部分是劳务工,来源广、流动性大、更新频繁。一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危险因素辨识不足;二是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薄弱;三是自我约束观念不强,在作业过程中频繁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安全管理的难度大。

2.2 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各劳务公司下属施工队基本没有单独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一是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足。部分劳务公司仅配置一名安全员,施工人员分散在各道工序,会出现安全管理漏洞;部分劳务公司配置的安全员兼任生产管理,很少参与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其安全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安全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安全管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业务素质不高,不具备与所从事的施工生产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对施工现场缺乏应有的安全监管作用。

2.3 安全管理力量薄弱

工班长对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辨识不足,派工前未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确认,缺少风险识别和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交底。尤其是生产任务繁忙时,忽略了安全管理职责。

3 改进安全管理的办法

3.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是一个全要素、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执行过程,需要全员参与,而非仅仅是小部分人来执行和推动的。一要加强公司、部门、课室、劳务公司及其下属施工队专职和兼职安全员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并将各劳务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增强其安全执行能力以及安全风险意识。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管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一旦某个节点出现问题,将会给其下游网络造成巨大影响。只有让处于关键节点的专/兼职安全管理员了解管理体系的实质,才能强化安全管理,有效识别和管控安全生产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风险。二要加大力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地。再完美的体系,也需要落于实处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无法落于实处的体系就像无根之木、镜花水月。安全管理工作落地,离不开各级管理人员齐抓共管。

3.2 加强全员安全意识培训

图1 安全事故人数

图2 各类事故比例

一要提高管理层(含劳务公司)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管理人员要着重学习先进的项目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并因地制宜,将安全管理方法及流程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努力提高正确决策、安全决策的能力。另外,要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项目流程和安全风险识别培训,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专项培训,如狭小空间安全风险培训、特涂期间动火审批培训等等。

二要促进班组长安全能力水平和素质提升。班组长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小单元,在现场安全管理中至关重要,是安全管理网络中最末端的节点。贯彻落实班组长是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在班组长选拔和任用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其安全管理能力和素质状况。首先要加强工班长安全管理能力和素质提升培训,不断提升其基本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其次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评比考核制度,将班组长的安全管理能力纳入其绩效考核,以激发班组长工作激情,促使班组长落实基层班组工作要求指标化、工作内容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

三要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操作规范、危险源辨识、安全隐患处理等知识和能力学习。着重强化“七个能力”培训,即基本的安全意识、基本安全操作、基本危害辨识与控制、基本监护、基本应急逃生、基本自救互救、初期灾害处置能力的培训,增强安全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安全执行力的落实。针对不同施工阶段,进行与本阶段相对应的安全技能复训,以增强施工人员的危险辨识、隐患处理能力。

3.3 转变施工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角色,让他们由执行者变为参与者

一直以来,一线施工人员充当安全管理中的执行角色。事实上,一线施工人员长期在施工现场作业,对身边的安全隐患有更为直观的了解。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必须要充分利用起来。因此,要充分调动一线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一要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危险辨识培训,让他们能更清楚的了解安全隐患。

二要发动一线施工人员参与安全管理。让现场作业人员对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曝光和披露,诸如脚手架破损,设备破损漏电等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要深入一线工人中去,鼓励施工人员暴露危险源,从源头清除危险源,做到消灭隐患于萌芽状态。

三要定期开展安全演练,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加。让施工人员亲身经历,亲自操作,而非“旁观”,以积累经验和危险辨识及安全事故自救措施。一方面让他们了解各种安全事故的起因和预防措施;另一方面,熟悉各种器具的使用方法,一旦面临安全事故,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自救方法,避免错误的施救方法造成二次伤害。

四要举办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竞赛。对表现优良的人员进行奖励,鼓励更多的施工人员参与,以提高其安全操作知识和能力。

3.4 加强现场设备设施定期检查

作业工具和设施设备是施工作业中必不可少的,施工现场存在新设备和老旧设备共存的现象,针对新老设备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

一要对新设备、新工具的使用进行专项培训。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生产效率,因此新设备设施在生产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而一线施工人员对新设施设备不了解,操作时难免会出现问题。新设备、新工具的专项培训不能流于表面,要切切实实让施工人员动手操作,而不仅仅是观摩。要举行实操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方能使用。

二要对长期使用的工具、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工具、设备长期使用,会因老化、外力作用破损,产生安全隐患。因而,除定期检测、维护外,必须形成日常巡查制度。在日常巡查中及时发现问题,而非等问题暴露出来再去解决。要将隐患消除在现场,消除在萌芽状态。

4 结束语

安全与生产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安全生产,需要全员参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充分发挥一线施工人员和班组长的作用,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是安全生产的不二法则。

猜你喜欢
班组长管理体系管理人员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18
化工企业班组长的安全素养及作用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5:42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怎样当好班组长
中国制笔(2018年4期)2019-01-14 02:58:24
班组长的日常管理要点
智能制造(2018年8期)2018-02-27 01:32:54
职工自选班组长值得提倡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