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辉, 路 欣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 天津 3001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发扬者和继承者,理应在树立中国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职英语作为开课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基础课,要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课堂上大力弘扬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然而,传统英语课堂存在着重英美文化轻中国文化的现象,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崇洋媚外、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的情况,造成母语文化失语,这是与“中国梦”和“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相违背的。因此,认识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行之有效地将中国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GDP)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也在逐年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拥护和支持。截止至2019年4月18日,中国已与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173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正在不断地彰显出来。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不断繁荣的文化则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中,习总书记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着眼扩大中华文化影响,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在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借助英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方面面,同时也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传播中国文化。高职英语作为开课时间最长,接触学生最广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应该不再满足于介绍西方思想和文化,而应肩负起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让世界了解中国,听到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同时,高职英语应充分发挥文化渗透的隐性功能,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调效应,做好显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补充。因此,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英语教学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使得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已经不单单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任务,而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然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教育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现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师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他们在大学时期正处于“出国热”“全民英语热”的浪潮中,当时的英语教学非常重视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培养,提倡完全浸入在英语环境中学习,甚至担心母语文化会对英语学习产生负面迁移作用。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导致了如今英语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向学生传播中国文化、展示文化自信的意识。“语言意义的生成、语言结构的选择、修辞策略的运用和交际模式的建构都受到文化价值观、文化特性的制约和规范(葛春萍,王守仁,2016)。”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战略下,教师应该改变单一以“工具性”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借助英语,把中国优秀文化宣扬到世界舞台上,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目标。
当今的大学生从小就是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看着欧美大片,在互联网里长大的一代,他们太容易受到新鲜事物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却在不断地淡忘。中国传统节日就涌现了这样的情况,比起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和中秋节,他们更愿意选择去庆祝西方的圣诞节和感恩节。甚至,很多大学生不了解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的来历和英文表达。每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更是出现各种神翻译。以2019年6月四级翻译考题为例,红灯笼本应为red lantern却被同学译成red light box、red cage,舞狮被翻译成lion cosplay、dance lion等等,究其原因是英语形式的中国文化表达严重不足。
有的同学把通过升学、留学、四六级考试作为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这样的学习势必会只重视英语技能学习,忽略了语言人文性的学习。实际上,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外面的世界,更是要帮助中国走出去,把中华传统文化宣扬出去,把中国的好故事理直气壮地讲出去。
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主要是介绍西方日常生活、习俗、文化的内容,中国文化知识却涉及的很少。过多接受西方文化,忽略中国文化学习,缺少中西文化对比,将会极大影响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有的教辅材料直接把西方国家名人演讲稿、新闻报道稿全盘摘录下来供学生们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忽略了语言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并有它的政治属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全盘接受了对中国不利的观点,势必会影响学生们的人生轨迹,不利于学生各方面发展。
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对我国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今,高职英语教学出现与中国文化融入并不理想的问题,迫切需要英语教师从多方面入手,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通过适当的方法加强中国文化与高职英语的融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学识渊博的人成为老师,行为端正的人成为典范。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充实的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化素养、言谈举止、政治立场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缺乏中国文化知识的老师很难培养出懂中国文化的学生。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要有意识地不断加强自己在中国文化方面的学习,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将中国文化和英语教学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解决英语教学中国文化缺失的问题,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本民族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语文教师和英语教师交流研讨,帮助英语教师提升中国文化素养,共同深入挖掘高职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元素,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由于现有高职英语教材很少涵盖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甄选其辅助材料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畅谈中国文化》就是一本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好书。此书以文化为主线,讲述了孔子和老子的智慧、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美食、婚俗、服饰、手工艺品、中国传统建筑、京剧、中药、中国绘画、中国功夫,让学生领略和体验丰富的中国文化。同时学生还可以扫描每一章节后的二维码,观看这一章节的重点视频。每一章节后都提供了大量的练习,供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相关翻译练习题也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用英语宣传中国优秀文化的能力。
此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另外两本书《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和《中国文化掠影》也是引领学生领悟中国文化的精品书籍,教师可以选取其中部分章节给学生讲授,引导学生体会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同时也可以作为辅助阅读教材,供学生课下自学和自我提高。
有了以英语讲授中国文化的优秀教材作基础,将会使中国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更高效、便捷,从而引导学生领悟中国的精髓,学会相应的英语表达,解决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踪”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高速时代,大学生已经不再局限于在课本和课堂上获取知识了,微课、慕课、手机APP、智能学习平台、英语学习网站等都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应广泛搜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教学资料,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把甄选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比如在讲解《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Unit7 Passage 1 Christmas Celebrations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可以提前录制Introduction to Chinese New Year介绍中国春节的微课,供同学们课前学习。课上引导学生将圣诞节和春节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中国春节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借助iSmart外语智能学习平台的口语跟读功能,每日推送一篇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朗读材料,供学生们课下朗读,平台会根据学生的朗读进行评分,并用红字标注出发音不准的单词,学生还可以反复朗读,以达到自己满意的分数。同时,学生的朗读成绩和朗读音频会及时反馈给教师端,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朗读情况,对于没有朗读和朗读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及时提醒。这种朗读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每天接触到英语形式的中国文化,自然而然地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而且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此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核心价值需要用英语向世界展示,一些高校组织英语骨干教师建设了多门介绍中国文化的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学生可以登录爱课程网站、智慧树网站进行免费在线学习,这些课程包括英语漫谈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英语讲、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中国文化英语、英语畅谈中国。教师可以每学期推荐一门课程,让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学生将学习成绩记录到平时成绩中。这样,不仅督促了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而且让学生享受了全国最优质的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让教学变得轻松和高效,教师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参与到知名教授的课堂中,使得教学不受时空的限制,提高了教学效果。
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为中国文化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英语教学应该承担起外国文化“引进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双重任务。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推广中国文化的意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在讲解《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Unit 6 Faster, Higher, Stronger时,可以加入中国功夫的介绍。中国功夫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拥有着中国文化的独特元素。它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又有典雅深邃的内涵。通过对中国功夫的讲解,旨在让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在学习到Unit 8 From Fat to Fit 身体健康时,教师可以把中医药引入其中。中医药有着它的悠久历史,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精气神都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中医药学说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文化的魂,从而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借助《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2》Unit6 Shopping and Sightseeing,教师可以介绍我国两大著名旅游景点:长城和故宫。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毛主席曾写过“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因修建长城而产生的。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长城和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对它们的讲解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发掘,学生学习到了英文形式的中国文化,为今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 做好了基础。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学习中西方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举办英语比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演讲比赛,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实际上,准备演讲比赛的过程就是在为今后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做准备。中国文化知识竞答、英文版中国经典小故事表演、中国传统文化翻译比赛等,都能引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举办交流活动。英语教师可以与本校对外交流中心协商沟通,为本校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多创造交流的机会。例如,在中秋节期间,可以组织他们一起赏月、制作月饼、表演节目,并鼓励学生向留学生介绍几首关于中秋节的诗歌。这样的交流活动一方面可以给本校学生提供传播中国文化的机会,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也为留学生提供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机会。这样的交流活动使每一位同学都成为了对外交流的使者,让中国文化传到世界的角落。
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有了更多学习中国文化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实践机会,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使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同时注重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的能力,充分地使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与行,进而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中的影响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