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小 丽
(运城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1. 关公文化的特点
关公,名关羽,字长生,后改为云长,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人,其一生极富英雄主义传奇色彩。三国时期追随刘备,因其忠诚、信义、勇猛,死后受到民间供奉。宋代之后又被官方多次追封,逐渐神话,被尊称为与“文圣”并列的“武圣”。
关公文化涵盖多个领域,发展具有动态性,历史积淀厚重,不同学者对关公文化有不同的阐述。有的认为:“关公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以关公崇拜为主题,以集‘历史中的关羽、文学艺术中典型的关羽、神化的关羽’三位一体的、复合的关羽形象为主体。”[1]有的指出:“关公文化具有流行性的普及性、神性的多重性、文化的融合性、现实的教化性、信众的群众性、传播的国际性等特征。”[2]还有的认为:“关公文化包括物态层面(关庙等相关建筑、关公塑像等)、艺术作品层面(文学作品、戏剧雕塑作品等)、精神层面(人民崇拜心理、统治者加强精神控制等)以及制度层面(关公崇拜、供奉的相关规格、仪式等的规定)等。”[3]笔者认为,关公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以关公崇拜为主题,具有普及性、文化融合性、传播国际性等特征,既包括物态层面(与关公相关的建筑、雕像、文学作品、戏剧等),又包括精神层面(民间崇拜心理、官方精神控制及相关的制度、礼仪、规约等)。
2. 关公文化的国际传播概述
关公文化一直就是国内外华人精神的护身符和精神纽带,随着晋商和各地华人走向世界,关公文化在不同层面、以各种方式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开来。由此,关公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在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非洲、大洋洲甚至欧美诸国,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关公崇拜现象,关公文化已深入世界多地。
在朝鲜半岛,关公文化的传播因“万历朝鲜战争”而起,“但与历史上其他战争传播文化的方式不同,这场战争不是侵略性的,而是反侵略的”,[4]可以说关公文化是因为一场在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义战,而在朝鲜半岛得以流传。关羽的形象经过燕行使者等基于当地文化语境的诠释,已成为变异的关公形象。[5]关羽被视为圣战之神、降雨之神、命运之神、文章之神,对关公神灵的崇拜已融入当地百姓生活。[6]在日本,人们喜欢三国故事,把关羽视为英雄。随着华人在日本越来越多,日本的关公庙也逐渐兴盛,日本人有了供奉关公庙的习惯。[6]现在日本有很多的关帝庙和关帝堂,它们主要分布在长崎、横滨、大阪、神户、函馆等城市,其中很多庙宇蔚为壮观,堪称金碧辉煌,美轮美奂。这些庙宇至今香火不断,游人不绝,崇拜和游览的人大多为旅居日本的华人,但也不乏日本本地人以及其他国家的关公崇拜者。[4]
在东南亚各国,比如在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甚至在东帝汶等国,关公文化的传播极为普遍,颇具影响力。仅以越南为例,相比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关公文化最初在越南的传播方式比较特殊。越南历史上盛行关公崇拜,“这种崇拜现象是由华侨华人的传播、中越文化具有共性、越南统治者维护统治需要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7]“它并不仅是依靠宗教、贸易、战争等常见的文化传播方式,而主要是以‘国家行政干预’以及‘民族自我认同’的方式进行传播的。甚至可以这样说,越南人之所以信奉关公,是因为关公就是他们的神灵。”[4]关公文化不仅深入到越南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受到越南历代统治者的青睐,就连越南的革命领袖胡志明主席也曾写过与关羽有关的诗句:“树梢巧画张飞像,赤日长明关羽心。祖国终年无信息,故乡每日望回音”。[4]
关公文化在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有各种形式、不同程度的传播。在非洲的毛里求斯路易港也建有多座关帝庙。在大洋洲墨尔本、悉尼、巴特瑞拉等地均建有庙宇奉祀关帝。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古巴哈瓦那的唐人街也建有关帝庙。在法属留尼汪的圣丹尼市关帝庙,导游会向所有来此旅游的人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名叫关帝,他是一位英雄,也是留尼汪人的祖先。关公文化至今在美国已经延续了一百余年,考虑到美国于1776年建国,总共才两百多年的历史,所以这个时间已经不短了。美国的华裔居民在美国各地修建了为数众多的关帝庙,其中知名的关帝庙有纽约关帝庙、洛杉矶关帝庙和旧金山关帝庙等。1999年,旧金山市长布朗在参加连任竞选之时,还亲自到关帝庙求神祈福,并一举获胜,之后又到关帝庙还愿。布朗朝拜关帝庙,和拉选票的现实目的是分不开的,但对于当地华人来说,这终究是美国政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友善表现。[4]
3.“一带一路”背景下关公文化国际传播的桥梁作用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加强民心相通,不断深化形式多样的人文合作”。[8]“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沿线各国文化形态多姿多彩,在历史、价值观、宗教等方面各有不同。而文化交流能“积极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加强各国、各领域、各阶层、各宗教信仰的交流交往,努力实现沿线各国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9]从而架起各国间全方位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关公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与“文圣”孔子齐名的“武圣”关公,其精神深厚而恢宏,它圆融三教、和睦民族、覆盖全社会、延伸海内外,有着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关公文化影响力早已远及东亚、东南亚等国,更深刻影响着全球所有华人社会,成为维系世界炎黄子孙关系的纽带。”[10]历史证明,关公文化国际传播起过桥梁作用。
再者,关公文化所体现的“忠义仁勇礼智信”,实质上就是植根于中国人内心的中华魂,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传播关公文化,弘扬关公精神,有利于促进国家间民心相通,实现包容发展。可见,“一带一路”背景下关公文化国际传播能起到桥梁作用。
1. 拉斯韦尔5W模式
1932年,传播学奠基人哈罗德.D.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1902-1978)提出了一个传播模式:“谁?说什么?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1948年,拉斯韦尔又发表了题为《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拉斯韦尔对他早先提出的模式进行了补充,增加了“通过什么渠道”这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完整地提出了传播学5W模式,并得到了传媒界的广泛认可。
所谓5W模式,是指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传播主体)、说什么say what(传播内容)、对谁说to whom(传播对象)、通过什么渠道by which channel(传播渠道)和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与之相对应,拉斯韦尔还提出了控制分析(即主体分析)、内容分析、受众分析、媒介分析(即渠道分析)和效果分析五种研究分析方法,这也“为研究者在对一切大众传播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11]
2. 拉斯韦尔5W模式对关公文化国际传播研究的可行性
关公文化国际传播可视为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并可以用拉斯韦尔5W模式进行分析,这是由大众传播的内涵、关公文化国际传播的特点以及拉斯韦尔5W模式的适用性所决定的。
关于大众传播,国内外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阐释。我国著名传媒学者郭庆光教授认为:“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12]李丽芳等学者的理解是:“大众传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它具有其他类型的传播所不具有的特性。大众传播是英文mass communication的翻译,从限定词mass可以看出,大众传播既有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复制的特性,又有受众的不定量等特性。”[13]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社会学家M.L.德弗勒给出了以下定义:“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13]美国另一传播学家M.杰诺维茨则认为:“大众传播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影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14]
概括来说,大众传播系统中应包含五个主要环节:传播者、传播信息、受众群体、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对照来看,关公文化的国际传播发展,具备以上五个完整的重要环节,是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大众传播活动。鉴于此,可以借用著名的拉斯韦尔5W模式来探讨分析关公文化的国际传播。
1. 传播主体分析
who即谁,指控制传播内容、受众、途径和影响传播效果的主体。关公文化国际传播相对于其他大众传播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根据之前对关公文化及其国际传播的阐述和界定来看,关公文化国际传播实际上既是一种政府行为,又是一种民间行为。
它是政府行为,因为“对于国家,关公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其精神传播促进统一”;[15]更重要的是,其传播也是在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下,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的一种积极行为。
它也是民间行为,其不同的文化内涵需要由不同的大众群体来传播。“对于平民百姓,关公文化是道德文化,关公精神有忠、义、仁,忠实、守信、有道德;对于商家,关公文化是诚信的代名词,认为信奉关公的人定讲诚信;对于军人,关公文化是一种勇士文化,信奉关公的人就一定会像勇士一样不畏艰难,对祖国永保一颗忠心;对于宗教人士,关公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包含着儒、释、道三个宗教的思想;对于帮会组织,关公文化是一种江湖文化,江湖义气向来都是侠肝义胆。”[15]
因此,关公文化国际传播主体就是政府有关部门及热爱并弘扬关公文化的个体或民间群体。
2. 传播内容分析
say what即说什么,是传播活动中联系主体和受众必要的中间环节,没有内容,任何一个传播活动都不可能存在,关公文化国际传播亦是如此。
关公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物态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文化价值。前者指与关公文化相关的专著、小说、戏曲、剧作、音乐、影视作品、艺术作品和庙宇建筑物等;后者指关羽的生平历史故事、关公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关公文化理论等内容,这些内容体现了关公文化所赋有的精神内涵,代表其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忠义仁勇礼智信”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精神内容是传播的核心,物态形式是传播的载体。“传播是通过信息编码和译码来赋予意义的过程。”[16]由于受众国和主体国,即我国,之间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应该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关公文化传播内容进行二次处理,即“进行跨文化的编码、释码,不仅要对语言转换,还要以对象国受众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17]才可能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3. 传播受众分析
to whom即对谁说,其实就是传播中的受众问题。受众是接受主体传播信息(内容)者。
关公文化国际传播受众在本文中是指世界各地民众,尤其是指“一带一路”建设中各友好合作国民众,具体是指崇拜关公、欣赏并热爱关公文化优秀作品的国际人士,以及对关公文化感兴趣的潜在的接受者。
在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法律体系、文化习俗等方面,关公文化国际传播的受众国与我国显然存在较大的不同。鉴于此,关公文化国际传播要以多样化受众为基础,了解其受众国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环境,根据受众国民众受教育程度、意识形态、对外交事件的关注度、接受境外信息时所采用的接收方式以及信息接收的受限制程度等本质特征,采取对应的传播策略,有效传播才可能实现。
4.传播渠道分析
by which channel即通过什么渠道,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受众确定后,就必须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来实现。
从政府相关部门看,应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支持关公文化的国际传播,对此各界人士建言献策。文化部外联局传播处处长蒋好书提出:“……为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一方面需要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整体合作机制构架下,建立有关部门、组织、机构的会商制度,另一方面可以成立联委会、协委会及其办事机构……”[18]该提议对于打通关公文化国际传播渠道确定了有力的政府支持。另有学者建议:“可成立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合作论坛,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落实年度执行计划,搭建国家间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关公文化传播品牌,完善关公文化的交流传播机制。”[19]笔者认为,具体来讲,可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共同商议,仿照山西政府在运城市的做法,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建立含有关公庙的“关公大苑”[15]或与之类似的景区项目,这个项目最好是一个非营利性公益项目。一旦建成,将使关公庙的国际发展走向正轨,成为推动关公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因为规模宏大,帝宫布局独特,建筑艺术精湛,建筑风格和谐,铸造工艺传神,雕刻艺术精妙,琉璃制品斑斓,关公文化将在各友好国大放光彩,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15]
从民间组织和个人看,“在核心文化产品的传播方面,需要开拓多元化手段,让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每个人物、文化故事都有更丰富的表达方式。”[18]热衷于关公文化的民间组织或个人,可发挥其力量,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对关公文化进行宣传,让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关羽及其故事,用丰富的表达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关公大苑”或类似景区内,可利用熟知的关公历史典故上演关公系列情节戏剧,提高关公文化的知名度。演出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戏曲模式,将与关公有关的戏曲改编成不同的语言,在景区表演;另一种是新型的表演模式,可以将那些深入人心的关公历史故事用一种新型的表演模式,比如实景演出,展示在国际游客面前,与传统的戏剧模式形成互补。[15]还可设立旅游纪念品商场,出售一些与关公文化相关的纪念品,如关帝庙微缩雕刻、关公圣像、关公故事册子、关公钥匙扣、关公书签等,通过扩大商品市场影响力来提升关公文化的国际知名度。也可以模仿山西太原的黄河电视台建立的第一家电视孔子学院,通过不同媒体形式,在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民间组织的通力配合下,建立中国第一家电视、网络或广播“关公学苑”,向世界各地播送。
5. 传播效果分析
with what effect即取得什么效果,有了传播主体、内容、受众,经过传播渠道,必然产生一定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由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情况来体现的,只有受众接受了传播内容,传播才算有效果,传播才算真正完成其过程。[20]关公文化国际传播现已效果明显,在国内外各地举办的关公文化论坛、庆祝活动、旅游节、文化节等已形成一定规模,吸引众多关公文化信众纷纷积极参与。
2017年6月7日(农历5月13日),“关公文化”与“一带一路”国际论坛在北京喜庆堂庄园隆重举行,第四届全球华人关公奖同期启动,关公文化国际发展联盟揭牌。民间传说,五月十三这一天是关公磨刀的日子,每到这天,世界各地的华人香客就会到关帝庙或华人汇聚的场所举行庆祝活动,许愿国泰民安,祈求关公保一方平安。
2017年9月23日,第二十八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暨“亲情中华.筑梦丝路”——关公文化“走出去”启动仪式,在关公故里运城市解州关帝庙广场举办,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参加该仪式。紧接着,该项目走进马来西亚。随后,此交流活动在东南亚掀起关公热,极大地弘扬了关公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真诚播撒下友谊之花,显示出关公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文化传播已成为我国推进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关公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超越民族国界,其“忠义仁勇礼智信”的关公精神和文化内涵,已经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并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建设中发挥桥梁作用。关公文化国际传播方式多样、范围广泛、涉及多个层面,是一种国际化的大众传播。运用拉斯韦尔5W模式对关公文化国际传播进行分析,有利于拓宽关公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思路,使关公文化核心价值观在全世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民心相通,助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建设,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沿线国家和世界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