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的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

2020-02-23 11:50刘建榕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刻板观者特质

童 宁,刘建榕

(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内隐人格观(Implicit theories of personality,简称ITPs)不是心理学家的人格观,而是普通人对人格属性或特质是可塑变化的还是固定不变所持有的基本个人构念。[1-2]有关内隐人格观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凯利提出的个人构念理论,指的是个体看待、解释和理解周围事物的过程,即人们思考自己和世界的方式。[3](P321-326)早期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家”,正如科学家建立理论来解释他们考察的现象一样,普通人也会形成自己的朴素理论和观点来解释自身所处的世界,并且这种外行人的“科学理论”是自动化的,随时会被少量信息激活,具有内隐性。德威克等人基于这些观点,提出了关于自我和世界的内隐人格观模型,并据此将持有不同个人构念的个体分为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4]

实体观者认为人格特质不易改变,并且在跨时间和情境上都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他们常常用概括化的、抽象的特质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解读,认为造成个体行为差异的原因是他们自身人格特质的不同,而不考虑其他调节因素的影响。在他们的观念中,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聪明还是愚笨都是先天固有的,不可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得到改变。因此,实体观者更关注自己是否具有这些特质,倾向于“表现自己”。渐变观者则认为人的人格特质具有可塑性,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他们用灵活的方法来理解人的行为,认为人们的行为不仅由特质操控,而且还会受到内部和外部特定因素的控制。他们也更能接受发展变化着的状态,因此,相较于“表现自己”,渐变观者更注重“提升自己”,他们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从而不停地寻求机会提高自己的知识与能力。[5]

虽然个体反对实体观,就一定是赞同渐变观,还是个体会同时存在实体观与渐变观这一内隐人格观的维度问题还没有定论,但是一些研究者认为,个体会长时间、稳定地倾向于其中的某一维度,[6]这种特定的内隐人格观会构建人们大脑的运作方式,对人们的认知与行为产生影响。[7]在个体感知和判断的过程中,内隐人格观是一个十分关键的人格变量。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内隐人格观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判断和理解他人与社会信息的框架,不同的内隐人格观会使个体在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产生不同的表现,对人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造成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源自两者不同的认知加工机制,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本文从现阶段大量的研究及其认知加工模型切入,对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认知特点与原因进行分析,希望为研究者们对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认知加工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并提出一些研究建议。

一、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认知特点

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由于所持内隐人格观的不同,两者在社会判断和社会信息加工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对他人知觉、刻板印象的形成、动机与归因等社会认知加工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认知特点。

(一)对他人的知觉

内隐人格观为个体对他人的感知提供了一种参考框架。人们持有不同的内隐人格观,对他人的感知也会存在个别差异,这也是社会判断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的一个原因。与渐变观者相比,实体观者以直觉为主,能迅速地提取特质信息,以评价性的方式编码外界信息。[8]在对他人产生印象的过程中,他们容易使用概括的、综合的、僵化的策略来进行加工,[9]从而有助于评价性特质的归类,做出即时性的判断。[10]而渐变观者对他人行为信息的加工则以记忆为基础,对他人作出动态的、谨慎的判断。他们更加关注他人行为发生的动态过程,认为个体的行为会受到动机环境等内外背景因素的影响,会根据具体的情景对他人行为进行解读。[11]

(二)刻板印象的形成

个体对他人和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是形成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所持的对他人与事物不同的观念也导致了两者在刻板印象的形成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研究者发现,实体观者比渐变观者更容易对他人与社会群体产生刻板印象。[12]Erdley和Dweck以小学生为被试,将他们对一个“新生”的评价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当这名新生表现出作弊等不当行为时,相比渐变观者,实体观者会对该新生给出更加概括性的负面评价,并且还认为一段时间之后这个新生还是会有同样的表现。更有趣的是,当被试被告知该新生之后都没有表现出任何负面行为时,与渐变观者相比,实体观者仍然保持着一开始对这个人的判断,不受之后的信息的影响。[1]Rydell等人进一步发现,在社会群体领域,也同样存在个体的内隐人观对刻板印象的预测作用,[13]在实体观者眼中,群体具有很强的实体性,因而他们对群体会产生更多的刻板印象。同样的,在消费行为领域中,许多研究者也发现,与渐变观者相比,实体观者只根据少量的信息就很容易对商品企业产生强烈的好恶判断。[14]银成钺和王影考察了个体在服务接触中对组织刻板印象形成的过程,发现无论组织的服务表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实体观者都更倾向于根据零散的服务行为对组织做出评价。[15]这些研究结果都暗示着实体观者一旦形成了对群体或他人的刻板印象,即使面对与刻板印象相反的信息,他们通常也不会做出认知改变;而渐变观者由于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等可变的不稳定的因素引起的,因此即使个体在先后两种情境中的行为是一样的,渐变观者也会产生不同认知与看法。

(三)动机表现

持有不同内隐人格观的个体拥有不同的追求目标。[16-17]实体观者具有“表现目标”,他们喜欢展现自身优秀的人格特质,希望能够获得他人的好评。他们有一种不断证明自己的动机,而“表现”这些特质是他们的首要目标。[16-18]有研究发现,实体观者喜欢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所获得的成就,哪怕这种成就是依靠欺骗、不诚信的行为获得的。[19]如果失败了,实体观者就会使用一系列防御措施来掩盖自己的缺点。在他们看来,失败就意味着他们不够聪明,这会对他们想要获得他人好评的动机产生威胁。

与实体观者不同,渐变观者倾向于“掌握目标”。他们相信,现在不能决定未来,无论他们现在的情况是好还是坏,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所以渐变观者更愿意承认当下所犯的错误,也允许现在的自己表现欠佳,来换取未来的进步。[19]在渐变观者看来,失败也是学习的一部分,现在的失败是为了给下一次的成功奠定基础。有研究发现,实体观者喜爱通过品牌来表现自己、让自己感觉更好,渐变观者对品牌则没有过多的追求,商品品牌并不会影响他们的自我感受。在网络成瘾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结果:在同等非适应性认知水平下,渐变观者比实体观者的网络成瘾程度更低。[20]实体观的网瘾少年更愿意把网络当成自己的“安全岛”,可能是因为网络游戏能更快地帮助其实现表现目标,让他觉得“我在虚拟网络中很厉害”,从而更容易成瘾。与实体观者不同,渐变观者相信“虚拟网络中自己更好,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更糟糕”的情况是会改变的,他们将投入更多的线下努力去改变现实的自己,而较少关注虚拟网络世界中更容易实现的表现目标。Mathur等人也认为网络是实体论者“表现”自我的绝佳渠道,他们在网络上会更活跃;而渐变论者更关心未来的发展,所以可能更加关注一些网络课程、学术论坛等有利于学习的平台。[21]

(四)归因倾向

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对外界信息的归因倾向也会受他们所持有的特质或情境的个人构念所影响。实体观者会倾向于将行为结果归因于不容易改变的稳固因素,认为之前的行为仍然会出现;而渐变观者会认为个体做出某种行为的原因很可能会变化,是不稳定的,因此他们不确定这种行为是否依旧会出现。如Rutledge等人发现,持实体观的父母更可能将孩子犯错的原因归因于孩子的人格特质,并做出敌意的归因,选择严厉的养育策略。[22]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与实体观者相比,渐变观者更容易改正自己的归因。[23]如Ng和Tong通过两个人际关系的实验发现,渐变观者比实体观者更不愿意宽恕别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更倾向于认为冒犯者在伤害事件中负有主要责任,而当冒犯者真心地忏悔和道歉时,渐变观者则可能更加愿意给冒犯者一个修补错误的机会,从而原谅他们。[24]

二、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认知加工机制

前文概述了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在他人知觉、刻板印象、动机表现与归因倾向方面认知特点的差异,为何两者在认知上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呢?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对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认知加工机制进行了探索,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多种认知加工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和描述了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社会认知过程,为研究两者认知加工方式之间的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传统社会认知加工模型

该模型从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在信息的选择与加工编码阶段对社会信息的知觉、思维阶段对社会对象的判断入手,对两者信息加工的差异进行解释。社会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选择、加工编码,信息的存储和思维三个阶段。内隐人格观主要在其信息的选择、加工编码阶段和思维阶段(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到短时记忆中,并用以处理当前的信息加工活动)起作用。在信息的选择、加工编码阶段,实体观者偏向接收有利于证明其最初特质判断的信息,更关注和刻板印象相一致的信息;不同于实体观者,渐变观者根据影响心理活动的各种调节因素(如环境)来选择、编码和组织信息。在思维阶段,实体观者容易根据少量的社会信息就迅速地对他人或组织做出极端的特质判断,并且在遇到与特质判断相矛盾的信息时,他们也很少进行修正;而渐变观者则容易对知觉对象产生变化的、严谨的和针对当下特定情况的评价,用更丰富和完整的信息对知觉对象做出判断。[25]

(二)启发式—系统式加工模型

该模型从加工模式精细与否的角度,对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所需的认知资源和认知加工速度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实体观者偏向于使用轻松、简单、粗糙的启发式加工。基于直觉的启发式加工是一种快速、浅显、不费力的加工,它通过冲动系统使个体根据他人的特质信息获取即时性判断,需要使用的认知资源较少,加工速度较快,采用自动化封闭的并列运作方式,因此容易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而渐变观者则习惯使用基于理性的、复杂的和精细的系统式加工,它需要使用较多的认知资源,加工速度较慢,较少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26]

(三)双重加工模型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个体对人的分类是印象形成的关键部分。分类信息的加工方法一般分为两种,其中一种加工方式以特征为单位,进行自上而下的加工,另一种是以社会情境为单位的自下而上的加工。双重加工模型注重人格的引导作用,如情感、需求、兴趣等人格属性对信息加工和他人印象形成的影响,认为个体在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中,一定的知觉线索会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对其内隐人格观产生影响。[9]实体观者常常使用与特质相关的分类信息,进行“自上而下”的分类处理,这也导致实体观者倾向于选择、组织和编码能证明其初始特质判断是正确的信息,从而花费较少的认知资源。不同于实体观者,渐变观者注重心理调节因素的作用,使用“自下而上”的个体化加工。他们更容易受到知觉情境的制约,需要不断地从他人的行为中提取情境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因此他们会花费较多的认知资源。[27]总的来说,内隐人格观作为一种心理表征,“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引导着个体的信息加工。

三、未来研究展望

虽然现有的研究已经从各方面对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认知特点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之处,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来进一步验证与完善。

(一)扩展认知视角下实体观与渐变观的研究内容

目前的加工模型虽然对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一些认知特点进行了解释,但大多数都只集中在对人的社会认知过程中的知觉和判断阶段,缺少对整个加工过程中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认知特点进行研究。此外,内隐人格观对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的分离作用也无法明确地划分,即不能很好地解释内隐人格观是都处于意识的内隐部分,还是同时也存在外显的部分。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使用“mindsets”代替“implicit theories”,用“固定取向”来代替“实体观”、“发展取向”来代替“渐变观”,这一观点也受到了国外许多学者的认可。[28-30]那么,这一名称的改变是否也表明内隐人格观具有外显部分呢?若同时存在内隐与外显两个部分,这两部分之间又存在怎样的联系呢?今后可以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从研究对象来看,内隐人格观包括对自我的和对自我之外的世界的看法,但目前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对他人的认知、对外界信息的归因与解释等方面,很少有研究者对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在自我的认知层面上的表现进行探究。国外有研究者发现,由于自我服务偏向,个体会更倾向于认为自己优秀的特质(优点)是不变的,而当个体感觉到自身的某种特质不受欢迎时,他们会认为这种特质更具可塑性。[31]但自我服务偏向是否存在文化差异还没有定论,在中国集体主义的环境中是否也存在这一内隐人格观的自我—他人的差异呢?此外,国内外对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认知特点的形成机制与作用机制还存在许多空白。因此,今后可以对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自我认知特点、自我—他人认知是否存在差异、什么因素影响了个体的内隐人格观是实体观还是渐变观等方面进行探究,扩展认知视角下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研究内容。

(二)创新认知视角下实体观与渐变观的研究方法

现有研究多采用德威克(Dweck)等人编制的内隐人格观自陈量表与行为实验对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认知加工机制进行探索,但由于人格的内隐性,个体是否能够通过自省的方法报告自身的内隐人格观,能否自由且深入地进行反应,这种反应是否“内隐”或“无意识"也无从检测。[32]研究者很难根据被试的选择性反应来推断这是代表一种人格特征还是一种暂时性反应。同时,测验常常会受到被试社会赞许性动机的影响,从而诱发掩饰和作假的心理。今后可以通过眼动、脑电等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为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认知加工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证据,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还可以通过访谈法、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对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认知特点的“根”进行深挖,从“质”与“量”两个方向入手。此外,目前的研究多为横向研究,经验资料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虽然已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可能会越倾向于实体观,但仍旧无法解释内隐人格观随着年龄的变化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个体对环境解释方式和思维趋向的变化规律等问题。因此,未来可以结合纵向研究,扩大调查样本的年龄范围,追踪不同类型的个体随时间的变化所产生的改变,进而对信息加工模式与实体观渐变观之间的关系做出逻辑上的因果判断。

(三)加强认知视角下实体观与渐变观的实践应用

虽然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并无对错之分,但是却有适当与否之别。总的来说,实体观者比渐变观者的社会适应性更差。通过改变个体对人格的看法,使个体认为人格特质是可塑变化的,可以使人格更好地改变,个体可以更积极地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33]已有研究表明内隐人格观是可塑的,通过认知干预,个体的内隐人格观会产生变化。[34]那么又该如何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呢?现有的研究已经在一些领域对内隐人格观的可塑性进行了考察,如有研究发现,在消费领域,品牌方可以利用品牌视频、背景音乐、广告等方法引发消费者的渐变观。[35]在教育方面,培养儿童初期对发展和学习的关注,和家长对他们“注重过程的赞扬”(如努力),可能会使得孩子形成个体的人格特质是可塑变化的认识。[36]遗憾的是,此类研究并不多,仍然有许多领域并没有被涉及,因此今后可进一步加强认知视角下实体观与渐变观的实践应用。除了可以对现有研究进行验证之外,还可以扩大应用的范围,如员工管理、民族团结、心理健康干预等方面,并提出具体的实践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大众。

猜你喜欢
刻板观者特质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端午节观龙舟赛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