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类的学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考进大学的文化分比较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生也认为自己文化底子差,想弥补差距很难,于是对自己的要求就放得更低了。另外,在这些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文学类的课程处境也是非常尴尬的。一方面是学校不断强化艺术专业课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是文学课程逐渐被边缘化的现实。国内一些有识之士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尝试着在课堂上做出一些调整和改革,但是大多是将美术作品或音乐作品分别与文学创作理论结合起来,很少有人将音乐、美术和文学三者结合在一起。因而,本文的这种尝试,也是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为了提高高职艺术类学生的古文修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直提倡多维审美体验。所谓多维审美体验,就是把中国诗词作品与音乐和美术结合在一起,一诗一曲一画,将课堂变成一场视听盛宴。让学生一方面聆听中国文学精品的讲解,同时感受中国传统音乐和绘画的魅力。通过这种讲解,可以让学生多角度的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潜移默化当中,耳濡目染,体验古人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仍然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忠于国家和民族的赤子之情。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也是有着积极的意义。
高职艺术类的学生性格特点都非常鲜明。音乐舞蹈专业的学生大都比较活泼、开朗,课堂氛围相对活跃,有时对问题一知半解,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美术专业的学生则较为内向、深沉,课堂内容组织不好,可能就会冷场。如果讲解中某一观点,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他们可能会表达出一些令老师都意想不到的观点。所以在讲解课文时,应照顾到他们各自的专业特点或者尽量发挥出他们的专长,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美术专业为例,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虽然是一篇短小精悍的作品,但表现的内容却极为丰富,作品中苍凉凄清的氛围也非常能打动人。老师在讲解时可以告诉他们,这首作品每一句都是一幅感人至深的图画,静心聆听和发挥想象是了解这首作品的两把钥匙。作品讲完,希望大家也能根据自己的体会,选择其中一、二句用画笔将所思所想表现出来。当PPT上放出这首作品的名家配乐朗诵时,学生无不被作品所呈现的意境所吸引。结果,绝大多数学生听讲都极为认真。在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时,课室里不断回响着悠远惆怅的乐曲。平时最懒散的学生这时候也变成了最专注的创作者。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学生的美术作品了,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有些学生画完一幅,仍然意犹未尽,再画一幅。老师现场展示了几幅较好的作品,让大家结合这首小令评论得失。现场气氛极为热烈!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对作品意境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中国古人大多都具有热爱自然的特点,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还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岑参,亦或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苏轼,他们都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描述优美自然风光的诗歌。这些诗人的生活理想与我们现代人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我们认为拉近这些作品与我们现代人之间的距离,注入我们对作品新的理解,赋予作品一定的现实意义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在音乐专业上课,气氛一般都比较活跃,有时课间都能听到她们欢快的歌声。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老师可以在讲解古代诗文时,特别注意收集相关的歌曲。如讲解《红楼梦》节选时,可以给她们播放一曲《枉凝眉》,让大家在幽怨的乐曲声中,把握这一名著的情感基调。有些学生注意力在歌曲上,忽视了作品本身的内涵。就需要老师提醒学生,唱出歌曲的韵味是最重要的,而韵味来自于对作品的理解,如果不理解作品,歌曲演唱也会平淡无奇,打动不了别人。这样的机会是很多的。如讲解《促织》可以让大家听一曲《聊斋志异》主题曲。四大名著也都有相关的歌曲,可以将学生更好地带入到作品意境中,激发大家学习的兴趣。另外,在音乐专业高年级,我们还做过几次尝试,把他们编为几个小组,在讲完某一首古诗后,以小组为单位,用一周时间给作品谱曲或寻找一首合适的中国乐曲去描绘、表现作品的意境。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完成作业,老师可以事先给学生放几首歌曲,给大家增加灵感。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这对学生来讲,同样是一个新鲜的尝试。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个作业,很多学生课后去图书馆查资料,态度非常积极。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组学生利用二胡和钢琴这两种看似不可调和的乐器演绎了一首催人泪下的乐曲,表达了她们对古诗《登高》的理解。钢琴的浪漫悠扬与二胡的悲怆凄凉竟然这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听者恍若隔世,回到了一千多年前,与杜甫一起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人生百味。
在课堂上,让美术专业的学生画画儿也好,给音乐专业的学生放歌曲也好,这些都是辅助的形式,这些形式都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要切记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喧宾夺主,以辅助的形式去代替讲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最终还是应该建立在教师课前充分备课以及清晰讲解的基础上。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年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一个对某方面产生强烈稳定兴趣的学生,就会把这方面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也就会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以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为依据,明确肯定“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并指出“教育的基础任务是坚持不懈地发展学生对学习的真正满足感,以便由此产生和确立热切希望学习的情感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特征相适应,注重一定的现实性和实用性,以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一种持久的习惯,使学生在自然的氛围中做到乐学、爱学。
1.古文讲授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诗文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而中国书法同样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欣赏和练习书法的重要性。而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不乏像王羲之、苏东坡、毛泽东这样的书法大家。现在我们虽然跨入了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多靠微信等工具,书法艺术与往日繁盛时期相比,已经远远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如果你能写一手好字,还是能引起别人的惊羡的。通过讲解古诗文,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字体风格与其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和文化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因而,在学生刚一入学,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喜好,买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古人书写是用毛笔,而我们也会与时俱进,要求大家练习硬笔字。每篇古诗文结束,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字体临摹一遍。同时,我们也会不时让学生欣赏有些作者的书法作品。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我分析完作品以后,让大家看着作者的书法作品,再次讲解作者所处的成长环境、时代背景。学生看到毛泽东纵横恣肆、豪放洒脱的草书,明白了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书法风格是在漫长的如火如荼的战斗岁月里形成的,而这种特点在这一幅书法作品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王羲之生活在东晋时期,不同派别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而王羲之因为出身于豪门贵族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当他在官场得不到重用时,就选择了隐退,开始与好友们游山玩水。因而他的书法作品,笔画相对稳重,而字体显得轻松自如。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应该做到学以致用,注重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经过几年循序渐进的练习,很多学生书法的欣赏水平提高了,一些学生写的字也会有长足的进步。
2.通过朗读引发学生审美情感
语文是最具美感的学科之一,特别是古文,在字形美、音韵美、修辞美、文学美等方面更具优势。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这些美,就不能不重视朗读的作用。犹太人之所以被称为最聪明最有才智的民族,关健在于自古以来,她的每一个成员从小就要背诵犹太经典和犹太法典。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犹太人正是在这些经典的教育下,成为能读会写,智力超群的民族。他们认为,经典使人变得温顺而谦恭,远离罪恶,接近美德,就可以享有智慧和力量。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又有多少经典需要我们铭记在心啊!而语文课本里的古文更是经过千挑百选,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些诗文需要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高声诵读!
因为古诗文产生的年代比较久远,所使用的语言及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和现代语言相距甚远,一般都较为艰深难懂。朗读前,只有认真熟读原文,才能深刻理解把握原作主旨,获得相应的内容感知和语言感受,到开口诵读时,才容易使朗读的声音技巧,适应内容的需要,准确表达出原文的思想内容。深入理解作品,老师首先要准确讲解与作品有关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这是理解作品的前提。历史背景与作者生平需要展现一个时代的大致样貌以及一个作家曲折的人生经历,因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及感染力。老师应该饱含感情去讲解,以增加文章的吸引力。讲解时,老师应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并且注意应该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特点相结合。对原文有了真情实感,才能自然地把对原文的感情贯穿在朗读中。如《诗经》中的作品《氓》,女主人公由“热恋”到“结婚”再到“选择分手”,这个过程的情感变化应该是由热恋时的“悲喜无常”到与心上人结婚时的“幸福满足”,再由“幸福满足”转化为知道丈夫变心后的“痛苦”,最后逐渐认清其丈夫的真实面目,毅然选择分手,变得“坚强”。在朗读时,应引导学生将这种变化表现出来。经过反复朗读,学生对“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比喻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后对发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女主人公就越发同情与敬佩了。
朗读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全体朗读,也可以分组朗读,有些作品可以分角色朗读。朗读的时候,教师不但可以纠正学生的普通话语音,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感。在长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养成学生拿起书就情不自禁想要朗读的好习惯。在反复大量的朗读中,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加深了,伴随着对中华经典的顶礼膜拜,古人凝聚一生的人生感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学生的思想行为当中,融入到了学生的血液当中,使自己的行为处世有了标准,有了参照,有了学习的榜样,有了前进的动力。犹太名言说:一个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会养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久而久之会成就一种命运。面对懵懂的少男少女,我们给他们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却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有着较为独特的风格。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谨记一点,他们都是孩子,并且是有着强烈求知欲的孩子,对孩子,就要有爱心。另外,还要在讲课方法上不断钻研,勤下功夫,注意引导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厚此薄彼。因为大多数学生都处于青春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比较敏感,因而老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应该多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手段为主,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与学生交朋友,全面看待学生,正面引导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
面对学生的表现,老师如果能够将评价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美术专业为例,学生每次根据诗文内容进行绘画创作,作品可以不拘一格,由其任意发挥,只要与作品内容相关联即可。比如讲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绝大多数学生画的都是湘江边色彩艳丽的秋日美景,有一位学生却只画了一幅毛主席的肖像。虽然个别地方有些出入,但胜在神似,画出了伟人的精气神儿。这幅作品表达的内容是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但与我们诗歌作品的主题并不冲突,同样表达了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这时候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这幅绘画作品进行探讨,客观评价,也让这个学生体验了一把众人瞩目的“明星”感觉。这种评价机制对于学生的古诗文学习乃至专业创作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音乐专业的学生多才多艺,许多学生除了舞蹈、声乐,还擅长各种乐器。在讲授昆曲《游园惊梦》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放一段昆曲唱腔视频,让学生一方面可以欣赏舞台人物的俊俏扮相和精美头饰,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学生演唱古代戏曲。有学生演唱情真意切、意境悠远的《梨花颂》,有学生表演回环曲折、委婉动听的客家山歌对唱,还有学生演绎一段缠绵悱恻、细致典雅的潮剧……,每个节目都是学生特长的展示,还有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可能有人觉得这种做法有喧宾夺主之嫌甚至脱离了本课主题,但实际的效果就是学生通过这种做法,对中国传统戏剧的了解更加深入生动了,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细致入微的认识。老师应该对学生的热情予以肯定,当然,有些内容需要提前一周甚至几周布置下去,让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绝大多数古诗文篇目,都适合学生朗读。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较多采用分组形式,通过比较,表扬较好的一组,激励稍逊的一组,还可以纠正学生的普通话,为学生以后考取普通话资格证书做好准备。
一篇篇古诗文就像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我们不仅自己要欣赏它们,更重要的是要让我们的学生懂得欣赏它们,让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在一代代人的手中传承下去,并且在欣赏的过程中,为它们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而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优势更加明显,这也为教师教好古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