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肖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在二十世纪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的浩荡进程中,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观念的更迭,文化哲学研究领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崭新气象。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从思维观念形态回归日常生活世界逐渐成为一种理性的自觉和深层的追求,从而促使具有现代化意蕴的日常生活批判应运而生。值得一提的是,人作为日常生活世界里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凡是涉及到与人相关的因素,比如维持生存的客观需求、面临困境的化解方式以及实现目标的价值意义等基本方面,必然会受到格外的青睐和关注。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世界深受社会历史运行规律和内在机理的影响,使得必须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态势进行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合乎情理的日常生活批判。因此,这也就造成日常生活批判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带有不可磨灭的时代烙印。
回顾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得知,自从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一书问世以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逐步建构起完整的体系框架。列斐伏尔针对日常生活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和具体化的分析和思考,既有对马克思等人传统哲学观念的继承和超越,又有对自己前期理论形态的补充和完善,极大地拓展了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前沿视域和辨证思维深度。可以说,列斐伏尔对推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发展到一个全新的境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在现阶段条件下,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作更为深入细致的探讨,不仅能够厘清以列斐伏尔为典型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日常生活问题时的整体脉络和基本思路,而且可以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适度参考和有益借鉴。
被称为现代“日常生活批判第一人”的列斐伏尔,在漫长的学术研究生涯中,始终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灵活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具有现实性意义的涉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问题展开深入浅出的系统化剖析,顺利跨越了横亘在从传统意义上的日常生活批判到现代意义上的日常生活批判以及从现代性视域下的日常生活批判到后现代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日常生活批判之间的“鸿沟”,成功开辟了一条以批判普遍异化为焦点的有别于以往日常生活批判的独特路径,为横向比较不同异化观念之间的差异和纵向考察各个历史时期异化观念形成的背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了全新的思考向度。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提出“异化”的概念,并作出了明确的解释。在对人与动物的各种合规律性以及合目的性的生产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之后,马克思发现,从本质上来说,人其实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开展相应的物质生产活动和改造自身生存的客观世界;并进一步解释,人只有置身于改造现存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才能创造出应有的财富和价值,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而且,通过人的能动的类生活,自然界才能表现为特定对象的属人的理想作品和客观现实。因此,“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57。
一般而言,异化总是与主体相互对立而存在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作为主体的人类,在参与物质生产活动以及证明自身存在意义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干扰,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丧失坚定的价值理念,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坠入欲望的深渊。想要真正地回归自身的原初面貌,则必须首先通过扬弃自我异化的辩证方式和有效途径,来破除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建构起来的牢固的精神“枷锁”——私有制。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获得解放,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融合与贯通。
列斐伏尔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之所以对各种异化现象进行系统地分析,是因为他不仅看到了异化的多样性,而且试图在此基础上,证明异化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列斐伏尔对异化有着清晰的界定和独到的见解,认为“纯粹思想的存在其实是对肉眼凡胎与生活经验的一种系统的污蔑或蔑视”[2]。因此,他希望通过直观的方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基本要素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在他看来,异化应该广泛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密切相关的诸多领域之中,可以从哲学和社会学两个角度来进行阐释。而且,异化不是静态的,它会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呈现出新的形式。因此,“必须在我们与我们所研究对象之间保持一种批判的立场,必须主动地跳出日常生活之外来观察和批判日常生活”[3]。这一点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有着微弱的区别,两者不完全一致。此外,列斐伏尔认为,马克思在建构自己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对日常生活问题的选择性忽视,表明其理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不彻底性。基于这种考虑,列斐伏尔尝试将马克思主义和日常生活批判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以异化思想为核心旨归的更加具体化的以批判日常生活为主的批判主义。其实,这也就是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早期雏形和基本架构。
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问题的理解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和受动性倾向。与以往相比,当他察觉到在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影响下,日常生活的否定性和辩证性关系逐渐被弱化,乃至趋于销声匿迹,而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下,日常生活的图谱却反其道而行之,显得越发清晰、明朗和定型。正因如此,列斐伏尔的思想观念发生明显的转折,认为日常生活从初期的带有潜在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价值性的“剩余物”逐渐蜕变和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化再生产的“基础”。换句话说,这就是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在经过实践检验和不断修正之后,获得内生性发展的突出表现和重大跃迁。
列斐伏尔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日常生活就是被一系列高级的、别具一格的、典型的和专业的结构性活动经过严格筛选、探析之后,遗留下一些“鸡零狗碎”的“剩余物”。它和所有的外界活动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复杂关系,是它们相互连接的纽带以及赖以维系的根基,各种差异和冲突在其间也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因此,日常生活可以填补在高级活动专业化和技术化之间形成的“技术真空”。当然,日常生活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有着迥然不同的外在形态的一种附带“总体性”特征的“汇聚地”和“结合点”,并最终构成人类总体和个体存在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继而以合理、完整的形态和方式得以循环和再现。
值得一提的是,列斐伏尔曾在《日常生活批判》一书中,专门对日常生活的复杂性问题进行了集中论述和深入阐释。他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人的身体不是与世隔绝的独立存在物,而是和客观世界有着不可忽视的依赖关系的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和根本依托。这也就决定了日常生活与由自然和精神构建的时空维度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和冲突。因此,它只能成为一种从属于人类物质躯体的实践性时空。其二,日常生活是一种处在人类实践时空中的由感性和理性两种互补情感共同交织、循环和线性两种时间形态彼此协调的混合物,也是各种社会存在物、矛盾关系和价值功能盘根错节、相互依存的辩证运动场所。其三,日常生活主要包括群体和个人、自我躯体和内在灵魂以及微观人类躯体和宏观时空维度等基本关系。由于受到多重关系的相互影响,日常生活自然而然地具有“亲近和毗邻”以及“遥远和阻隔”的由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共同建立起来的距离关系。
此外,列斐伏尔认为,都市社会的日常生活能够演化成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变革的“基础”,并且通过对这一“基础”的重新分割、系统规划和组织调整,把资本主义业已形成的发展模式进行解构,重新组建成一个由多种等价体系共同支撑的、崭新的、成熟的基本形态,从而实现和加强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列斐伏尔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在生产和再生产的相互交替过程中,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所建立起来的统治关系会创造出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抽象空间,导致都市生活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裹挟下,间接地被抽象空间所占领和统治。由此,日常生活就会逐渐沦落为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附庸”,从而丧失生机和活力。
作为一个系统概念,日常生活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具有足够的韧劲和弹性空间。此外,日常生活内部蕴含着各种矛盾关系,彼此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既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又能够及时消弭分歧,构成一个完整的辩证体系,推动日常生活始终处于变动不居的发展过程之中。列斐伏尔从正、反两个方面着眼,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日常生活具有永恒的轮回性和瞬间的超越性以及“生动的态度和诗意的气氛”[4]21-22。在列斐伏尔看来,神奇的激烈抗争和瞬间的诗意描绘能够丰富单调乏味、朴素平实的日常生活。而且,日常生活始终保有相对独立性,理性无法从根本上完全同化其中潜在的属性相异的残余能量以及逆反和对立的质素。与此同时,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永恒的轮回性主要是指,与物质相伴而生的精神基因以及促使其产生的外界条件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冲突且能够及时化解;瞬间的超越性则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始终处在一个不断产生和解决矛盾的机械性、重复性的充满神奇性、超越性的瞬间的过程之中。
对于日常生活的辩证理解,列斐伏尔主要表达了两个方面的观点:其一,日常生活中所囊括的各种存在因子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从而导致了不管主体身份地位如何以及是否愿意,都必须遵循各种规范和秩序,并面对来自多个方面的压力。人处在一个永恒的循环过程中,只能被迫承受所有的无奈、打击和痛苦。因此,日常生活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极端化倾向。其二,日常生活虽然对人造成各种桎梏和束缚,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跳脱的可能性存在。其实,由于受到躯体、情感和思想等非功能主义和非工具理性的空间维度的多方面影响,使得日常生活蕴含着异乎寻常的、不可估量的、气势惊人的巨大革命潜质。正因如此,才有效确保了生活于其中的人能够维持正常运行的状态以及获得自我实现的机会。
在解释日常生活与革命和节日的关系时,列斐伏尔认为,“革命是日常生活的狂欢节”[5]56。一方面,通过庆祝节日,可以改善人际交往以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客观需要,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向心力、归属感和认同性;另一方面,革命是一种颠覆性的、极端化的手段,带有与生俱来的激进倾向,如果将其看作是一种系统的行动和彻底的转变,则会陷入错谬的“泥潭”。此外,日常生活的改变相对于国家结构的重建而言,显得更为迟缓和渐进。所以,只有在节日的欢愉和集会中、在带有狂欢性质的都市生活中以及在身体和思想等非工具理性的空间所营造的消遣氛围中,人们的现实需求和原始欲望才能得到极大的满足,日常生活的系统性、完整性改革才能得到持续的推进。总之,在革命和节日期间,彰显和释放的是一种深谙日常生活双重性特征规律的不同寻常的神奇力量。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脱胎于时代发展的“母体”当中的。因此,理论的构建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形成,无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在使用的过程中,它可以有效解释日常生活领域存在的诸多异化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列斐伏尔另辟蹊径,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从宏观视域着眼研究日常生活问题的“窠臼”,转而从具体细致的微观角度切入,开创性地提出“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的前瞻性理念,使文化革命深度融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阶层里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虽然一些观点有待实践的检验,但不可否认的是,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在现阶段我们进行日常生活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无疑占有重要的特殊地位。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涉及人类生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必要的阐释,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生产满足吃、穿、住、用、行等基本需求的物质资料,即对物质生活本身进行生产。其二,随着“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23的出现,适时进行扩大再生产。其三,通过组建家庭,进行维系种族延续的活动——繁殖。其四,人通过相互交往逐步实现社会化,即为维持常态化、稳定化的社会关系而进行持续的生产和再生产。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生产是推动人与社会发展的关键这一宏观层面。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宏观“路线图”,那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就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微观“放大镜”,两者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具体而言,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构建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整体框架的人类社会结构的基本形态时,主要是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现实情境展开的;而列斐伏尔在进行日常生活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关注的是与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密切相关的微观层面,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建立的理论体系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与此同时,列斐伏尔倡导建立以消费为主的基本框架和批判视角,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确立的生产决定消费的价值观念进行了符合现代性规律的解构和完善。其实,经过对比分析列斐伏尔不同时期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不难发现,他早期深受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影响,并将其作为自己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实质内核;后期由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过渡到新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特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一轮的资本扩展,不再将视线仅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而是逐渐向社会消费领域转移。正是基于这一变化,促使列斐伏尔逐渐摒弃“物质生产第一性”的陈旧观念,转而按照生活的本质样式去开展日常生活批判,“揭示现代日常生活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特别是它的异化性质,致力于克服人性的分裂和矛盾,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裂、城市和乡村的分裂、私人和社会的分裂”[7]312,最终确立以消费为主的批判模式。
此外,考虑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确立的以政治经济制度为核心的关于现代社会的革命构想,已经逐渐丧失对快速发展和被暗箱操控的社会关系的驾驭优势,列斐伏尔提出了应该被划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相互联系的领域之中的“总体性革命”的概念。然而,这一概念带有一种高于现实情境的理想化色彩。尽管如此,它也不是列斐伏尔异想天开、凭空捏造的“太虚幻境”和“海市蜃楼”,而是建立在深入研究日常生活的异化现象和客观评估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的现实基础上的。简而言之,“总体性革命”强调的是一种尽可能地满足人们获得优质体验的生存欲望和保持与外界环境和谐共生的实践活动,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崇尚的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主张大相径庭、各异其趣,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分道扬镳。
纵观列斐伏尔思想演变的经过,可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即他在建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过程中,始终对“革命的幽灵、革命的消散和对革命的讽刺”[8]237的现代性保有浓厚的兴趣。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列斐伏尔想通过批判日常生活,实现对现代性的间接批判,并进行必要的扬弃,从而达到追求人的“总体性革命”存在状态的最终目的。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情景,和日常生活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类似于“树与叶”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复杂事物的“一体两面”。更进一步说,列斐伏尔对现代性展开的批判,不仅没有脱离日常生活的视域,而且强化了日常生活批判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倾向性。
其实,在探究日常生活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时,由于受到时代环境变化的影响,列斐伏尔的思想也曾经历了一个实质性的逆转。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初创时期,他认为,现代性问题就是对日常生活普遍异化的直观反映。因此,列斐伏尔主要是从消极的一面来分析现代性问题的。与此同时,列斐伏尔考虑到以日常生活批判的方式,可以发现裹挟在日常生活表层的神秘外衣以及探寻到对日常生活进行隐性操控的根源——意识形态。因此,只有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并进行规范化引导,才能逐渐使日常生活回归正常化的运转轨道,从而激发人们参与到日常生活微观领域里进行革命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他对开展日常生活批判会造成现代性视域下的各种异化风险被消除的“总体性革命”深信不疑、态度坚定。
然而,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列斐伏尔将主要精力投放到关注现实社会中对新鲜事物和创新超越的狂热追求、服务于人类生存需求的各种技术的迭代更新等能够与时俱进的吸引注意力的取得了显著成效的方面。在这种现实的浸染和熏陶下,他开始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待现代性问题。与此同时,他也愈发察觉到“总体性革命”的失败似乎具有一种历史必然性。尽管如此,由于列斐伏尔深信现实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能够进行自我否定的客观因素,依然潜藏着逃离现代性束缚的可能性,因此,他对“总体性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继续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而且,他认为都市社会很有可能是“总体性革命”再次爆发的理想场所。
如果从纵、横两个向度来思考的话,列斐伏尔与赫勒、卢卡奇等哲学家,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建构方面,尽管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异,但必须承认的是,他们的思想也存在些许一脉相承的共性因子。相比而言,只是列斐伏尔率先找到了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崭新方向和焦点——日常生活。仅此一点,他就站在了理论的“制高点”上。可以说,他的这一贡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必将成为后来者进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在剧烈变化的时代环境中,语言符号作为相互交流和传递信息的介质,逐渐成为现代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现代日常生活发生明显的变化,并且逐渐转向“语言拜物教”的模式。与此同时,随着语言符号日益普遍化的发展,逐渐对前现代社会的语言范式进行了系统解构,深刻改变了语义学模式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存在状态。列斐伏尔经过深入分析,得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日常生活造成冲击;二是消费主导型社会的到来。他认为,由于受发展程度和水平的影响,前现代社会的交往方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具有即时性和有效性,因而是以听觉占主导地位的;后现代社会则是在官僚体系和技术理性的包围和侵蚀下,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方式呈现出质的变化,具有间接性和虚拟性,因而是以视觉占主导地位的。
为了更加具体地呈现前、后现代社会的差异,列斐伏尔进一步解释道,在前现代社会,各种语言音调和独特嗓音构成了一个丰富的符号表达体系。此外,作为完整意义上的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能够形成一个具有一致性的象征体系,进而以清晰晓畅的方式传递和表达出趋于成熟稳定且足够丰富多样的内涵和意义;在后现代社会,由于日常的交往沟通主要以电子邮件、网络存储和复制粘贴等非传统形式为主要方式而进行的。因此,非语境化、匿名化和逐渐固化的符号范式使日常生活的通俗性在极大程度上被弱化。同时,也导致了信息的碎片化以及交换价值取代使用价值而逐渐占据支配地位,使得象征符号和概念词汇与想要修饰和指代的语言对象相互背离,由此坠入到“一个语言脱离了日常生活意义之根的、语言指涉物即现实参考系消失或衰落的世界,即一个语言变成了无所指的、自我复制与自我指涉的符号繁殖过程”[9]242的危机深渊中。
其实,处在普遍异化的时代氛围中,更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视、听层面的误导和错觉,进而混淆和颠倒了语言的“所指”与符号的“能指”的边界,使双方关系在激烈的冲突中走向破裂和分化。因此,符号和语言之间的简单拼接与随机组合,反而限制了人们的辨别能力,促使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渐丧失,将没有实际意义的形象化符号确立为解释语言背后深意的唯一价值参照物。长此以往,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参与度则会不升反降,遭遇“断崖式”的下跌。
总之,列斐伏尔在推动现代日常生活语义学体系的转型和充实的过程中,也对后现代社会条件下语言和符号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初步探索和深入思考,为后解构主义和以消费社会、日常生活交往等为研究领域的批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来源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学理层面对日常生活给予足够的研究能使人们最大限度地进入健全的日常生活。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意义的论证,对消除日常生活异化、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道路的探索,给人以有益的借鉴”[10]194。虽然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现实立足点是变化了的资本主义——新资本主义,但是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饱含的精神实质却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它也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必然产物。面对正在走向消费时代的中国社会,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仍然可资借鉴。一方面,它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由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引起的普遍异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并对正在从生产决定消费过渡到以消费为主的中国社会的转型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批判的基础上,恢复和重建受科技发展水平影响而逐渐式微和趋于消遁的传统日常生活范式,从而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现代化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其关注的核心始终是人。然而,正如列斐伏尔所认为的那样,受到普遍异化的影响,人所赖以维系的客观环境——日常生活,总是呈现出琐碎性、重复性、分散性的总体特征,具有千篇一律、复制模仿的痕迹。而且,伴随着各种信息的扑面而来,人的主体性逐渐被淹没在声势浩大的利欲熏心的狂欢中。造成这种负面效应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程度还不够高。因此,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务必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而建立起符合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日常生活秩序。
首先,要继续深化各领域的改革,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物质和精神产品,逐渐化解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导致的诸如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的现实性问题,解决关乎生存的后顾之忧,从而调动人们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思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参与感。最后,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韧劲,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瞬息万变的今天,应该主动将涉及民生改善的微观领域和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宏观层面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和考虑日常生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恢复日常生活色彩缤纷、富于张力的本真面貌。
列斐伏尔提出的消费、闲暇和欲望等日常生活新的“兴趣中心”,和大众文化研究中的消费社会问题紧密相关。同时,他把日常生活看成是更为重要的批判异化的场所,再次巩固了日常生活的本体性地位。随着本体性地位的确立日常生活,不仅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载体,而且从存在论的意义上赋予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平等的社会地位。就大众文化而言,其本质“就在于它充分肯定了日常生活的本体性地位,发掘了日常生活自身的价值意义,尊重了日常生活的性质特征”[11]95。因此,既要格外重视日常生活的主体性地位,又要充分挖掘大众文化对日常生活的积极意义, 只有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首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确处理大众文化的消费娱乐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日常生活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综合考虑普通群众的日常阅读习惯和情感体验,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三者之间的互动融合以及借鉴吸收。其次,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结合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大众文化的发展规律,尊重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点和艺术化特征,妥善处理多样性和主旋律、通俗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关系,加大创新力度,做到与时俱进,生产出能够反映民族特色的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
在新时代条件下,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关于从微观视域来分析造成日常生活普遍异化原因的观念,可以及时纠正按照刻板印象、思维定势和陈旧框架进行分类和模仿的简单重复性生产的错误方式和路线,有效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过度消耗和铺张浪费,进而推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获得健康发展。
通常情况下,日常生活交往活动指的是,作为社会存在主体的人,为了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基本需求,在借助各种媒介进行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定、成熟的复杂社会关系,进而实现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变生存环境目的的实践活动。列斐伏尔认为,无交互主体性的现代社会空间营造的封闭性、孤独性环境氛围正在“蚕食”人们的健康心灵和机体,迫使人们被动地陷入一个充满虚假性、矛盾性的封闭空间之中。因此,要对开展交往活动的场所——日常生活世界,进行批判和规范,帮助人们摆脱交往虚拟化的消极影响,从而回归理性的日常生活交往范式。
首先,必须防范虚拟化对日常生活交往的消极影响。作为现代日常生活交往的常态,虚拟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捷体验和感官刺激的同时,也给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笼罩上了一层缺乏真情实感的障碍,埋下了随时可能颠覆传统生存方式的隐患。简而言之,各种符号虽然可以代替言语交流,但是也让彼此的感情变得更加淡漠。所以,必须增强对虚拟化的防范意识。其次,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使生产力的发展真正满足现实交往的需要。处在知识大爆炸的高度信息化时代,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应该注重培养和提高辨别能力,以细心谨慎取代囫囵吞枣,筛选和过滤带有欺骗性、误导性的垃圾信息,挖掘和使用蕴含真理性、价值性的有益信息,从而为日常生活交往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在日常生活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以辩证的视角来看待的话,实现虚拟和现实两者之间的融通就是一种带有必然性的客观化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维护和实现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目的,促进彼此的交流。
综上所述,在一定程度上,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但是,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他的理论并非是完美无缺、天衣无缝的,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比如选择性地忽视和弱化了经济、政治、阶级等因素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认识存在误解;将工业化和都市化视为相互之间完全对立的两极;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生活的基本矛盾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所具有的客观规律却转而空谈文化革命,等等。因此,在借鉴和参考的同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采取辩证的视角来看待,对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进行合理的扬弃,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