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越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情况。因此,教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开发课程资源,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使课程资源真正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应正确看待教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用教材教”,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体会到教研组、备课组成员经过互助合作而开发出的各类教学资源的优势,同时愈发感到单纯地“用教材教”的教学犹如“一潭死水”,平静而无波澜,而拓展渠道,收集各种有用资源进行增加、删减、调整、改动的教学就像是吸纳百川的“大海”,兼容来自八方的新鲜“水源”,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必须立足本校的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师生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钟启泉2002)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力争使课程资源真正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和开发教学资源等方面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育部2012)。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搜集各类学习资源、整合并利用各类信息,从而开阔视野、提高技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体验成功。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力求做到“钻进”教材,又能“跳出”教材,既能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又能根据情况变通教材、整合教材、拓展教材(严育洪2006)。总之,教师必须具有深挖教材的能力。在每个学期开始之前,笔者都会将教材通览一遍,掌握各个单元的话题及语法项目,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中零散的知识加以整合运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体系。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深挖教学资源,力求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的内容。在每堂课前,笔者都会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并根据教学需要大胆取舍,既拓展了教学内容,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由于对教材的把握到位以及搜集了课外教学资源,笔者在上课时总能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和任务,教学也更高效。例如,在教授方位介词及短语的用法时,笔者让学生设计校园建筑物陈设图,并将设计图用英语表达出来,介绍给前来参观的外国朋友。学生的思维开阔,让人惊叹。另外,笔者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渠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师的主导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不但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自身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定位,通过教学设计凸显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地位。
在课文教学中,为了避免“教师激情满怀,学生打瞌睡”的现象,几乎每一堂课笔者都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会根据课文文体变换每次课文教学的方法,采取问题式——让学生通过问题掌握文章大意、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采取情境式——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框架结构,同时教授重难点;采取线索式——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绘制文章故事的线索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采取问答式——这种方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但是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阅读课之前,让学生充分预习文章,并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提出至少5个问题,在课堂上互相问答,这样学生既增强了对文章的理解,把握了文章重难点,又实现了资源共享。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程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课程资源开发智慧、能力及潜力必须得到重视和利用。
在激发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智慧、能力及潜力方面,笔者作了大胆的尝试。主要做法是:帮助学生提前一周了解下一单元的话题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充分预习之后,设计出1—2个任务,并写在小纸条上在周一时作为作业上交;精选出其中富有创意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在上课时运用。这样一方面拓展了教师的思维空间和视野,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旦学生设计的任务被教师采纳,就会得到教师精心准备的小礼物。这样的做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把自己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笔者结合每个单元的话题和语言知识点,并联系生活实际,设置学习任务链,从而体现学生的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地位,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教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Section A时,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购物,学生非常感兴趣。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学会如何询问价格、谈论服装及表示感谢。在本堂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描绘自己设计的一套服装。要求一边描述服装的款式、颜色、尺码、长短等,一边在黑板上绘制简笔画。学生对这一学习任务很感兴趣,且积极参与。这一学习任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使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又如,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Section A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任务。任务一:学生小组内调查彼此的爱好,并派代表进行汇报。任务二:学生两人一组编对话,谈论各自最喜欢的同学、老师或朋友,须尽量使用定语从句。以上两个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程标准》在读的方面要求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教育部2012)。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笔者会从权威的媒体上选择语言原汁原味的阅读材料;同时,让学生接触的文体、话题尽可能丰富。如阅读材料的文体包含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传记等;话题涉及人物、地理、历史、科技等。
因为教材中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笔者会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内容时效性强、紧跟新课改步伐、版面设计灵活的英语学习辅导类报纸进行学习。另外,笔者会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教学素材,或者给学生布置查找教学资源的预习任务。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保证英语运用得当,就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给学生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得体、准确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渗透文化知识的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断健全人格、磨炼意志与品格。例如,在教授有关节日的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前调查西方国家的节日与中国的节日有哪些区别;在教授关于问路的英语知识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交通规则的相关知识,并对比中西方是否一致;在教授礼仪相关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前上网查询如何给英美国家的人赠送礼物,到英美国家的朋友家里做客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等。学生通过动手查阅资料,既丰富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学生将查阅得来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共享,能力得到了提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一项工作要想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体现出计划性、实效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笔者精心设计每堂课的课前预习作业,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开展作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笔者布置预习作业的原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尽量在课前指导学生搜集学习资源,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 11 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这篇阅读文章之前,因为文章中涉及许多电视节目,且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笔者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之一为:搜集关于美国电视节目的相关资料,并在下一堂课作简要介绍。学生对这样的作业非常感兴趣,完成得非常积极、认真。
总之,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开放性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创新与发展的空间。教师只有合理开发、整合、利用各类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