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华县第五小学
新启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考虑到以往语文教学阅读量小的弊病,格外注重将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大量的课外阅读将成为未来语文学习的新方向。
有些学校从低年级开始就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大部分孩子阅读积极性低。课堂上,老师每篇课文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不注重重点句子、重点段落的讲解、阅读,所以孩子们感受不到阅读的快乐,看不到通过阅读带来的思想进步。
低年级孩子识字量不够丰富,课外阅读时常需要辅以工具书;而且比较好动,好奇心丰富,学习的主动性和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的连续阅读行为。解决这种困境,需要家长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提供引导和帮助。一段时间后,孩子才有可能自觉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娱乐形式日益丰富的当下,阅读显得冷清无趣。阅读像是攀爬一座高山,必须要付出努力;而娱乐就像滑滑梯,无需费劲就能得到快乐。两相比较之下,不理解阅读意义的低年级孩子倾向于走比较容易的道路,对待课外阅读自然不上心。
低年级孩子充满好奇心,但同时也受知识水平限制,理解能力较低,自制力也较差。识字量少的孩子往往更喜欢图文并茂的书籍,因此童话类、自然科学类、揭秘类图书相对而言比较受欢迎。所以,我们可以提倡多读浅近的童话、寓言和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从孩子感兴趣的题材入手,激发阅读需求,使孩子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与信心。
小学老师是孩子真正踏上漫漫征程的第一座灯塔。我们应该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耐心和理想。摒弃填鸭式的刷分,充分发挥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语文教材中提取人文要素,好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孩子了解世界的热情,加强孩子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家长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对低年级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延展:
(1)以旅游扩展知识面。世界是一本大书,所有的书籍都脱胎于世界这个大的材料库。家长利用假期带孩子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几乎所有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痕迹,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肯定要好于整日对着书本。可以让孩子做一次“演讲”,叙述一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如此一来,孩子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水平的提高,还有社交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
(2)化理论为实践。将课外阅读所得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将大大增强孩子对阅读的热情和耐心。尤其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直观形象的事物要容易理解得多。因此家长可以让孩子动手去操作一些东西,增加一些课外实践内容,例如陶艺课等。孩子对实践课的兴趣一般都比较高,不经意间的知识灌输,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
阅读中,课内阅读十分重要。老师在课堂上适时的点拨和指导,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充满灵性。
(1)读通读顺课文。课内阅读教学必须从朗读入手,要想孩子们读通读顺课文,老师必须在课堂内经常领读。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们的课内阅读能力就会大大地提高。
(2)读懂课文。课堂上,老师针对课文设计的问题尤其重要。要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通过阅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只有读懂了课文,才能产生阅读的成就感。
(3)拓展延伸。这两年来,我县各个学校进行了语文主题学习活动,使低年级的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许多知识。如,我在课堂上讲《雷雨》这一课时,讲完雷雨的特点后,马上带领孩子们拓展延伸,阅读《爱旅行的乌云》这篇文章。孩子们读完后,很快就了解了乌云的特点,增强了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要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光靠课内阅读是不行的,还要激励孩子们主动去找有益的课外书籍,只有广泛阅读,才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