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0-02-23 11:31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许艺玉
亚太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师应小学生阅读教学

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许艺玉

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成为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把握能力和增强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发展能力、文化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入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理解不够深入,这些都导致阅读教学效果不显著。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重视问题并创新策略,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正确、高效的阅读方法,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更好地把握阅读的重难点,了解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容,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情境性

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情境教学法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阅读教学不仅要有教学情境,还应考虑小学生的学习情境。教师应将阅读教学建立在充满趣味且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中,其中包括时间、空间等因素,如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将学生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以此激发其阅读兴趣,让他们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阅读学习,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以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阅读的自主性。与此同时,情境性的特点还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合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阅读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文本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以课本为依托同时兼顾课本文本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还不完善,所以课文设置也以故事性文本为主,如童话故事类、儿歌类等,这也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应从抓情节、抓细节等方面入手,针对不同的阅读文本,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及方法,而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发展等能力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阶段性

对于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其学习能力的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不同的关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抓住学生学习的关键期,可以通过直观性的工具来辅助教学,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倾听品质,循序渐进地使学生稳步向抽象思维转变,实现文化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逐渐向更高阶段的阅读进发,收获更多知识与快乐,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保证学生主体地位,培养阅读兴趣

语文学习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所以阅读也应是学生自主性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有效引导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为他们的自主活动留有足够的时间,提高学生对阅读课堂内容的注意力和参与程度,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精神世界得到发展的同时体会阅读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展开提问:“大家猜过有趣的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两个谜语,大家来猜一猜吧: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虽有四只脚,自己不会走(谜底是“桌子”)。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又是什么呢?”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这时教师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谜语诗,大家仔细读一读课文,看看能不能从这幅画中找到答案呢?”学生这时豁然开朗,说:“原来就是一幅画呀!”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也会更加流畅。其实,引出新知的方法有很多,一些教师选择将自己的阅读体验直接告知学生,但更多教师倾向于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然后仔细听他们阅读作品的反馈和情感体验,这都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加强师生课堂互动,鼓励情感交流

师生互动是教师自身魅力的彰显,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阅读活动本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以情感作为师生关系的纽带,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获得阅读情感体验,从而促进他们的积极思考和独立分析,提升阅读能力,激发思维活力。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教师考虑到虽然大部分的小学生都知道有关雷锋的事迹,但雷锋与学生所处的年代相距太远。因此,为了让学生对雷锋叔叔的形象进行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给大家简单讲一讲吧。”有的学生说:“我们班的班长总是喜欢帮助别人,每次我拿着不懂的题去问他时,他都会耐心地帮助我,我觉得这就是雷锋会做的事。”听了学生积极的发言,教师说:“老师认为,咱们班的许多同学都帮助过别人,其实只要我们专心好学,踏踏实实做人,就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荣光。”师生通过情感的交流构建了有效的互动方式,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与文本更进一步的对话。

(三)传授正确阅读方法,拓展阅读空间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教材的观察、分析和感悟能力比较差,所以语文教师更应在教学中明确开展阅读的方法和范围。在课堂阅读学习中,教师应重视正确阅读方法的传授,强化基础字词的训练,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句子运用的相关技能和方法,让学生精准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意义,并适时将课堂中所习得的阅读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拓展中。

以《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的教学为例,寓言故事短小有力,简明清晰,它的教育意义在于能使每位学生从简单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内讲解为基础,可以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刻舟求剑》《对牛弹琴》《画龙点睛》等寓言故事,为学生创造自主阅读的机会。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他们提供难度较高的文言文寓言故事,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阅读当中去。当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有所不足时,教师应及时纠正,并引导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最终实现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语文不只是局限于陈述性知识,语言文学也有其规律和方法可循,教师应注重对方法的引导多过对教材文本的理解,而不应只局限于“读”这一种方法。

(四)组织阅读活动,提升思维水平

小学生理解并深入文本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将画面定格在自己的心中,主动体味关于爱、勇敢、善良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打开心灵之门,获得独立、自然的成长,这是每一位学生在阅读中独特且重要的个人体验。而开展阅读活动的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所以语文教师应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之中锻炼思维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例如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文本中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如在教学《曹冲称象》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每组六人,引导他们分角色开展扮演活动;又如在讲解《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雨衣带入课堂,扮演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见识,构建思维可视化的语文阅读课堂。同时,也可以采用文本之外的、自己创设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演绎,增强学生的生活感和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故事大王”等阅读活动,让学生编写或续写故事,以此强化思维训练,让他们亲历分析和推理的过程,感受深层次的思维训练,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五)关注核心素养,优化评价机制

核心素养理念推动着阅读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时刻关注核心素养,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以核心素养的要求评价学生,关注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并且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增强自身的阅读教学能力,以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打造更加有效的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优胜劣汰,而是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关心和爱护学生,坚持科学性的原则,真正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帮助其解决问题。例如,当阅读《小木偶奇遇记》这本课外读物时,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很容易从插图入手,或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多彩的图画中,这时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激励策略,努力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闪光点,并委婉地指出学生的弱点,如通过“如果这样是不是会更好呢?”“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读出更好的效果”“大家真棒,如果可以开动自己智慧的大脑思考就更好了”等激励性话语,认可学生的阅读成果,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形成强大的动力,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丰富语言表达、提升理解能力和积累写作素材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专业知识水平,重视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丰富学生的体验,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小学生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