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随文练笔的三种价值取向

2020-02-23 11:30杨贤琴
语文天地 2020年21期
关键词:英子随文语言表达

杨贤琴

随文练笔,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内容和学习目标,组织学生以写进行表达的训练。选择的训练点看起来多有不同,但只要是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目标达成需要出发,采取哪种形式的练笔都是值得肯定的。这些练笔形式,它们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实践活动形式,在学习语文的前提下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正如苏轼的诗句所言“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以写促读助理解

阅读理解往文本的深处走时,仅仅靠读是不够的,比较通过读所获得的感受、印象往往只是短暂地出现中脑海里,稍纵即逝,难以与前后的理解连成一条线,这样如果用口头语言来表达相应的理解,就可能出现平面滑行、断断续续等现象,使深度理解停留在浅层次上。破解这一难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笔来记录深入解读的结果,使理解在固化之中形成有条有理的状态,这样再呈现出来时,就能让人感受到思考的深度所在。

教师通常就课文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等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并适时把自己的见解、体验用文字加以记录。

如教学《慈母情深》,课文中有以下的表达:“母亲却已将钱塞进我的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一段文字中,表达的明明是母亲的劳累与辛苦,但母亲在在别的母亲认为是“看闲书”上,不仅拿钱给孩子买书而且居然说“挺高兴”这样做,如何理解母亲的说法呢?一位教师教学时,在学生读到母亲说的那句话时,让学生停了下来说:“读到这个地方,老师突然想问母亲几个问题,你们能够替母亲来回答吗?”在学生的静听中,教师提出:“虽然只是一块多钱,但那个时候需要低头做多少鞋帮啦,需要忍受多少时间的噪声和污浊的空气污染,说白了这都是你用了多少血汗才换来的钱,你为什么还要给儿子用来买闲书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情感上产生了碰撞和共鸣,发言不断,教师适时组织学生拿起笔把自己的这些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并给出了练笔支架:“我心里一酸,立刻跑了出去 ”这个练笔的设计,主要是针对母亲行为和语言的理解,母亲辛辛苦苦挣钱十分不容易,但给儿子买书(在别人看来是闲书)时,居然没有问一句其他的话就掏钱,并且还用“挺高兴”回应别人的质疑,这显然属于深度理解的范畴,如果就那么让学生东一句西一句地说下去,学生未必真能听出其中的一二三来,但在体悟的过程中写出对母亲的理解,目的是让理解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说起来能够让别人信服,应该说这就是以写促读表现出的应有作用。

二、以读促写练表达

如果从用教材教的角度看,阅读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是语言形式,也就是怎么写的。无疑这就是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从随文练笔的角度来说就是以读促写。毕竟阅读教学既有自己的独当的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又有引导学生在读中领悟表达方法并练习运用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那些引人注目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且需要善于挖掘文本比较容易被学生忽视的具有独特表达效果的语言表达形式,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揣摩其中的魅力所在,再进行仿写、迁移运用训练,这样就可以使指向表达的随文练笔更具语文味。

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第2自然段主要描写去双龙洞的路上的景色,但粗略地看去,不符合学生好词佳句美段的选择标准;而实际上文字中所包含的观察方式和语言特点,称得上是游记类文章的典范表达,只是学生一时还认识不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认真研读、慢慢发现:先是在读自然段中,看看作者在路上看到了哪些景物?(是不是路上就只有这些景物呢?)是如何写出这些景物哪些方面的特点的?学生对这个问题可能觉得无从下手,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比较句子的方式来体会,主要选取“无论花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把这几个句子中的“也”“似乎”去掉、把“精神”换成“生命力”与原句进行比较,看看效果有什么不一样,进而发现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小秘妙。如“也”用在句子中,前后衔接就比较顺当,“似乎”的使用使句子表达显得更准确了,“精神”是一种口语化的词语,用在表达“映山红”这一杜鹃的别名上,十分相配。在这样的词语咀嚼与品味中,学生懂得描写景物并不是都用上那些华丽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就好,而是要与所描写的景物相匹配语言表达才是最好的。由此再让学生进行随文练笔,想一想天天上学走过的路上有哪些景物值得一写,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进行记录,写上一段文字就行。

三、综合训练提素养

综合性训练是指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既关注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关注文本语言形式表达上的特点,还有机地将二者整合在一起进行训练,也就是融理解感悟和表达为一体,着眼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等全方位的能力。相对地说,设计具有这种综合性的随文练笔,既要全面、深入地把握文本内容,又要精确选定具有辐射效应的表达训练点,这样进行的随文练笔才能达到综合性的目标。

如教学《掌声》,课文主要讲一位叫英子的女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方便却怕别人笑话,整日显得很孤僻,后来一次班级在讲故事中被新来不知情的老师“逼”上讲台,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故事讲完时同学们再次给她送上了掌声,从此,英子的人生都获得了彻底的改变。文本中有许多地方都可以设计随文练笔,如英子上台前课文中只写了动作和表情,其实此时最复杂、最激烈的是她的内心活动,但在课文中属于留白,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补白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有课文说英子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就可以拓展写一下英子是怎么练习跳舞、克服哪些困难以及最后练习跳舞的结果,与她艰难地走上讲台讲故事形成对比。

这些随文练笔都不具备综合性,这一课的综合性随文练笔可以选择英子写信进行训练,信中可以表达对昔日同学和老师的感激之情,这是与课文理解紧密相连的;还可以介绍自己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主要选择一件简单的事来体现,这可以为本单元的习作作铺垫。这样的练笔就是从课文学习出发,既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又跳出了课文内容,指向语言表达的训练,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进行的有效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依托文本适时开展随文练笔,在读写互动之中寻求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无论是指向阅读还是指向表达,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组织、有序实施、及时点评,这样才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原本费时费力的语言表达获得关键性的突破。

猜你喜欢
英子随文语言表达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独臂作家之死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钻石妙贼
巧计得绵羊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