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男
动词时体屈折变化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而一般过去时则是时体学习中的重点,也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一般过去时在初中英语语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人教版教材,学生最早在七年级(下)Unit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中接触一般过去时,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中继续学习一般过去时,让学生在适当的语境下谈论过去发生的事件;八年级(上)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借助假期话题,衔接上一学期的一般过去时内容。用三个单元呈现一般过去时,足以见得一般过去时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然而,对于初中生来说,时态学习并不简单,会犯各种错误,如容易忽略动词的时态变化,在口语和写作中未对动词进行语法标记,句子前后时态不一致,特别是在写作中,往往前面用过去时,后面又用现在时。追根溯源,主要原因在于英汉时制的差异:汉语重“意合”,主要利用词汇手段表现时间,在一个时间大环境下无需每一句都强调时态;英语重“形合”,有严格的语法范畴和语法标记,需要通过谓语动词的屈折变化体现时间变化。此外,英语中每一个单句都要明确时制,汉语则允许单句时制不定,所以在一般过去时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句子前后时态不一致的情况。由此可见,英汉时制差异是初中生学习一般过去时的重点。
英语时制明显,通过谓语动词屈折变化体现相应的时间变化。实际上,时制暗含着某人的说话时间与事情所发生时间的关系。说话时间就是一个参照的时间,若事情发生在说话前,则为过去时;若发生在当前,就使用现在时;若发生在将来,则用将来时。就像数学中的数轴,若以说话时间为原点,那么负数代表过去的时间,正数则代表将来的时间。斯坦纳(Steiner 1998)认为英语在时间方面可以用“过去—现在—将来”表示,这一结构充分表现了英语的时间性特质,时态则是时间性特质的语法形式。
很多学者认为汉语中没有时制,原因在于人们在讲汉语时并不以说话时间作为参考时间,且汉语缺乏“过去—现在—将来”这种表示时制的系统。王力(1982)认为汉语是一种无时有体的语言。龚千炎(1995)指出汉语没有“时”这一语法范畴,汉语句子采用词语的形式来表达时制。吕叔湘(1982)在《中国文法要略》中对“三时(过去、现在、将来)”进行论述,他认为要把现在—过去—将来的说法改成“基点时”“基点前时”“基点后时”,因为在汉语中并没有“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结构。
在时制表达上,在英语中词汇手段是冗余手段,在汉语中则是必备手段,如,“He played basketball with his friends yesterday.”即便没有时间标志词yesterday,也可以通过谓语动词的形式了解时态。然而,离开词汇手段,汉语的时制则无法确定。英语通过谓语动词的屈折变化表示不同时间。如,“Iplay the erhu in themusic room.”(我在音乐教室拉二胡。);“Iplayed the erhu in themusic room.”(我在音乐教室拉了二胡。)以及“Iwill play the erhu in the music room.”(我将要在音乐教室拉二胡。)很明显,英语用动词形态变化表示所发生动作时间的改变,汉语中动词不变,而是在动词前或后添加副词表示时间变化。因此,这种时制差异容易使中国学习者照搬自身的语法习惯,忽略按照动作发生的时间变化运用相应的动词形式,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态时错误频出。
英语中每一个句子都要时制明确,不允许模糊性表达,谓语动词的形式是确定某一时态的标志。汉语中允许单句时制不定,整个篇章要有上下文参照的时间点,否则就不能确定时制。学生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认为英语不需要对每一个单句的动词进行屈折变化,在学习一般过去时时,特别是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前面能够正确使用过去时后面却忘记动词屈折变化的问题。
对于英语学习者时体习得的错误分析,很多学者作出了研究。通过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可以得知,赵朝永、王文斌(2017)进行了小组内对比及高水平学习者的个案分析,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产生时体错误的原因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研究发现:时体偏误与汉语时体特征有密切联系,其根源在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特质上的差异性。英语的时间概念体现在语法形式上,汉语的时间表达多依据语境或者词汇手段,在语法形式上没有变化。汉语是空间性的,它的谓语动词并不受时间一维性的制约,在语言形式上也不需要标记,因此,中国学生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难免对有严格形式标记的英语谓语动词有所忽略,其中在一般过去时学习方面非常明显。张雁玲(2015)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初级和高级英语学习者在判断一般去时功能—形式映射上的共同点和差别,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判断一般过去时时,通常是根据时间状语,而不是根据一般过去时的标记进行判断,这明显是受到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初中生根据时间状语判断一般过去时的频率最高,大学生在时间状语的基础上也会采用过去时标记。由此可见,在汉语思维影响下,学生对英语时间的感知首先从时间状语开始,其次才是语法形式,因此,容易通过时间状语来表达英语一般过去时,而忽略动词的形态变化。
在实际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一般过去时出现的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初学一般过去时时,忽略了动词的屈折变化,如在学习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时,把句子错误表达为“Last week Ivisit my aunt’s house.”上一个星期属于过去时态,动词visit要变为过去式visited。其次,常常在一句话中出现时态的混乱,如先正确使用过去时,随后将过去时误用为现在时:“The weather wasgreat,and the air is so clean.”“We visited the science museum and it is really interesting.”再如,先将过去时误用为现在时,随后正确使用过去时:“I’m quite nervous and stood there.”“Ithink someone was in danger.”此外,在写作中,一般过去时的错误更加突出,整体时态混乱,句子前后时态不一致,忽略动词屈折变化。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英汉时制差异及汉语缺乏时制的表征。英语时制主要通过动词的屈折变化实现,英语中每一个句子的谓语都要有过去时标记,而汉语只需要在开头用时间词陈述时间背景,所以初中生在接触过去时后,往往容易受到汉语表达时间的影响,忽略动词的屈折变化,或者漏掉部分动词的时态变化,造成语言表达错误。
初中生接触的第一个比较重要的语法知识是时态。如果教师直接讲授一般过去时的形式,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只能机械地练习和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一般过去时的语法规则,先让学生观察相关例句,再让他们小组讨论总结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语言规律,提高其思维品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下面一组例句:
Iwatched TV with my parents yesterday.
Ivisited my grandparents last weekend.
Tony swept the floor after eating dinner yesterday.
Evan played volleyball with his classmates last month.
让学生特别关注每个句子中标记的单词watched,visited,swept,played。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分析总结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即一般的动词在词尾直接加-ed便可以变成其过去式形式。特殊的形式教师可以单独进行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思考和推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一般过去时规则的印象,还能让学生明白语言学习充满探究性,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锻炼其思维品质,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2012)。在进行一般过去时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等。在学生总结了一般过去时的规则后,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讨论一般过去时的标志词,利用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进行“头脑风暴”,总结一般过去时的标志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总结出标志词最多的小组将会获得奖励。与教师总结标志词相比,学生自主总结的知识能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更深的印象,提高他们识别标志词的速度,从而使其更好地掌握一般过去时。
吕叔湘(2005)指出要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如在词形、语法范畴、句子结构等方面进行英汉对比,使其更深刻地了解差异的源头和问题的根源。教师在讲授一般过去时时,可以将汉语和英语表达时间的方式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英语中时态的变化会引起动词的屈折变化,而汉语主要利用词汇表达时间。
虽然英汉时制差异的研究比较深奥,但是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适当介绍,让学生在真正了解英汉时制差异后,在学习一般过去时时更加注意英语的时态表达,减少母语负迁移。
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时间的方式存在差异,英语时制以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来实现,而汉语主要通过词汇表达时的概念来实现;英语中要求每一个单句都明确时制,汉语则允许单句时制不定。正因为英汉时制的差异,学生受到母语对时间的认知方式的影响,在学习一般过去时的过程中往往对动词的屈折变化不敏感,且出现前后时态混乱的情况。教师在教授一般过去时时,一方面要加深学生对一般过去时变形方式的印象,引导他们总结一般过去时的变形;另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对一般过去时的标志词加以总结。此外,对比教学也可以应用在时态教学中。总之,教师应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向学生适度介绍英语和汉语表达时间方式上的差异,从而让他们真正理解英语时制的严格性和规定性,加深其对一般过去时的认识。只有让学生体会到一般过去时的内涵、价值及与汉语的联系和差异,才能真正学好一般过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