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群文阅读策略

2020-02-23 14:01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名著群文初中语文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文本包括教学阅读文本、自主阅读文本、综合学习、名著介绍和古诗词课外阅读。辅助阅读系统包括课前“预习”、课后“思考与探索”、课后“积累与拓展”和课后“阅读提示”。名著导读体系采用“1+2”的模式,即一本必读名著加两本自主阅读推荐,而这些文本的选择整合都渗透进了群文阅读的理念。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群文阅读的实施,可以从整合重构文本集群,创设融合驱动任务,指导发展阅读策略等几方面来展开。

群文阅读是在学习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文本的“比较阅读”,形成整体阅读的过程和方式。它是基于信息时代阅读的“碎片化”,对杂乱繁琐的信息进行有效组合,把可使用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呈现。群文阅读的文本集群不仅仅使阅读个体开拓阅读量,同时在体验过程中其思维上也进行了多层次的跳跃。因此,它打破了原有文本阅读的狭隘性和封闭性,有了更强的延展性和持续性。

一、统编版教材中群文阅读的体系框架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文本包括教学阅读文本、自主阅读文本、综合学习、名著介绍和古诗词课外阅读。辅助阅读系统包括课前“预习”、课后“思考与探索”、课后“积累与拓展”和课后“阅读提示”。名著导读体系采用“1+2”的模式,即一本必读名著加两本自主阅读推荐,而这些文本的选择整合都渗透进了群文阅读的理念,也就是说虽然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比苏教版课数有所减少,但它更加突出了群文阅读意识,正如温如敏所说,统编教材专治不读书,少读书。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群文阅读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读到自读

这是指在每个单元中,通过教学和自主阅读课文来构建的群体文本阅读系统。统编教材的创新之处就是它的双线结构,即“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指每个单元之前都有单元提示,明确了本单元的主题内容,使本单元内的文本有了更紧密的联系。例如,在7年级第一单元,“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运行,河流和小溪,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自然继续增长,并在四个小时是如此美丽的风景,它表达了贴近自然的感觉和爱生活”,它定义了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因此这一单元整合了《春》《济南的冬天》等名家的写景散文作为教读课文,同时,我选择了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作为自主阅读的文本。阅读提示正文后的第一句话是“优美的山水散文往往用感情丰富、细腻生动的水墨来描写风景格外优美灵动。”这无疑是对本单元的文本的一个总结,更是揭示了本单元群文阅读的指向。

2.从必读到荐读

这主要针对统编教材中的名著导读体系而言的。统编版教材中的名著导读体系包括名家点评、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以及自主阅读推荐四个部分,尤其是自主阅读推荐更是统编教材的又一创新之举,一本必读名著,两本自主推荐,N 本与之关联的优秀文学作品,构建了一个关于经典阅读的群文阅读系统。例如,八年级(上)经典名著导论:《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在栏目的阅读方法上,教学生如何阅读非小说类书籍?首先,使用序言和目录来快速地得到作品的整体印象。其次,在阅读中,注意作品的因果关系和发展线索;三是掌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我们也应该理解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主题。最后,阅读非小说类作品,最终是为了得到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后,我推荐王树增《长征》和李鸣生《飞向太空港》这两部纪实作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也进一步强化了对纪实类作品的阅读方法指导。再次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同主题的或是同类型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供学生自主选择,这种“1+2+N”的名著群文阅读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让阅读向纵深发展。

3.从课内到课外

(1)指向同一作者的群文阅读

有的课内的文本,因篇幅有限或是内容比较单一,所以我们对主题的挖掘,对作者的了解也显得比较零碎。比如我们孤立地教《小石潭记》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体会到那份孤寂,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后积累拓展中就关联到了同一作者同一时期的作品,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永州八记》中的其他作品,如《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等,探究柳宗元游记的特点。如果我们把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期的一些作品选编出来,开展群文阅读,学生就能对作者这一时期思想的变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这些游记寄情山水,既表现了被贬谪后的孤寂,也抒发了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但如果就此把柳宗元理解为一个“以物喜,以己悲”的落魄文人的话,那恐怕并不全面,这时候就应该再联系同样是在永州写的《扑蛇者说》一文,就可以了解柳宗元也有关心民生疾苦,心怀天下苍生的济世情怀。因此指向同一作者的群文阅读,有利于了解作者的思想背景,对今后阅读其他作品有了更有效的铺垫。

(2)指向同一文体的群文阅读

以课文的表达方式等文体特征作为联系点,推荐同类型的文本形成群文阅读体系,意在指导学生掌握同类型文体的阅读。如八下第五单元游记单元中第一篇《壶口瀑布》“积累拓展”最后一题要求“游记这一体裁,涉及内容广泛,写法自由,风格多样,读来既能增广见闻,也能带来美的享受,引起内心的共鸣。课后,阅读郁达夫的《西溪的晴雨》、徐迟的《黄山记》、王充闾的《读三峡》,了解它们在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由一篇游记关联到其他同一文体的文本,形成群文阅读,进一步掌握游记的特点以及阅读方法。又如,在七下的名著阅读推荐的是《海底两英里》,属于科幻类文本,自主阅读推荐的是阿西莫夫的《基地》和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加上七下第六单元《带上她的眼睛》,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幻作品阅读集群,完成系统的阅读,学生对科幻作品就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能逐步掌握科幻类作品的读书方法。

(3)指向同一主题的群文阅读

如八下第一单元中《回延安》一文,它的主题是对“延安精神”的歌颂,但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与我们学生相去甚远,学生没有类似的生活体验,也就很难去真正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于是教材在文后巧妙设计了这样一个议题“延安,曾经的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也是无数人梦想的地方。拜访你的祖父母、父亲,或者了解延安的精神。还可以比较这首诗,引申阅读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萧《记一辆纺车》等,看看这些诗文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教材以“延安精神”这个主题作为关联点,整合选编了多个文本,帮助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延安精神”有更深入的体悟。再如,综合性学习这个版块中,也是将多个文本通过一个主题发展成了群文阅读体系。如七上的“有朋自远方来”中,将班级分成小组,收集、阅读和整理有关交朋友的诗歌、谚语、俗语等材料,同时还选编了《割席断交》《伯牙绝弦》以及朱光潜的《谈交友》、培根的《论友谊》等篇目,这些无不是群文阅读理念在教材中的渗透。

二、统编版教材中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群文阅读的实施,应当避免几种误区:将文后推荐的关联文本视而不见,或是将所推荐群文等同于教读课文来精讲细讲,这都是违背了全文阅读理念的。发展全文阅读,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整合重构文本集群

如何将一篇篇孤立的阅读文本发展成一个个群文阅读体系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对助学系统、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等板块中出现的群文予以整合和重构。所谓整合,就是从某一个关联点出发,如上文中所述,可以是作者、文体、主题等都可以作为关联点,通过设计“议题”来将这些群文整合在一起,其中可以是教材上推荐必读的,或是自主选择阅读的,甚至是教师或学生认为跟“议题”有关联的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成为这个群文体系中的一员。在文本材料的选取中,依据不同“议题”的难易程度和选材体裁的不同进行合理有效的文本编排,如叙事抒情散文、古现代诗词、文言文、国内外小说等不同体裁篇目,把握其特点,多元整合同时具有统一性。所谓重构,就是要以这些文本形成的整体为对象,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来重新构建教学的重难点。如八下第六单元中《礼记二则》里两篇文章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我们在教《大道之行也》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设计议题“古今中外人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世界永远都在不懈地努力着”,由此我们可以将《桃花源记》《天上的街市》《小国寡民》等文本整合起来,形成文本集群,让学生展开阅读,相信学生会在其中对“理想社会”这一概念有更深的体悟。

2.创设融合驱动任务

群文阅读不是一下子给学生展示多篇文本,然后让他们自由发挥,任意阅读,这样的阅读很容易流于表面,达不到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群文阅读的关键还在于“读”的指导,如何有效地来阅读?这就需要高质量的驱动任务,将学生引入深度阅读。阅读策略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也是目标所在,老师可先将任务安置下去再进行群文阅读,学生可在任务驱使下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问题探索。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法,“任务驱动型”教学已在许多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运用在群文阅读中就是要创设指向性明确的问题作为任务来驱动学生去阅读。如在教授七下的第三单元时,我就预设了如下问题,将四篇名家作品发展成了一个群文体系(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杨绛《老王》,李森祥《台阶》,欧阳修《卖油翁》):

(1)四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小人物”。他们有弱点,但他们往往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谈谈这些小人物身上的非凡之处。

(2)比较这四篇文章标题的高低。

(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在这几篇文章中使用了详细的描述。

通过预设这三个学习任务,这四篇文章不再是相互割裂的孤立的文本,而是从主题、标题,写法等方面都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驱动学生更好地进行整体把握,高效阅读。

3.指导发展阅读策略

群文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读更多的文本,而是通过大量文本来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上的名著阅读为例,与课标版教材相比,统编教材更突出的是阅读策略,讲究一书一法。如《西游记》的名著导读,课标版教材突出的是主题内容“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而统编版教材侧重的是读书方法指导“精读与跳读”,还有像《骆驼祥子》,课标版突出的是主旨“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而统编教材突出的是“圈点与批注”的读书方法,因此以此为基础的群文阅读就应当侧重于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如有了《西游记》的读书方法指导之后,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像《西游记》这样的经典小说既适合“精读”,也适合“跳跃式阅读”。而“圈点与批注”阅读方法可以加强阅读过程的体现,批注可以分为赏析和评价类型、质疑和联想,可以标注字符图像,也可以对情节进行批注,甚至可以批注文本的语言,因此我们应该把这些策略进一步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强化,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统编版教材中群文阅读的价值

1.传统课堂教学的突破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上,群文阅读教学填补了课程的空白。语文学习在其它科目在实践的对比上较为简单,一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在阅读能力方面,传统教学缺乏指导性,也缺乏正确的评价方式,学生对于文章阅读的理解得不到考证。因此群文阅读的出现在语文课堂上是一个新的突破,它的出现完善了语文教学体系,是对传统单篇阅读的补充。在教学上也是新的改变,群文阅读的侧重点从教师转向了文本群,用最直观的阅读方法抓住学习的知识点,一课多得。

2.学生优质阅读的培养

(1)提高阅读体验,激发写作潜能

从学生的语文课本上很难得到较好的阅读体验,同时,学生阅读的时间被课业占据,这使得他们的阅读视野非常狭窄,通过群文阅读的开展,可以在时间上静心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多文本的方式,引发他们对文章的体验和认识,可以丰富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强烈的情感共鸣会刺激学生的写作冲动,多篇文本的熏陶和阅读积淀,也能使学生写作技巧得到增加。

(2)扩大阅读视野,积累阅读知识

在单篇阅读教学的传统教学下,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很少,学生在课业时间的阅读上也得不到满足。在初中语文课堂里加入群文阅读可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信息,也能使阅读思维得到拓展,增加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体验多文本带来的视觉和心思上的享受。

(3)培养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被动的阅读很难让学生学到知识,课堂上的群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掌握更多阅读的方式,可以引领学生阅读思维的跳动和延展,从而提高阅读自觉性,进而慢慢锻炼和培养自己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能力,促使学生信息的思考和转化,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群文阅读是符合当前“全语文”“大阅读”的理念的,它彻底颠覆了原来传统的阅读结构,由单篇阅读辐射到群体阅读,这不但拓展了教材阅读的广度,更是通过挖掘群文共性来深化对文本主题的认识。同时,群文阅读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它需要老师博览群书,需要求同与发散思维并举,相信,随着群文阅读的深入开展,学生将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

猜你喜欢
名著群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