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探析
——以《做新时代理性爱国者》为例

2020-02-23 11:19杨奇靖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爱国教学内容信息化

杨奇靖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永安 366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目标,同时还指出了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提高人民教育幸福感、获得感的具体发展战略[1]。这一政策,为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

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教育信息化改革对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3]。在各高职院校近几年的教育信息化改革中,推进教学信息化成为重头戏[4]。2012年至今,教育部每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大赛分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训教学三个项目,以赛促学、以赛促进,大力提高了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5]。而课堂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它的信息化水平无疑成为检验各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6]。本文以2018年学院信息化教学比赛作品《做新时代理性爱国者》为例,详细阐述高职院校思政课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成功的开展信息化教学。

1 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1.1 设计思路

长期以来思政课存在出勤率低、互动率低、抬头率低的现象,归结原因是思政课课堂无法吸引学生[7]。如果把思政课比作为学生烹饪的思想大餐,则这个“大餐”无法吸引学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一是菜肴好吃,但不好看(教学呈现枯燥无趣,缺乏包装)。二是菜肴好看,但不好吃(教学内容沉旧,不够味)。三是菜肴根本就不符合学生胃口(教学供给侧需求侧不对称)。

针对以上问题,本次课尝试采用以下解决办法:

(1)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包装”整个教学过程。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分析学生完成的知识小测试,掌握基本学情。课中,依托课堂派手机软件开展教学,让学生用手机完成考勤、抢答、发表观点等,大大提升了思政课的趣味性。同时,运用3D虚拟博物馆、思维导图等新颖的教学工具,强化学习效果。课后,通过扫码阅读、自测、微信朋友圈聊爱国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来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收获。

(2)创新教学案例素材,提升教学内容的“温度”和“新鲜度”。本次课以热点新闻、社会热门话题、热播电视剧为导入案例,通过精心编辑后的图片、视频、音乐等素材,创设情境,引人入胜,触动学生情怀,引发深入思考。

(3)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8]。本次课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从学生的课前学习发现问题,在课堂上重点解决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讨论、自由辩论、社会实践汇报等多种方式完成课堂任务探究。

1.2 教材选择

课程选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第二节的内容: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1.3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工程造价专业高职一年级学生,在心理层面,他们的思想活动有较强的独立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教师为主体的,强制性的理论灌输方式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逆反。同时,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较强,渴望展现自我。在情感层面,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还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认知层面,他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因此容易导致爱国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1.4 教学目标

基于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们制定了本节课知识、情感、素质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掌握科学理性的爱国思想观念。

情感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国情感。

素质目标: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理性、情感、行动统一的新时期爱国者。

1.5 教学重难点

什么是正确理性的爱国思想观念?如何看待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如何正确看待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如何理解爱国主义是调整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系?

1.6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通过网上3D虚拟博物馆、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设疑导入,来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爱国感情的体验。

任务驱动法:将课堂学习任务化,将所有知识点穿插在三个问题探究任务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去获取和掌握知识,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

案例教学法:以热点新闻、热门关注和热播影视为案例素材导入,引导学生思考。

2 信息化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2.1 课前准备

设计意图:为正式上课做好知识储备、情感铺垫。通过分析学前情况,发现学生的知识薄弱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

课前学习任务:爱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爱国知识测试、爱国微课自学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在教学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查阅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检查是否按时完成,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

学生活动:游览网上3D虚拟博物馆。撰写爱国主题影评。完成一项爱国主题社会调查)。完成在线测试。观看微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并回答问题。

2.2 情景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照片中涉及的情景强烈对比,强调爱国力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爱国这个主题的学习兴趣。

教学展示内容:清朝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的一家人和现代喜气洋洋的家庭聚餐照片对比。

教师活动:展示对比照,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让中国一百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体验情景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2.3 课堂教学

探究一:人们对祖国是什么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爱国情感是人们普遍拥有的,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通过简单的连线题,让学生能够体验并且辩认爱国情感即可。

教学内容:人们对祖国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体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情景(3D虚拟博物馆、图片),在学生完成连线题之后进行归纳总结(要点):爱国体现的是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是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学生活动:学生反馈体验,完成连线题,明确爱国情感的内容。

探究二:什么是科学理性的爱国思想观念?

设计意图:创新教学素材的表现形式,将对比视频拼接在一起,形成强烈对比,吸引学生注意力。展现两个国家儿童截然不同的命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头脑风暴、自由辩论来探究问题。该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正确的爱国思想观念1--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爱国与爱党、爱社会制度的一致性。正确的爱国思想观念2--本国与他国的关系。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1)叙利亚儿童在朋友圈直播战争和中国也门撤侨事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什么?战乱之国的人民应当爱国吗?(点评要点1)爱国主义反映的是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爱国的关键不是抽象地将政权和政党从国家中剥离出去,而是在承认国家和政党与政权无法分割的基础上支持和热爱那些能够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政权和政党。在中国,爱国与爱党、爱政府、爱社会主义从本质上是一致的。

(点评要点2)爱国,就要致力于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弘扬面向世界的自尊的民族精神;尽管爱国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但是爱国并不一定非要排外,而应该充分的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长处,取长补短,促进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步。

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探究问题,在教学平台发表观点,学生代表小组回答问题。听取教师点评,反思自己的观点。(2)展示校园采访视频、讲解调查结果,提出问题。在教学平台发表观点。开展自由辩论:中国人该不该过洋节。

探究三:新时代背景下,爱国应当怎么做?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情感需求点为导向,体现了思政教育的人文情怀。以热播电视剧和热点新闻事件导入,吸引学生关注,促进学生能够更自觉的、更深入的思考问题。

教学内容:新时代爱国应该怎么做。

教师活动:(展示热点新闻图片)国际机场频现中国游客喊中国、唱国歌来维权。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行为是否正确。点评总结(要点):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爱国主义是一种规则(政治原则、道德规范、法律要求),任何爱国行为不得违反规则。新时代爱国就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细节做起,从自己做起。

学生活动:展示影评作业,播放《红高粱》片段,并提出问题。学生同伴回答问题。在教学平台发表观点。学生代表发言。

2.4 评价考核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内容: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查看学生提交的思维导图,并适当给予评价。总结(要点):归纳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强调新时期爱国,首先要对爱国主义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认识,理性爱国,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活动:将学习收获绘制成思维导图并上传教学平台,同时为支持的同伴作品点赞。获得点赞最多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思维导图。

2.5 课后延伸

设计意图:拓展知识,了解并避免进入爱国误区。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主题比赛活动,吸引学生深入思考爱国。

教学内容:衍生阅读《新形势下民众在爱国问题认识上的常见误区及实质》、在线自测、主题活动“爱国主题朋友圈点赞”评选活动。

教师活动:将阅读文章生成二维码,提前准备好问题,放在下节课上课前提问,以检验学生阅读的情况。在教学平台发布测试作业,查看、分析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接收学生的朋友圈点赞截图,并做好统计。公布获奖情况,并对获得点赞数最多的前十名同学给予相应的课程积分奖励。

学生活动:扫描二维码完成阅读学习任务。按时完成在线测试。在朋友圈发表以爱国为主题的感悟。

3 教学反思

优点: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以热点新闻事件、热播电视剧导入,学生较为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发现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自由辩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同时,充分运用教学平台,强化课堂互动,使思政课堂“活起来”。3D虚拟博物馆、思维导图等现代信息化工具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攻克了教学重难点问题。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能够得到小星星的奖励,计入平时成绩。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实现了对学生课堂学习的量化评价。

不足:个别学生性格较为内向,无法真正的融入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个别同学在提交观点论述时,通过上网百度复制黏贴内容,导致教师无法真正掌握这些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

猜你喜欢
爱国教学内容信息化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