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杰 陈桂香
(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 351100)
平抛运动是一种典型的曲线运动,安排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之后,是在学生学习其他曲线运动的基础之上,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但还缺乏利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解决此类问题便是产生此次教学实例活动由来.
首先,本次教学实例设计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空间认识分析能力,能从一维直线运动过渡到二维平面运动;其二是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过程中渗透“化曲为直的降维思想、等效转换思想”对平抛曲线进行处理分析的能力;其三通过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新技术技能,善用高科技设备的意识,形成勇于探索的精神,达成物理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由此思路基本确定,在体验中引入、在实验探究中发现、在谈论交流中感悟、在总结归纳中提升.
其次,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设计中还要体现创新点,比如:改进以往利用平抛演示器三球碰撞的方式认识平抛,突破过程太快不易观察的局限,采用实物演示、手机高速拍摄,利用手机的慢动作逐帧回放投屏直播,变“不可见”为“可见”,使瞬间动作由“抓不到”变成“抓得到”,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清晰直观,使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更强;利用二维空间传感器及DIslab软件应用把数字化实验室搬到普通课堂,使以往“不可测”、“不好测”的位置信息变成“可测、可用、精度高”的位置数据,极大的拓展物理实验的量化性,使原先课堂做不出,做不好的感性实验变成“既准又新”的量化实验,通过简洁高效的数据采集及处理为课堂节省了大量时间,实现了真正的“高效”课堂.
具体的教学过程可设计如下:
故事导入引发认知冲突:《聪明的猴子能否逃脱厄运》——树枝上有一只猴子看到一个猎人正用枪对准它,为了逃脱即将来临的厄运,它想让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就在它掉离树枝的瞬间子弹恰好射出枪口,试问:猴子能否逃脱厄运? 大部分同学会回答 “能”!
请同学上台配合模拟示范,请同学扮演猎人,以手中小球为“枪的子弹”,小球水平抛出相当于子弹射出,同时老师手中的另一小球作为“猴子”,由静止释放相当于自由落体运动落地,并同时用手机慢动作拍摄:观看视频.观察两个小球几乎擦肩而过,在误差范围内,猴子极有可能被射中,由此构建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对更精细实验结果的探究.
教师鼓励学生讨论、交流,通过一些平抛运动的实例分析,提出想法改进实验方案,使大家更细致的理解平抛运动的特征,更全面地了解运动的规律.教师适时引出平抛运动的定义、特点.
让学生分组进行任务性探究:利用平抛运动的实验器,分组展开定性探究并汇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A组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B组探究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C组探究三球运动的等时性规律.
建议观察两球(或三球)相撞时,利用手机慢动作拍摄可以准确捕捉小球发生碰撞瞬间的画面,通过逐帧播放,观察水平或竖直方向的运动,增强实验的可视性和可信度.
同时引导学生使用物理方法:研究平抛运动如何化曲为直,结合受力分析进行猜想(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猜想,平抛运动与水平运动和竖直运动的关系.
在学生定性分析的结果上,引出平抛运动的二维演示器,带领学生把思维由定性分析提升定量精确计算归纳上,得到关于平抛运动更深刻的认识,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教会学生熟悉整套传感器实验器材,按说明书完成搭建、调平、试抛体确定落地点、放回收装置;连接计算机和接收器;熟悉DIslab软件和平抛运动的界面;完成设备“调零” “水平校准”;释放发射器,利用传感器系统自动记录运动的轨迹,模拟轨迹;利用二次拟合出平抛运动的抛物线轨迹.
利用软件独有的加速度分析功能,导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V-T图像,可知水平方向a→0,认为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a→9.8m/s2,近似自由落体运动.
通过更精确的数据说明,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实际意义,掌握化曲为直的物理方法原理.最后利用适应性训练,让学生针对性做随堂练习,使学生既懂得复杂运动的分解技巧,又会简单运动的合成方法.
通过这样一节课的教学指导,贯彻课程教育新理念,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理应将新媒体、新技术融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浓厚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培养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