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先生曾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说过,咬文嚼字有时候是一种坏习惯,但在文学,无论是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如果能本着这种谨严的精神,学生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具备的好习惯。
众所周知,汉字中的多音字、同音字数量众多。如“曲”,有qǔ和qū两种读音。取qǔ时为名词,曲子、曲调之义;取qū时为形容词,弯曲之义。相同的字,不同的读音,语义相去甚远。尤其是在古诗文的阅读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阅读时不可轻视,凡遇多音字应顿一顿,定音断义,否则可能会误读其音,曲解其义,以致贻笑大方。
本校本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阅读翻译题中有“蜀平,王金斌等皆坐纵众部下掠夺子女玉帛及纳贿左降,惟廷让秋毫无犯”一句。本句中的“降”为多音字,有xiáng和jiàng两种读音,学生作答中多误读为xiáng而错译为“投降”之义。根据本句的结构和“降”的读音可以确定,该句中“降”应读jiàng,译为“降官或降职”。考后了解到不少学生考试时并未能考虑到“降”的多音现象,而直接读为xiáng,误解为“投降”之义,导致整个句意翻译的错误!这是缺乏“咬文嚼字”的习惯而导致的思维固化。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一点对字音的关注,尤其是关注多音字读音和语义的联系,就不会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出现因误读语音而误解其义的现象。
汉语博大精深。学好语文贵在积累和坚持,正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跬步以至千里。想要真正做到却并非易事,尤其是在紧张而忙碌的高中阶段,数理化占据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学生投入在语文学科上的时间真可谓一星半点,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咬文嚼字”就越发显得重要,因为有了咀嚼和推敲的精神,我们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可以以点带面,事半功倍。
譬如,高中阶段文言文阅读对学生文言实词的积累和储备量要求甚高,而实词的积累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尤其是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一句,该句中“绝”字是一常见文言实词,在课堂上不妨就此让学生做点“脑力运动”,让学生回顾我们学过的或是自己掌握的“绝”字的其他语义。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顿时就有耳熟能详的诗文句子:“会当凌绝(陡峭的)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隔绝、阻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佛印绝(极、最、非常)类弥勒。”(魏学洢《核舟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横渡)江河。”(荀子《劝学》)……这些学过的诗文句子中“绝”的意思不尽相同。
《劝学》中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该句中“过”字亦是重要实词,课上教师可以花上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稿纸上或是在课文空白处写下我们学过的包含“过”字不同语义的诗文句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经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渡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过错)也。”(《烛之武退秦师》)“闻大王有意督过(责备)之。”(《鸿门宴》)“以其境过(过分、过于)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在那么一刻让学生有了知识的输出和交流共享,这其实就是学语文时的“微不足道”的收获。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题如眉眼,眉目可传情。任何高明的作家、诗人拟定的诗文标题,都是深思熟虑、匠心独运的结果,或能激趣暗示,或能传情明旨……那么,当我们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也应就标题“咀嚼”一番,或许能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有效的思路,或许能为我们参悟主旨提供方向,抑或为我们体会情感找到载体。
我们从《荷塘月色》这一标题中能感知到朱自清笔下优美的荷塘、月色,进而把握作者对荷塘月色投入的浓浓情愫;从《归园田居》这个标题中思考五柳先生从何处归,为什么要归园田,归去如何这一系列问题;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标题中读到林教头从随遇而安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典,我也相信每一篇诗文“美目”都可“传情”。只要我们定睛注目,认真推敲,开动脑筋,深入思考,一定能从“眉宇”之间捕捉到闪光点。
朱光潜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必然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精雕细琢的,因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当然要批文入境,紧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来品一品。
鲁迅《祝福》中有这么一段:“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相信每个语文教师都会领着学生一起分析。这几个句子的细节描写不仅刻画了祥林嫂的晚景,更让我们读到了祥林嫂身处一个怎样冷漠的世界。“空的”“开了裂”不难发现:祥林嫂沦为乞丐的时间之长;祥林嫂的体质之虚弱要将骨瘦如柴的整个身子的重量寄托在这根竹竿上;有多久没有人施舍,几乎没有人同情这样一个“乞丐”。这几句看似是一幅人物肖像图,但我们细细品读不难发现,作者向我们展示的是祥林嫂置身的鲁镇所代表的社会环境,人物命运的结局在肖像描写中有了广阔的背景。这都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深邃的思想。
除此之外,文学宝库中的经典诗词更是如此,那凝练的表达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字斟句酌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古诗文中的妙笔佳句是值得我们反复吟诵,品味揣摩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诗句都是诗人用妙笔在书写,用生命在吟唱。而我们要想走进作品,走近人物,走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不但要“知人论世”,“缘景明情”,更要学会“斟酌文字的分量”。在课堂上抓住这些经淬炼的点睛之笔正是良方一剂!
“语文姓语”是大家常说的一句话。既然姓“语”,就得有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讲,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语文课堂上多一点“咬文嚼字”的实践活动是实现学生语文积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有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有语文味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