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涛
目前,学术界对首轮修志的研究关注不够,缺乏经典个案的深入研究。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作为由泉州划入漳州的千年古县,明清时期漳州府唯一状元故里,台湾历史名人朱一贵故里,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在首轮修志中所修2005年《长泰县志》一书产生了深远影响,该志存在的问题同样散见其他方志,对其系统考察具有较大的学术参考价值。
本文围绕2005年《长泰县志》(以下简称“新志”)人物传记方面,在地方志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考察,略举代表性案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新时期地方志人物传记理论研究抛砖引玉。
1.戴时宗
新志记载戴时宗生卒年为“(1484—1556)”。
查1996年重修《长泰县戴氏族谱》记载戴时宗生卒时间与新志相同,新志应据族谱采编。
然据林希元《祭戴梁岗都宪文》:“先生少予七岁,发科先予三年”①[明]林希元撰:《林次崖先生文集》卷15《祭文》,何丙仲校注,厦门市图书馆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下册,第580页。,按林希元生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戴时宗小其七岁,应生于弘治元年(1488年)。林希元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进士,戴时宗早其三年,即正德九年(1514)中进士。从林希元所述其与戴时宗“相处一十八年,交情益笃,书问时通”②[明]林希元撰:《林次崖先生文集》卷15《祭文》,第580页。,到戴时宗去世之际,两人相交十八载,书信往来密切。应以林希元所载为是。
另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记载:“戊午,倭果入寇,城坚不可攻,乃舍去,人服其先见。而公亦以是年卒。”③[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21《人物志六·国朝列贤传·戴时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委员会整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下册,第1518页。按“戊午”即嘉靖戊午(1558年),该志为戴时宗曾孙戴燝参与修纂,应以其所载为是,戴时宗生卒年应作“(1488—1558年)”。
2.唐尧钦
新志记载唐尧钦卒年为1617年。
然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四十年二月甲戌,礼部以南京太仆寺卿唐尧钦祭葬请命,与如例。”①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明神宗实录》卷492,万历四十年二月甲戌条,1962年,第9259页。唐尧钦在万历四十年(1612年)已卒,方有赐葬。
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唐尧钦传是唐尧钦最早传记。唐尧钦在万历癸丑(1613年)之前已卒。唐尧钦同科举人戴燿与该志作序,忘年交戴燝参与修纂该志,唐尧钦传与戴燿、戴燝关系密切,该志所载是可信的,唐尧钦应卒于1612年。
3.戴熺
新志称戴熺卒于1635年。查戴氏旧谱记载:其“卒于明思宗崇祯八年乙亥”②据笔者于2019年10月12日调查长泰县坂里乡戴先生所藏民国抄本戴氏旧谱。,1996年重修《长泰县戴氏族谱》沿此说,新志应据此采编。
然据康熙《肇庆府志》记载:戴熺在“擢广东右布政使,卒于官”③[清]史树骏修:康熙《肇庆府志》卷19《名宦志二·戴熺》,康熙十二年(1673年)刻本,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第36页b。,按该传备注“崇祯志”④[清]史树骏修:康熙《肇庆府志》卷19《名宦志二·戴熺》,第36页b。,即崇祯《肇庆府志》。康熙《肇庆府志》收录有陆鏊所作《肇庆府旧志序》,据该志备注“崇祯六年序”⑤[清]史树骏修:康熙《肇庆府志》卷1《肇庆府旧志序》,第9页a。,可知崇祯《肇庆府志》在崇祯六年(1633年)付梓,戴熺不可能在1635年去世。
另据康熙《长泰县志》记载:戴熺担任“粤右辖”之际“力瘁致疾,请告者三,两台慰留不许,转左辖,竟卒。”⑥[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8《人物志·戴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刻本,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第60页a。查《明熹宗实录》记载:“天启五年二月辛丑,升广东右布政戴熺为广西左布政使”⑦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明熹宗实录》卷56,“天启五年二月辛丑”条,1962年,第2581页。,按“粤右辖”即广东右布政,“左辖”指广西左布政使。戴熺在天启五年(1625年)二月升任广西布政使。
查同治《广西通志》,明天启、崇祯两朝均无戴熺任职的记载,应以康熙《肇庆府志》、康熙《长泰县志》所载为是,即戴熺在天启五年(1625年)二月卒于广东右布政使任上,族谱记载有误,新志应作卒于1625年。
4.戴玑
新志称戴玑卒于1676年。查戴氏旧谱记载:其卒于“皇清康熙十五年”⑧据笔者于2019年10月12日调查长泰县坂里乡戴先生所藏民国抄本戴氏旧谱。,1996年《长泰县戴氏族谱》沿此说,新志应据此采编。
然据康熙《长泰县志》记载:“戊午六月贼攻邑城,城陷,掠公入岛中”⑨[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8《人物志·戴玑》,第76页b。,“幽之一年,终不屈绝粒而逝。”⑩[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8《人物志·戴玑》,第76页b按“戊午”,指康熙戊午(1678年),其一年后即康熙己未(1679年)。康熙《长泰县志》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刊行,距离戴玑去世仅数年,应以其所载为是,即戴玑卒于1679年。
另据《清史稿》记载:戴玑卒时“年七十有四”⑪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明神宗实录》卷492,万历四十年二月甲戌条,1962年,第9259页。。按康熙《长泰县志》记载:其于“丙午浴佛日孪生”⑫[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8《人物志·戴玑》,第74页b.,此“丙午”即万历丙午(1605年),戴玑在康熙己未(1679年)去世,由此推算其享年应是“七十有五”,并非“七十有四”。《清史稿》谬误应与对康熙《长泰县志》断章取义有关。
1.杨令问
新志称杨令问是本县第一位进士。然而,杨令问籍贯却有不同记载:
其一、长泰人。弘治庚戌(1490年)《八闽通志》记载:“宋淳化三年壬辰孙何榜”有“杨令问,长泰人,职方员外郎。”①[明]黄仲昭修撰:《八闽通志》卷51《选举·科第·漳州府·宋》,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旧志整理组、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整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下册,第181页。[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上册,第72页。万历癸丑(1613年)《漳州府志》记载:“杨令问,长泰人,第一甲,有传。”②[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16《人物志·选举·宋·选举》,上册,第1127页。
其二、龙溪县人。正德《大明漳州府志》记载:“杨令问,第一甲,其先蜀人,殿中丞仕休之子”③[明]陈洪谟修:正德《大明漳州府志》卷《科目志·宋·宋进士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漳州市委员会整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上册,第830页。,仅载“居漳”。此“漳”指漳州,嘉靖乙未(1535年)所修《龙溪县志》记载:“宋进士”有“杨令问,见人物志,以上淳化三年孙和榜第一甲。”④[明]刘天授修:嘉靖《龙溪县志》卷7《选举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年影印本,第2页a。
其三、寓居长泰的龙溪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长泰县志》将杨令问名列“流寓”,为之立传,称“其先蜀人...仁宗天圣奉旨居漳,载迁于太”“五世孙友谅、应博皆登第。”⑤[明]张杰夫修:嘉靖三十四年《长泰县志·人物·流寓·杨令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38册),上海书店1990年,第867—868页。按,该志未署名作者、注明修纂时间,根据2005年新编《长泰县志》所载,结合长泰县博物馆所藏萧廷宣主修嘉靖三十七年《长泰县志》,确认该志是张杰夫在嘉靖三十四年所修《长泰县志》;又,该志未载具体卷数,而就此标注。此“太”,指长泰的“泰”字简称,认为杨令问是从漳州迁居长泰的寓贤。该志云:“宋”“杨棫,以明经登绍兴二十一年辛未赵逵榜进士,泰之有甲科始此,仕至泷水县”⑥[明]张杰夫修:嘉靖三十四年《长泰县志·人物·宋·杨棫》,第847页。,此“泰”,指长泰县,认为杨棫是长泰县历史上考取甲科第一人。万历元年(1573年)《漳州府志》所列龙溪县“进士”名单有“杨令问,见长泰县寓贤传”⑦[明]罗青霄修: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卷15《龙溪县上人物志·选举·宋科目表·进士》,《明代方志选刊》第3册,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影印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第262页。按,该志即万历癸酉《漳州府志》。,将杨令问视为寓居长泰县的先贤,该志所载长泰进士名单中无杨令问,却以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杨棫开篇⑧[明]罗青霄修: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卷24《长泰县下·人物志·选举·宋科目表·进士》,第497页页。。
嘉靖乙未《龙溪县志》应据正德《大明漳州府志》阐发,而将其引为龙溪县人。嘉靖三十四年《长泰县志》应据正德《大明漳州府志》记载,参考嘉靖乙未《龙溪县志》记载,称杨令问自漳州迁居长泰,实则出于追溯杨友谅、杨应博的家学渊源。万历元年《漳州府志》杨令问传备注“嘉靖志”⑨[明]罗青霄修: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卷24《长泰县下·人物志·寓贤·宋寓贤传·杨令问》,第507页。,“嘉靖志”即目前已佚的嘉靖《漳州府志》,其史料来源应追根溯源到正德《大明漳州府志》。万历癸丑《漳州府志》所载虽然与《八闽通志》大致相同,但是,从为万历癸丑《漳州府志》作序的戴燿、参与修纂的戴燝、张燮三人的关系来看,戴燿与戴燝是从兄弟,均是长泰县军籍进士,与龙溪县举人张燮是世交,戴燿与张燮又是儿女亲家,戴燿女婿卢春蕙曾围绕杨令问祠堂产权与杨令问后裔打官司⑩详见刘涛:《明代两广总督戴燿年谱》,《闽台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期。,将杨令问祠堂判给卢春蕙宗族的长泰知县陆即登见载万历癸丑《漳州府志》所列《修纂人员名单》⑪[明]黄仲昭修撰:《八闽通志》卷51《选举·科第·漳州府·宋》,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旧志整理组、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整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下册,第181页。[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上册,第72页。,应受到戴燿、戴燝的影响,可见万历癸丑《漳州府志》所载实际上不足为据。杨令问祖籍四川,是寓居长泰县的漳州龙溪县人,新志应据此改正。
2.林震
新志根据长泰县武安镇京元村民间故事称状元林震在元宵节诞生该村张氏家庙,村名由此应运而生。
然查《宣德五年进士登科录》记载:林震在“十一月初一日生”①《宣德五年进士登科录》,明宣德年间刻本,天一阁藏,笔者于2019年10月12日抄录。,林震并非生于元宵节。
万历元年《漳州府志》收录有林雍《重建长泰县儒学记》,称:“长泰县儒学百有余年,典刑具在,其人物则有林震状元及第,黄文史应天解元。”②[明]罗青霄修: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卷24《长泰县下·文翰志·记》,第512页。按,万历元年《漳州府志》所载林雍该文原作“典刑”,实则应作“典型”;又,林雍该文康熙《长泰县志》称其作于“成化十六年”,然查万历元年《漳州府志》记载:“成化辛丑秋八月,今知县事文林郎丽水刘侯绎重建庙学成”,该记作于成化辛丑(1481年),并非成化十六年(1480年)。康熙《长泰县志》改作“长泰县儒学,明兴百有余年,其人物则有大魁林公震、京元黄公文史,以文学气节相辉映。”③[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9《艺文志·记》,第23页a。按“黄公文史”即黄文史,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获明太祖钦点应天府五经解元。“大魁”指高中状元,“林公震”即林震,宣德五年(1430年)状元。此“京”,指南京、应天府。“元”,指黄文史考取的五经解元。可见成化到万历年间并无京元之名。但是“京元”之称始载康熙《长泰县志》。查康熙《长泰县志》记载:长泰县钦化里有“京园”④[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1《舆地志·里社》,第16页a。,按“京园”社即“京元”村,可知其时未有“京元”村名。查乾隆《长泰县志》仍称“京园(俗呼溪园)”⑤[清]张懋建修:乾隆《长泰县志》卷1《舆地志·里社》,漳州三川印书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铅印本,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第11页b。,直至民国《长泰县志》始载“张:京元始祖廷震”⑥[民国]郑丰稔纂:民国《长泰县新志》卷6《氏族·张》,上海书店出版社编,《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第32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523页。按,该志虽云“郑丰稔纂”,部分内容实则是其主纂。,即京元社张姓始祖张廷震。虽云其开基时间在“元泰定间”⑦[民国]郑:民国《长泰县新志》卷6《氏族·张》,第523页。,但是京元村名应在乾隆《长泰县志》之后的清末产生,其时京元张氏宗族在粮户归宗运动中,为整合需要建构了林震诞生张氏家庙传说。京元村的这一现象应视为状元文化的阐发。
京元村“京元”二字本来出自康熙《长泰县志》所载黄文史。与康熙《长泰县志》主纂叶先登是明末举人、清初进士,曾被郑经俘虏,而关注明朝原来国都“应天府”三字,根据黄文史考取五经解元时的“应天府”是明朝国都而称京城,由此有“京”字;又将“五经解元”简称“元”,即“元”字,合称“京元”。若以京元村观点来看,此“京”指林震高中状元的京城,即北京城;“元”即林震考取的状元。实则出现了此“京”非彼“京”,此“元”非彼“元”的问题。
据万历元年《漳州府志》记载:泰亨书院,“洪武三十五年教谕章参创建……邑人黄文史为之记”。⑧[明]罗青霄修:万历元年《漳州府志》卷23《长泰县上·规制志·学校·书院》,第473页。黄文史《泰亨书院记》作于“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1402年),此为目前所见黄文史最后史料。另据《宣德五年进士登科录》记载:其高中状元时“年四十三”⑨《宣德五年进士登科录》,明宣德年间刻本,天一阁藏。,由此逆推其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黄文史钦点五经解元时,林震年仅3岁;到了林震大魁天下之际,黄文史已获明太祖钦点五经解元40年后,黄文史为泰亨书院撰文28年后,黄文史可能已不在人世,两人未有交集。
3.戴士衡
新志记载戴士衡是长泰人,长泰进士。然而莆田却认为其是莆田人。
据《明万历十七年进士题名碑录(己丑科)》记载:“戴士衡,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军籍”⑩《明万历十七年进士题名碑录(己丑科)》,《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台北:华文书局,1969年影印本,第2册,第1028页。,戴士衡其中作“戴士衡”,落籍地点在莆田县(今莆田市)。
万历《漳州府志》称:“(万历)十七年己丑科焦竑榜:戴仕衡,长泰人,平海卫籍,吏科给事中。”①[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17《人物志二·国朝进士》,上册,第1189页。“戴士衡”即“戴仕衡”。该志认为其是长泰人,落籍福建平海卫(今莆田)。
万历《漳州府志》记载:“国朝乡举”一栏有“(万历)十年壬午”“戴大槐,长泰人,洪谟之子,顺天中,上元知县,升主事”②[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17《人物志二·国朝乡举》,上册,第1237页。,作为漳州府当年“中式三十三人”中之一。万历《漳州府志》记载:“国朝乡举”“隆庆元年丁卯:戴洪谟,长泰人,由平海卫学贡,顺天中,知州”③[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17《人物志二·国朝乡举》,上册,第1231页。,作为漳州府当年“中式二十一人”之一。该志认为戴士衡叔父戴大槐、祖父戴洪谟均是长泰人。
戴洪谟在隆庆元年(1573年)中举,其时已入籍莆田军籍,应视为平海卫籍举人、莆田县军籍举人,其子戴大槐也是如此,其孙戴士衡为莆田籍进士。
何乔远《闽书》将戴洪谟、戴大槐、戴士衡载入兴化府莆田县的“皇朝科举”④[明]何乔远编撰:《闽书》卷108《英旧志(缙绅)·兴化府·莆田县四》,厦门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系古籍整理研究室《闽书》校点组校点,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册,第3260、3261、3262页。,何乔远与戴燝交好⑤详见刘涛:《明代东南文坛名家戴燝年谱》,《闽台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却能秉笔直书。
万历《漳州府志》作序者戴燿是戴洪谟同科举人,参与修纂的戴燝是戴大槐同科举人⑥按,戴燿、戴燝均在福建乡试中举,戴洪谟、戴大槐均在顺天府乡试中举,戴燿、戴燝与戴洪谟、戴大槐参加乡试的地点不同,原则上关系并不密切。此外,万历癸丑《漳州府志》认为戴大槐在顺天乡试中举,但是《闽书》却认为在“应天中式”,应以戴大槐户籍地莆田提供的史料为是,即戴大槐应在应天府乡试中举。,长泰天柱山保存的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十月《管公重新天柱岩碑》立碑名单有“上元知县戴大槐”⑦据笔者于2017年7月23日调查福建省长泰县天柱山观音岩碑铭。,戴洪谟、戴大槐、戴士衡见载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应与戴燿、戴燝“同年”有关。
《闽书》在戴洪谟名下备注其是“科从侄”⑧[明]何乔远编撰:《闽书》卷108《英旧志(缙绅)·兴化府·莆田县四》,第4册,第3260页。,按“科”,即戴科。《闽书》称其是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查《明嘉靖三十五年进士题名碑录(丙辰科)》记载:“戴科,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军籍。”⑨《明清历科进士题名录》,第2册,第823页。万历癸丑《漳州府志》未载戴科,戴科应与戴洪谟同为明代卫所军户出身而联宗,以叔侄相称。
《明史》称戴士衡是“莆田人”⑩[明]张廷玉等修:《明史》卷234《列传第一百二十二·戴士衡》,《钦定四库全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刊本,第4册。,应源自《明万历十七年进士题名碑录(己丑科)》记载。戴士衡应是落籍莆田的长泰人,故里在长泰,并非传统认为的莆田人。《明史》所载只是简写,是其纰漏的体现,其完整的书写应是“长泰人,莆田籍”。
1.考卷题目
新志称黄文史以《天下一家论》考中应天府五经解元。查此说始见万历元年《漳州府志》记载:“庚午中南畿乡试第一人。录文以进,太祖读其《天下一家论》,大见称异,特免廷试,授刑部主事。”⑪[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17《人物志二·国朝进士》,上册,第1189页。
据张杰夫所修嘉靖三十四年《长泰县志》记载:黄文史“由岁贡发解南畿,有《麒麟阁赋》。太祖见,甚善之,特铨刑部主事。”⑫[明]张杰夫修:嘉靖三十四年《长泰县志·人物·黄文史》,第848页。
两相比较,应以较早出现的嘉靖三十四年《长泰县志》所载为是。新志对此未加考证,而沿用晚近旧志所载,导致以讹传讹。
2.考试时间
新志称戴玑是“崇祯十三年”进士。然据康熙《长泰县志》记载:戴玑“年十六游于庠”①[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8《人物志·戴玑》,第74页b。据笔者于2018年7月23日调查长泰县武安镇章先生,查阅所藏康熙四十一年(1712年)抄本章氏旧谱。,该志载:戴玑“丙午浴佛日孪生”②[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8《人物志·戴玑》,第74页b。,此“丙午”即万历丙午(1605年),由此推算戴玑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入泮。其“二十五俊贤书”③[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8《人物志·戴玑》,第74页b。,即崇祯二年(1629年)。查该志记载:戴玑崇祯三年庚午(1630年)考取举人,其年当为二十六岁。“五”字应作“六”字。新志误增“十”字。
1.戴同吉
杨荣《杨文敏集》有《戴氏族谱序》④[明]杨荣撰:《杨文端集》卷15《序》,《钦定四库全书》(集部6·别集类5),电子版,国学大师网,网址:http://www.guoxuedashi.com/SiKuQuanShu/2545b/,笔者于2019年10月12日下载。,是“同吉来京师间,持以谒余请为序之”,其云“所居之巷,邑人以姓目之”,称之为“戴巷”。文中描述了“由戴巷徙古仓则自讳显者始,至今浙江右参议同吉,盖四世矣”的移民路线,该序与杨荣、戴同吉交往情况,均未见载明清《漳州府志》《长泰县志》、1996年《长泰县戴氏族谱》,田野考察也无结果。
戴同吉“立祠堂、定家规”,是目前长泰可考的最早谱序。戴同吉之父“尝有志于家谱”,“今戴氏斯谱于其不可知者寜阙而不录,不敢妄自援引”,从“同吉五世孙”⑤[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8《人物志科名明进士》,第6页a。按,1996年重修《长泰县戴氏族谱》认为戴相是戴同吉的七世孙,应据较早刊行的康熙《长泰县志》所载为是,戴氏族谱记载有误,应据此修订。戴相是“福建漳州府长泰县军籍”⑥《明天启五年进士题名碑录(壬戌科)》,《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第2册,第1220页。按,由于《明永乐二年进士题名碑录(甲申科)》未载进士户籍具体属性,导致戴同吉户籍无考,但是从戴同吉五世孙戴相在《明天启五年进士题名碑录(壬戌科)》所载“军籍”身份,根据明代户籍世袭制原则,可推论戴同吉也是“军籍”出身。来看,实则与戴同吉的明代卫所军户出身有关,需要明辨谱系以世袭军籍。
2.卢岐嶷
《闽书》记载:“凡岐嶷先后平贼功,中外交荐,辄为严相子世蕃所抑,竟叙迁云南左参议,摄行安普守道事。”⑦[明]何乔远编撰:《闽书》卷108《英旧志(缙绅)·漳州府·长泰县二·卢岐嶷》,第4册,第3613页。此“严相”指严嵩,其子即严世蕃。卢岐嶷因遭严世蕃打压而远赴云南为官。
《明穆宗实录》记载:“隆庆元年十月乙酉,罢贵州按察使卢岐嶷。”⑧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明穆宗实录》卷13,1962年,“隆庆元年十月乙酉”条。万历癸丑《漳州府志》记载:“为同事者及沐府构孽”⑨[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22《人物志七·国朝列传·卢岐嶷》,下册,第1572页。按“沐府”即沐王府,世袭黔国公,其时为沐朝弼,从其所列罪状中“视人命为草菅,通夷、占军、谋财、夺产,贻害地方”,可知其与素来秉公执法的卢岐嶷自然水火不容。《闽书》记载:“丁卯,转贵州按察使,竟为者所中,罢。”⑩[明]何乔远编撰:《闽书》卷108《英旧志(缙绅)·漳州府·长泰县二·卢岐嶷》,第4册,第3613页卢岐嶷确在隆庆元年(1567年)遭罢官。
新志阙载卢岐嶷遭到中伤与罢官缘由,记述碎片化。
3.章文炳
新志称章文炳,字明会,又名被龙。查章氏旧谱记载:“被龙公进士讳文炳,字明会,别号乳名白”⑪[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8《人物志·戴玑》,第74页b。据笔者于2018年7月23日调查长泰县武安镇章先生,查阅所藏康熙四十一年(1712年)抄本章氏旧谱。,新志应据此采编,漏载其“乳名白”。据曹学佺《游天柱山记》记载:“到时,求章秀才火苑相见。章君读书是山,有《天柱山赋》。”①[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36《艺文志四·记》,下册,第2484页。按“章秀才火苑”即章火苑。乾隆《长泰县志》收录章文炳《天柱山赋》②[清]张懋建修:乾隆《长泰县志》卷11《艺文志》,第114页a。,可知“章秀才火苑”、“章君”即章文炳,古人以字相称,“火苑”应是章文炳别字。康熙《长泰县志》仅载“章先生讳文炳,字明会”③[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8《人物志·章文炳》,第73页a。,《明史》仅称“文炳,长泰人”④[清]张廷玉等修:《明史》卷290《列传第一百七十八忠义二》,《钦定四库全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刊本,第5册。,可知清初就已漏载。曹学佺有诗《赠别章火苑》。⑤[明]曹学佺撰:《曹大理集》卷8《天柱篇》,
康熙《长泰县志》记载“贼酋秦良玉泣奠”⑥[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8《人物志戴玑》,第74页a。,秦良玉曾为之纪念,新志亦阙载。
4.戴玑
《清史稿》记载:戴玑在“洪承畴正经略五省,以韩、范俦称之”⑦[民国]赵尔巽等修:《清史稿》卷488《列传第二百七十五·忠义二》,电子版,国学大师网,网址:http://www.guoxuedashi.com/a/27tmwz/125259c.html,笔者于2018年10月25荣下载。,按康熙《长泰县志》记载:戴玑“补柳州”“柳人有小范复出”。⑧[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8《人物志·戴玑》,第76页a。可知戴玑获得洪承畴称道,“小范”即范仲淹再世。
据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长泰县志》记载:戴时宗有诗《过新修陈将军庙》⑨[明]萧廷宣修;嘉靖三十七年《长泰县志》卷10《艺文志·诗》,浙江宁波天一阁1964年影印本,长泰县博物馆藏,笔者2019年1月18日抄录,第21页。,此“庙”指长泰县威惠庙。
另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收录有戴燝题诗《集陈将军西庙楼》:
将军勋业古无双,身后英灵护一邦。野旷时闻金锁甲,堂虚还拥碧油幢。登楼云拂千年树,对酒风生八面窗。九十九峰如列戟,坐销瑕衅净漳江。⑩[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34《艺文志一·诗·国朝》,下册,第2269页。
按“陈将军”,指陈元光。“西庙楼”,即漳州府漳浦县威惠庙西庙楼。陈元光部将后裔援引此诗,编入族谱,虽未署名,从诗文内容来看,确是其所作。
戴时宗及其曾孙戴燝是长泰县军籍进士⑪[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36《艺文志四·记》,下册,第2484页。,族谱称其先祖戴君胄是陈元光的女婿⑫长泰县戴氏族谱编委会编:《长泰县戴氏族谱》,1996年重修,福建省长泰县图书馆藏,第1册,第214页。。戴时宗“辑族谱”⑬[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21《人物志六·国朝列传·戴时宗》,下册,第1517—1518页。,实则建构与陈元光之间的谱系。戴燝应在戴时宗影响下为陈元光题诗。新志未能根据陈元光在海内外的历史地位,深入挖掘,助力发展。
1.戴时宗
新志称戴时宗由于“朝廷内部矛盾”而“遭诬陷被削职回籍”。然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二十四年闰正月甲申,先是都御史戴时宗以子湖抑夺乡人田产为怨家所奏,有旨令回籍听勘。前福建巡按御史王瑛因劾时宗贪横,宜罢。时宗辩,并下抚按会勘”⑪[明]闵梦得修: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36《艺文志四·记》,下册,第2484页。4,会勘结果“湖所犯虽不系时宗,而故纵之罪亦难自免”,仅提及戴时宗管教不严。查康熙《长泰县志》记载:“一人和里陶唐洋田三斗四分二顷,共七斗四分,推官龙文明到县追卖戴瑚等田价银三十两”①[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3《学校志·学租·学田》,第11页b。[民国]郑丰稔纂:民国《长泰县新志》卷14《秩官·秩官上·历官·明·知县》,第584页。,结合乾隆《长泰县志》记载:“嘉靖三年,戴湖用银二十两府告官买概掌”②[清]张懋建修:乾隆《长泰县志》卷12《杂志·岩院·天柱岩》,第2页b。,“戴瑚”即“戴湖”,可见巧取豪夺之事确实存在,并非中伤。戴湖二十两强买天柱岩香灯田一案,到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其曾孙戴燝“视财利为粪土”③[明]何乔远撰:《闽书》卷120《英旧志(缙绅)漳州府长泰县二戴燝》,第4册,第3610页。,而归还天柱岩。④详见刘涛:《乾隆〈长泰县志.〉记载的天柱山香灯田案——从历史人类学角度的剖析》,国家方志馆编:《中国方志馆研究》第2辑,方志出版社2019年,第90—103页。戴时宗宗族是明代“武安第一”⑤[明]张燮撰:《戴公子利藩墓志铭(后赠户部主事)》,[明]张燮撰:《群玉楼集》卷50《墓志铭》,[明]张燮著:《张燮集》,陈正统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3册,第853页。按,“戴公子利藩”即戴城,字利藩,是戴燿的次子,从戴燿是戴时宗侄曾孙来看,戴城是戴时宗的从玄孙。望族,掌握话语权,直至清代中期方才披露。新志对此未能秉笔直书。
2.唐尧钦
据《明史》记载:“言官唐尧钦”曾“诋诬”赵南星⑥[清]张廷玉等修:《明史》卷243《列传第一百三十一·赵南星》,《钦定四库全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刊本,第5册。,此记载又见《明神宗实录》,可见《明史》此说应采编自《明实录》所载,唐尧钦确曾诋毁诬告赵南星。
另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十二年三月庚寅,工科给事中唐尧钦题”“故相张居正”,有“顾居正可恨,而所尤可恨者则误居正之臣。原任太子太保工部尚书致仕曾省吾、浙江佥事曹一夔……同恶相济以欺居正,居正日为卖弄不觉而竟成误国之罪”,万历帝由此下“诏禠省吾、一夔职”。⑦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明神宗实录》卷147,“万历十二年三月庚寅”条,1962年,第2739页。
按唐尧钦是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张居正是隆庆五年会试主考官,可知张居正是唐尧钦座师,作为张居正门生的唐尧钦在张居正遭到清算后,向明神宗提出惩治张居正心腹曾省吾、曹一夔等人的主张。新志对此均避而不谈。
新志记载戴玑有十三子迁居台湾。
然据康熙《长泰县志》记载:戴玑“诸子十二人迁台湾,至癸亥七月台湾平,始全归焉。”⑧[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8《人物志戴玑》,第76页b。按“癸亥”即康熙癸亥(1683),施琅收复台湾。姚启圣,曾纳戴玑孙女为妾,因此得以“全归”。乾隆《长泰县志》却称“虏台者十有三”⑨[清]张懋建修:乾隆《长泰县志》卷9《人物志·乡贤传·清朝·戴玑》,第15页a。。1996年《长泰县戴氏族谱》沿此说,新志据此采编。应以较早的康熙《长泰县志》所载为是,即戴玑实则12子迁往台湾。
新志记载朱一贵为长泰县方成里亭下社人,是明末宗室出身的长泰知县朱由栯后裔。
按民国《长泰县志》始载朱一贵是“邑之亭下社人”⑩[民国]郑丰稔纂:民国《长泰县新志》卷21《勇烈传·清·朱一贵》,第644页。,从该志将“朱由栯”错写成“李由栯”⑪[清]王珏修:康熙《长泰县志》卷3《学校志·学租·学田》,第11页b。[民国]郑丰稔纂:民国《长泰县新志》卷14《秩官·秩官上·历官·明·知县》,第584页。,可见该志未称朱一贵的祖先是朱由栯,朱一贵先祖是朱由栯的说法实则新志所为。新志有此说应源自该志辑录的《朱一贵起义檄文》所述“我太祖高皇帝提剑而起”,此檄文并无朱一贵与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间具体的谱系,实际上不足为据。
据亭下现存清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林文晖所撰《鸣珂陂记》碑铭显示:
天柱,……余曾杖履其间,与友人朱君尔谦等游。……尔谦之父国学游,华素敦直,信于乡。因与乡人计曰:是陂旧天凤,自先人刑部公结亭山麓,遂易今名,其意远矣。业两边田产予陂者皆我子姓。岁数圮,鸠工要木,耗力耗财,稍不均辄龃龉。且陂未审,圳路浅深难定,是当思永利,易以石。我虽劳顿,朝夕督筑不倦焉,众善之。爰与族等妥议:科田土,用命能者司出纳,叶掌役匠事。……尔谦告余曰:“鸣珂陂水石之状,先亟称之。今石堤已就,愿先生记。”……时乾隆五十年乙巳季秋之吉,石髻山人林文晖记。①据笔者于2017年10月12日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旺亭村亭下社抄录林文晖所撰《鸣珂陂记》碑铭。按,林文晖,是长泰县方成里塘边社人,该碑撰写于清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至今保存完好。
按“朱君尔谦”即朱尔谦,是亭下社人。“先人刑部公”,据正德《大明漳州府志》记载:正统三年戊午(1438年)举人有“朱荣,长泰人,由本县学中,历官见进士下。”②[明]陈洪谟修:正德《大明漳州府志》卷15《科目志·国朝科目》,上册,第902页。正统七年壬戌(1442年)“授刑部主事。”③[明]陈洪谟修:正德《大明漳州府志》卷15《科目志·国朝科目》,上册,第903页。朱荣官授刑部主事,故有“刑部公”之称。据《明正统七年进士题名碑录(壬戌科)》记载:朱荣“福建漳州府长泰县匠籍。”④《明清历科进士题名录》,第1册,第207页。朱荣出身“匠籍”,社会身份较低,并非明朝宗室。从朱荣“结亭山麓,遂易今名”来看,亭下朱姓开基始祖是朱荣,并非明末宗室。朱一贵若是亭下人,并非朱由栯后裔,而是朱荣后裔。“皆我子姓”“与族等妥议”,反映了亭下朱荣后裔长期管理鸣珂陂以及大片田产。
另据乾隆《长泰县志》记载:
一彰信里田水洋,叛产,官山,南至顶,北至朱逆祖坟,东至陈家祖坟,西至戴家所掌山。⑤[清]张懋建修:乾隆《长泰县志》卷2《规制志·义冢》,第13页a。
按“朱逆”,即朱一贵。“叛产”,即朱一贵家产。朱一贵在长泰县彰信里田水洋置有产业,有其祖坟。可见《朱一贵公司》所云:“我系漳州府长泰县人”⑥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整理:《明清史料戊编》,中华书局1987年,第1本,第107页。可具体到长泰县彰信里这一聚落。朱一贵并非亭下人,与亭下朱荣后裔并非同族,否则亭下谈何有田产遗留到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新志应据此修订。
综上所述,取得了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2005年《长泰县志》人物传记方面未深刻认识谱志之分,所载基本停留在重述旧志记载层面,对族谱记载偏听偏信,虽有今人研究成果运用,却存在拔高现象。
第二、新修方志人物传记应跳出就新志论新志的观点,在旧志研究的基础上,超越传统认识范畴,置身更为广阔的时间与空间,广泛搜集相关的各版本县、府、通志、文集、实录、正史、科举史料、口述史料、碑铭等史料,深入田野考察,抱之以理解与同情,提炼人物传记撰写心得,搜索网络资料,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交流创见,继续坚持秉笔直书原则,
第三、新时期新修方志人物传记理论研究建设方面,应勇于直面问题,在揭示文本记载背后的历史情境下功夫。将史料均视为文本,深入探索何以有此记载?其目的何在?其文本书写的过程如何?在此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推动地方志地情记述理论研究进程,达到较为全面地还原历史地位,深入揭示历史情境,更好地重写历史,多有创见,为新时期地方志理论研究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