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萍
众所周知,年鉴是全面、系统记述一地一行业的年度性资料文献,对于大型国企年鉴来说,是记述上一年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等基本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年复一年的连续记述,彰显企业的发展轨迹,形成资料链,具有资料性工具书的属性。在国务院《地方志条例》(国务院令第467号)颁布前,称年鉴为资料性工具书,颁布后,称为资料性文献,但并不否定其工具书的属性。其中“第十六条”中更是提到志书、年鉴应当积极开拓社会资料利用途径,可以通过建设资料库、网站等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①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67号),2006年5月18日。。进入21世纪,出现了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浪潮。人们对阅读书籍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逐渐提高,读者阅读感受当然也成为了编辑者重要关注点之一。同时,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备受大家的关注。地球环境保护,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阅读了《网络年鉴创新途径的探索》《年鉴大数据出版之探析》等国内众多关于互联网时代网络年鉴编纂相关文献后,总结得出了以下几点:从编纂发行角度来看,网络年鉴改变了传统年鉴的编纂方式、表现形式及出版形式,同时得始终坚持年鉴的本质属性原则不能改变。网络年鉴编纂工作者要用互联网工作思维去打造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大众需求的年鉴。从传播角度来看,传统年鉴的发行范围主要集中在机关内部及各类图书馆,覆盖面较窄。而数字化编纂的网络年鉴则可以实现在网络上传播数字化版本,读者可以在任何上网的地方实现在线检索、浏览,以及下载、复制所需内容,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构建网络书店进行电子书册销售,同时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集聚消费群体。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年鉴更有利于发挥好年鉴的工具书作用。
新媒体在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四大媒体的基础上被人们称为“第五媒体”。它的定义从广义上来讲包括两大类:一是基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媒体形态的变革,尤其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出现的媒体形态,例如数字电视、IPTV、手机终端等;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应用于信息传播的载体,例如楼宇电视、车载电视等。从狭义上来看仅指基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媒体形态。当然新媒体也可以被视为新技术的产物,数字化、多媒体、网络等均是新媒体出现的必备条件。新媒体诞生以后,媒介传播的形态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如日常生活中地铁车箱中电子屏阅读、写字楼大屏幕、手机APP阅读等,将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移植到了全新的传播空间。数字化的出现改变了大量信息资料存储及传播方式,最为明显的就是大幅度的提升了媒介的传播效率。同时媒介形态也因新技术的诞生而呈现出多样化,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电子阅读器等,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移植到了新的媒介平台上①谭笑:《跨媒体营销策划与设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但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因为发展迅速,内容过于庞杂,因此仍旧存在发展过于快速,市场、技术等综合根基较浅,因为内容上可能出现浮夸、失真的情况。其内容过多,流动性强,更新速度快,管理难度大,存在较多的管理漏洞,例如安全漏洞等缺陷。
目前呈现在大众视野内的新媒体类型主要有手机媒体、数字电视、户外新媒体、电子期刊杂志等。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最大的优势是携带和使用方便,不限于地域和电脑终端制约。缺点是它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信息安全、手机所固有的技术缺陷(如屏幕小、电池不足)等。另外手机媒体监管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传播者身份的隐蔽性、政策法规滞后等。
数字电视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0、1数字串所构成的数字流来传播的电视类型电视信号,又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优势在于信号损失小,接收效果好,图像传输质量较高,呈现图像较为高度清晰;功率利用率高,覆盖范围广,可以多信息多功能播出。缺点是需要线缆及机顶盒连接电视才能使用。
户外新媒体是指安放在人们一般能直接看到的地方的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比如公交、航空、地铁、轻轨,同时也包括这些交通工具相应的辅助场所,公交站内所衍生的渠道媒体——LED彩色显示屏、视频等。内容主要功能为广告。具有位置不固定,覆盖面小,传播区域有限等缺点短板。
电子期刊杂志又称网络杂志、互动杂志。兼具了书册及互联网两者的特点,且结合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动态呈现给读者。此外,还有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延展性强,可移植到MP4、PSP及数字电视、平板电脑等多种个人终端进行阅读。无需下载和存档即可通过浏览器跨平台阅读,使得各种移动设备也能无障碍地看到原版矢量的电子杂志。缺点在于人体无法得到像翻阅纸质刊物时的触感,付费杂志无法先行浏览后付款等。
综上分析,网新媒体中的电子期刊杂志的编辑及传播方式与我们的年鉴数字化编纂及出版发行较为接近。年鉴数字化编纂实现后也将具有电子杂志的发行方便、发行量大、分众等特点,两者相同之处是可以将部分内容(例如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集成展示的一种新媒体②曾来海:《新媒体概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
年鉴属于史志编纂范畴中的一部分,具有记录行业、事业发展历史的作用和以史鉴今的价值。对后人开发新产品、寻找发展新契机具有参考作用。数字化传播信息时代的到来,年鉴编纂、出版往网络化发展也是未来趋势之一。当今互联网信息时代,年鉴的主体编纂者还是年鉴编辑,然而编纂方式的转变,资料利用率的提高,年鉴工具书的作用就更能显现,内容上也应向“精、专、深”的方向发展,并关注特定受众的阅读需求,这对编辑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量的增大,其来源更广泛,获取信息就会更快、更便捷,通联的途径也就更多。编辑需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具备互联网+的思维,提高认识及创新理念,使传统年鉴也做到有“声”有“色”,读者阅读时能感受到有趣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兴趣。
2015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64号)①国务院《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64号),2015年8月。我国地方志事业发展总体目标,以及2016年12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全国年鉴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背景下,年鉴行业内积极探索“互联网+”的编纂,加快年鉴信息化建设等内容成为热点话题,并且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网络年鉴设计、出版模式等方面。我国年鉴编纂正式进入数字化编纂时代。
2015年由上海市年鉴学会组织,在中国商飞公司总部召开主题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年鉴编纂”的上海市企业年鉴研讨会。上海市年鉴学会、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及相关人员,宝钢集团、上海石化、上海铁路局、中国商飞公司年鉴编辑部和所属单位年鉴编辑20余人参加会议。各位年鉴编纂专家就年鉴的编纂方式、传播手段,以及如何积极适应并合理使用互联网手段推动年鉴编纂工作的创新发展,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年鉴产品形态、阅读体验改进、工作方式转变等方面进行研讨。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引领方志、年鉴编纂行业开展编纂网络化及传播方式的变革,率先推出《上海年鉴》电子书并发放到同行进行交流。同时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走进上海”板块中陆续推出《上海年鉴1996》—《上海年鉴2017》电子版,方便读者阅读。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年鉴这一窗口更加直观地了解上海每一年在社会经济、科技创新、人文风貌等的变化。作为上海市年鉴编纂工作的“领头羊”,《上海年鉴》开启了年鉴编纂数字化的新时代。
《宝钢年鉴》曾多年被评为大型国有企业工业年鉴中的优秀年鉴,近年来在编纂过程中进行数字化编纂探索。编纂方式的网络化改革从年初设计该年度年鉴策划报告开始,通过宝钢集团智慧办公平台征稿,年鉴编辑运用电脑实现无纸化修改文稿,经宝钢办公自动化系统发至宝钢集团主管领导进行流程审批等,编纂流程通过互联网提升了组织和资源配置能力,各个环节的编纂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形成纸质书、电子书、多媒体书并存的状态。《宝钢年鉴》的编纂形式,从传统编纂转变成为数字化编纂;发行方式开启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城并存状态。编纂形式及发行方式的转变,功能上呈现多媒体数字化,重塑了编者与读者的关系,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类型的读鉴、用鉴创新服务,满足了各类读者不同的需求,走上了一条老品牌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上海石化年鉴》在新媒体的探索实践中转变传播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方式及新的阅读体验感受,视觉冲击力、便捷性、形象生动性远远超过传统的纸质年鉴。网络化的阅读体验更适合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和信息更新速度。《上海石化年鉴》通过细分读者群,调整编纂内容及发行形式,以多种形式面向读者,出版模式更加灵活开放,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启用传统年鉴出版模式与光盘、网络等为载体的数字化出版模式并行发展,电子版年鉴与传统纸质版年鉴处于一种互补共存的关系。编纂方法与《宝钢年鉴》编纂团队的方法相似,利用电脑录入、编辑、修改、编排,通过电子邮件收发稿件,实现无纸化操作。改变了传统文字载体、编辑策划、编辑内容直至出版运作的模式。同时在内容构件上,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图片,开始探索将音像视频等动态构件加入到年鉴电子书中,提高年鉴的可读性,旨在跨越到一个新的编纂领域。电子版强大的检索功能,通过目录检索年鉴内容,读者在检索窗口输入某个关键字词就能搜索到相关的年鉴条目,查阅资料更加方便快捷。在每年纸质版年鉴出版后,制作电子版并上挂到公司内部信息平台,供公司员工进行资料查询,大大提高了《上海石化年鉴》的利用率。
现如今网络从4G正转向5G时代,相比4G而言5G拥有更快的网络移动数据。大数据时代将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转变,会出现全面且多领域的变革①仇勇:《新媒体革命——在线时代的媒体、公共与传播》,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2月。。上飞公司浦东基地先行试点成为国家5G工业园区,在园区内全面铺开5G网络,探索智能工厂在应对各种生产状况下的敏锐反应,实现稳定且更为正确的判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上飞年鉴》的编纂也因此受益,资料收集、数据录入更为精准,编纂方法的变革可以进一步促进其发挥价值,在未来将更富有资料利用价值。
上飞公司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上飞年鉴》在年鉴性质上看属于大型国有企业年鉴,从专业领域上看属于航空制造领域的专业年鉴。自2011年创刊至今,编纂团队由公司办公室作为年鉴办公室来领导部署整个编纂工作,编纂团队核心成员由公司档案馆年鉴编辑室员工担任,并在公司内部各部门物色合适工作人员组建撰稿联络员队伍,负责基础资料收集、提供等工作。曾多年邀请年鉴编纂专家对编纂团队核心成员进行编纂专业指导,多次以年鉴的认识、年鉴如何撰稿、编纂常见问题解析等内容为主题针对撰稿联络员及年鉴撰稿爱好者开展培训交流活动。经过8年磨练及编纂经验总结,编纂队伍相对稳定成熟,同时在新老交替方面形成无缝衔接模式。新一代年轻编辑及撰稿人在秉承了老一代编纂人员编辑、撰稿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开展新的编纂探索,尝试从纸质编纂向数字化编纂方式转变,利用公司局域网建立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信息收集、资料传输、沟通交流。
实践证明,《上飞年鉴》在探索数字时代网络化进程中,编纂各过程形成无纸化办公,如框架设计、初稿修改、栏目组稿、校审、索引制作等流程都在电脑上完成,编辑过程交流、信息传输等从修改纸质稿件改为网络方式进行更为方便快捷。采用线下电脑软件排版,发行方式采用印制纸质彩页书册和制作光盘并存,方便读者运用电脑阅读内容。在年鉴编纂工作开展初期起到很好的作用,效果显著。
互联网新媒体对纸质版书刊的挑战,呈现出高速度、低成本、互动性的信息特征。网络出版相比传统出版最大优势就是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即时性等②叶小鱼、勾俊伟:《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4月。。就《上飞年鉴》的出版情况而言,出版周期与其他类型的年鉴情况相似,数据以年为限进行收集,经过编辑加工、校对审查后,进行排版并纸质印制成册,编纂时间与资料产生时间也就相应滞后一年。出版的时间较长,与档案馆中的其他档案资料相比,无法做到及时收集,随时借阅利用。传播渠道也比较狭窄,成果信息化集成度不高,读者知晓度也不够。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新媒体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来源的主流,各类电子阅读APP频繁出现在大众眼前,用手机、电脑阅读、各类电子阅读器阅读书籍已慢慢进入大众的生活,更是受到现代年轻人的追捧,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上飞公司员工年龄结构层及智能手机使用情况分析,80%以上为40岁以下员工,95%以上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及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和日常信息获取。
数字时代的技术变革也带来了年鉴编纂时代的新篇章。年鉴从传统纸质出版转为电子书形式出版,展示形式有如传统书籍,仍具有翻页效果,有较强的翻阅感受,且具备检索、下载整本书或单页等功能。还可添加flash动画,能还原事件现场的真实场景,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及阅读感受,同时也能在若干年后帮助后人感受历史画面、理解历史事件。编辑可以在电子书后台获取读者在网上浏览页面留下来的痕迹,得知读者喜欢阅读书籍的格式,以及喜欢在书中的哪些地方划重点、做笔记,喜欢重复阅读书中的哪些数据,跳过的哪些书中章节,阅读需要的时间,喜欢用什么样的检索词或是喜欢检索哪些内容等信息。通过这种碎片式收集信息的方式,再经大数据分析,深度、精准的了解读者的阅读偏好及信息获取需求,这些宝贵数据都是纸质书籍无法收集到的。
与此同时,可以在原有年鉴的基础上,以需求为导向,从内容、结构、风格上按读者需求进行分类开发年鉴新型衍生产品,改善阅读体验,提高年鉴中信息数据的利用率。以上飞公司实际情况为例,可将现有《上飞年鉴》中飞机制造各工作条线上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文献整理系列的专业条线史料,编纂成册。更有利于各飞机制造技术条线专家、领导查阅专项工作中的连续性资料。
契合当下世界各国关注的地球资源问题,以及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绿色、更加美好的低碳环保生活。年鉴用彩页纸质印制成书册需要消耗大量纸张、油墨等原料,资源的大量消耗,产生浪费现象,对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利于时代的发展。电子书从网络上或下载阅读,省去纸张、油墨等消耗则更加绿色环保。从已印制出版的8卷《上飞年鉴》借阅率数据分析,纸质彩页出版初期较少查阅及有频繁使用资料的情况,书中的数据利用率并不高。印制彩页单卷(约400页)为例,除去排版及小样费用外,其余印制费用在人民币10万元左右。购买电子书制作软件成本费用便宜,仅数千元就能实现纸质向数字化转变。尝试整本书电子化转换发现,过程时间仅需1人2—3小时便可完成,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支出。转为电子书出版既节能环保,又可省去一部分昂贵费用,一举两得。
信息时代的巨大变革,各方面的互联互通,资料信息将进入大数据分析,网络技术跨入全新的领域,资料集成以及数字化编纂将面临全新的挑战①郑棻:《大数据时代年鉴的挑战与突破》,《年鉴论坛》(第五辑),2015年4月第1版。。提高年鉴编纂录用材料的准确度,是年鉴资料得以利用的关键,年鉴编辑除了平时阅读专业书籍、关注相关文件及资料信息等日常学习外,对自身知识面的不断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基层学习专业知识将是不可避免的必修课之一。除此之外,确保信息安全也尤其重要。类似于上飞公司这样承担着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国有制造企业,年鉴无论是数字化编纂,还是互联网新媒体形式出版都应注意防止及避免资料被盗用造成信息泄漏问题的出现,必须选择在安全网络保护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及编纂,制作电子书也应使用可线下操作软件,避免发生泄密事件造成国家无可挽回的严重损失。
《上飞年鉴》编纂范围涉及整个公司规划发展、技术研发、项目管理、生产制造、基础基建、人力资源、后勤保障等多个领域的关键技术及重要信息。考虑到航空制造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新时代下,中国民用航空制造行业在全球民用航空制造行业的新格局定位,《上飞年鉴》在数字化编纂及开发互联网新媒体出版变革中的探索也面临着预防商业竞争对手运用大数据窃取重要信息的问题。开发利用原始资料的同时,编纂方法也需要从资料内部泄密防控等角度进一步完善。因此,《上飞年鉴》编纂团队根据年度收集的资料,在编纂过程中考虑各飞机制造环节不便公开的内容进行部分取舍,用适当删除部分资料、数据等方法处理一些经营规划、研制生产等不便让竞争对手掌握的数据,进行脱密处理,适度把握年鉴中资料的保密性,以防止重要信息通过年鉴外泄。
同时,根据反竞争情报分析手段进行年鉴内容泄密预防分析发现,可考虑尝试探索开发年鉴精简版,创新传统年鉴的编纂形式,利用现有以印制成册的年鉴内容提炼精华部分,以文字为主,大事记形式呈现,或者以图片为主,画面形式体现工作成果,编纂具有史志宣传类的年鉴精华版电子书册,作为年鉴资料的另一种展示方式。
通过初期探索及读者阅读体验调查发现,年鉴电子书上传公司内部档案信息资源平台供读者线上浏览,或者设定适当权限通过借阅利用的网上审批流程下载借阅,能做到方便快捷,且安全可控。在保留印制纸质版书籍的同时,满足读者运用电子书、电子阅览器浏览查阅基础资料的需求,是不错的初期使用方法。
年鉴从纸质编纂到数字化编纂转变,以及运用新媒体形式出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时代的进步,年鉴编纂工作的思路也需要进行转变。年鉴编纂工作者应有敏锐的触觉,紧跟时代变革的步伐,实现传统年鉴编纂的转型。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线编纂、出版、阅读年鉴将成为年鉴下一步发展的趋势;但应该注意年鉴资料的分层级、分读者群体使用;年鉴工作应该以需求为导向,细化读者需求,将年鉴中的资料数据切实运用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年鉴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情况说明
因沟通不及时,本杂志社2019年第3期刊发王志通所著《地方书写与文化表达:民国〈夏河县志〉的编纂与边政》一文(第69—79页),作者单位标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有误,应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此说明。
《上海地方志》编辑部
2020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