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起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筞略探析

2020-02-22 13:46张朝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
关键词:学困生小学数学

张朝才

【摘 要】教师想要改变学困生学习兴趣低,课堂参与感不强,学习成绩差的现状,就要从培养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始。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当立足于学生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给予学困生更多关注与尊重,用爱感化学生。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实践机会,发挥学生的个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兴趣提高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困生指的是由于缺乏学习自信和学习兴趣,导致学习能力差,成绩落后的后进生。大部分学困生的学习基础薄弱,缺乏纪律性,并且对于学习缺少兴趣,甚至有些学困生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一、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其参与程度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转变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想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转变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对学生的禁锢,使学困生改变对数学课程的固有印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到寓教于乐,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融入课程学习中。当前,大部分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而将游戏设计到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且便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其学习更加轻松愉快。因此,教师应当善于使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进行游戏时观察他们的反应,了解他们的学习特征以及知识掌握水平。此外,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和游戏的过程中产生被关注的感觉,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感情。

(二)开展动手实践,加深知识理解

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动手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尽量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设计形式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通常,学生的思维都是从动作开始的,因此,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其反作用于思维,通过参与多种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数学课堂实践中,能够不断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提高学困生关注度,提升其学习兴趣

(一)利用现代化教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要选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作为辅助,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应当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化解学习难题。此外,教师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图片、视频趣味性强的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从而改变原有的学习情况。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逐渐改变对数学学习的刻板印象,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利用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也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对课堂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当课程具备良好的开始时,课堂效率得到提高,也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实践得知,教师合理设计导入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投入到教师将要讲述的内容中,思维也随之活动,能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状态。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要抓住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导入,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挖掘特征。教师也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具备更好的学习状态,并在学习过程中各抒己见,敞开心扉,融入课堂学习中。加之,这一教学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改变原有的教学情况。

三、合理构建小组式合作,增强其团队意识

(一)了解学生特点,划分学习小组

首先,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前,应当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其划分学习小组,使其根据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课程讨论。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影响因素,分组要保证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突出,并且提高整个学习小组的均衡水平。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应当为小组成员进行职责的划分,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有意识地进行讨论活动。

(二)着重关注学困生,给予学困生勇气和信心

教师要将目光投入到学困生身上,通常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时,学困生在其中十分被动。一方面,由于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差,所以他们很难为团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不愿采纳学困生的建议,学困生在团队协作中也就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在团队中发挥自身作用;另一方面,团队中优等生的主动性较强,团队协作中大部分决策都由优等生进行,他们不愿意在筹划方面耽误时间,更认为不需要学困生的参与,这种合作模式导致学習水平低。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时,应当深入小组内部,全面了解学生的互动情况以及学习情况,在合作中更关注学困生动态,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学会尊重,给予学生更多的勇气和信心。

(三)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手脑结合,使其在实践中突破自我。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不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挖掘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教师也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困生投入到课堂交流中,在讨论环节踊跃发言,充分表达自身的感受和看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点不同,加之其生长环境也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层次性,优等生和学困生也由此产生。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需要对学困生投入更多的精力,需要对学困生的心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用耐心和爱心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性,接受并愿意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进而改变学困生所处的学习困境。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析[J].胡娟.新课程(综合版).2018(10)

[2]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姜振娥.新智慧.2020(05)

[3]如何激起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赵明兰.读写算.2020(18)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两河口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学困生小学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如何转化学困生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