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意义及其途径探究①

2020-02-23 08:20张国良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育人政治

张国良 高 超 田 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意义及其途径探究①

张国良高超田克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210100)

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所占比重越来越多。本文分析了当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情况,围绕定源头,显驱力,重效能等方法对实践育人进行了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为了寻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国家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原先的三育人,到七育人,再到现在的十育人。以实践育人为核心已经成为当下的时代要求。

一、实践育人的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育人不仅仅要求学生在理论课堂学习中奠定理论基础,更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回归到现实生活,还要回归到社会发展的价值理性层面,更要回归到发展实践育人的本质上来。在完整的教学活动下,社会、学校和自身都要为实现全面发展而尽职尽责,达到多方面协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良性循环,优势互补。

1.回归现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都会回归到现实的考验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便是大学生从实践生活中提取到素材,将教学活动的意义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来,通过开展有针对性对性的活动,一方面加强对于知识的记忆程度,另一方面实现生活实践,活学活用。例如,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社会生活,让知识回归现实,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将自己所学活用到各个领域。

2.回归社会价值理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简单道德政治理论知识,更是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理性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我们的社会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如今的社会,都在反应着学生的价值理性问题。党的十八大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共同价值理性。

基于现阶段多种社会思潮的泛滥,更要通过实践育人的教育手段使得学生回归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结合时代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等情况,利用网络资源、学校活动、社会活动等,深入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内涵。不仅仅通过课堂教学的教学手段,更增加实践环节,建立正确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理性,坚决抵制不良社会思潮,回归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回归实践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参与。通过实践育人有助于大学生更加准确和切身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更加树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自信心。例如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从实际出发,积极参与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也让大学生更进一步地融入社会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和观点看待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吸收经验,去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二、实践育人的意义

1.整合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手段是多样化的,有助于高校大学生良好健康的发展。不仅仅在教育资源上呈现多样性,更与多样的教学活动相结合;不仅仅有丰富的知识理论课堂,还与多彩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相配合,从而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观。

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水平低下,实践环节严重不足,是不能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作用的重要障碍。对于实践育人,应该符合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高等学校思政课建设标准》等相关要求,针对实践教学有效实施,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补齐教育资源短板

现阶段我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上仍存在不平衡的现象。而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有效地实现了教育环境的互补和良性运作。从发展的角度看,实践育人是将学校教学,社会因素,心理状态,家庭因素和各种媒介的全面统一的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成功地结合了多种资源之间的优势,互相联系和发展,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素养。

3.内容关注点增强,实现开放性、时效性

党的十八明确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十九大之后,更是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要在观点上紧跟时代的步伐,更要在实施手段上有针对性、有关注点,实现开放性和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多半是反复的教学模式,正是因为如此,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时代。因此应该针对所学的内容,有针对性,有关注点的进行实践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模式应更贴近现实,符合生活的要求。比如组织学生进行义务教学,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授课等等,从而做到开放性和时效性的相统一。

三、实践育人的内容方法

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运行机制

高校应该落实实践育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和加强重点部分的部署工作,全面思考,统筹规划,形成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运行机制。

加强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是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建立和加强对于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才能更好运行实践育人,更好地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2.实践模式创新,实现功能拓展

高效的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不仅仅是让学生走出了课堂,更加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感知和认识社会,更进一步丰富了知识储备,增长了才干。这对于学生的理性价值教育,爱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积极地促进作用。通过实践模式的创新,实现功能的拓展。

新时代下,实现实践育人的功能,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等等,不断地创新实践育人的模式,满足新时代对于实践育人的新要求。

3.加强团队建设,发挥最大成效

实践育人应该结合实际,组建一支适合本校学生的实践管理团队,对于实践活动目的、意义、过程、结果、展望等进行管理,保障实践育人的有序进行。

另外,强化团队建设,还需要建设一支高效的教师团队,这要求实践育人不是简单盲目地进行,而是要有丰富阅历和经验的教师引领,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最后,团队建设还应该建立一支勤于实践的学生骨干团队,作为带头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切实在实践育人中实现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实践育人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个人,社会,民族和国家全面发展的要求。高效全面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将更加有利于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储备强有力的力量支持。

[1]何其颖,石红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

[2]黄兴海.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0).

[3]靳玉乐,张铭凯.努力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2020—04—02

辽宁省社科基金《创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L15WSZ020)。

张国良(1964—),男,汉族,吉林长春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超(1995—),女,汉族,辽宁阜新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田克(1973— ),女,满族,辽宁沈阳人,辽宁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3-4564(2020)04-0134-03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