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学习和继承它时首先应抓住它的核心——文化精神,因为它是国民的行为准则和思想源泉。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历代中国人的为人处事之中,也蕴含在流传下来的文字作品之中。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部分选录了大量的古诗文,还单独编写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等作为选修教材。它们除了能为读者提供艺术享受外,更因蕴含了独特的传统文化精神而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渗透于其中,在揭示作品艺术魅力的同时,彰显古代人物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形成奋发进取的社会正能量。
教材所选古诗文有大量篇目反映了古人强烈的爱国情怀。这些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之情。如屈原《离骚》所反映的作者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沉关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登高》《登岳阳楼》所体现的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在讲授这类作品时,适宜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联系作品所抒发的浓郁感情,影响学生,使之受到感染。
在教学杜甫的诗歌时,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杜甫的成长历程,强调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再联系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讲述诗人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遭遇,带领学生探寻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缘起。然后再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深刻理解“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等诗句中所饱含的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还有一类作品是歌颂其他爱国人物的。如《诗经·采薇》表现了士兵们虽思亲恋家,但仍有为国赴难的责任感;《烛之武退秦师》记述了烛之武临危受命,挽救国家于危亡的智勇事迹;《廉颇蔺相如列传》高度肯定了蔺相如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做出的努力,以及廉、蔺二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深明大义。教师应该深入分析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体会这些形象所表现的爱国精神。
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梳理烛之武郁郁不得志的人生经历,介绍郑国遭受秦晋两大军事强国的围攻,危在旦夕等政治军事背景,然后引导学生揣摩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中蕴含的满腔郁愤,再引导学生想象白发苍苍的烛之武在夜色的掩护之下孤身深入敌营的悲壮形象,这时,学生就能很自然地感受到主人公智说秦伯背后所体现出的民族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教材中还有相当多的篇目体现了国人崇德重义的精神,所谓“崇德”主要是指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比如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重点选编了《论语》,而《论语》特别强调道德的价值。古代君子很多都能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致力于人格完善,他们甚至把道德完善看得比改善物质生活还重要。比如为后人所乐道的“孔颜之乐”,孔子“饭疏食饮水”而“乐亦在其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立足文本,深入挖掘作品中所体现的作者或者主人公对道德品质的追求,让学生受到感染。
在教授屈原的《离骚》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介绍屈原生平,学生对屈原比较熟悉,能说出屈原的基本事迹,但是讲述重点主要在爱国情怀方面。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文本、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品味“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等诗句,深入理解屈原哪怕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这样学生就能自行从“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诗句中体会到深层含义,感知屈原对修明个人品德的重视。最后,再引导学生审视自身,在屈原精神的感召之下,学生大多能正视自身的缺点,找到改进的方向,并为之做出努力。
而关于“德”的具体内涵,孔子认为有“智仁勇”,孟子则将之发展成“仁义礼智”,可见“义”也属于“德”的范畴,一般指见义勇为、救世扶危、把友谊情谊放在金钱、荣誉、地位甚至生命之上的崇高品德,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当然,实现“义”往往会需要“勇”,正所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而高中生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纪,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授《荆轲刺秦王》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荆轲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形象,体会荆轲身上所体现的“义”的精神;然后进行拓展延伸,联系《先秦诸子选读》中选编的孔子和孟子的相关论述,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从而形成疾恶向善、爱憎分明、知耻不为、见义敢为的正确人生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倡导追求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孔子就曾极力主张人生在世要有所作为,他“发愤忘食”“诲人不倦”,就是这种思想的实践。后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则继承了孔子的遗训。教材中有不少篇目都反映了这种奋斗精神,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引导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
在教授《劝学》时,教师先以首句“学不可以已”引导学生感受荀子劝导人们奋发向上的谆谆急切之心;在分析全文二十组比喻之后,总结出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再进行拓展延伸,适时引导学生理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句子体现的对学习的执着和坚持,进而引导学生在学习及其他人生追求方面树立积极进取、不懈努力的正确态度。
在教授《短歌行》时,教师应结合曹操生平及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之“忧”。首先,引导学生将诗人之“忧”概括为三个层面,即一忧人生短暂,二忧贤才难得,三忧功业未就。然后,在概括“忧”的层次以后,继续深入理解其情感内核,使学生理解诗人之忧并不是消沉的,而是积极奋发的。“忧”的表面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借酒浇愁,这与大部分借酒浇愁的诗歌看似并无区别,但后文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揭示了“忧”的背后是曹操老骥伏枥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应以育人、立人为真正目的,让学生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索玩味和体悟探究中,深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而教材中的古诗文恰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教师应立足教材、深入挖掘,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让学生浸润在文化精神的滋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